當前位置:首頁 » 計量單位 » 冶父山海拔多少厘米

冶父山海拔多少厘米

發布時間: 2022-08-26 15:11:30

Ⅰ 冶父山海拔是多少米

你好!
海拔
376米,我最近想去那裡,你呢,可以一起去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

Ⅱ 誰知道五嶽的資料

泰山是一座天然的歷史、藝術博物館,僅在泰山的中軸線上就現存有各種石刻1800餘處。泰山岱廟天殿同北京的太和殿、曲阜大成殿並稱為中國三大宮殿。在靈岩寺還有40尊宋代的羅漢塑像,造型突出個性,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精湛的雕塑技藝和藝術表現力。

華山,古稱「西嶽」,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位於陝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 120 公里。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
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裡」,虎踞龍盤,氣象森森,因山上氣候多變,形成「雲華山」、「雨華山」、「霧華山」、「雪華山」給人以仙境美感。是所謂的西京王氣之所系。

南嶽衡山是中國五嶽之一,位於湖南省衡陽市境內,群峰巍峨,氣勢磅礴,72峰逶迤800里,貫穿7個縣市。主峰祝融峰海拔1290米。自古以五嶽獨秀風光好,歷史悠久名氣大,佛道並存影響廣,中華壽岳眾人仰著稱於世。衡山四時景色各極其勝,初春可玩味繁花,盛夏可觀看雲海,金秋可遠眺日出,冬日可欣賞雪景。每年吸引著無數遊客前往游覽觀光。現為國家風景名勝區、全國首批AAAA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國旅遊知名品牌。

恆山,人稱北嶽,與東岳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
北嶽恆山,是海河支流桑乾河與滹沱河的分水嶺。恆山,號稱 108峰,東西綿延 150公里,橫跨晉、冀兩省。它西銜雁門關、東跨太行山,南障三晉,北瞰雲、代二州,莽莽蒼蒼,橫亘塞上,巍峨聳峙,氣勢雄偉。
元洞、虎風口、大字灣等處,充滿了神盡色彩。懸根松、紫芝峪、苦甜井更是自然景觀中的奇跡。苦甜井在恆山半腰,兩井相隔一米,水質卻截然不同。一井水甜美清涼,被稱為甜並;另一井水卻苦澀難飲。甜水井井深數尺,卻取之不間,可供萬人飲用、唐代時,玄宗李隆基曾賜匾甜井為「龍泉觀」。

恆山自古以來就有「人天北柱,絕塞名山」之稱。1982年被國務院首批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懸空寺素有人間仙境之稱,它凌空構建,橫木為梁,上載懸崖峭壁,下臨陡峭深谷。在懸空寺下面,崖石上刻有「壯觀」二字。據說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瀏覽後所提。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北瀕伊洛,南環穎水,面積464平方公里,包括安坡山、馬鞍山、擋陽山、少室山、太室山、五指嶺諸峰等,群山聳峙,層巒疊嶂,氣勢磅礴。
公園內連續完整地出露著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五個地質歷史時期的沉積和構造――熱事件的序列產物,地學界稱為「五代同堂」,清晰地保存著發生在距今25億年,18億年,5.43億年分別被命名為「嵩陽運動」、「中嶽運動」、「少林運動」的三次全球性前寒武紀造山、造陸運動所形成的角度不整合接觸界面及構造形態遺跡,被地質工作者譽為「天然地質博物館」和「地學網路全書」。
嵩山世界觀地質公園是集珍稀地質遺跡、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三位一體的世界級自然、文化資源,鑄就了地學科普、文物古跡、奇特地貌、生態環境等多層次的綜合性旅遊環境,是進行地學游覽、考古研究、旅遊觀光、休閑渡假的旅遊勝地。2001年6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2月13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一)東岳泰山——「五嶽獨尊」
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委託自然保護區協會副主席盧卡斯到我國泰山進行考察。事後,他稱贊泰山是「自然與文化遺產融為一體的典範」。同年,該組織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將泰山等六處名勝列入《世界遺產清單》,作為全人類文化的重要遺產之一。
位於山東省泰安縣境的泰山,又稱「岱宗」、「岱」即大山,「岱」為長輩,意即:泰山是中國大山的長輩。泰山雄踞於山東省中部,海拔1545米。在五嶽的高度中,排行第三,卻被稱為「五嶽只首」、「五嶽獨尊」、「天下第一山」,在中國的名山中有著很高的地位。據說,隨著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佳話流傳,它的名望就越來越高了,逐漸成了「偉大」、「崇高」的象徵。歷代帝王把它視為「神」的化身。據史書記載:歷代有72位皇帝到泰山封禪,文人墨客也多以游泰山為快,並以詩詞歌賦、題字等來歌頌泰山。因此,在這里留下的文物古跡頗多。從山腳的岱廟到山頂的碧霞寺,沿途有無數的碑刻和古建築,可說是一座文物寶庫。山腳下的岱廟,規模宏大,是中國幾個主要的宮殿式建築群之一;碧霞寺是金屬構件與土木磚石融合在一起的特殊建築;名勝古跡不可勝數。泰山這勝在於登,等泰山,起於山腳的岱宗坊,從這里到南天門,共有7000餘石級。登上者自得其樂。

(二)西嶽華山——奇險第一
西嶽華山位於西安市東120公里處的華陰縣城南,海拔2200米,以奇險峻秀著稱,素稱「天下奇險第一山」,也是著名的道教聖地之一。其主峰落雁(南峰)、朝陽(東峰)、蓮花(南峰)頂天而立,玉女、五雲、雲台等峰互為映襯,峰層疊翠狀如花朵。《水經注》說它:「遠而望之若花狀。」故名華山。岩洞與樓台多依山而建。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凌空而架設的長空棧道,以及千尺、白尺峽、耳崖、上天梯、蒼龍嶺、老君犁溝等險道都異常險峻。「華山自古一條路」,僅南北一線,計程約10公里。建國以後,對山路曾多次整修,並加強鐵索等安全措施,以便於遊人觀賞奇景。

(三)衡山四絕——「南嶽獨秀」
衡山又稱南嶽,位於湖南省衡山縣,山勢雄偉,綿延數百公里。七十二峰中以祝融、天柱、芙蓉、紫蓋、石五峰最有名。最高峰為祝融峰,海拔1290米。
「南嶽四絕」是祝融峰之高、方廣寺之深、藏經閣之秀和水簾洞之奇。衡山由於氣候條件優於其他四岳,處處是茂林修竹,自然景色十分秀麗,因而又有「南嶽獨秀」之譽。
衡山的煙雲可與黃山媲美。山上寺廟眾多,其中福嚴寺、南台寺、藏經閣、方廣寺等最為有名。山腳下的南嶽廟規模宏大,佔地面積大9.85萬平方米,有廟宇九進,是南方數一數二的大廟。

(四)中嶽嵩山——勝跡如雲
中嶽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峰縣境,因地處中原,古稱「中嶽」。其主峰峻極峰海拔1584米。山峰多寺也多,有「上有七十二峰、下有七十寺」之說。山的古跡甚多,最雄偉和最著名的是位於嵩山南麓的中嶽廟,廟中保存了300多株古柏和10萬多平方米的古建築。在嵩山附近,有嵩岳寺塔、嵩陽書院、觀星台、少林寺、塔林等著名古跡。這里用有六處「中國之最」:1。中國最早的禪宗寺院——少林寺,2。中國現存最大的少林古塔群,3。中國現存的最古老的嵩岳寺塔,4。中國現存的保存完整的天文台(告成觀星台),5。中國現存的最古的漢代三闕(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6。中國最古最大的漢封將軍柏。

(五)北嶽恆山——海拔最高
五嶽中以北嶽恆山最高,位於山西省渾源縣城南四公里處,綿延150餘公里。主峰天峰領海拔2017米。高聳入雲,給人以頂天立地之感。

恆山的形勢險要,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北宋名將楊繼業曾置重兵於此,在懸岩峭壁築堡樓營壘,架吊橋棧請道,至今遺跡猶存。從恆山腳下的磁峽口進峽,峽越窄,崖越高。在往裡就是半壁之間的名勝——懸空寺。此寺建於北魏時期,上載威岩,下臨深谷,巧妙地鑲嵌在懸岩峭壁之上,就岩起屋,共有木構樓閣殿堂40餘間,為一組懸於半山的古代建築,堪稱奇景,蔚為壯觀。此外,恆山的大字灣石刻,在平整的石面上著「恆宗」兩個大字,字高約7丈,寬約4丈,是中國現存最大的石刻字,已歷500餘年,保存完好,堪稱奇跡東岳泰山:

泰山坐落在山東省中部,為中國五嶽之首,古稱「岱宗」,主峰玉皇頂,海拔1545米,高度居五嶽第三位,但它卻被歷代稱為「五嶽獨尊」,原因首先是泰山平地拔起,山勢雄偉,更重要的是泰山在中國的政治、文化歷史上佔有很高的地位,它是歷朝統治者祭天的場所,目前山上有古寺廟22處、古遺址97處、歷代碑碣819塊、摩崖石刻1018處。泰山山麓的岱廟為泰山第一名勝,天貺殿是岱廟主殿,殿內東、西、北三面牆壁畫有《泰山神出巡圖》。岱廟內陳列的沉香獅子、溫涼玉、黃藍釉瓷葫蘆瓶譽為泰山鎮山「三寶」。

西嶽華山:

華山位於陝西華陰縣城南。海拔2160米,以險峻著稱。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譽。華山五峰為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中峰玉女、北峰雲台。峰上回心石、千尺幢、百尺峽、擦耳崖、蒼龍嶺均為名聞天下的極險之道。華山腳下西嶽廟是歷代帝王祭祀的神廟,創建於西漢,至今仍保存著明、清以來的古建築群。因其形制與北京故宮相似,有「陝西故宮」之稱。

南嶽衡山:

衡山位於湖南中部衡山等縣境內,海拔1290米。南嶽古木參天,終年翠綠,奇花異草,四時郁香,以風景秀麗著稱。南嶽廟是衡山最大殿宇。祝願融峰之高、藏經樓之秀、方廣寺之深、水簾洞之奇,稱為衡山四絕。近年又開辟了麻姑仙境、穿岩詩林新景點。

北嶽恆山:

恆山位於山西省渾源縣東,海拔2017米。相傳4000年前舜帝巡狩四方,見此山勢雄偉,遂封北嶽。恆山分東西兩峰,雙峰對峙,渾水中流。山上怪石爭奇,古樹參天,蒼松翠柏之間散布著樓台殿宇,以幽靜著稱。恆山景觀之最為懸空寺,建於恆山金龍口西崖峭壁上。據恆山志記載,始建於北魏晚期(約公元6世紀),全寺有殿琮樓閣40間,在陡崖上鑿洞插懸梁為基,樓閣間以棧道相通,風景優美,別具一格。

中嶽嵩山:

嵩山位於河南省登封縣境內,海拔1440米,以峻聞名。嵩頂有峻極峰,是嵩山最高峰。嵩山東端中嶽廟,是我國最早的道教廟宇。嵩岳寺塔始建於北魏,為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磚砌佛塔。嵩陽書院是我國宋代四大書院之一。嵩山西部北麓少林寺,是我國佛教禪宗發源地,也是我國少林拳的發源地。

Ⅲ 冶父山海拔是多少米

海拔 376米
冶父山,是國家AAA級森林公園,位於安徽省廬江縣境內,群峰聳拔,盤旋而上,遠眺江光,俯視五湖林巒崤密,雄俊秀麗,甲江淮間諸山,每當大雨初霧,晴空萬里,登上頂峰,上有浮雲紫霧,下有群巒疊翠,蔚成「冶父晴嵐」,舊為廬江縣八景之一

Ⅳ 劍魂鑄就冶父情散文

冶父山海拔並不高,但在我的心目中卻是世界上最高的山,那裡是生我養我的故鄉。

半個世紀以前我就出生在那個叫寺門口的小山村,顧名思義那兒有一座很著名的寺廟,那就是建於唐朝的「實際禪寺」,也就是「冶父寺」,村莊離禪寺只有百步之遙,是名副其實的寺門口。千百年來冶父山上流淌下來的山泉水滋潤了廟里的歷代高僧,也滋潤了我的祖祖輩輩,而千百年來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關於冶父山的傳說,我自然是耳熟能詳了。

歷史的畫卷徐徐鋪展至大約2500年前,春秋時期著名的鑄劍大師歐冶子曾遍訪全國的名山大川,先後在二十多個地方開壇鑄劍,先後鑄成干將、莫邪、龍淵、純鈞、魚腸、巨闕、泰阿、工布、湛瀘、軒轅十把名劍,其中稀世名劍的干將、莫邪、龍淵劍就是在此製造的,冶父山也因此而得名。

冶父山的最高峰為歐峰,亦稱兜率峰,山頂常年雲霧繚繞、風景秀麗,頂有龍泉,泉水清冽,旱而不幹,當年歐冶子游歷至此,發現山中古木參天,遂伐薪燒炭用龍泉水鑄成中國第一把鐵劍龍淵劍,開創了中國冷兵器之先河。宋人有詩詠冶父山:寺僻緣溪入,堂空歷磴游。人天分上界,佛國麗中秋。故冶藏龍虎,餘光射鬥牛。翻思懷劍客,凌轢楚諸侯。詩中即歌詠了冶父山源遠流長的鑄劍文化,山中尚有試劍石和鑄劍池遺址。試劍石與鑄劍池遙遙相望,似一塊巨大的飛來之石,石上劍痕依稀可見。鑄劍池池水清冽,久旱而不幹,最令人驚奇的是池前兩棵朴樹,根為連理,樹身纏綿相依,難舍難分,世人稱為干將莫邪樹。有詩贊曰:干將莫邪鑄神劍,一對鴛鴦落池邊。化作兩棵情侶樹,櫛風沐雨數千年。我們村子的中央有兩口池塘,一脈相承,一埂之隔,春天山洪爆發時似一口池塘,水勢褪去後卻迥然兩異,一池渾濁不堪,一池清澈見底,濁者水溫溫和,清者水寒徹骨,歷代相傳如此,令人稱奇。相傳干將莫邪曾在此村中為吳王鑄成大量鐵劍,濁水池中淬火,清水池中冷卻,鐵劍始成,遂留下干將莫邪池,而關於干將莫邪那美麗的愛情故事更是代代相傳,流傳至今。

傳說干將莫邪在冶父山上為吳王鑄劍數日,可鑄劍爐中冶鐵熔液始終無法熔化,寶劍始終無法鑄成,干將莫邪深知寶劍一日不成,吳王不會放過他們夫婦的,干將莫邪遂縱身跳入熔爐,寶劍始鑄成,遂名為干將莫邪劍。

劍最早用青銅鑄就,在古代一直是權利、身份和地位的象徵,也是中國古代一種重要的兵器。冶父山位於合肥市廬江縣,那裡有全國著名的廬南鐵礦,冶父山源遠流長的鑄劍文化自然與這兒豐富的鐵礦資源是密不可分的。

冶父山那些神秘的關於寶劍的傳說一直折磨著我的童年,少年時代我們玩得最多的游戲就是在冶父山上尋找那把神奇的寶劍。那時候冶父山隸屬縣國營苗圃管轄,苗圃四周有一道高高的圍牆,還有一道高大的圓形拱門,而我們村的那些猴孩子們都能輕而易舉的翻牆而入,總覺得那時候的人們還是人心向善的,圍牆上並沒有玻璃渣子,村裡所有的大孩子都能模仿梁山好漢的樣子在圍牆上疾步如飛,只有我和幾個小屁孩望牆興嘆,只好從淌水的涵洞里狗一樣的鑽進去。冶父山上有大片的杉木林,杉木皆高聳入雲合抱入圍,苗圃的工人每年都收集杉木的種子,所以杉木林里被清掃得特別潔凈,恰好成了我們兒時的樂園。大毛和小林是孩子們的頭頭,每人手上都握著一把木製的或者竹製的劍,每天都帶著一大幫的孩子們在山中尋劍,而那把神秘的`寶劍自然是從來沒有出現過,只是偶爾在我的夢中熠熠生輝著。事實上,我從沒有空手而歸過,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冶父山賦予我們這些饞嘴的孩子無盡的美食,現在想起來還讓我直流口水。那一擼擼的野草莓泛著瑪瑙般晶瑩的光澤,酸甜爽口;那一嘟嘟的紫桑葚,紫的發黑,滿口生津;那一捧捧的紅山楂,開胃健食;最多的是那一地的山栗子,生吃齒頰生香,熟吃又面又甜;還有那籽多肉少,皮厚生澀的野柿子,年年吃得齜牙咧嘴卻屢試不爽;最難吃的是那滿樹的糖梨,澀無可澀,自然成為玩游戲時輸家的獎賞,那大概是我吃過的最難吃的東西,我那時幸災樂禍地看著同伴那難看的吃相。

冶父山素有江北小九華之稱,其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名揚海內外。相傳宋太祖曾賜額「實際禪寺」於山麓,而山頂的「伏虎寺」敕建於唐昭宗光化元年(898)。相傳遠古時候的廬江縣黃屯地區,有一戶人家生了一個相貌奇特雙目失明的孩子,父母以為是怪物,遂將其遺棄,恰逢一隻老虎路過,將其銜入洞中,以虎乳奶大,並用虎爪刨出泉水,此泉水明目,治好了孩子的眼睛。孩子長大以後,與老虎形影不離,在冶父山上建廟安身,傳經授道。此事被唐昭宗李曄知曉,特敕封他為「孝慈伏虎禪師」,「伏虎寺」也因此得名。至今山上仍留有伏虎洞、虎刨泉、系虎墩、報恩寺等名勝古跡。佛教認為,高僧大德圓寂後,可得舍利,舍利指的就是其身體經久不爛,常保原形而栩栩如生者。而冶父山上妙山、果安幾位大師終成正果,現已裝金成佛,實在是一大奇事。清朝詩人贊冶父山曰:第一高人第一峰,野山天半隱芙蓉。得留禁土留僧衲,無限蒼煙接晚鍾。古剎鍾聲款伏虎,空潭映月隱蟠龍。寺旁松竹青如許,何處拈花一笑逢。

冶父山上還流傳著許多神話故事更增添了冶父山的神秘感。傳說觀音娘娘曾在此潛心修道布澤四方,常有香客來此求子,每求必應,求男得男,求女得女,盛名遠播,香客大增,盛極一時,美其名曰送子觀音。相傳觀音娘娘居於山頂石洞中,洞門每天開合自如宛如天生,洞前布施神水專治眼疾,救民生於水火之中,實乃大慈大悲。觀音見下界民不聊生,遂在山下實際禪寺前支起一口大銅鍋,施粥眾生,據爺爺說鍋里的粥永遠也盛不盡。我少年時代,糧食匱乏,食不果腹,自然對那口神奇的銅鍋的去向十分上心,常向爺爺追問那口銅鍋的下落,爺爺總是搖著頭說那口大銅鍋早就飛到巢湖裡去了。據說因為銅鍋里的粥取之不盡,四方民眾不思稼穡,盛粥的人越來越多,一日竟將一名小和尚擠入鍋中。觀音大怒,遂閉關不出,至今山上仍留有觀音門,那口大銅鍋也不翼而飛。打小爺爺就告誡我們不可懶惰不可貪心,幸福的生活只有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才能創造出來。據說冶父山上還曾留有天書一部,至今的半山亭上還留有一塊巨大的石刻天書,但是再也沒有人能打開看看了。

久居山下,我常常獨自徜徉在山中,享受著冶父山上獨天獨厚的秀麗風光。竹林掩映,古木參天,溪水潺潺,佛音繚繞,沐浴在鳥語花香中,彷彿離塵世久遠,離自己越來越近,越來越近。冶父山有八景:冶父晴嵐、湖光一覽、龍池映月、虎洞吟風、兜率參天、響鼓晴雷、百尺松濤、三春花雨。我最愛的是三春花雨與冶父晴嵐,每年春天的時候,冶父山上開滿了紅艷艷的杜鵑,一團團一簇簇,燦若雲霞,令人賞心悅目,流連忘返。置身於花海中,常常恨自己不能是那一隻只翩翩的蝴蝶,永遠留在這美麗的山中。冶父山中最美的景色自然是冶父晴嵐,初雨過後,冶父山上雲霧繚繞忽隱忽現,宛若仙境。登上望江樓看峰巒疊嶂,青翠欲滴,美不勝收。現代詩人遊冶父山留下了這樣的詩句:時值三春,尋芳攬勝。再登冶父穿幽徑。子規聲里杜鵑紅,峰巒疊翠晴嵐靚。虎洞吟風,龍池映月。松濤百尺揚清韻。欲尋冶子鑄劍情,劍池澄澈明如鏡。讓冶父美景更增添了詩情畫意。

冶父山是天然的森林公園,植被資源特別豐富。實際禪寺前曾有三棵櫸樹,歷經千年戰火而自巋然不動,樹身需三四人合抱,相傳趕考的學子在進京趕考之前圍著櫸樹轉圈必能高中。萬工池旁有許多高大的曲柳,枝丫一半在水裡,一半在岸上,歷經滄桑卻風姿卓越。除了竹林松濤,杜鵑花海,千年櫸樹,百年合歡,冶父山上還有許多高大的楓楊樹,一到秋天,滿山紅葉,蔚為壯觀。林下更有許多珍稀的葯材,何首烏、五味子、金銀花、薄荷、絡緊藤等等,還有很多我不知道名字的葯物。村中有人被毒蛇咬傷,腳腫得鋥光瓦亮,爺爺就是用山中的草葯給他治好的,但是我只認得車前子、桔梗等簡單的葯物,那神奇的能治土腹蛇的葯草我倒已經忘記了。

冶父山山美水也美,潺潺的溪水終年不斷,滋潤了山中的花草樹木,茂密的森林自然成了鳥的天堂。山中有許多灰喜鵲、白頭翁、啄木鳥、黃鸝,特別是畫眉的歌聲婉轉低回,纏綿悱惻,宛若天籟。去山中遊玩總能遇見這些可愛的精靈在枝頭跳躍著歌唱著,不知疲倦。林中偶爾還會撲稜稜的飛起一隻五彩斑斕的野雞,或者不知從哪裡鑽出來一隻野兔,一轉眼就蹦進了草叢里,消失的無影無蹤,只留下遊人在山徑上悵然若失。

冶父山雖歷盡滄桑,隨著旅遊事業的發展,冶父山正像一隻展翅欲飛的鳳凰,翱翔在江淮大地上。伏虎寺與實際禪寺,千百年來屢經毀壞而修復,正以其永恆的魅力吸引著四方來賓。新開發的景點棲鳳谷從寺門口蜿蜒而過,粉牆黛瓦,靜默安詳,似世外桃源。干將莫邪池水清如鏡,楊柳垂絲,綠樹紅花,相映成趣。更有那七星湖上碧波盪漾,粉蓮初綻,小橋流水,渾然天成,吸引了無數來此休閑觀光的人攝影留念。

前不久,在冶父山鑄劍廣場上成功舉辦了第三屆冶父品劍文化活動周暨東部省會城市劍術邀請賽,來自全國的劍術運動員們在冶父山鑄劍廣場上執劍起舞大顯身手,為美麗的冶父山留下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

雖然我早已經離開了家鄉,也曾游歷過許多名山大川,但是無論我漂泊在哪兒,冶父山都是我心目中最高的山。冶父山,是我的靈魂所在地,今生,我註定與它相看兩不厭!在我的夢中,它曾經千萬次出現著,以絕美的姿態!

Ⅳ 關於冶父山的景點描述

冶父山,位於安徽省廬江縣境內,距縣城東約9千米,峰巒疊翠,廟宇輝煌,古跡遺存,佳傳甚多,有「江北小九華」之稱。據傳春秋時,鑄劍之父歐冶子曾在此山鑄劍,山上存有鑄劍池古跡,因此得名冶父山。詩人贊道:「長劍欲一淬,夜尋冶父山,攬衣望奇氣,直在鬥牛間。」

冶父山最高峰為兜率峰,海拔375米,自麓至巔凡五里許,群峰聳拔,盤旋而上,遠眺江光,俯視五湖(沙湖、黃陂湖、後湖、白湖、巢湖)林巒崤密,雄峻秀麗,甲江淮間諸山,每當大雨初霧,晴空萬里,登上頂峰,上有浮雲紫霧,下有群巒疊翠,蔚成「冶父晴嵐」,舊為廬江八景之一。1992年,冶父山被國家林業部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2014年正式批准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冶父山山頭有寺,名曰「伏虎寺」,山下有寺,名曰「實際禪寺」,城中「金剛寺」設為下院,皆由教慈伏虎禪師創建。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個相貌奇醜、雙目失明的孩子,被父母遺棄, 巧遇一隻老虎路過,銜入洞中喂養大,並刨出泉水,治好了孩子的眼睛。孩子長大後當了和尚,老虎和他形影不離。後來到了冶父山,建廟安身,傳經修道。此事被唐昭宗皇帝李曄知曉,就敕封他為「孝慈伏虎禪師」,「伏虎寺」也因此得名。山上山下,也由此衍生了虎刨泉、系虎墩、伏虎禪師塔、報恩寺等多處古跡名勝。該寺最獨特的佛教建築是無量殿,該殿至頂沒有橫梁架構,而直接採用大石塊壘成。寺內重要文物是青銅大鍋,被定為國家二級文物;寺內另有僧人墓塔四座,明、清碑刻16塊。

Ⅵ 廬江縣最高山海拔排名

牛王寨,最高海拔596米。
1:牛王寨高度雖然不能和名山相比,但是,在廬江算是自然的最高海拔了!牛王寨,位於廬江縣柯坦鎮境內,與桐城市毗鄰,也是一處好地方,適合周末走走。
2:冶父山位於合肥市廬江縣中部。相傳,春秋時期,鑄劍之父歐冶子在此鑄劍,所以這座山得名為:冶父山。廬江的冶父山,森林茂密,是一個天然的大氧吧!而且,山上也有不少人文景點,諸如:伏虎禪寺、實際禪寺等!
3:岱鰲山地處廬江、樅陽、桐城三縣市交界處,因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山脈,從這個丘陵地境內突兀而起,宛如一頭巨鰲,所以叫作:岱鰲山。海拔僅270米。不過景色還不錯,尤其是趕上春夏時節,鍾靈毓秀,非常漂亮!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68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636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934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2002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63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8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22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67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70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