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計量單位 » 紅軍走過多少厘米

紅軍走過多少厘米

發布時間: 2022-08-29 16:08:21

『壹』 紅軍長征走了多少公里是如何得出的數據

據考證,各路紅軍長征的總行程約六萬余里。

1、紅一方面軍長征行程二萬五千里。

「二萬五千里長征」不是所有紅軍都走的距離,也不是所有紅軍長征的總里程,而是指紅一方面軍中走得最遠的作戰部隊的里程,即1935年毛澤東所說:「最多的走了二萬五千里」。

2、紅二十五軍長征行程近一萬里。

紅二十五軍兩次戰略轉移共5800餘里,近6000餘里,至於在鄂豫陝根據地的轉戰是3000里左右。三者加起來近萬里。

3、紅四方面軍長征行程一萬余里。

紅四方面軍長征由於先北上,又南下,第二次北上,三過草地,曲曲折折,行程當在一萬余里。

4、紅二方面軍長征行程近二萬里。

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資料叢書《長征、圖片》冊,詳細列出了紅二方面軍長征行程,指出「劉家坪至畢節3073公里,畢節至金沙江2362.5公里,金沙江至甘孜1889.5公里,甘孜至哈達鋪1145公里,哈達鋪至將台堡1050公里,合計為9520公里」,也就是19040里,近2萬里。

(1)紅軍走過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1935年6月12日,紅一方面軍先頭部隊紅一軍團第二師第四團在夾金山、達維之間與紅四方面軍第九軍第二十五師第七十四團勝利會師。

1935年9月初,紅二十五軍進入陝甘根據地。9日,紅二十五軍到達陝西永寧山,同中共陝甘黨組織取得了聯系。9月15日,紅二十五軍到達陝西延川縣永坪鎮。16日。劉志丹率紅二十六、紅二十七軍到達永坪鎮,3個軍勝利會師。

1936年6月3日,紅六軍團到達理化以南甲窪地區,同前來迎接的紅三十二軍會師。 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經過道孚、爐霍到達甘孜。6月30日,賀龍、任弼時、關向應率領二軍團到達甘孜附近的絨岔與紅四方面軍第三十軍先頭部隊會師。

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貳』 紅軍長征的感人故事1000字急急急!

《戰地女傑:賀子珍的身體里嵌入17塊彈片》 在悲壯的二萬五千里長征中,活躍著一群特殊身影,她們中有中央領導同志的夫人、有女幹部,也有普通女兵。飢餓、疾病、血戰、死亡,沒有什麼能阻擋住她們前進的腳步,這一群可親可敬的巾幗英雄在彌漫的硝煙中一路穿行。 作者常敬竹說,1995年冬天,他同作家董保存穿行在北京城區的大街小巷,苦苦尋找當年參加過長征的女紅軍。那是一項十分艱苦的工作,耗費了他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他們依舊樂此不疲,因為每一個采訪對象都給他們帶來巨大的驚喜,一種久違的精神在召喚著他們、激勵著他們、感動著他們。 盡管,當年風華正茂、叱吒風雲的紅軍女戰士大多已經告別人世,而女紅軍留在漫漫征途上的那些美麗故事依然那樣盪氣回腸、動人心魄。 1935年4月初的一個晚上,女紅軍們剛拖著疲倦的身體趕到貴州盤縣附近的五里排,意想不到的情況出現了:一群敵機嗡嗡地叫著突然從山後飛過來,其中一架快速俯沖下來,一陣激烈的機槍子彈迎頭掃射,三枚炸彈投向休息營地。戰士們迅速趴在路坎下、田溝里、坡地上,高高低低的地勢把一些人遮蔽起來,但要命的是一些紅軍傷員躺在擔架上根本動不了。 賀子珍本來是隱蔽在路邊一道土坎下的,但她不顧個人安危爬出去疏散擔架,這時,一枚炸彈投了下來,在她身邊頓時騰起一股煙塵…… 敵機飛走了,槍聲、爆炸聲停止了,硝煙和塵土漸漸消散開去。賀子珍的身體里嵌滿了彈片,鮮血把軍衣浸染得殷紅。 一場緊張的搶救開始了。警衛員騎馬去總衛生部請來李芝醫生,為賀子珍救治。李芝先為賀子珍打了一支止血針,然後做了全身檢查,發現在她的頭部、上身、四肢共有17塊大小不一、深淺不同的彈片,在沒有實施任何麻醉的情況下,手術開始了。賀子珍疼得渾身大汗淋漓,眼裡噙滿淚花,卻堅持一聲不吭。身體淺層的彈片終於被一塊塊取出,而深入體內的彈片卻難以取出,成為戰爭留給她的一份永久紀念。 《豐 碑》 紅軍隊伍在冰天雪地里艱難地前進。嚴寒把雲中山凍成了一個大冰坨。狂風呼嘯,大雪紛飛,似乎要吞掉這支裝備很差的隊伍。 將軍早把他的馬讓給了重傷員。他率領戰士們向前挺進,在冰雪中為後續部隊開辟一條通路。等待著他們的是惡劣的環境和殘酷的戰斗,可能吃不上飯,可能睡雪窩,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幾十里路,可能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這支隊伍能不能經受住這樣嚴峻的考驗呢?將軍思索著。 隊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有許多人圍在一起,不知在干什麼。 將軍邊走邊喊:"不要停下來,快速前進!" "前面有人凍死了。"警衛員跑回來告訴他。 將軍愣了一下,什麼話也沒說,快步朝前走去。 一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早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象在為戰友指明前景的道路。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 將軍的臉色頓時嚴峻起來,嘴角邊的肌肉抽動著。忽然他轉過臉向身邊的人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麼不給他發棉衣?" 呼嘯的狂風淹沒了將軍的話音。沒有人回答他,也沒有人走開。他紅著眼睛,像一頭發怒的豹子,樣子十分可怕。 "聽見沒有,警衛員?叫軍需處長跑步過來!"將軍兩腮的肌肉抖動著。 這時候,有人小聲告訴將軍:"他就是軍需處長……" 將軍愣住了,久久地站在雪地里。他的眼睛濕潤了。他深深吸了一口氣,緩緩地舉起右手,舉到齊眉出,向那位跟雲中山化為一體的軍需處長敬了一個軍禮。 風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蓋了軍需處長的身體,他成了一座永遠的豐碑。 將軍什麼話也沒說,大步走進漫天的風雪中。他聽見無數沉重而堅定的腳步聲。那聲音似乎在告訴人們:如果勝利不屬於這樣的隊伍,還會屬於誰呢? 《雪山小太陽》 故事發生時間:1935年6月 地點:夾金山。夾金山山巒起伏,白雪皚皚。狂風夾雜著大片的雪花翻卷咆哮,凜冽的空氣中,雪山似乎也在顫栗。前進的隊伍有些遲緩了。寒冷、飢餓、稀薄的空氣侵襲著這支堅強的隊伍,已經有很多同志在這片讓神靈都敬畏的土地上永遠閉上了眼睛。突然,風雪中傳來一陣充滿活力的歌聲:夾金山高又高,堅持一下勝利了!翻過雪山是晴天,嘿!太陽暖和和,戰士笑呵呵……歌聲穿透風雪,驅散了寒冷與疲憊,給前進中的隊伍帶來陣陣暖意。大家抬頭望去,山坡上一個小小的紅色的身影跳著、唱著,揮舞著手裡的快板,快樂的身影像一團跳動的火焰。「我們的小太陽又升起來了!」戰士們笑了。這名唱歌的女戰士是紅軍隊伍里的小衛生員,誰也不知道她的名字。一路上,小姑娘把行進中的故事編成歌謠鼓舞著大家前進,成了大家的「開心果」。翻雪山時,小姑娘身體單薄,同行的大姐怕她凍壞,把身上穿的一件紅毛衣送給了她。她高興極了,穿著這件長及膝蓋的大毛衣在隊伍里跑前跑後,在山坡上唱著跳著,紅艷艷的顏色在雪地里分外耀眼,大家就開玩笑地叫她「小太陽」。隊伍接近山頂了,空氣越來越稀薄,連呼吸都困難。很多同志因為疲憊和飢餓坐在了雪地上,這一坐,便成了冰雪的雕像。紅毛衣也抵擋不住寒冷的侵襲,「小太陽」的腳步也越來越遲緩。突然,她停了下來,路邊坐著一個受傷的戰士,把頭埋進臂彎里像在打瞌睡。在這里,停頓就意味著死亡。「小太陽」拚命地搖著他,戰士只是含糊不清地說:「冷,冷……」隊伍依然緩緩地前進著。有人突然發現,隊伍里不見了那個快樂的紅色身影。幹部休養連的戰士們到處尋找,在半山坡的雪地里,看到這個年少的衛生員靜靜地躺在山坡上,已經沒有了生命的氣息。她只穿著一件單薄的軍衣,小小的臉上沒有一絲血色。在擔架上,戰士們找到了那件紅艷艷的大毛衣,它穿在一個受傷的戰士身上。傷兵流著淚回憶說,睏乏時坐在雪地里,只覺得有人在拚命地拉著他,對了,還聽見了歌聲,他說,很熟的歌:翻過雪山是晴天,嘿!太陽暖和和,戰士笑呵呵……所有人都沉默了。傷兵脫下紅毛衣,鄭重地鋪在雪地上。它像女戰士快樂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仰首望去,峰頂已經微現陽光,太陽紅彤彤,照在皚皚白雪之上,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穿過歲月的悠遠,70年前,那許許多多美麗的壯烈的故事依然生動、依然鮮活。曾經有一個愛唱歌的小女孩,快樂地行走在這支波瀾壯闊的隊伍里,她唱過最響亮的歌謠,讓疲憊的戰士仰望天空,看到太陽;她跳過最動人的舞蹈,讓受傷的老兵忘記傷痛,欣然而笑;她曾為一件普通的紅毛衣欣喜不已、視若珍寶,在最危險的時候她又把自己最珍愛的東西,連同生的希望和力量,讓給了自己的戰友。她還只是個孩子。那一年,她15歲。 《魂駐小紅橋》 故事發生時間:1935年春 地點:甘南。出征的隊伍綿亘十幾里,風蕭馬嘶秋冷,紅軍將士們行色悲壯。每次突破敵人的封鎖線,都要付出極大的代價。戰斗隊減員嚴重,而擔架隊卻越來越長,任務也隨之越來越艱巨。一個清瘦干練的姑娘穿梭在隊伍里,像踩著風火輪似的,跑前跑後,安排抬擔架的、照顧負傷的。這是她的職責,她是擔架隊隊長。據說她是自己從家裡跑出來參加紅軍的,英子這個名字也是當兵後她自己取的。20歲的她,已參加紅軍4年、入黨3年 麻利、果斷、機智、勇敢的作風常讓人忘了她是個姑娘。因此在長征前她受領了隊長一職。臨危受命,意味的不再是權力,而是用性命兌現所有的責任。困難、問題、危險,接踵而來。擔架不夠用,傷員有增無減!有的擔架員受傷了,雇來的民工逃跑了。十幾個擔架被扔在路上,重傷員血污模糊地躺著,較輕一點的傷員發出陣陣痛苦的呻吟。觸目的情景讓她心如刀絞,血直往頭上沖。年輕的隊長杏眼瞪圓,咬著嘴唇,狠狠地說:「背也要背著走!」她對擔架員的任務進行了分配,盡力找回逃走的民工,盡量安頓好每個傷員。可安排到最後,再也勻不出擔架和人來抬一個傷勢嚴重、生命垂危的小戰士了。看著前方的路,看著奄奄一息的小戰士,英子決定背著他走。隊員們反對,勸她留下這個傷員。因為矮小、單薄的她看上去實在不堪重負,而且這個傷員傷勢太重。可英子看著四周的荒山野嶺,說:「丟下他,不就等於讓他死嘛。決不能!」於是,再沒有多說什麼,她背著他在崎嶇泥濘的路上,邁開了沉重的步子……傷員的手無力地搭在她的肩上,微弱地聲音說:「放——下——我,放——下——我吧……」英子充耳不聞,薄薄的嘴唇堅強地抿起。是奇跡嗎?弱小的她,背著比她高、比她重的戰士,翻山越嶺,竟然走過了許多路程。而受傷的戰士,也頑強地抗爭著,在缺醫少葯的情況下居然開始好轉!一路辛苦,一路歷險,一路化險為夷。擔架隊艱難而曲折地前進著。而英子卻越來越瘦,她總是將少得可憐的食物分給擔架員和傷員;她也越來越弱,她總是將金貴的鹽和水送進戰友的嘴裡……隊伍來到山裡的一座小橋時,彷彿春天正好等在這里,嬌嫩的小花與新綠撲面而來。勞頓不堪的戰士們愣了一下,然後,都恍然大悟似地停下腳步,深呼吸……那個重傷的戰士已經可以拄著棍子走了,也許是受了這美景的鼓勵,他走到英子隊長面前,說:「隊長,我要編個花環給你!」英子笑了,那開心而生動的笑臉讓人想起她也只是個孩子,她點點頭回答:「嗯,好。」可接著又故意板起臉說:「但是,你現在還需要休息。」這是她一生中所說的最後一句話。為了給傷員舀水喝,她墜到了橋下的河水裡。她墜落的聲音那麼小,她甚至沒有掙扎,就順水飄去……一去七十年!白雲蒼狗,世事變遷。很多事情改變了,但有些故事永遠不會褪色。就像此刻——一個垂暮老人,站在小橋邊,凝視遠方。山青水碧、草青花艷,和平的陽光照耀大地。他的眼睛濕潤了,半晌才說:「不一樣了,但又一點都沒有變。」過了許久、許久,老人又開口說:「如果英子隊長多吃一點東西,可能就能堅持下去,可能就……」老人緩緩地在草地上采來繽紛的野花,用顫抖的手認真地編起一個花環,輕輕掛在橋頭……

『叄』 紅軍長征走了多遠是走長城這條路嗎

紅軍長征走了2萬5千里,沒有走長城這條路。

紅軍長征是指在1934年10月—1936年10月,共產黨領導的紅一方面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和紅二十五軍分別從各蘇區向陝甘蘇區的戰略撤退和轉移。其中紅一方面軍行程為二萬五千里,因此長征又常被稱作二萬五千里長征。國民黨稱此為「流竄」。1934年10月10日晚6點,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和蘇維埃中央政府機關及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博古等領導人率紅軍主力五個軍團共八萬六千人從瑞金出發,被迫實行戰略轉移,從而開始進行紅軍打敗國民黨的轉折點。

轉移時經過:江西瑞金出發——渡過於都河——挺進湘西——沖破四道封鎖線——改向貴州——渡過烏江——奪取遵義——四渡赤水河(意義:打亂敵人追剿計劃)——巧渡金沙江(跳出敵人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到達陝北吳起鎮——甘肅會寧。1936年10月,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結束。長征勝利表明中國共產黨和工農紅軍是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長征是一部艱難的歷史斗爭。

『肆』 紅軍長徵到底走了多少里

紅軍長征走了兩萬五千里。

由於紅一方面軍行程在二萬五千里,因此長征又常被稱作二萬五千里長征。國民黨稱此為流竄。

其中紅一方面軍1934年10月17日由江西的瑞金出發,途經江西、福建、廣東、湖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西康、甘肅、陝西11省,歷時12個月零2天,行程達二萬五千里。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北的吳起鎮,先期結束長征。

紅二十五軍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羅山何家沖出發,途經河南、湖北、甘肅、陝西4省,歷時10個月,於1935年9月15日到達陝西延川永坪鎮,同陝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行程近萬里。

紅四方面軍1935年5月由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出發,向岷江地區西進,途經四川、西康、青海、甘肅4省,歷時18個月,行程八千餘里。於1936年10月9日到達甘肅會寧,與在此接應的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一萬余里。

紅二方面軍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劉家坪出發,途經湖南、貴州、雲南、西康、四川、青海、甘肅、陝西8省,歷時11個月零3天,行程一萬六千里。於1936年10月22日到達會寧以東的將台堡,同紅一方面軍會師。

至此,紅軍第一、二、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合,長征結束。紅一、二、四方面軍三大主力會師成為長征勝利的標志。

(4)紅軍走過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長征前,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機關報《紅色中華》上登載了一篇名為《一切為了保衛蘇維埃》的文章,文章直接指出:放棄蘇區或者說轉移戰線,是可以再馬克思和列寧那裡找到依據的一種策略。

這實際上與毛澤東的游擊戰爭的主張截然相同,就是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這些文字隱約像官兵們透露出一個信息:紅軍就要離開蘇區了。

當時的中央蘇區有自己的兵工廠,可以利用廢彈殼造出步槍子彈,製造炸葯,修理繳獲的機槍和迫擊炮,但是最重要的任務是製造手榴彈,雖然製造出來的手榴彈成功爆炸的概率不足50%。

長征開始的時間是一九三四年的十月,七月開始籌糧,此時正好處於農民收糧的季節。中央便發布了《關於在今年秋收中借谷六十萬擔的決定》。

蘇區群眾基礎好,百姓們也不知道紅軍即將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轉移,因此,他們把一擔擔糧食挑給了紅軍。據統計,紅軍徵集的糧食足夠所有的官兵食用十天。

當時國家銀行的行長是毛澤東的弟弟毛澤民,國家銀行的財報存放在石城地區建立起來的金庫中。其中有很多的金條、金錠、珠寶、銀元等等,這些大多是在戰斗中繳獲和沒收的。

其數量之大,當時請了一百多名挑夫,才順利的從瑞金搬到了金庫之中。在轉移前夕,這些金錠、金條、銀元被分發給了部隊中的每一個人。

這樣的一個舉動為後來紅軍順利走完長征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紅軍們用這些錢像百姓們買糧食,而掉隊的人也因為有了這些錢可以活下去,去尋找主力部隊。

『伍』 紅軍長徵到底走了多遠是2500里嗎

長徵到底走了多少里?
回顧中國近代史,在土地革命戰爭後期,先後舉行長征的紅軍部隊共有4支:

第一支是中央紅軍(後改稱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西的吳起鎮(今吳旗縣),行程達二萬五千里;

第二支是紅二十五軍(後編入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羅山何家沖出發,1935年9月15日到達陝西延川永坪鎮,同陝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行程近萬里;

第三支是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5月初放棄川陝蘇區,由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出發,向岷江地區西進,1936年10月9日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一萬余里;

第四支是紅二、紅六軍團(後同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於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1936年10月22日到達會寧以東的將台堡,同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兩萬余里。

由於分別處在敵軍的分割、包圍之中,這4支紅軍部隊在舉行戰略轉移時,起始的時間、地點各不相同,行程亦大相徑庭。

由此還可以看出,4支長征隊伍的總行程約六萬五千里,而 「二萬五千里」只是其中的1支——紅一方面軍的基本行程。

1935年,毛澤東先後於10月23日在吳起鎮、11月5日在甘泉縣象鼻子灣發表講話說,根據(紅)一軍團的統計,(長征)最多的走了二萬五千里,「這確實是一次遠征,一次名副其實的、前所未有的遠征!」

很快,「二萬五千里長征」引起了中外各界人士的廣泛重視。而中共中央對這種說法給予了充分的肯定。11月13日,中共中央首先明確地宣布了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的結論。緊接著,11月28日,中共中央在《抗 日救國宣言》中,再次明確指出:「……曾經派遣了自己的紅軍主力,經過二萬五千里的長征,歷盡艱難困苦北上抗 日。」

由此可見,「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說法,是經過計算並鄭重負責地向國內外宣布的,絕不是虛構的。況且,中國革命和革命戰爭已經在世界軍事歷史上佔有輝煌的地位,對此問題也沒有必要去虛構。

『陸』 紅軍長征了多少公里

紅軍長征是二萬五千里,相當於12500公里。一公里等於二里,一公里等於一千米。12500公里=12500000千米,所以紅軍長征走12500000千米。

紅軍長征開始時間:1934年10月10日夜

紅軍長征結束時間:1936年10月22日

長征時間:1934年10月10日夜到1936年10月22日。共742天。

行 程:約二萬五千華里

途經省份:福建,江西,廣東,湖南,廣西,黔川,滇西,康,甘陝等。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紅軍8.6萬人告別江西瑞金,開始長征,1935年10月19日毛澤東率紅一、三軍團改編的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8000餘人到達陝北蘇區吳起鎮與紅15軍團會師,完成歷時1年的長征,全程25000里。

1936年10月8日紅四方面軍在陝北會寧、青江驛、界石鋪等地分別與紅一方面軍的73師和1師會師。1936年10月22日紅二方面軍在甘肅靜寧的興隆鎮、將台堡與紅一方面軍的2師會師。紅軍三大主力宣告會師,長征完全結束,總歷時2年。

(6)紅軍走過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長征背景:

1933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要控制地區)。

在前四次戰役中,由於實施毛澤東的運動戰方針,國民政府軍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均以撤退告終。在第五次戰役中。

由於毛澤東失去領導權,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原名秦邦憲)採納蘇聯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放棄過去四次反「圍剿」斗爭的積極防禦方針。

將這場戰爭定性為國共之間的決戰,採用軍事冒險主義,提出了「御敵於國門之外」的口號,要求紅軍在根據地之外抵抗國民革命軍,決定在國民黨之前搶先行動,發動所有紅軍展開全面進攻,並爭取蘇維埃在全中國的勝利。

但中央蘇區只有1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數萬游擊隊,在搶先進攻後不久即遭到巨大損失。這時共產黨方面決定進行陣地防禦,輔以「短促突擊」,意圖抵擋國民革命軍的前進。但這個行動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不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餘人。

『柒』 紅軍長征多少公里

紅軍長征二萬五千公里。

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是以紅一方面軍的行程路線長度為代表的。紅一方面軍長征二萬五千里的數字首次對外公布,是在1935年11月13日,宣言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農紅軍的主力,為了直接領導與組織反日的民族革命戰爭,於1934年10月開始了北上的遠征。

經過二萬五千餘里的長征,跨過了十一省的中國領土,以一年多艱苦奮斗不屈不撓的精神,最後勝利的到達了中國的西北地區,同陝甘兩省原有的紅軍取得了會合。

1935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在發布的《抗日救國宣言》中,又進一步指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與中國工農紅軍革命軍事委員會曾經不斷喚醒全國人民團結起來對日作戰,曾經派遣了自己紅軍主力,經過二萬五千里的長征,歷盡艱難困苦北上抗日。」

此後,中共中央在對外宣言和黨的領導人講話中,在講到紅一方面軍長征時都稱是「二萬五千里長征」。雖然紅一方面軍各部隊長征里數不盡相同,但人們都習慣按「走的最遠的部隊」二萬五千里,來稱紅一方面軍進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

紅一方面軍長征所走距離確有二萬五千里

紅1軍團直屬隊在長征中共走了18095里。依據該表中所列紅1軍團直屬隊長征經過的地點,後來測繪部門在比例尺1:10萬的地形圖上用儀器進行測量,並按照當地地形,在平面計算結果基礎上乘以坡度系數,得出實際里程為9249.5公里,即18499里,比里程錶上的18095里還略遠一些。以誤差在正負2%計,兩者的距離基本上是吻合的。

這就證實,當時里程錶上的數字是准確可靠的。18095里只是紅1軍團直屬隊單純行軍的里程。作戰部隊的行軍路線更加復雜,加上偵察、籌糧、作戰、做群眾工作等,所走路程比機關更多。所以,根據有關資料進一步分析計算,紅一方面軍長征中走得最遠的部隊,所走距離確有二萬五千里。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解讀長征(6):紅軍長征二萬五千里是如何統計的?

『捌』 萬里長征紅軍走了多遠去了多少人

第一支是中央紅軍(後改稱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的瑞金等地出發,1935年10月19日到達陝西的吳起鎮(今吳旗縣),行程達二萬五千里。

第二支是紅二十五軍(後編入紅一方面軍),於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羅山何家沖出發,1935年9月15日到達陝西延川永坪鎮,同陝甘紅軍會師,合編為紅十五軍團,行程近萬里。

第三支是紅四方面軍,於1935年5月初放棄川陝蘇區,由彰明、中壩、青川、平武等地出發,向岷江地區西進,1936年10月9日到達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一萬余里。

第四支是紅二、紅六軍團(後同紅一方面軍第三十二軍合編為紅二方面軍),於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劉家坪等地出發,1936年10月22日到達會寧以東的將台堡,同紅一方面軍會師,行程兩萬余里。

包括中央紅軍、紅二方面軍、紅四方面軍以及紅二十五軍在內的四路大軍出發時,總人數20.6萬,沿途補充兵力1.7萬,長征結束時,還剩5.7萬。僅犧牲在長征路上的營以上幹部就達432人。

路過的主要地點有:何家沖、金家寨、涇縣、旌德、陶家河、湯口、譚家橋、分水、淳安、懷玉山、常山、重溪、玉山、江山、橫峰、戈陽、古樓、慶元、福安、寧岡、寧化、井岡山、雩都、長汀、全州、桂東、信豐、瑞金、寧遠、汝城、王母渡、大田、良田、新田、宜章。

城口、安遠、界首、盤縣、賓川、會澤、絞平渡、靖縣、黔西、遵義、威信(扎西)、西昌、婁山關、木黃、中甸、安順場、永順、大庸、桑植、漢源、瀘定、天全、名山。

懋功、兩河口、爐霍、甘孜、蒼溪、巴中、毛兒蓋、阿壩、巴西、山陽、柞水、盧氏、臘子口、淳化、會寧、將台堡、延安、永坪鎮、吳起鎮、神木。

(8)紅軍走過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紅軍長征著名戰役:

湘江一役

首先談到的就是悲壯慘烈的湘江之戰。戰役發生在湘桂交界的湘江地區,國民黨調集30萬精銳企圖將紅軍消滅於湘江。擔當掩護任務的紅軍34師以幾乎全體官兵陣亡的代價掩護中央撤退,湘江一役全師僅存百餘人。

師長陳樹湘被俘英勇就義。後來這只鐵軍被搬上了熒幕,絕命後衛師再現了當年湘江之戰的慘烈,血染湘江之景是何等悲壯!經此一役中央紅軍從8萬餘人銳減至3萬,損失慘重。

陝北勝利會師

最終中央紅軍歷經2年時間到達甘肅會寧與紅四方面軍會師。長征的勝利不僅保存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更是向全世界宣揚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而且到達西北地區的紅軍在往後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都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說留下來的紅軍力量都是中國革命的精髓。

強渡烏江

1934年12月18日的黎平會議,博古、李德等「赴湘西與紅二、六軍團會師」的意見被否決,紅軍確立了向貴州轉兵的戰略決策。自此,紅軍揮師進軍黔西北,連克多個城鎮,於13天後抵達甕安縣猴場鎮,准備渡過烏江。

此時,湘軍、川軍、黔軍、桂軍以及薛岳兵團從四面八方向紅軍包圍,防守烏江西百餘里的十幾個渡口,沿江燒毀民房和船隻,以「烏江天險」「扼險固守,可保無虞」。

在此緊要關頭,1934年12月31日下午至次日凌晨,號稱「轉折前夕」的猴場會議召開了。猴場會議,使得紅軍由撤離蘇區以來的消極避戰變為積極作戰,主動出擊。

『玖』 長征路到底有多長

行程約二萬五千里。

長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長征的勝利結束。

介紹

1934年10月,由於博古、李德等人「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領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中央革命根據地(亦稱中央蘇區)紅軍第一方面軍(中央紅軍)主力開始長征,同時留下部分紅軍就地堅持游擊戰爭。8月,中共中央和中革軍委為了給中央紅軍戰略轉移探索道路,命令紅六軍團撤離湘贛蘇區,到湘中發展游擊戰爭。10月,紅六軍團與紅三軍(後恢復紅二軍團番號)會合,並創建了湘鄂川蘇區。

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紅軍主力各軍團分別集結陸續出發,中共中央和紅軍總部及直屬縱隊離開江西瑞金。10月21日,中央紅軍從贛縣王母渡至信豐縣新田間突破國民黨軍第一道封鎖線,沿粵贛邊、湘粵邊、湘桂邊西行,至11月15日突破了國民黨軍第二、三道封鎖線;然而李德等領導人一味退卻,消極避戰,使紅軍繼續處於不利地位。中央軍委決定從興安、全州之間搶渡湘江,經浴血奮戰,於12月1日渡過湘江(即第四道封鎖線),由於連續苦戰,紅軍由8萬餘人銳減5萬餘人,剩餘3萬餘人。12月中旬,抵達湘黔邊時,毛澤東主張部隊放棄原定進入湘西與第二、六軍團會合的計劃;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黎平開會,接受了毛澤東的主張,決定向以遵義為中心的川黔邊地區前進,使紅軍避免了覆亡的危險。

1月15日—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義召開擴大會議,批評博古、李德的軍事路線錯誤,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並委託張聞天起草決議。會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雲南扎西(今威信)連續召開會議,決定以張聞天代替博古負中央總的責任,審查通過《關於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並決定加強對中央蘇區和中央分局以及對紅二、六軍團和紅四方面軍的領導。隨後,中共中央決定由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組成新的「三人團」,以周恩來為團長,負責軍事行動。

遵義會議後,鑒於川敵布防嚴密,中央紅軍確定撤離遵義後,在川黔滇邊和貴州省內迂迴穿插。特別是在四渡赤水的過程中,中央紅軍靈活機動地創造戰機,運動作戰,各個殲敵,以少勝多,從而變被動為主動。隨後出敵不意,主力南渡烏江,直逼貴陽,迅即西進,4月下旬以一部在翼側策應。5月初,搶渡金沙江,擺脫了幾十萬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由於執行了正確的民族政策,紅軍順利通過大涼山彝族區。接著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越終年積雪的夾金山。6月中旬,與紅四方面軍在懋功會師。

紅四方面軍原在川陝根據地,為了向川甘邊發展,1935年3月28日至4月28日取得強渡嘉陵江戰役的重大勝利。然而紅四方面軍主要領導人張國燾等擅自決定放棄川陝根據地(亦稱川陝蘇區)向西轉移。5月初,共八萬餘人開始長征,中旬佔領了茂縣(今茂汶)、理番(今理縣)為中心的廣大地區。

紅一、四方面軍會師後,紅軍以北上建立川陝甘根據地為戰略方針,中共中央決定將兩個方面軍混合編為左、右兩路軍過草地北上。中共中央隨右路軍跨過草地,抵達班佑、巴西地區。8月底,右路軍一部在包座全殲國民黨軍第四十九師約五千餘人後,打開了向甘南前進的門戶。9月張國燾率左路軍到達阿壩地區後,拒絕執行中共中央的北上方針,並要挾中共中央和右路軍南下。毛澤東等於9月10日急率第一、第三軍(後組成陝甘支隊)繼續北上,奪取臘子口,突破國民黨軍渭河封鎖線,經固原翻越六盤山,於10月19日到達陝北吳起鎮(今吳旗縣城),先期結束了長征。11月21~24日取得了直羅鎮戰役的勝利,為黨中央和紅軍紮根在陝北奠定了基礎。

在國民黨重兵對鄂豫皖根據地圍攻的情況下,紅二十五軍和鄂豫皖省委按照中共中央指示,於1934年11月從河南羅山縣開始西移,在鄂豫陝邊建立根據地,粉碎國民黨軍兩次「圍剿」。次年7月過隴東,9月與陝甘根據地的第二十六、二十七軍會師,合編為第十五軍團。第一、三軍團到達後,與之合編為紅一方面軍。

在湘鄂川黔根據地的紅軍二、六軍團,於1935年11月從湖南桑植出發,轉戰湖南、貴州、雲南三省,擊潰國民黨軍的攔截,渡過金沙江,經西康、四川,於1936年6月底至甘孜,與張國燾率領的南下受挫的紅四方面軍會師。二、六軍團合組為二方面軍。7月,二、四方面軍共同北上,在紅一方面軍接應下,10月先後在甘肅省會寧縣城和靜寧縣將台堡與紅一方面軍會師,至此,紅軍長征結束。1933年10月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動員近100萬國民革命軍圍剿各中國共產黨控制的農村根據地,並以50萬兵力重點進攻中央蘇區(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主要控制地區)。

在前四次戰役中,由於實施毛澤東的運動戰方針,國民政府軍沒有達到預定目標,均以撤退告終。在第五次戰役中,由於毛澤東失去領導權,中共臨時中央負責人博古(原名秦邦憲)採納德國軍事顧問李德的建議,放棄過去四次反「圍剿」斗爭的積極防禦方針,將這場戰爭定性為國共之間的決戰,採用軍事冒險主義,提出了「御敵於國門之外」的口號,要求紅軍在根據地之外抵抗國民革命軍,決定在國民黨之前搶先行動,發動所有紅軍展開全面進攻,並爭取蘇維埃在全中國的勝利。但中央蘇區只有10萬左右的正規軍和數萬游擊隊,在搶先進攻後不久即遭到巨大損失。這時共產黨方面決定進行陣地防禦,輔以「短促突擊」(短距攻擊),意圖抵擋國民革命軍的前進。但這個行動並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不久,中華蘇維埃共和國首府瑞金的北大門廣昌陷落,紅軍死傷一萬餘人。

基本路線

瑞金→突破敵四道防線→強渡烏江→佔領遵義→四渡赤水→渡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陝北吳起會師(1935年10月)→甘肅會寧會師(1936年10月),宣告長征的勝利結束。

『拾』 中央紅軍長征總共走了多長

走了約二萬五千里。

長征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餘次戰斗,攻佔700多座縣城,紅軍犧牲了營以上幹部多達430餘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共擊潰國民黨軍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

紅一方面軍於1935年10月到達陝北,與陝北紅軍勝利會師。

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

(10)紅軍走過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長征的艱難:

「苦不苦,想想長征二萬五。」這絕非戲謔之語,而是一語道出了長征這一壯舉留給歷史、留給後人最醒目、最易生發感慨的印記,那便是一個「苦」字。

長征一路,紅軍官兵遭遇的苦難不計其數,難以名狀。敵人一層又一層的圍困、一輪又一輪的追堵帶來的一場場緊張而慘烈的戰斗,讓紅軍官兵承受了嚴酷的生死考驗。

紅軍用雙腳翻越了那一座座陡峭險峻的高山,跨越了那一條條激流洶涌的江河,其中之難、之險、之苦可想而知。

而在飢寒交迫中爬雪山、過草地、啃樹皮、嚼菜根,紅軍更是經歷了艱難困苦的考驗,留下了一個個感天動地的故事。

聶榮臻元帥回憶這段歷史時曾沉痛地寫道:「環境的確是艱苦的,我們的許多同志在作戰中那樣英勇沒有犧牲, 卻在缺糧少葯、飢餓、寒冷、疾病、高原缺氧的艱苦旅程中痛苦的倒下了」。

過草地是紅軍長征中人與自然斗爭最嚴竣、犧牲最大,同時也是決定紅軍長征成敗的一段艱難征程。

1936年8月,紅三軍團(後改為紅三軍)十一團在團長鄧國清、政委王平的領導下,由黑水蘆花進到毛兒蓋附近後,准備過草地。

這一段草地長500餘里,寬300餘里,而且高原寒冷,空氣稀薄,氣候多變,忽兒狂風大作,忽兒風雨交加,忽兒冰雹驟降,還有無數的深水泥潭,人畜陷進去,幾分鍾就被泥潭吞噬。

在七天的草地艱難生活中,紅十一團遇到了許許多多巨大困難。如找老鼠洞,挖出老鼠熬湯解解饞,或揀香菇,找野菜等。雖然有皮帶或皮鞋的數量極少,但都要把它煮熟吃光。

途中遇有前面部隊死馬的骨頭,就啃著血淋淋的骨頭充飢。遇有前面部隊人員或馬匹拉下的糞便中還未消化的麥粒,也顧不得洗干凈,就揀起來往嘴裡塞。雖然採用各種辦法來解決飢餓問題,但仍有許多掉隊人員未能走出草地。

一位戰士在回憶過草地後沒有吃的窘境時說:「過了大草地,什麼吃的也沒有, 結果把一個村子的老鼠都吃光了,真有點對不起貓狗」。這名戰士, 俏皮地描繪出樂觀精神和幽默情趣。

紅軍過完草地到達哈達鋪休整,終於可以好好吃飽飯了。哈達鋪這個地方是一個糧食和其他的農作物還算比較好一點的,當地百姓送鍋盔給紅軍。

當時因為好長時間沒有吃到東西,紅軍戰士就吃了,鍋盔是乾的,一喝水就在肚子里撐起來了,正常人撐起來就很難受,他們經過這么長時間沒有吃的沒有喝的,又是寒冷、又是高原,一下子吃了那麼多,因飢餓過度導致不少人給噎著了,九個紅軍戰士在那兒就撐死了。

1952年黑水戰役中,奉命前往黑水剿匪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西線部隊輕騎兵師137團在山上發現12具遺骨。

141團團長唐成海曾經是一名紅軍戰士,趕到現場後確認這是17年前長征時紅軍戰士的遺骨,並判斷這12名戰士是個建制班,夜宿雅克夏雪山,因低溫、缺氧而犧牲。參加剿匪的解放軍收殮遺骸,造墳立碑,這是海拔最高的一處紅軍烈士墓。

我們的黨,我們的紅軍為什麼甘願吃這人間的大苦、受這人間的大難?因為他們所吃的苦,所受的難,連著人生信仰,連著精神根基。

苦,是紅軍官兵在漫漫征途中品嘗最多的一種滋味。但是,鐵心跟黨走的紅軍官兵,卻始終不怕苦、不懼難,表現出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情懷和百折不撓、昂揚向上的鬥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征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52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029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40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174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483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1619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248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236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