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計量單位 » 三國時期七尺五寸是多少厘米

三國時期七尺五寸是多少厘米

發布時間: 2022-09-01 14:11:54

❶ 古代七尺五寸是多長

一尺是24.2cm
,1寸是2.42米
所以7尺5寸現在是181.5
遠古時代「布指知寸,布手知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秦時,一尺約23.1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南朝,一尺約25.8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裁尺,明代34.1cm,清代35cm

❷ 七尺五是多高

7.5 尺=250 厘米。

尺的含義:

1、市制長度單位。10寸為1尺,10尺為1丈。1尺約合33.33厘米。

2、泛指量長度和畫圖用的器具:卷~。丁字~。

3、像尺的東西:計算~。

英制單位長度單位

1959年後,美式英制的中的英寸(inch)和英制中的英寸在科學應用和商業用途中統一為25.4毫米,但美式保留了有稍微不同的測量中使用的「測量英寸」。

1英寸(inch)= 2.54厘米(cm)

1英尺(foot)= 12英寸= 30.48厘米

1碼(yard)= 3英尺= 91.44厘米

1英里(mile)= 1760碼= 1.609344千米(km)

以上的換算,兩種單位制是相同的,但其中的中間單位如:鏈(chain,22碼)和浪(furlong,220碼)在英國使用較多。

❸ 請問:三國時的七尺五寸是多少又是怎麼計算的

中國不同時代里的尺,長度不一
殷商時的一尺,大概是15.8cm
戰國、秦、西漢、新莽時大概是23.1
cm
東漢的一尺有23.75
cm
東漢末、三國、西晉的時候,一尺為
24.2
cm
東晉、五胡十六國、南朝一尺等於現在
24.5
cm
北朝、隋時為
29.6
cm
唐分大小尺,小尺為30
cm,大尺為36
cm
宋、元一尺為31.2
cm
明的時候分好幾種尺度,裁衣時一尺為
34
cm,量地時一尺32.7
cm,營造時一尺32
cm
清也分這幾種,裁衣時為
35.5
cm,量地時為34.5
cm,營造時為32cm
三國時七尺五寸是180cm左右。

❹ 七尺五寸什麼意思

七尺五寸指的是181.5厘米,在三國時期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一尺相當於如今的24.2厘米,一尺等於10寸,七尺就是169.4厘米,五寸就是0.5尺,即12.1厘米,那七尺五寸相加可得計算結果為181.5厘米。

❺ 在三國七尺有多長五寸有多長

七尺1.83米左右,五寸2.3厘米左右

❻ 在三國七尺五寸有多長

中國不同時代里的尺,長度不一
殷商時的一尺,大概是15.8cm
戰國、秦、西漢、新莽時大概是23.1 cm
東漢的一尺有23.75 cm
東漢末、三國、西晉的時候,一尺為 24.2 cm
東晉、五胡十六國、南朝一尺等於現在 24.5 cm
北朝、隋時為 29.6 cm
唐分大小尺,小尺為30 cm,大尺為36 cm
宋、元一尺為31.2 cm
明的時候分好幾種尺度,裁衣時一尺為 34 cm,量地時一尺32.7 cm,營造時一尺32 cm
清也分這幾種,裁衣時為 35.5 cm,量地時為34.5 cm,營造時為32cm

三國時七尺五寸是180cm左右。

❼ 七尺五寸多高

7.5尺(7尺5寸) = 2.5米(m)。1米=三尺,一米等於100厘米。一厘米=10毫米。2.5米=250厘米。2尺5寸高就是250厘米高。可以按照這個計算的。
七尺五寸是多高如《三國演義》中,描述劉備「身高七尺五寸」,張飛「身高八尺」,關羽身高竟達「九尺」。按照東漢晚期的標准計算,劉備身高177.7厘米,張飛身高188.8厘米,關羽的身高則是212.4厘米,也不太離譜。令外,古代記錄身高並不是據實描述,「七尺男兒」《辭海》的解釋是「七尺相當於一般人的高度,因用為人身的代稱。」(七尺也就1米7左右,並不誇張)。三國演義更是為了表現藝術效果,對人物的能力外表身高都有一定的誇張(如兀突骨身高一丈二)

朝代 1尺=?公分 備注

商 16cm 殷墟出土骨尺(台灣故宮博物院藏)(16.93)
殷墟出土牙尺(中國歷史博物館藏)(15.78)

戰國及秦 23.2cm 洛陽金村出土銅尺(23.1)
據商鞅方升推算(上海博物館館刊第1期151-152頁)

西漢 23.2cm 1968年河北滿城中山王妻竇綰出土錯金鐵尺(23.2)
1957年甘肅酒泉漢墓出土銅尺(23.1)

新莽 23.1cm 據新莽嘉量(台灣故宮博物院藏)推算

東漢 23.4cm 1956長沙雷家嘴東漢墓出土銅尺(23.39)

東漢晚期 23.6cm 1959年掖縣東漢晚期墓出土銅尺(23.6)
1954年合肥東漢晚期墓出土銅尺(23.75)

魏(三國) 24.2cm 1972年甘肅嘉峪關三國魏墓出土骨尺二件(23.8)
魏正始五年東莞官弩機望山尺二寸(24.26)
魏景元四年,劉徽注《九章·商功》:王莽銅斛於今尺為「深九寸 五分五厘」(24.18)

西晉 24.2cm 1965年北京八寶山西晉王凌妻華芳墓出土骨尺(24.2)
1956年河南洛陽舊唐屯村西晉墓出土骨尺(24.3)

東晉 24.5cm 《隋書·律歷志》:「晉後尺實比晉前尺一尺六分二厘」(24.48)
劉宋 24.6cm 據《隋書·律歷志》
南朝梁 24.7cm 據《隋書·律歷志》
前趙 24.2cm 據《隋書·律歷志》
北魏 28 cm 據《隋書·律歷志》
東魏北齊 30.2cm 據《隋書·律歷志》
北周 29.6cm 據《隋書·律歷志》

隋 29.6cm 據《隋書·律歷志》

唐 30cm 日本正倉院所藏唐尺26支,長度從29.4到31.7厘米,
平均29.75厘米
1976年西安郭家灘78號唐墓出土尺(30.09)

宋 31.2cm 1921年巨鹿故城出土北宋木矩尺(30.91)
1964年南京孝陵衛宋墓出土木尺(31.4)


(1)營造尺 31.8cm 1956年山東梁山洪武年間沉船中出土骨尺(31.8)
嘉靖牙尺(32)
(2)量地尺 32.7cm 明朱載靖《律學新說》所繪寶源局量地銅尺
(3)裁衣尺 34 cm 1965年上海上塘灣明墓出土木尺(34.5)


(1)營造尺 32 cm 康熙牙尺(中國歷史博物館藏)(32)
(2)量地尺 34.5cm 康熙戶部尺(34.86)
(3)裁衣尺 35.5cm 清牙尺(35.3)

❽ 《三國演義》中 身長八尺,身高九尺,身長七尺五寸的尺和寸與現在的長度有什麼不同

現在一尺約為33厘米,三國時期一尺約為24厘米。
以現在的長度兌換標準直接換算,三尺為一米,那關羽身高為2.7米;張飛身高為2.67 米,而劉備身高為2.5 米。顯然其身高數據是不可信的。
當轉換成三國時期的兌換標准後,關羽的身高為2.16 米, 張飛的身高為1.92 米,劉備的身高為1.8 米。

❾ 三國演義劉備身高七尺五寸有多高呢

劉備身長七尺五,是現在的181.5cm。三國時期一尺等於現在的24.2cm。

尺在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英國有「英尺」。有時我們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鋼尺」。

「尺」是市制長度的主單位。一市尺合一米的三分之一。市尺以上有市丈﹑市引,市尺以下有市寸﹑市分﹑市厘﹑市毫﹑市絲,均以十進。通稱尺。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爭議:

《三國演義》對劉備的出身、劉備家的世系、劉備的身份都是進行了改寫的,與史實是不一樣的。改寫劉備,有得也有失。魯迅曾經說過,《三國演義》「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

「歷史上沒有劉備這樣的明君,作家卻想寫出這么一個明君。所以他很難寫成功。」傅承洲認為,作家完全憑自己的想像虛構劉備,對史實進行了大量的改寫,因此造成不真實的感覺。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67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63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933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200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61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85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224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65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69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