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和39差多少厘米
1. 不清楚腳長與鞋碼的換算,39碼的腳長是多少
39碼的鞋碼腳長是245毫米,也是我們常說的245碼,即24.5厘米。中國標准採用毫米數或厘米數為單位來衡量鞋的尺碼大小。如:245則表示的是以毫米為單位,而24.5則表示的是以厘米單位,實際上兩者指代是一致的。
運用歐制尺碼與厘米數的換算公式,厘米數×2-10=歐制尺碼,則39碼換算成厘米數=(39+10)÷2=24.5厘米,也就是我們常說的245碼(毫米單位)。
其他鞋碼的換算公式:厘米數-18+0.5=美製鞋碼;厘米數-18=英製鞋碼。
(1)37和39差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中國標準的鞋碼多採用毫米數或厘米數為單位,也就是腳長數據的毫米數或者厘米數,比如240,則表示是以毫米為單位,對應24厘米,歐碼為38碼,實際這些尺碼是一致的。國際標准規定ISO標准 ISO 9407推薦的Mondopoint鞋碼系統基於腳寬和平均腳長,以毫米為基本單位。
目前世界各國採用的鞋碼並不一致,但一般都包含長、寬兩個測量。長度是指穿者腳的長度,也可以是製造者的鞋楦長。即使在同一個國家/地區,不同人群和不同用途的鞋,例如兒童、運動鞋,也有不同的鞋碼定義。
而中國鞋號是以人的腳長為基礎,腳長多少毫米,就穿多少號的鞋,例如,腳長245mm,就穿24.5號的鞋。10mm為一個號,5mm為半個號。中國統一鞋號的表示方法:21.5一型、23三型、25四型、27.5五型。
2. 37鞋碼和38鞋碼外長差多少
38碼鞋長24厘米,37碼鞋長23.5厘米,只差0.5厘米。
中國大陸於60年代後期,在全國測量腳長的基礎上制定了「中國鞋號」,長度間隔為1號(1厘米),寬度為1(最窄)-5(最寬)。
1998年政府發布了基於Mondopoint系統,用毫米做單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T3294-1998,被稱為「新鞋號」;之前以厘米為單位的鞋號從此被稱為「舊鞋號」。
21世紀中國大陸市場上的鞋被要求全部標注新鞋號。新舊鞋號的換算公式為:新鞋號=(舊鞋號+10)/2。(新鞋號需換算單位)。
(2)37和39差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歐洲鞋碼:
法國、德國等歐洲大陸國家的鞋碼一般如下計算,單位是厘米:
鞋碼 = 1.5*鞋楦長 = 1.5*(腳長 + 2)。但具體大小可能因為鞋楦性狀不同而有少量出入。
北美鞋碼:
美國、加拿大的鞋碼是以用英寸衡量鞋楦長度:
男鞋碼= 3*鞋楦長-22。女鞋碼(常見) = 3*鞋楦長-20.5。
另外,還有一種比較少見的女鞋碼,由美國鞋業協會(Footwear Instries of America)提出:
女鞋碼(FIA)=3*鞋楦長度-21。男女兒童的鞋碼均為男鞋碼的計算方式+12.33。
香港鞋碼:
香港常用美式和歐洲的鞋碼編制,一般香港男人穿42-48號(歐洲碼)鞋,女人則穿36-40號(歐洲碼)鞋。通常來說,腳的長度決定了鞋號。
但若是腳版較寬(大於9.5cm)或是腳版較厚的,則要加半碼。例如腳長29.5-30.0厘米,就該穿46號(歐洲碼)鞋。腳長27.5厘米,就該穿43號(歐洲碼)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鞋碼
3. 37碼鞋子內長多少厘米
37碼的鞋是23.5厘米。
37碼為歐製鞋碼,歐制轉化為厘米的公式為:(歐制+10)÷2=厘米數。由公式可得:(37+10)/2=23.5,所以37碼的鞋是23.5厘米。
鞋碼常見有以下標法:國際、歐洲、美國和英國,我國的鞋子採用的是國際標准碼,就是以腳的長度(單位是厘米)為鞋碼的,而人們平時說的鞋碼其實是歐碼,歐碼也叫法碼,是除了英制外的歐洲統一用尺碼。
通常會在指鞋盒或鞋子上看到一型半、二型、二型半等字樣來標示鞋子。
1、型號,鞋子的相近兩個尺碼之間寬度的差值(如40碼與39碼鞋的寬之間差),這個參數通用來標示相同長度鞋的橫向寬的大小,也就是說用來標示腳寬度與圍度的。
2、一型半,相近兩個尺碼的寬度差值為1.5毫米(如35碼的鞋寬與是75毫米,那36碼的鞋寬就會是73.5毫米),通常此種型號的鞋多數用於女鞋。
3、二型,相近兩個尺碼的寬度差值為2毫米(如40碼的鞋寬與是93毫米,那41碼的鞋寬就會是95毫米),現在市面上大多數是此種型號的鞋(由其是運動鞋),一般沒有標明型號的鞋,都屬於此型號的。適用於腳正常比例的人。
4、二型半,相近兩個尺碼的寬度差值為2.5毫米(如40碼的鞋寬是93毫米,那41碼的鞋寬就會是95.5毫米),此型號的鞋多數用於休閑鞋和正裝皮鞋。
4. 39碼的鞋是多少厘米
39碼的鞋是24.5厘米。標准碼數39碼對應的是24.5厘米,知道碼數可換算成厘米數,其換算方法:(鞋的號碼數十10)÷2=24.5厘米,這換算方法就十分簡單,也十分實用,買鞋時,知道了碼數也能知道鞋的厘米數,一般號碼數相差0.5碼,厘米數相差0.5厘米,例37碼對應是23.5厘米,39碼對應是24.5厘米。
39碼的鞋厘米的換算方式
鞋碼與厘米的換算方式是:(鞋碼+10)除以2例:39碼等於39加10除以2等於24.5厘米39碼等於24.5厘米鞋子的尺碼,又叫鞋號,常見有以下標法:國際,歐洲,美國和英國,國際標准鞋號表示的是腳長的毫米數,中國標准採用毫米數或厘米數為單位來衡量鞋的尺碼大小。
5. 37碼的鞋是多少厘米
37碼的鞋是23.5厘米。
37碼為歐製鞋碼,歐制轉化為厘米的公式為:(歐制+10)÷2=厘米數。由公式可得:(37+10)/2=23.5。所以37碼的鞋是23.5厘米。
(5)37和39差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鞋號換算表
(單位:毫米)
35號——225;
36號——230;
37號——235;
38號——240;
39號——245;
40號——250;
41號——255;
42號——260;
43號——265
中國鞋號有以下五個特點:
1、中國統一鞋號和鞋楦尺寸系列是根據中國各地、各民族、各種不同工作崗位和不同職業的人們的腳型規律和特點制定出來的,它有著廣泛性和代表性,用中國鞋號和鞋楦尺寸系列設計製造出來的鞋子穿著舒適,適合勞動、運動,方便工作。
2、中國鞋號是以人的腳長為基礎,腳長多少毫米,就穿多少號的鞋,例如,腳長250mm,就穿25號的鞋。10mm為一個號,5mm為半個號。每個鞋號又以五個肥瘦型,一型較瘦,五型較肥,肥腳穿肥鞋,瘦腳穿瘦鞋,基本上可以做到按腳型製鞋。中國統一鞋號的表示方法:21.5一型、23三型、25四型、27.5五型。
3、中國採用了統一的鞋號,實現了製鞋工業的規范化、標准化、機械化、裝配化和工業現代化,提高了工作勞動效率,節約了原材料,降低了製鞋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
4、採用中國統一鞋號,不論是軍隊的軍用鞋、工作的工作鞋、運動員的運動鞋、各種職業鞋都可以使用中國鞋號及鞋楦尺寸系列。
5、根據腳的長短和肥瘦確定鞋號,消費者只要知道自己腳的號型,就可以方便的選購。人們在買鞋選鞋之前,應該先了解自己腳的尺寸,知道自己的鞋號和型號。首先要知道腳多長多短、多肥多瘦,所以最好把自己的腳量一量。可以用比腳長的游標卡尺(300mm長度),測量腳的長度,同時測量腳的寬度。
6. 37碼的鞋是多少厘米
37碼的鞋是23.5厘米。
37碼為歐製鞋碼,歐制轉化為厘米的公式為:(歐制+10)÷2=厘米數。由公式可得:(37+10)/2=23.5,所以37碼的鞋是23.5厘米。
鞋碼常見有以下標法:國際、歐洲、美國和英國,我國的鞋子採用的是國際標准碼,就是以腳的長度(單位是厘米)為鞋碼的,而人們平時說的鞋碼其實是歐碼,歐碼也叫法碼,是除了英制外的歐洲統一用尺碼。
(6)37和39差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通常會在指鞋盒或鞋子上看到一型半、二型、二型半等字樣來標示鞋子。
1)型號,鞋子的相近兩個尺碼之間寬度的差值(如40碼與39碼鞋的寬之間差),這個參數通用來標示相同長度鞋的橫向寬的大小,也就是說用來標示腳寬度與圍度的。
2)一型半,相近兩個尺碼的寬度差值為1.5毫米(如35碼的鞋寬與是75毫米,那36碼的鞋寬就會是73.5毫米),通常此種型號的鞋多數用於女鞋。
3)二型,相近兩個尺碼的寬度差值為2毫米(如40碼的鞋寬與是93毫米,那41碼的鞋寬就會是95毫米),現在市面上大多數是此種型號的鞋(由其是運動鞋),一般沒有標明型號的鞋,都屬於此型號的。適用於腳正常比例的人。
4)二型半,相近兩個尺碼的寬度差值為2.5毫米(如40碼的鞋寬是93毫米,那41碼的鞋寬就會是95.5毫米),此型號的鞋多數用於休閑鞋和正裝皮鞋。
7. 中國鞋碼40和39相差幾厘米啊
差0.5厘米。
鞋碼的39號等於24.5厘米,鞋碼的40號等於25厘米。
鞋碼通常也稱鞋號,是用來衡量人類腳的形狀以便配鞋的標准單位系統。鞋碼35號等於22.5厘米;鞋碼36號等於23厘米;鞋碼37號等於23.5厘米;鞋碼38號等於24厘米;鞋碼39號等於24.5厘米;鞋碼40號等於25厘米。
(7)37和39差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鞋子尺碼的選擇
首先,買鞋時要先咨詢店家:鞋子的尺碼是否為標准碼。如果是標准碼,那麼就根據鞋子的類型來選尺碼。一般來說,相比於運動鞋,皮鞋通常會大一個碼,也即平常穿40碼皮鞋的,挑選運動鞋時,就要選擇41碼。
一般來說,鞋子尺碼偏大或者偏小一般是差半碼或者一個碼。也就是說,偏大的鞋子比標准碼最多大一個鞋碼,偏小的則頂多小一個鞋碼。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許多鞋子尤其是運動鞋和帆布鞋,是有男女同款的。但情侶鞋裡的男款和女款是不一樣的。所以,即便同為40碼,男款40碼和女款40碼卻不一定大小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