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慶市懷寧縣洪鋪鎮有多少平方
『壹』 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洪鋪鎮新崗村有幾個小組
新崗村位於洪鋪鎮西南部,下轄51個村民組,共940戶,人口3896人,其中農業人口3498人,黨員74人。該村耕地面積1317.5公頃,水域面積487.9公頃,林地面積374.1公頃。
洪鋪鎮
懷寧縣轄鎮。1957年建洪鎮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復鄉,1992年設洪鋪鎮。位於縣南部。距縣城23公里。面積82.7平方公里,人口4萬。獅(子口)平(山)公路和月(山)洪(鎮)公路經此。轄街道、宏光、長安、新龍、五橋、東風、冶塘、石庫、洪鎮、宋堰、汪河、三嶺、學堂、新陳埂、黃山、楊山、雙橋、松崗18個村委會。有硫鐵礦、大理石礦。工業以建材、皮革廠、豬鬃廠等。農業主產水稻。境內馬家樓有清道光年間水文碑。治塘湖畔王家嘴,有漢代煉鐵遺址
『貳』 懷寧縣有哪些鄉鎮,八十年代有哪些公社
摘要 晉置懷寧縣。據《資治通鑒》註:「蓋以懷寧蠻左名也」。另據《名勝志》:「晉安帝以永嘉荒亂之後立縣,以懷寧茲土也。」
『叄』 安徽安慶市裡有哪些區和鎮
市轄區:
迎江區面積 207平方千米,人口24.42萬。郵政編碼246003。
(轄 宜城路街道 新河路街道 華中路街道 人民路街道 孝肅路街道 建設路街道 老峰鎮 龍獅鄉 長風鄉 新洲鄉)
大觀區面積 204平方千米,人口29.56萬。郵政編碼246004。
(轄 德寬路街道 玉琳路街道 龍山路街道 菱湖街道 集賢路街道 石化路街道 花亭路街道 海口鎮 十里鋪鄉 山口鄉)
宜秀區面積 410平方千米,人口19.06萬。郵政編碼246003。區人民政府駐大龍山鎮。
(轄 大橋街道 菱北街道 楊橋鎮 大龍山鎮 羅嶺鎮 白澤湖鄉 五橫鄉 皖河農場)
開發區 面積5.2平方公里工業園(二期),三期41.8平方公里已完成規劃設計正在報批中。
縣:
懷寧縣面積1276平方千米,人口68.13萬。郵政編碼246121。縣人民政府駐高河鎮。
(轄 高河鎮 石牌鎮 月山鎮 臘樹鎮 黃龍鎮 三橋鎮 小市鎮 黃墩鎮 公嶺鎮 馬廟鎮 金拱鎮 茶嶺鎮 洪鋪鎮 江鎮鎮 平山鎮 雷埠鄉 清河鄉 秀山鄉 涼亭鄉 石鏡鄉)
樅陽縣面積1808平方千米,人口96.21萬。郵政編碼246700。縣人民政府駐樅陽鎮。
(轄 樅陽鎮 鐵銅鄉 藕山鎮 鳳儀鄉 湯溝鎮 長沙鄉 老洲鎮 周潭鎮 陳瑤湖鎮 橫埠鎮 錢鋪鄉 項鋪鎮 白梅鄉 白湖鄉 金社鄉 錢橋鎮 麒麟鎮 義津鎮 浮山鎮 會宮鄉 雨壇鄉 官埠橋鎮)
潛山縣面積1686平方千米,人口57.21萬。郵政編碼246300。縣人民政府駐梅城鎮。
(轄 梅城鎮 王河鎮 源潭鎮 余井鎮 黃泥鎮 槎水鎮 官莊鎮 水吼鎮 黃柏鎮 黃鋪鎮 天柱山鎮 油壩鄉 痘姆鄉 塔畈鄉 五廟鄉 龍潭鄉)
太湖縣面積2031平方千米,人口55.83萬。郵政編碼246400。縣人民政府駐晉熙鎮。
(轄 晉熙鎮 徐橋鎮 新倉鎮 小池鎮 寺前鎮 天華鎮 牛鎮鎮 彌陀鎮 北中鎮 百里鎮 大石鄉 城西鄉 江塘鄉 湯泉鄉 劉畈鄉)
宿松縣面積2394平方千米,人口80.28萬。郵政編碼246500。縣人民政府駐孚玉鎮。
(轄 孚玉鎮 復興鎮 匯口鎮 許嶺鎮 下倉鎮 二郎鎮 破涼鎮 涼亭鎮 長鋪鎮 高嶺鄉 程嶺鄉 九姑鄉 千嶺鄉 洲頭鄉 佐壩鄉 北浴鄉 陳漢鄉 隘口鄉 柳坪鄉 趾鳳鄉 河塌鄉 五里鄉)
望江縣面積1357平方千米,人口60.47萬。郵政編碼246200。縣人民政府駐雷陽鎮。
(轄 華陽鎮 楊灣鎮 漳湖鎮 賽口鎮 高士鎮 鴉灘鎮 長嶺鎮 太慈鎮 雷池鄉 涼泉鄉)
岳西縣面積2398平方千米,人口39.86萬。郵政編碼246600。縣人民政府駐天堂鎮。
(轄 天堂鎮 店前鎮 來榜鎮 菖蒲鎮 頭陀鎮 白帽鎮 溫泉鎮 響腸鎮 河圖鎮 五河鎮 主簿鎮 冶溪鎮 黃尾鎮 毛尖山鄉 蓮雲鄉 青天鄉 包家鄉 古坊鄉 田頭鄉 中關鄉 石關鄉 姚河鄉 和平鄉 巍嶺鄉)
縣級市:
桐城市面積1572平方千米,人口74.48萬。郵政編碼231400。市人民政府駐文昌街道。
(轄 文昌街道 龍眠街道 雙港鎮 新渡鎮 金神鎮 孔城鎮 范崗鎮 青草鎮 呂亭鎮 大關鎮 唐灣鎮 鱘魚鎮 嬉子湖鎮 黃甲鎮)
『肆』 安慶市區
一、安慶市名稱由來
東周時期安慶是古皖國所在地,安徽省簡稱「皖」即由此而來。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改舒州德慶軍為舒州安慶軍,「安慶」自此得名(含「平安吉慶」之意)。安慶城始建於公元1217年,至今已有近800年的歷史。東晉詩人郭璞曾稱「此地宜城」,故安慶又別名「宜城」。
二、安慶市行政區劃
市轄區:
迎江區 面積 207平方千米,人口24.42萬。郵政編碼246003。
(轄 宜城路街道 新河路街道 華中路街道 人民路街道 孝肅路街道 建設路街道 老峰鎮 龍獅鄉 長風鄉 新洲鄉)
大觀區 面積 204平方千米,人口29.56萬。郵政編碼246003。
(轄 德寬路街道 玉琳路街道 龍山路街道 菱湖街道 集賢路街道 石化路街道 花亭路街道 海口鎮 十里鋪鄉 山口鄉)
宜秀區 面積 410平方千米,人口19.06萬。郵政編碼246003。區人民政府駐大龍山鎮。
(轄 大橋街道 菱北街道 楊橋鎮 大龍山鎮 羅嶺鎮 白澤湖鄉 五橫鄉 皖河農場)
縣:
懷寧縣 面積1276平方千米,人口68.13萬。郵政編碼246121。縣人民政府駐高河鎮。
(轄 高河鎮 石牌鎮 月山鎮 臘樹鎮 黃龍鎮 三橋鎮 小市鎮 黃墩鎮 公嶺鎮 馬廟鎮 金拱鎮 茶嶺鎮 洪鋪鎮 江鎮鎮 平山鎮 雷埠鄉 清河鄉 秀山鄉 涼亭鄉 石鏡鄉)
樅陽縣 面積1808平方千米,人口96.21萬。郵政編碼246700。縣人民政府駐樅陽鎮。
(轄 樅陽鎮 鐵銅鄉 藕山鎮 鳳儀鄉 湯溝鎮 長沙鄉 老洲鎮 周潭鎮 陳瑤湖鎮 橫埠鎮 錢鋪鄉 項鋪鎮 白梅鄉 白湖鄉 金社鄉 錢橋鎮 麒麟鎮 義津鎮 浮山鎮 會宮鄉 雨壇鄉 官埠橋鎮)
潛山縣 面積1686平方千米,人口57.21萬。郵政編碼246300。縣人民政府駐梅城鎮。
(轄 梅城鎮 王河鎮 源潭鎮 余井鎮 黃泥鎮 槎水鎮 官莊鎮 水吼鎮 黃柏鎮 黃鋪鎮 天柱山鎮 油壩鄉 痘姆鄉 塔畈鄉 五廟鄉 龍潭鄉)
安徽安慶市簡介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陳獨秀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道教協會會長——陳櫻寧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盟中央副主席——章伯鈞
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中國共產黨一大至五大中央委員、總書記——·陳獨秀
中國農工民主黨主席、交通部部長——章伯鈞
中國將軍外交家、中顧委常委、文化部部長、外交部副部長——黃鎮
中國京劇創始人、京劇鼻祖——程長庚
中國書法篆刻代表人物、清代第一篆刻書法家——鄧石如
世界諾貝爾獎華裔科學家——楊振寧
中國電子計算機之父—— 慈雲桂
中國著名反邪教.反偽科學鬥士.中科院院士.理論物理學家 —— 何祚庥
中國民主主義革命著名活動家、辛亥革命著名代表人物——徐錫麟
中國打響新軍起義第一槍、安慶馬炮營起義發起者——熊成基
中國最早革命起義「安慶馬炮營起義」發起者之一——范傳甲
中國留學生之父、安慶內軍械所主要成員之一——容閎
中國古代最早煉丹專家——左慈
中國封建時期唯一父子宰相——張英
中國封建時期唯一父子宰相、清代漢人最高爵位——張廷玉
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王來聘 懷寧人
中國清末革命烈士、刺殺五大臣事件後中國廢除科舉產生了中央警察——吳樾
中國廣州黃花崗起義七十二烈士之一——宋玉琳
中國廣州黃花崗起義七十二烈士之一——石德寬
中國廣州黃花崗起義七十二烈士之一——程良
宋代中國第一畫家——李公麟 桐城人
明末中國四公子之一——方以智
清代中國散文家、桐城派創始人——方苞
清代中國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劉大魁
清代中國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
清代中國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戴名世
清代中國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方東樹
清代中國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姚瑩
清代中國散文家、桐城派後期代表——吳汝綸
中國「新鴛鴦派」文學代表人物、中國最多產作家——張恨水
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先鋒詩人之一 ——余怒
中國哲學家、現代新儒家代表——方東美
中國化學家、教育家——王星拱 懷寧人
三國時期中國著名古代美女——大喬 潛山人
三國時期中國著名古代美女——小喬 潛山人
中國世紀之星之一、中國雜技皇後——夏菊花
中國雜技藝術家——許梅花
『伍』 懷寧有哪些鄉鎮
20個鄉鎮:高河鎮、 石牌鎮、 月山鎮、 雷埠鄉、 臘樹鎮、 平山鎮、 黃龍鎮 清河鄉、 小市鎮、 三橋鎮、 黃墩鎮、 石鏡鄉、 公嶺鎮、 秀山鄉 馬廟鎮、 金拱鎮、 茶嶺鎮、 涼亭鄉、 洪鋪鎮、 江鎮鎮。
懷寧縣位於中國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皖河下游,是安慶市下轄的一個縣,東臨安慶市區,西與潛山縣、太湖縣相連,北隔大沙河與桐城市相望。
處沿江平原與皖西山區接壤地帶,境內兼有低山丘陵和平原沙洲。皖河納岳西、潛山、太湖南流諸水,橫貫本縣南部入長江。為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6.3℃,年降水量1294毫米。礦藏有銅、銀、鉛、鋅、大理石、石灰岩等。
『陸』 誰知道懷寧
懷寧縣地處安徽省西南部,長江下游北岸,大別山南麓前沿。東靠安慶市,西鄰天柱山,南連望江,北接桐城。縣域面積1276平方公里,轄20個鄉鎮241個村(社區),人口69萬。下轄15鎮,5個鄉:
鎮:高河鎮、石牌鎮、月山鎮、洪鋪鎮、茶嶺鎮、金拱鎮、三橋鎮、黃墩鎮、江鎮鎮、小市鎮、臘樹鎮、黃龍鎮、公嶺鎮、平山鎮、馬廟鎮。
鄉:涼亭鄉、秀山鄉、清河鄉、雷埠鄉、石鏡鄉
懷寧,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早在20—70萬年前,就有人類在這方熱土上居住勞作,繁衍生息,創造了獨具特色的原始文明。目前境內已發現舊石器文化遺存12處,各類各時代文化遺址130處。自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建縣以來,懷寧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南宋景定元年(1260)懷寧縣城隨安慶府遷至宜城(今安慶市),府、縣同城而治長達690餘年;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寧移至安慶府,省、府、縣同城達190年,史稱懷寧為安徽的「首府首縣」。1998年,國務院批准懷寧縣人民政府駐地由石牌鎮遷至高河鎮。2002年1月,懷寧縣政府領導機關遷址高河。
縣城變遷 懷寧山川秀美,地理位置顯赫,境內有由北向南的崇山峻嶺,兩側為平崗及水網交錯的復雜地形,能攻能守,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懷寧縣城屢經變遷,自東晉建縣以來,縣城搬遷足有十餘次之多,成為安徽乃至中國歷史上奇特的「遷城現象」。
首址梅城東晉義熙年間(405-418)始置懷寧縣時,縣治梅城(今潛山縣梅城),為原漢皖縣地。在設懷寧縣的同時,又於漢廬江郡的南部另設晉熙郡,下轄懷寧、新冶、南樓煩和陰安4縣,晉熙郡治亦設於梅城,郡、縣同城而治。此後,盡管州、郡屢經變更,但州、郡治所均在懷寧縣城。直至南宋嘉定十年(1217)第一次搬遷之前,懷寧縣城(今潛山縣梅城)一直為州、郡、府治所在地。
移治皖口 懷寧縣城的第一次變遷,是南宋嘉定十年(1217)四月。當時,金軍南下破光州(今河南潢川),為防金軍入侵,安慶知府黃干奏請朝廷,在「盛唐灣宜城渡之陰」(今安慶市)建築新城,安慶府由梅城搬遷至此,以備戰守。同年,懷寧縣治亦同時移至皖口(今安慶市大觀區山口鄉)。
遷治宜城 懷寧縣城的第二次變遷,是南宋景定元年(1260)三月。為防禦蒙古軍,沿江制置大使馬光祖復築宜城,懷寧縣治隨安慶府從皖口遷宜城附郭,從此府、縣同城,地域全屬懷寧縣,一直延續到清末。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安徽布政使司自江寧移治安慶府,自此安慶為安徽省治,懷寧縣城亦省垣所在,省、府、縣同城而治。
定治石牌 懷寧縣城的第三次變遷,可謂反反復復。1938年,日軍入侵安慶,縣治由安慶先後遷至三橋、石牌,抗戰勝利後,又由石牌遷回安慶。1949年4月23日,安慶解放,以懷寧縣城及下屬4鎮再建安慶市,懷寧縣治又相繼遷駐洪鋪、石牌。1950年5月撤銷市建置,市區劃歸懷寧縣,成立懷寧縣城關區,縣政府又由石牌遷來安慶。10月7日恢復安慶市,懷寧縣城於12月11日遷出安慶,定治石牌。
新城高河獨秀公園一角[1]
遷駐高河 懷寧縣城的第四次變遷,是世紀之交。1998年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懷寧縣人民政府駐地由石牌鎮遷至高河鎮。2002年1月,懷寧縣城實現整體搬遷。
編輯本段懷寧名人懷寧,人傑地靈,俊才輩出。明代有被譽為「文武雙雄」的文狀元劉若宰、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武狀元王來聘;清代有被康有為譽為「千年一人」的書法篆刻大師鄧石如,近現代有中國共產黨主要創始人、「一大」到「五大」總書記陳獨秀、「一代完人」王星拱,當代有「兩彈元勛」鄧稼先、「麥地詩人」海子等。懷寧是戲曲之鄉、教育之鄉、文化之鄉,是「京劇之父」徽劇的發源地,京劇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全國地方劇種之首——黃梅戲的發源地,我國「長詩之聖」、千古愛情絕唱《孔雀東南飛》的故事也發生在這里。
鄧石如鄧石如(1743—1805),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創始人。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完白山人、笈游道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安徽懷寧人。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鏐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性廉介,遍游名山水,以書刻自給。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
鄧稼先
鄧稼先
鄧稼先(1924—1986),安徽省懷寧縣人,書法大師鄧石如的六世孫,中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先後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和美國普渡大學,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50年回到祖國;他參加組織和領導我國核武器的研究、設計工作,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從原子彈、氫彈原理的突破和試驗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製試驗,均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主要參加者,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鄧稼先被稱為「中國原子彈之父」。
陳獨秀陳獨秀(1879-1942),原名慶同,官名乾生,字仲甫,號實庵。中國新文化運動的發起人和旗幟,中國文化啟蒙運動的先驅,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中國共產主義運動的先行者,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及首任總書記,中共一大至五大期間黨的最高領袖。
編輯本段人文景觀懷寧,鍾靈毓秀,物華天寶。境內「為眾山之祖」的獨秀山與天柱山遙相競奇,孤峰兀立,笑傲天穹,堪稱
孔雀東南飛影視基地[1]
一絕。國家級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孔雀東南飛」文化園也坐落於懷寧,園內有孔雀台、焦劉墓等大量歷史遺跡;懷寧還有乾隆牡丹、安徽龜化石遺址、王家山新石器遺址等諸多人文景觀;其中省級文物「金雞碑」,被譽為古代戲劇的活化石,中國電影界「金雞獎」由此得名;另外,境內還有鐵硯山房、陳獨秀墓、海子故居等豐富的旅遊資源。懷寧縣歷來被稱為「魚米之鄉」,擁有耕地48萬畝、山場50萬畝、水面18萬畝,是全國商品糧基地縣、全國商品豬基地縣、全國農業產業化試點縣、全省畜牧業十強縣。境內有銅、鐵、無煙煤、大理石、花崗石、石灰石等30多種礦產,其中石灰石的探明儲量達30億立方米。
編輯本段交通區位
懷寧縣區點陣圖
懷寧,區位優越,交通便捷。素有「瀕長江、襟江淮、控鄂贛」之稱,合九、合安鐵路,滬蓉、濟廣、合安高速公路,206、318國道,212、209省道穿境而過,安慶火車西站、石門湖碼頭坐落境內,安慶民航機場、長江貨運碼頭亦緊鄰縣境。懷寧距天柱山民航機場、長江貨運碼頭不到1個小時的車程,為皖西南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
編輯本段名優特產懷寧貢糕:懷寧貢糕是安徽省懷寧縣傳統名特產品,相傳此糕在大
懷寧貢糕[2]
明永樂年間曾做為貢品上貢給皇帝朱棣品嘗,因此得名為"貢糕"。至今已有500多年生產歷史。該產品潔白柔軟,香甜味美,是老少皆宜的營養食品,在省內外享有盛名,暢銷全國各地。懷寧貢糕生產廠家眾多,其中品質最為上乘的是懷寧縣食品廠生產的頂雪貢糕,因其色如高山之巔白雪,故名「頂雪糕」。頂雪貢糕選料講究,做工精細,主要原料採用本地出產的優質糯米,佐以精細白糖、麻油、桔餅、核桃仁、紅綠絲,經過精炒、細磨、潤潮、清蒸、切片等多道工序精製成。該產品外觀潔白,質地柔軟,香甜適度,酥鬆可口,營養豐富。當地群眾將頂雪貢糕視為吉慶的象徵,每逢佳節喜慶,互相饋贈,以示糕(高)為糕(高)去之吉祥寓意。頂雪貢糕是「安徽省旅遊指定產品」。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懷寧,民風淳樸,環境優良。著眼於打造「平安懷寧」、「活力懷寧」、「魅力懷寧」,懷寧投資硬、軟體環境得到明顯優化。先後獲得「浙商(省外)投資潛力城市」、「安徽省平安縣」、「全國金融生態縣」、「全國綠化模範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中國民間文化藝術(黃梅戲)之鄉」、「中國面點師之鄉」等多項殊榮。連續5年躋身「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兩度躋身「安徽省投資環境十佳縣」,縣經濟開發區被評為「全省十佳開發區」,懷寧正日益成為國內外客商競相投資的熱土。
懷寧,生機勃發,魅力無限。近年來,懷寧縣緊扣「三年倍增、躋身十強、全面達小康」發展目標,圍繞「百億懷寧、十億財政」目標任務,積極搶抓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全面啟動建設重大機遇,以扎實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為動力,進一步解放思想、硬化舉措,經濟社會保持了平穩較快發展態勢。2011年實現縣內生產總值135億元,同比增長15.1%;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5.84億元,超全年目標16個百分點,增長39.8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92億元,增長26%;規模工業總產值190億元,增長40.7%。!
這是一個新的起點,這是一次新的跨越。懷著「十一五」豐收的喜悅,邁著「十二五」前行的腳步,「懷抱天下、寧靜致遠」的懷寧兒女正張開熱情的雙臂,竭誠歡迎四海賓朋、五湖客商前來觀光旅遊、投資興業、共謀發展!
懷寧的明天會更好!
講了這么多希望采乃
『柒』 安慶市行政區域劃分
市轄區:迎江區面積 207平方千米,人口24.42萬。郵政編碼246003。(轄 宜城路街道 新河路街道 華中路街道 人民路街道 孝肅路街道 建設路街道 老峰鎮 龍獅鄉 長風鄉 新洲鄉)大觀區面積 204平方千米,人口29.56萬。郵政編碼246004。(轄 德寬路街道 玉琳路街道 龍山路街道 菱湖街道 集賢路街道 石化路街道 花亭路街道 海口鎮 十里鋪鄉 山口鄉)宜秀區面積 410平方千米,人口19.06萬。郵政編碼246003。區人民政府駐大龍山鎮。(轄 大橋街道 菱北街道 楊橋鎮 大龍山鎮 羅嶺鎮 白澤湖鄉 五橫鄉 皖河農場)開發區 面積5.2平方公里工業園(二期),三期41.8平方公里已完成規劃設計正在報批中。縣:懷寧縣面積1276平方千米,人口68.13萬。郵政編碼246121。縣人民政府駐高河鎮。(轄 高河鎮 石牌鎮 月山鎮 臘樹鎮 黃龍鎮 三橋鎮 小市鎮 黃墩鎮 公嶺鎮 馬廟鎮 金拱鎮 茶嶺鎮 洪鋪鎮 江鎮鎮 平山鎮 雷埠鄉 清河鄉 秀山鄉 涼亭鄉 石鏡鄉)樅陽縣面積1808平方千米,人口96.21萬。郵政編碼246700。縣人民政府駐樅陽鎮。(轄 樅陽鎮 鐵銅鄉
『捌』 安慶市有幾個縣
截至2019年4月,安慶市轄3個市轄區、5個縣,代管2個縣級市。分別是:懷寧縣、桐城市、望江縣、太湖縣、岳西縣、宿松縣、潛山市、迎江區、大觀區、宜秀區。
1、迎江區
地處東經117.02度、北緯30.30度,是安慶市的市轄區之一,位於安慶市的東南部,依江而城,是安慶經濟、金融、文化、交通中心。現西抵龍山路與大觀區相連,北沿菱湖南路至湖心中路向北延伸至菱湖北路與市開發區接壤,向東與宜秀區接壤,南臨長江北岸與東至縣大渡口鎮和池州市貴池區牛頭山隔江相望。
迎江區轄區總面積207平方公里。迎江區截至2012年轄6個街道辦事處、4個鄉鎮(老峰鎮委託市開發區代管)、43個社居委、28個行政村。
2、懷寧縣
位於安徽省西南部。東部以大龍山麓、集賢關口與安慶市為鄰;東南部的培文洲、海口洲與東至縣隔江相望;西部以茶棚嶺、白石橋與太湖縣接壤;西北部以育兒、太廟、檀橋、小市港、小畈、大窪、山湖均與潛山縣毗連;南部李店、大漳湖、湖滄與望江縣交界;北部以泥河、人形河、雙車與桐城市隔河為鄰。
介於東經116°28′—117°03′,北緯30°20′—30°50′之間,東西寬54.48千米,南北長51.48千米,總面積1514.6平方千米,占安徽省總面積的1.14%。截至2018年,懷寧縣下轄15鎮,5個鄉。懷寧縣人民政府駐高河鎮。
3、太湖縣
位於安徽省西南部、大別山區南緣,介於北緯30°09'至30°46'和東經115°45'至116°30'之間。太湖縣東鄰潛山、懷寧,南連望江,西南接宿松,西界湖北蘄春、英山,北毗岳西。東西相距64千米,南北相距23千米,總面積2040平方千米。
太湖縣地形以丘陵低山為主,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太湖縣城西北為大別山余脈,其中以將軍山最高(1109米);東南部大都丘陵平畈交錯;縣境內主要河流為長河。
4、宿松縣
位於安徽省西南邊陲的皖、鄂、贛三省的結合部,地處長江下游之首的北岸。東與望江縣湖面毗連,南濱長江與江西省湖口縣、彭澤縣隔江相望,西和湖北省黃梅縣、蘄春縣接壤,北連太湖縣,面積2393.53平方公里。
截止到2016年,宿松縣轄9鎮(孚玉鎮、復興鎮、匯口鎮、許嶺鎮、下倉鎮、長鋪鎮、破涼鎮、二郎鎮、涼亭鎮)13鄉(洲頭鄉、九姑鄉、千嶺鄉、程嶺鄉、高嶺鄉、五里鄉、佐壩鄉、隘口鄉、河塌鄉、陳漢鄉、柳坪鄉、趾鳳鄉、北浴鄉)207個自治村(社區)。
5、桐城市
位於安徽省中部偏西南,西依大別山,南濱長江。介於東經116°40′-117°09′,北緯30°40′-31°16′。東鄰廬江、樅陽兩縣,北接舒城縣,西毗潛山市,南抵懷寧縣和安慶市郊區。
東西寬42千米(從桐梓山到三芝庵),南北長64千米(從大龍山牛沖到北峽山大佛尖),總面積1472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底,桐城市轄12個鎮、3個街道、2個開發區,桐城市人民政府駐文昌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