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碼多少厘米
⑴ M是多大尺碼
M是中號尺碼。
分析如下:
S=小號— 適合1米55-1米60,胸圍82-84cm,體重約40~45kg的人。
M=中號—適合1米60-1米65,胸圍86-88cm,體重約47.5~52.5kg的人。
L=大號 —適合1米65-1米70,胸圍90cm以上,體重約55~62.5kg的人。
服裝尺碼標準是在人體基本尺寸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款式,加上合適的寬松量。服裝的規格尺寸一旦確定以後,它就是服裝製造的依據。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
(1)m碼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尺碼測量標准:
1、領圍:從衣領一端的紐扣中心到另一端扣眼中心繞量一圈的尺寸。胸圍:從襯衣腋下平行繞量一圈的尺寸。
2、中腰:在腰部最細平行繞量一圈的尺寸。下擺:在襯衫底擺平行繞量一圈的尺寸。
3、袖長:從肩點直量到袖口下端的尺寸。肩寬:從左肩與袖身縫合的最高點量至右肩與袖身縫合最高點之間的尺寸。
⑵ m碼是多大
男子M碼(單位:cm)
上裝:165/84A
下裝:165/70A
對應身高:163 - 167
女子M碼(單位:cm)
上裝:160/84A
下裝:160/68A
對應身高:158 - 162
(2)m碼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根據我國的相關國家標准,成年男女的服裝尺碼都是用號型制來表示的,除此之外,通常我們所看見的諸如S、M、L(通常用在休閑服飾上),或27、28、 29(通常用在褲子上),或44A、44B、46A(通常用在西服上)等標注方法都是不規范的。
只是大家都習慣了,很多品牌還是會在號型制之外再輔以大家都以習慣的標注方法。成年男女服裝號型包括「號」、「型」、「體型」三部分。
⑶ m碼是多大尺寸呢
m碼是160/92A。體重約47.5~52.5kg的人,除此之外常見尺碼還有S和L,S就是小號,適合1米55-1米60,胸圍82-84cm,體重約40~45kg的人。L就是大號,適合1米65-1米70,胸圍90cm以上,體重約55~62.5kg的人。
服裝尺碼標准
服裝尺碼標准在人體基本尺寸的基礎上,根據不同的款式,加上合適的寬松量。服裝的規格尺寸一旦確定以後,它就是服裝製造的依據。在有些客戶的規格尺寸表上,在標志出規格尺寸外,還會標出主要的軀體尺寸。如果需要,可以根據軀體尺寸,判斷規格尺寸的正確與否。
⑷ m碼腰圍多少
M碼是70cm,27英寸。L碼是74cm,28英寸。腰圍尺寸褲子尺碼對照:29碼=2.2尺腰=73.5CM,30碼=2.3尺腰=77CM,31碼=2.4尺腰=80CM,32碼=2.5尺腰=83.5CM,33碼=2.6尺腰=87CM,34碼=2.7尺腰=90CM,36碼=2.8尺腰,38碼=2.9尺腰,40碼=3.0尺腰。
其中S表示小號,M表示中號,L表示大號,XL表示加大號,還有XXL表示特大號,Y表示胸圍與腰圍相差16厘米,YA表示相差14厘米,A表明相差12厘米,AB表明相差10厘米,B表明相差8厘米,BE表明相差4厘米,E表明相差無幾。腰圍經臍部中心的水平圍長,或肋最低點與髂嵴上緣兩水平線間中點線的圍長,用軟尺測量,在呼氣之末、吸氣未開始時測量。
⑸ 褲子尺碼m是多大
褲子尺碼M,是中等嘛,一般說72CM至74CM作為M碼。就是27~28的碼。
但是褲子的號碼也只能作為參考,因為款型不同。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測量出腰圍,臀圍,大腿圍,然後再參考相關數據購買。
⑹ 衣服的尺寸。S、M、L、XL。XXL分別代表的身高是多少
衣服的尺碼男性和女性分別對應的略有不同。
女性尺碼:
女性衣服中的s碼代表身高155厘米,m碼代表身高160厘米,l碼代表身高165厘米,xl碼代表身高170厘米,xxl碼代表身高172厘米,xxxl碼代表身高175厘米。
衣服的尺寸除了通過身高來判斷,還需要根據人身材的胸圍,腰圍,肩寬等綜合信息進行判斷。
(6)m碼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測量部位
領大:領子平攤橫量,立領量上口,其他領量下口。
衣長:由前左側肩縫最高點垂直量至底邊。
胸圍:扣好紐扣,前後身攤平,沿袖窿底縫橫量。
袖長:由左袖最高點量至袖口邊中間。
連肩袖長:由後領窩中點量至袖口中間。
總肩寬:由肩袖縫交叉處橫量。
袖口:袖口平攤衡量。
⑺ 男生m碼是多大
M (middle中號)對應尺碼為170cm。
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
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
二是身高加胸圍的形式,比如160/80A、165/85A、170/85A等。
第一種標注不規范。不管是國產服裝還是進口服裝,必須按中國的服裝型號標准GB/T1335標注型號,英文字母只能作為輔助代碼標注。
襯衫T恤尺寸對照表:
歐碼XS=男女身高155/160。
歐碼 S=男女身高160/165,男襯衫領圍39。
歐碼 M=男女身高165/170,男襯衫領圍40。
歐碼 L=男女身高170/175,男襯衫領圍41。
歐碼XL=男女身高175/180,男襯衫領圍43。
歐碼XXL=男女身高180/185,男襯衫領圍44。
歐碼XXXL=男女身高185以上,男襯衫領圍45以上。
⑻ m碼是多大尺寸
男女牛仔褲m碼是不一樣的。女士的褲子一般的腰圍是71厘米左右,男士的話一般是81厘米左右。還有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就是臀圍。不管是褲子尺碼m還是L碼,都會有這些必要的條件。
因為標準的身材都是不需要這些,但是大部分人的身材都不是標準的,所以都是需要進行選擇的。整體來說不管是網上的還是實體店鋪的,尺碼m都是適合中等身高和中等身材的人來穿。
(8)m碼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W=waist腰圍,L=inseamlength=內側骨長。
注意事項:
1、注意大多牛仔牌子用英吋計的,另外買牛仔褲長短一般以內長為主。
2、因為腰有高底,褲子的外長受腰頭的高低影響,褲腿的長度容易不合身,但是所有的內長度量准了,褲腿的長短就一定適穿。
⑼ m碼的褲子有多長,就是多少厘米。
M碼褲子褲長71厘米,腰部胸圍27-28厘米,臀部胸圍94厘米。常見服裝有兩種型號標法:一是S(小)、M(中)、L(大)、XL(加大)。
褲子,外文名trousers,泛指人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裝,一般由一個褲腰、一個褲襠、兩條褲腿縫紉而成,根據材質、造型和受眾的不同,有多種分類。
據考古實證,中原地區的古人穿褲子至晚在西周便已經開始,河南三門峽虢國墓地已經有麻布褲實物出土。之前訛傳的由趙國趙武靈王在邯鄲實行「胡服騎射」的軍事改革才由外部傳入褲子這一服飾的說法被證偽(早於趙武靈王450至500年)。「胡服騎射」該政策推出時便遭到趙國大量貴族反對,武靈王死後則被廢止。而且作為軍事改革對民間生活的影響限度值得考慮。
褲子是人們下體所穿的主要服飾。原作「絝」、「袴」。從出土文物及傳世文獻來看,早在春秋時期,人們的下體己穿著褲,不過那時的褲子不分男女,都只有兩只褲管,其形制和後世的套褲相似,無腰無襠,穿時套在脛上,即膝蓋以下的小腿部分,所以這種褲子又被稱為「脛衣」。
左右各一,分衣兩脛。因其只有兩只褲管,所以褲的計數與鞋襪相同,都用「兩」字來計,居延漢簡中就有這樣的情況。穿著這種褲子,其目的是為了遮護脛部,尤其在冬天,可以起到保暖的作用,至於膝蓋以上部分則無遮護。
由於男女在體型上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所以在裁剪過程中就存在著不同的方式,下面就簡單的介紹一下男女褲子的差異及其結構的關系。男體的腰節較低,女體的腰節比男體的腰節要高,這樣他們決定了同樣的身高下女褲的褲長及其立檔大於男褲。
由於男女存在生理上的差異所以決定了男褲前檔的凹勢大於女性,也決定了門襟總設在前中心位置,而女褲前後可隨意設置決定了女褲前後可以設計門襟而男褲卻不可。
⑽ M碼是多大
M號的衣服為31碼的衣服,其腰圍是2尺4,也就是80厘米,臀圍為3尺1,也就是103厘米,適合身高為170厘米,胸圍為74厘米的一般體型的人穿。
根據相關國家標准,成年男女的服裝尺碼都是用號型制來表示的,除此之外,通常我們所看見的諸如S、M、L(通常用在休閑服飾上),或27、28、29(通常用在褲子上),或44A、44B、46A(通常用在西服上)等標注方法都是不規范的,只是大家都習慣了,很多品牌還是會在號型制之外再輔以大家都以習慣的標注方法。
1、成年男女服裝號型包括「號」、「型」、「體型」三部分。其中,「號」表示人體的身高(用cm表示,以125px為一檔);「型」表示人體的凈胸圍(上裝,一般以100px為一檔)或凈腰圍(下裝,一般以100px為一檔);「體型」表示人體凈胸圍與凈腰圍的差值;
2、體型分類代號為Y、A、B、C,Y體型為寬肩細腰型(偏瘦或肌肉特發達型),A體型為一般正常體型,B體型腹部略突出(偏胖體型),C體型為肥胖體,具體差值為:
男:22-425px16-300px11-175px6-50px
女:24-475px18-350px13-225px8-100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