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清區潘村多少平方公里
① 明光市行政區劃
明光市轄13個鄉鎮、4個街道。
明光市,位於安徽省東北部邊緣,居江淮分水嶺北側,介於東經117°49′—118°25′、北緯32°26′—33°13′之間。南枕江淮分水嶺,與滁州南譙區接壤;北臨淮河,與安徽五河縣接壤,與江蘇泗洪縣隔水相望;東與江蘇盱眙縣相鄰;西為定遠、鳳陽兩縣,是皖東地區重要交通樞紐,享有「明皇故里、生態酒鄉」的美譽。
明光市歷史悠久,遠古為淮夷地塗山氏國,夏為揚州地,商為徐州地,西周為青州地,秦朝時為盱眙縣屬地,直至1932年成立嘉善縣,1994年5月31日,撤銷嘉山縣,改設縣級明光市,屬滁州市至今。
明光地域遼闊,面積2335平方公里,轄13個鄉鎮、4個街道,139個村、10個社區;人口65萬。明光市各街道鄉鎮基本情況如下:
1、、明光街道(原招信鎮)
位於江淮中部的皖東地區,距南京90公里,蚌埠55公里,是明光市的城關街道,是明光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全街道共轄8個村、10個社區,總面積83.2平方公里,總人口12.9萬人,其中農業人口3.5萬人,現有確權耕地面積59000餘畝,境內水資源豐富,「四圩七庫」為發展養殖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2、明東街道辦事處
位於明光市東郊,面積93.5平方公里,人口1.93萬人,蚌寧高速公路、309省道穿境而過,屬南京一小時都市圈。
3、明西街道
位於明光市西郊,2007年5月由原城西街道與原馬崗鄉合並組建而成。總面積130.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萬畝,轄8個行政村,總人口3.2萬人。原城西街道由原洪廟鄉更名而來,洪廟鄉1941年秋成立。洪廟得名洪廟集,現位於池河與女山湖交匯處的寺後,仍有老戶人家居住。相傳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在明光抹山尿布灘,當地老百姓為紀念朱元璋在此出生,建立了抹山寺,又稱龍王廟。
4、明南街道辦事處
前身為明光市橫山鄉。辦事處位於明光市西南部,屬江淮分水嶺丘陵地區,與三縣(市)七鄉辦事處接壤,是省江淮分水嶺綜合治理開發重點鄉(辦事處)之一。街道區域面積83.06平方公里,轄5個行政村,134個村民小組,居民4200多戶,總人口1.8萬人,耕地面積31812畝。
5、石壩鎮
位於明光城東10公里處,鎮域距寧洛高速明光東入口僅4公里,309省道穿鎮而過。 全鎮行政區域面積266平方公里,面積位居全市鄉鎮之首,耕地面積18.1萬畝,總人口5.1萬人。轄13個行政村,295個村民組,全鎮有王橋、蘇郢、石壩三個市級美好鄉村建設示範村,21個新農村建設居民點,其中王橋村是全省首批新農村建設示範村。
6、柳巷鎮
位於明光市東北部,淮河南岸,全鎮總面積59.6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070畝,轄8個行政村,總人口32193人,其中,鎮區人口3849人。
7、女山湖鎮
位於安徽省明光市東北部,東臨淮河,西連104國道、蚌寧高速和京滬鐵路,南托七里湖,北依女山湖,三面環水,與江蘇盱眙隔河相望。女山湖鎮,原名舊縣,漢朝時名曰贅奇縣,宋朝時名曰招信縣,歷史沉積深厚,人文景觀獨特。陸路距明光城區、寧洛高速32公里,水路連通淮河入長江,向南可一小時融入南京都市圈,向北一小時可融入蘇北經濟圈。
女山湖鎮轄面積278.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174平方公里(包括女山湖—安徽第二大淡水湖、七里湖、花園湖「三大湖泊」),是全國水產百強鎮,安徽省水產第一大鎮。湖區水質清新、無污染、盛產大閘蟹、魚、蝦、螺、蚌、菱角、芡實等60多種水產品。鎮轄9個行政村(其中兩個漁業村)和兩個街道社區(邵崗街道和女山湖街道),總人口4.4萬人,耕地總面積6.9萬畝。女山湖鎮區面積達2.3平方公里,人口2.3萬人,城鎮化率達43%。
8、橋頭鎮
位於東經117º59´,北緯32º44´屬皖東丘陵地區,東臨女山湖,南鄰明西辦事處,西連花園湖鳳陽縣大溪河鎮,北與古沛鎮接壤。鎮區抵明光市城區16公里,距南洛高速公路入口5公里。104國道和在建的徐明高速穿境而過,交通便利,環境秀美。鎮政府駐地東面一條老河道上,有座三孔拱型石橋。相傳這座古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也有傳說始建於隋唐時期。橋頭因此橋而得名。
橋頭鎮面積152萬平方千米,鎮域南北跨度約15千米,東西跨度約24千米。轄9個村195個村民組,人口3.4萬人。
9、澗溪鎮
地處安徽省明光市東部,與江蘇省盱眙縣毗鄰。經省政府批准於2007年5月前由原澗溪鎮、白沙王鄉、官山鄉、魯山鄉陸續撤並而成,總面積230平方公里,人口5.5萬,全鎮轄31個行政村和一個鎮辦賴山林場,318個村民組,37個機關單位。
10、張八嶺鎮
位於明光市的南部,地處江淮分水嶺脊背,屬於丘陵山區,風景秀麗,被稱為明光市的「南大門」。104國道、京滬鐵路、蚌寧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與南京相距不到80公里,被劃為南京市一小時都市圈。全鎮總面積265平方公里,共有10個行政村、214個村民組,總人口38530人,共有耕地8.2萬畝,其中旱田4.5萬畝,水田3.7萬畝,森林覆蓋率45%。
11、自來橋鎮
地處兩省四縣交界處,西連老嘉山,南鄰白鷺島,躍龍湖穿鎮而過。地理條件優越,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素有「小南京」之稱。鎮內四周環山,中部平坦開闊,土地肥沃。全鎮轄11個村,總人口為3.12萬人,鎮域面積192.4平方公里,現有耕地面積3.5萬畝,宜林面積近10萬畝。
12、蘇巷鎮
位於東經118°04′,北緯32°53′,明光市東北部。背靠美麗富饒的女山湖,境內有石壩河流過,距離市中心15公里,距離寧洛高速13公里,104國道和明女路穿境而過,水、陸、鐵路交通十分便捷。東鄰女山湖鎮,南與明東、石壩接壤,北與古沛、橋頭隔河相望。這里交通便利,民風淳樸,是省級美好鄉村建設試點鄉鎮之一。行政區劃面積109平方公里,轄6個行政村,174個村民小組,5641戶,總人口2.47萬人,其中2個集鎮居住人口1.6萬人。
13、三界鎮
於1992年撤區設鎮。其中三界村為老嘉山縣政府所在地。位於明光市南部40公里處,面積135.6平方公里,東臨張八嶺鎮、白米山農場,西與定遠拂曉、管店交界,南部與南京訓練靶場為鄰,北與管店、原三關接壤。鎮政府坐落於老三界向南4公里處。全鎮轄碾城、鄭崗、三界、張老郢、小路、西王、梅郢7個行政村,131個村民組;1個居委會,全鎮總人口24013人。
14、古沛鎮
位於明光市西北部,女山湖西岸,104國道971公里處,與五河縣毗鄰。全鎮面積126.1平方公里,耕地5.3萬畝,下轄6個行政村,人口3.1萬人。是明光市西北重鎮。
15、潘村鎮
位於明光市東北部,東、北距淮河均為6千米,距蚌寧高速公路入口35公里,為明光市北部重鎮,集鎮貿易輻射兩省(蘇皖)三縣,同時集鎮也是國營潘村湖農場場部所在地。現在新的潘村鎮是根據明光市新一輪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由原紫陽鄉、潘村鎮、太平鄉三個鄉鎮,於2007年5月初整建制合並後形成的農業大鎮,下轄33個行政村,鎮域總面積210平方公里,總人口6.8萬,集鎮區面積2.5平方公里,鎮區常住人口1.1萬,城鎮化水平35.7%。
16、管店鎮
位於明光市南部,歷史上因管姓開店故曰「管店」。1999年被省命名為中心鎮,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重點鎮。2005年該鎮的總體規劃由安徽省城規劃設計院編制完畢,並通過省建設廳組織的專家評審,2005年7月,該規劃經明光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該規劃給管店鎮定位:全國重點鎮,省中心鎮,工貿旅遊小城鎮。
17、泊崗鄉
地處皖蘇交界淮河入湖口處,四面淮河環繞,形如小島。島上風光秀麗,景色怡人,氣候溫和,物產豐富,素有淮上寶島之美譽。全島面積22平方公里,居民2萬來人,轄4個行政村,是滁州市唯一的淮北鄉,也是千里淮河上唯一的島鄉。
② 長清平安街道潘村拆遷房是大產權嗎
大產權和小產權區別:
1、按產權歸屬
開發商的產權叫大產權,購房人的產權叫小產權,之所以如此劃分是因為購房人的產權是由開發商的產權分割來的。
2、按合法性
國家不發產權證,而是由鄉鎮政府發產權證書的叫小產權。鄉鎮政府發放的產權證書實際上不是真正的產權,這種房屋沒有國家發放的土地使用證和預售許可證,有關部門不會予以備案。
3、按交易稅費
所買的房再次轉讓時如果不用交付土地出讓金,那麼為大產權。如果仍然需要補繳土地出讓金,這樣的產權叫小產權。
4、按轉讓時限
個人想要轉讓小產權房,必須在購買滿五年之後才能夠進行。個人想要轉讓小產權房,必須在購買滿五年之後才能夠進行。
5、按銷售對象
小產權房的建設用地一般是歸鄉集體所有,並且這類房產只能由這個鄉的村民購買居住。大產權房的用地是由國家(也就是當地)劃撥或者轉讓的,銷售對象可以是任何人。
(2)長清區潘村多少平方公里擴展閱讀
產權年限
土地使用權
是國家向組織、機構及個人出讓的土地使用權利,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土地的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土地使用權在出讓時根據開發類型分為不同的使用年限。
包括:民用住宅建築用地,商用建築用地,工業用建築用地。按建築用類型有所不同,一般民用住宅建築權屬年限為70年,商用房屋建築權屬年限為40年。
房屋所有權
屬於個人產權,是私有財產權的一種,是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保護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第六十四條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其年限是永久的。
辦理流程
辦理房屋所有權登記須帶證件
1、房屋所有權初始登記
(一)登記申請書;(二)申請人身份證明;(三)建設用地使用權證明;(四)建設工程符合規劃的證明;(五)房屋已竣工的證明;(六)房屋測繪報告;(七)其他必要材料。
2、房屋所有權轉移登記
(一)登記申請書;(二)申請人身份證明;(三)房屋所有權證書;(四)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五)其他必要材料。
第(四)項材料,可以是買賣合同、互換合同、贈與合同、受遺贈證明、繼承證明、分割協議、合並協議、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書,或者其他證明房屋所有權發生轉移的材料。
3、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
4、房屋所有權注銷登記
5、抵押權登記
(一)登記申請書;(二)申請人的身份證明;(三)房屋所有權證書;(四)抵押合同;(五)主債權合同;(六)其他必要材料。
③ 潘村鎮的簡介
潘村鎮位於明光市東北部50公里,是兩省三縣交界處,地處淮河南岸、女山湖畔、紫陽山腳下。鎮域面積22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 13.6萬畝。
現有人口8.09萬人,是全市人口最多的鄉鎮。轄13個村,(其中:崗區6個村,半崗半湖3個村,圩區4個村);轄三個街道,其中潘村集鎮是中心城鎮,鎮區面積3平方公里,鎮區人口2.6萬人。境內有一佔地面積近5萬畝的潘村湖國營農場。
④ 江西省樂平巿接渡鎮潘村多少人口
接渡鎮位於江西省樂平市區東郊,東臨浯口鎮,西毗禮林鎮,南靠眾埠鎮,北與市區接壤。鎮政府駐地接渡距市區5公里。東、西、北三面分別與鸕鶿鄉、坳上鄉、浯口鎮隔河相望,西毗樂平鎮,南連禮林、眾埠鎮。全境總面積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0824畝,其中旱地面積10222畝,山林面積49160畝,水面面積4400畝。截止到2008年11月,轄22個村委會,6個居民委員會,1個水庫管委會,1個林場,121個自然村,214個村民小組,共有14293戶,7.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7萬人。
⑤ 濟荷高速什麼時候正式通車
濟荷高速公路正在建設。
濟南——菏澤高速是國家重點公路東營至香港公路的組成部分.該項目起於濟南市長清區潘村,與京滬、京福、濟青高速公路相連接,止於巨野縣王官屯,接日照至東明高速公路,途經長清、平陰、東平、汶上、梁山、鄆城,全長約154公里,工程投資估算約42.3億元人民幣.工程將於2004年初開工建設,2007年底完工. 濟菏高速建成後,將比目前繞行曲阜縮短60多公里.
⑥ 趙縣共有多少個村子
趙縣,古稱趙州,地處石家莊市區東南40公里,總面積為675平方公里,總人口56萬(2008年),轄11個鄉鎮、281個行政村。 縣府駐趙州鎮。
趙縣行政區劃(7個鎮)趙州鎮、北王里鎮、新寨店鎮、韓村鎮、南柏舍鎮、范庄鎮、沙河店鎮,(4個鄉)高村鄉、前大章鄉、謝庄鄉、王西章鄉,北中馬、大安、楊戶、大夫庄、圪塔頭5個辦事處,281個行政村(247個自然村)。
趙州鎮
面積82平方千米。鎮政府駐永通路11號,郵編051530。區劃: 轄北門、石塔、西門、西關、南門、縣前、東門、東關、官莊、常洋、董村、劉家莊、瓜家莊、東晏頭、西晏頭、趙家莊、常家莊、尉家莊、傅家灣、邢村、東卜庄、西卜庄、南正村、宋村、大石橋、固城、西河、焦家莊、眭家營、封家鋪、潘村、屯子、傅劉庄、北白尚、南白尚、南楊家莊、南解家疃、停住頭、南姚家莊、南何家莊、郭村、蘇村、大李庄、小李庄、南三相、西朱家莊,共46個行政村。沿革: 趙州鎮歷史悠久,春秋為棘蒲,西晉移平棘為棘蒲,遂更名為平棘。歷代為郡、州、府、縣治所在地。1958年成立趙州人民公社,1961年改建城關人民公社,1989年更名為趙州鎮。
韓村鎮
面積64.05平方千米。鎮政府駐,郵編051531。 區劃: 轄韓村、北辛庄、小呂村、大呂村、蘇家疃一村、蘇家疃二村、黎村、趙村、泥溝、北何家莊、柏家營、各子一村、各子二村、各子三村、宋城、大馬、東羅村、西羅村、徐家莊、李家莊、北楊家莊、石家莊,共22個行政村。 沿革: 韓村鎮是以其駐地而得名。1961年改建韓村人民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8年建制為鎮。
新寨店鎮
面積40.29平方千米。鎮政府駐新寨店村,郵編051530。 區劃: 轄新寨店、西楊台、東楊台、西何庄、台興庄、迎恩鋪、新和村、賈店村、安王村、六市庄、范村、肖庄、曹谷疃、周村、辛店、豆家莊、馬谷庄、彭家莊、北解家疃、趙庄、趙刀寺、馬刀寺、北正村、北三相、北輪城,共25個行政村。 沿革: 新寨店鎮是以其駐地而得名。1984年復置鄉,1988年改鎮。
沙河店鎮
面積46.28平方千米。鎮政府駐沙河店村,郵編051533。 區劃: 轄沙河店、北馮、野雞鋪、楊召、謝家灣、丁村、小誥、西大誥、東大誥、大誥鋪、東楊村、西楊村、南南馮、北南馮、中馮、東誥、東北營,共17個行政村。 沿革: 沙河店自古便是南北交通要道,人們在此開設店鋪,逐漸形成聚落,因地處沙河北岸,故名沙河店。1958年成立沙河店人民公社,沙河店、丁村為其兩個管理區,1961年改建沙河店人民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6年建制為鎮。
范庄鎮
面積89.40平方千米。鎮政府駐范庄,郵編051531。 區劃: 轄范庄、孝友、常信營、南庄、曹庄、南花邱、北花邱、西花邱、東張家莊、楊扈東門、楊扈西門、楊扈南門、楊扈北門、任庄、賢門樓一村、賢門樓二村、賢門樓三村、賢門樓四村、解家寨、大安一村、大安二村、大安三村、大安四村、大安五村、大安六村、秀才營、小寺庄、東朱家莊、前進、永進、高峰、五星、三中、健全、勤勞、人民,共36個行政村。 沿革: 范庄鎮以其駐地而得名。1984年復置鄉,1988年改鎮。
南柏舍鎮
面積52.40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南柏舍村,郵編051530。 區劃: 轄南柏舍、北柏舍、東柏舍、李柏舍、曹柏舍、安柏舍、徐家寨、唐家寨、北李家疃、南李家疃一村、南李家疃二村、河西寨、楊家郭、王家郭一村、王家郭二村、王家郭三村、鄭家郭、高庄、俞家崗、許家郭,共20個行政村。 沿革: 以其駐地而得名。1958年成立南柏舍人民公社,1984年改置鄉,1988年為建制鎮。
北王里鎮
面積52.00平方千米。鎮政府駐北王里,北距縣城11千米,郵編051534。 區劃: 轄吳賈、何庄、南王里、小琉璃、換馬營、北王里、輪城庄、大琉璃、西王家莊、付家莊、黃市村、馬平、賈呂、西張家莊、東章呂、西章呂、永興庄、後田村、前 田村、前營、煙家寨、南輪城、西正村、後營、溝岸、馬村、康賈村,共27個行政村。 沿革: 明清為明信里社,1912年中華民國時屬西區,1956年建北王里鄉,58年成立南三相人民公社北王里管理區,1961年建北王里人民公社,1984年復置鄉,1988年建制為鎮,1996年原馬平鄉13村、南三相鄉4村並入北王里鎮。
前大章鄉
面積58.47平方千米。鄉政府駐趙藁公路東側,郵編051530。 區劃: 轄雙廟、城郎、鄉官、馬圈、齊家莊、王家莊、史家莊、儀停、商家莊、永安、周家莊、固德、豆腐庄、投頭庄、南白庄、杜家莊、姚家莊、西白庄、四德、北朱家莊、馮家莊、中帳、安現、後大章、前大章,共25個行政村。 沿革: 清光緒《趙縣志》記載為「羅大章」,因位於後大章南部,逐漸演變為前大章。1912年成立後屬水區,1945年趙縣城解放後屬三區,1958年成立前大章人民公社,1961年改建前大章公社,1975年遷至村西2.5千米處,趙藁公路東側。
高村鄉
面積55.79平方千米。鄉政府駐高村,郵編051530。 區劃: 轄高村、南田村、東大章、西大章、西辛庄、南泥河、北泥河、西封斯一村、西封斯二村、西封斯三村、東封斯一村、東封斯二村、猛公、北王村、南王村、北庄、西江村、白溝驛、市庄、東大里寺、西大里寺、段村,共23個行政村。 沿革: 以其駐地而得名。1961年改建高村人民公社,1973年公社駐地遷至高村以北1.5千米處,1984年改置高村鄉。
王西章鄉
面積26.02平方千米。鄉政府駐王西章村,郵編051533。 區劃: 轄王西章、董西章、侯召、屈西章、南西章、百戶庄、東紀毫、西紀毫、西章鋪、南寺庄、陳家莊、東洨洋、西洨洋、胡家營、東湘洋、西湘洋,共16個行政村。 沿革: 以其駐地而得名。1954年成立王西章、西紀毫兩鄉,1956年王西章鄉並入西紀毫鄉,1958年為趙州人民公社西紀毫管理區,1961年改建為西紀毫公社,同年10月公社駐地遷至王西章,隨更名為王西章公社,1984年置王西章鄉。
謝庄鄉
面積78.5平方千米。鄉政府駐謝庄村,郵編051531。 區劃: 轄謝庄、大東平、小東平、大寺庄、安家莊、郜家莊、小郝庄、大郝庄、董庄、圪塔頭、南龍化、北龍化、各南、林子、常信一村、常信二村、東姚家莊、北中馬、馬庄、南中馬、田莊、東王莊、大馬圈、孫家莊,共24個行政村。 沿革: 以其駐地而得名。1961年改建謝庄人民公社,1984年復置謝庄鄉。
⑦ 安徽省明光市有多少個鎮
安徽省明光市有12個鎮:張八嶺鎮、三界鎮、管店鎮、自來橋鎮、澗溪鎮、石壩鎮、蘇巷鎮、橋頭鎮、女山湖鎮、古沛鎮、潘村鎮、柳巷鎮。
張八嶺鎮
張八嶺鎮位於明光市最南部,地處江淮風水嶺脊背。境內交通便捷,104國道、京滬鐵路、蚌寧高速貫穿全境,區位優勢明顯,與南京相距不到80公里,被劃為南京一小時都市經濟圈。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134個村民小組,人口2.2萬人。鎮境內動、植物資源及以絹雲母為主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其中絹雲母已探明儲量200萬噸,遠景儲量在1000萬噸以上。
三界鎮
三界鎮隸屬於安徽省滁州明光市,於1992年撤區設鎮。其中三界村為老嘉山縣政府所在地。位於明光市南部40公里處,面積135.6平方公里,東臨張八嶺鎮、白米山農場,西與定遠拂曉、管店交界,南部與南京訓練靶場為鄰,北與管店、原三關接壤。
管店鎮
管店鎮位於明光市南部,歷史上因管姓開店故曰「管店」。1999年被省命名為中心鎮,2004年被國家建設部命名為全國重點鎮。2005年該鎮的總體規劃由安徽省城規劃設計院編制完畢,並通過省建設廳組織的專家評審,2005年7月,該規劃經明光市人民政府批准實施。該規劃給管店鎮定位:全國重點鎮,省中心鎮,工貿旅遊小城鎮。
自來橋鎮
自來橋鎮位於明光市的東南部,地理位置介於東經118046 34-118038 36,北緯32036 07-32044 07,地處兩省(安徽、江蘇)四縣(市、區)交界處,東與江蘇省眙盱縣、安徽省來安縣接壤,南部與南譙區相毗鄰。北部與澇口鄉、西部與嘉山集鄉搭界。全鎮轄10個村民委員會,110個自然村莊,124個村民小組,總人口為2.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000人),鎮域面積86.4平方公里(其中街道2平方公里,人口5000人),現有耕地面積23514畝,其中旱田面積15114畝,水田面積8400畝。鎮內宜林山場面積近三萬畝。
澗溪鎮
澗溪鎮地處安徽省明光市東部,與江蘇省盱眙縣毗鄰。經省政府批准於2007年5月前由原澗溪鎮、白沙王鄉、官山鄉、魯山鄉陸續撤並而成,總面積230平方公里,人口5.5萬,全鎮轄12個行政村(2008年進行了區劃調整)和一個鎮辦賴山林場,318個村民組,37個機關單位。
石壩鎮
石壩鎮位於明光城東10公里處,鎮域距寧洛高速明光東入口僅4公里,104國道、309省道穿鎮而過。東接躍龍湖,南依老嘉山,西連棲鳳湖,北臨七里湖,中嵌石壩水庫,地理環境優越,交通便捷,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青山綠水環繞,景色宜人。全鎮轄13個行政村,295個村民組,總人口5.2萬人,行政區域面積26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8.1萬畝,面積位居全市鄉鎮之首。特色農產品有:水蜜桃、薄殼山核桃、小磨麻油、紫甘薯、非洲菊、甜葉菊、黑瓜子、花生等。
蘇巷鎮
蘇巷鎮位於東經118°04′,北偉32°53′,明光市東北部,距市中心15公里,屬丘陵地帶,是典型的「兩湖夾一丘」地形,中部為南北分水嶺,地勢高低不平,境內地面高程一般在15—55米之間,地面高低相差40多米之多。蘇巷鎮背靠女山湖十三公里,腹內有石壩河流經蘇巷鎮十二公里,南抵七里湖與石壩鎮隔河相望,西部與明東街道為鄰,明舊公路橫穿境內。
橋頭鎮
橋頭鎮位於明光市西北部16公里處,東接女山湖,南鄰明西辦事處,西連鳳陽、五河,北部與古沛鎮接壤。鎮域南北跨度近15公里,東西跨約24公里,區域面積152平方公里,有9個行政村、人口3.3541萬人,21個黨支部,535名黨員。全鎮下設9個工作部門,共有工作人員45名,其中黨政領導10名。鎮區距蚌寧高速公路入口僅7公里,104國道和明徐高速公路穿境而過,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教育、醫療、招商引資和小城鎮建設取得新突破。
女山湖鎮
位於明光市東北部,距明光城三十四公里,女山湖鎮東臨淮河,南托七里湖,西、北依女山湖,與江蘇隔湖相望。是明光市唯一轄管水域的水上鎮,也是皖東聞名遐邇的水鄉古鎮。 總面積186.7平方公里,其中陸地13.3 平方公里(2萬畝),占總面積的7%;水面173.4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93%,占明光40萬畝水面的65%,是明光市唯一的水上集鎮,也是皖東地區重要水網地帶。全鎮八個行政村(其中五個漁業專業村)、一個水上運輸公司、三大漁場和三十家企事業單位,總人口1.3萬人。該鎮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基礎設施完善,同時旅遊資源也待開發。
古沛鎮
古沛鎮位於安徽明光市。明光市古沛鎮認真宣傳執行於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法》,協助動員能人、大戶依法設立農民專業組織。該鎮已依法設立農民專業合作社13個,占明光市的三分之一。
潘村鎮
潘村鎮位於明光市東北部,東、北距淮河均為6千米,距蚌寧高速公路入口35公里,為明光市北部重鎮,集鎮貿易輻射兩省(蘇皖)三縣,同時集鎮也是國營潘村湖農場場部所在地。
柳巷鎮
柳巷鎮位於明光市北部、淮河南岸,與江蘇隔河相望,和五河、泗洪、盱眙三縣毗鄰。面積近55平方公里。全鎮下轄8個行政村,分別為:丁壩、陶橋、淮寧、浮山、義集、桃溪、里澗、柳巷,面積分別為(公頃):554.89,1176.90,543.44,887.04,632.52,435.82,763.46,452.85,共計5446.92公頃。共有35個自然村,現住宅用地704.6公頃,耕地3424.06公頃。總人口32000人。
⑧ 西安市灞橋區有多少個村
全區總面積332平方公里,轄9個街道辦事處,33個社區,226個行政村,常住人口67.73萬人(2018年),因境內遺存始建於隋代的古灞橋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