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躍期每小時胎頭下降多少厘米
A. 妊娠圖會反映哪些問題
畫妊娠圖不僅可以了解孕婦在各個孕周的宮高、腹圍、體重的變化,還可分析胎兒宮內發育及孕婦體重增長、體液瀦留的情況。
妊娠圖樣式很多,主要項目以孕周為橫坐標,從20周起到40周,以宮底高度、體重、腹圍為縱坐標,先提供各孕周的正常標准曲線上限為第90百分位數,下限為第10百分位數,中間為第50百分位數,將測得各孕周的數值填在相當孕周的欄目中,按孕周進展連成曲線。在圖的下方可加設日期、胎位、胎心、先露是否固定、血壓、浮腫、尿蛋白、B超等項目,這樣就概括了產前檢查的內容,看起來簡明扼要。
妊娠圖上有3條曲線,其作用分別如下:
宮高增長曲線
孕婦排尿後仰卧,以皮尺從恥骨聯合上緣量到子宮底部的弧形長度為宮高。宮高和胎兒體重成正比,如連續3次門診檢查測量的宮高均低於下限,應按胎兒宮內發育遲緩處理。宮高增長少還可見於畸胎、羊水過少、橫位等。
腹圍增長曲線
皮尺繞臍水平一周為腹圍值。孕婦胖瘦不同,腹圍可相差很大,單項腹圍值意義不大,但如與宮高結合則有意義。如宮高增長快、腹圍增長慢,可排除雙胎;兩者均增長快,可見於雙胎、羊水過多;兩者均增長慢,90%為低體重兒。
體重增長曲線
孕末期每周體重增長應不超過0.5千克。如增長過慢可懷疑是宮內發育遲緩、過期妊娠,過快則說明孕婦體內液體過度瀦留,或有巨大兒的傾向。
妊娠圖是以圖形方式表示孕婦不同孕周的宮高、腹圍、體重的變化,用來了解胎兒宮內發育及孕婦體重增長、體液瀦留的情況。
將產程中各種主要因素的動態變化,科學地用圖形表現出來就是產程圖。
產程圖的兩條曲線分別代表子宮頸口擴張和胎頭下降的情況。
子宮頸擴張曲線
潛伏期:是指從臨產開始至宮頸口開大為3厘米所需的時間,一般為8小時,不超過16小時皆屬正常。
活躍期:從宮頸口開大3厘米至開全10厘米的時間。可分為3個階段:①最初階段,為宮口開大由3厘米至4厘米;②加速階段,為宮口開大由4厘米至9厘米;③減緩階段,為宮口開大由9厘米至10厘米。活躍期平均為4小時,不超過8小時皆屬正常。
胎頭下降曲線
潛伏期:從臨產開始至宮口開大為4厘米,胎頭達坐骨棘水平。
加速期:從宮口擴張4厘米至9厘米之間,胎頭由坐骨棘水平至坐骨棘水平下2厘米。胎頭下降率為每小時0.33~1.10厘米。
急速下降期:指宮頸口擴張達減速階段時,胎頭下降加速,直至第二產程結束。胎頭下降率為每小時1.0~3.3厘米。
第二產程一般為0.8~2小時。
為了提供判斷分娩異常的可能性,利用宮頸開大活躍期的平均值(4小時)為警戒線,而以宮頸開大活躍期的限值為處理線,兩線之間為警戒區。如果警戒區內產程仍無進展,即應處理或轉院,以防耽誤處理。產科醫護人員憑借產程圖可以提高責任心和警惕性,保障產婦安全。
B. 產程分期及各期宮口大小
第一產程
從開始出現宮縮直至宮口開全(10厘米),初產婦約需11-12小時,經產婦約需6-8小時。第一產程可分為兩個階段:潛伏期和活躍期。
1、潛伏期:宮縮逐漸加強,宮頸管消失至宮口開大到3厘米。該期間持續時間不定,一般需要8~16個小時。如果產婦的第一產程超過20小時,則被認為是異常。
2、活躍期:宮口開3厘米至開全,先露部進入中骨盆。此期產婦約持續4-8小時,宮頸擴張1-2厘米/小時。當先露部進入骨盆後,產婦開始感到有向下屏氣的迫切要求,然而,當宮頸未開全時應避免向下屏氣。以防宮頸撕裂和浪費體力。准爸爸小提醒:此時家人的陪伴和鼓勵至關重要,對於疼痛不明顯的准媽媽要多鼓勵、多表揚,一起堅定自然分娩的信心,讓准媽媽按時進食,以保證充沛體力。對比較脆弱的准媽媽。則要多安慰,不要表現出絲毫的厭煩情緒,盡可能留在身邊。
三個階段
加速期、最大加速期、減速期。
(1)加速期:指宮口開3cm到4cm,耗時約1.5小時;
(2)最大加速期:指宮口開4cm到9cm,耗時約2小時;
(3)減速期:指宮口開9cm到開全(約10cm),耗時0.5小時。
第二產程
編輯
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產婦平均約持續2小時,此時,產婦會感覺宮縮痛減輕,但在宮縮時會有不由自主的排便感,這是胎頭壓迫直腸引起的。自然分娩時,在宮縮的同時學會正確屏氣向下用力,調動腹直肌和肛提肌的力量幫助胎兒順利娩出。宮縮間歇時停止用力,抓緊休息。當胎頭即將娩出時要張嘴哈氣,避免用力過猛使胎頭娩出過快,造成會陰撕裂。
此時醫生在陰道檢查以明確胎位,指導產婦在每次宮縮時配合用力屏氣,使胎頭逐漸下降,經過盆腔,逐漸擴張陰道口。宮縮時,接生者用左手掌覆於胎頭上控制胎頭的進展速度。右手手指彎曲保護會陰部,協助胎兒娩出,接生者對胎頭娩出速度的控制是分娩安全的關鍵。
當胎頭娩出後,胎體旋轉,雙肩處於出口前後徑位置,輕壓胎頭,前肩自恥骨弓下娩出。胎頭略抬高,後肩從會陰處娩出,最後胎體相繼娩出。助產士清理新生兒的呼吸道,吸盡口、鼻、咽的黏液和羊水,刺激新生兒的腳心,您就能聽見寶寶的響亮的第一聲啼哭了。然後進行臍帶處理,最後將新生兒放置於溫暖的嬰兒床或母親懷中。您就能夠看到寶寶的樣子了。
第三產程
編輯
始自胎兒娩出直至胎盤娩出。胎兒娩出後,在1~2次宮縮後胎盤開始剝離,出現少量出血。此時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用力屏氣,協助胎盤娩出。通常在30分鍾內胎盤會完整的娩出,如胎兒娩出後45~60分鍾胎盤仍未娩出,則需徒手剝離。
剝離後醫生會檢查胎盤是否完整,因為胎盤組織殘留宮腔會引起產後出血,甚至感染。如胎盤不完整,需探查宮腔。
等到縫合會陰切開傷口後,母親可以和新生兒一起進入產後觀察室。此時就可以開始哺乳了,將寶寶放在懷里,促進與孩子的感情交流。觀察產婦出血,血壓及一般情況約1小時後可以轉到普通病房。
後續過程
胎盤娩出至產後4小時。多數並發症在此期發生,需嚴密觀察。
准爸爸應該做的——四個產程的護理知識
第一產程的護理:此時宮縮疼痛剛剛開始,產婦的精力還比較充沛,應該多與她進行語言交流。
准爸爸要注意:
耐心傾聽產婦的抱怨,嘮叨;
了解她對分娩的態度、心情和情緒變化。
盡可能鼓勵產婦多走動,促使胎頭下降,縮短產程。
看護產婦喝飲料(補充能量)、進食、及時排尿。
溫習或示範肌肉鬆弛及呼吸技巧。
不斷給予產婦表揚和鼓勵。
幫助產婦樹立順利分娩的信心。
幫助產婦經常變換體位,如:站、蹲、走,避免平卧位。
准媽媽提醒這個時候產婦的自我調適非常重要,想像宮縮時宮口在慢慢開放,陰道在擴張,胎兒漸漸下降。同時自我暗示:「我很順利,很快就可以見到我的寶寶了。」都能幫助產婦順利分娩。
根據產婦的需要,握著她的手或給她按摩背部。
指導產婦做深呼吸,使她的精神安定、放鬆。
跟醫生多交流,並隨時告知產婦產程的進展及胎兒情況。
第二產程的護理:多在產婦身邊稱贊與鼓勵,使她增強信心。
准爸爸要注意:指導產婦配合宮縮屏氣用力,對她的進步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宮縮間歇期,產婦應該堅持進行活動,如站立、走動、下蹲等。隨時滿足產婦的生理需要,如飲水、擦汗等。
第三產程的護理:當產婦分娩時,爸爸不會守在身旁。所以這個時候就要靠媽媽自己努力了。
第四產程的護理:當胎兒娩出後,孕婦和新生兒會一同回到病房。此時的孕婦自覺腹內空空,產道如釋重負,身心疲憊不堪,但內心充滿了幸福及自豪:「我終於順利地把小寶貝帶到這個世界了!」此時爸爸不僅要共同分享產婦的喜悅,同時還要協助產婦進食飲水,排尿,並盡早對新生兒進行早接觸、早吸吮。
C. 新產程活躍期停滯標准
新產程活躍期停滯標准
新產程活躍期停滯標准。很多人可能會疑惑孕婦在生產的過程中,新產程活躍期停滯標準是什麼?因為每個孕婦的狀態和身體情況都不同,必須了解清楚才能在生產的時候做出准確的判斷,那麼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新產程活躍期停滯標准1
新產程活躍期停滯標准
新產程活躍期停滯標準是進入活躍期後,宮口不再擴張達2小時以上,稱活躍期停滯。產程延長時要觀察是在第一產程的潛伏期還是活躍期。如果是第一產程的活躍期延長,觀察是否為異常先露、頭盆不稱(胎頭下降失敗變形增加)、胎兒窘迫等情況,如果有這些因素存在,應立刻進行剖腹產。
產程延長的'原因有哪些
影響頭位難產的三大因素是產程延長的主要原因。頭位難產的形成錯綜復雜,分娩三大因素產道、胎兒、產力往往均參與其中,很少是單一因素所引起。對於縱產式、頭先露的初產婦,產程延長主要有以下三種原因:無效宮縮、枕後位或頭盆不稱。同時還要排除一些少見情況,如腦積水、額先露以及未確診的肩先露等。
新產程活躍期停滯標准2
舊產程與新產程區別是什麼
第一產程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
潛伏期: 從規律宮縮至宮口開3cm,一般初產婦潛伏期不超過16小時,經產婦不超過8小時。如超過了,則作為剖腹產的指征。
活躍期: 宮口從3cm開至10cm。如宮口停止擴張超過2小時,則為剖腹產指征。
第二產程從宮口到娩出胎兒一般不超過2小時,經產婦不超過1小時。
總產程如果超過24小時,那就算是滯產了。
那麼新的產程是怎樣的呢?我們也簡單來看一下。
第一產程依舊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
潛伏期: 從規律宮縮至宮口開6cm,初產婦潛伏期不超過20小時,經產婦潛伏期不超過14小時,如果超過了,也並不是作為剖腹產的指征。
活躍期: 宮口從6cm開至10cm,在宮縮正常的情況下,宮口擴張停止超過4小時,或是在宮縮欠佳的情況下,宮口擴張停止超過6小時,才考慮是否要剖腹。
第二產程這樣子:
如果是初產婦進行了麻醉處理的話,則不超過4小時,如沒有麻醉處理,則不超過3小時。
如果是經產婦進行麻醉處理,則不超過3小時,不進行麻醉處理,則不超過2小時。
若超過以上時間,則考慮用助產等手段。
什麼因素影響產程長短
一、寶寶頭部的大小
頭顱的骨頭是沒辦法縮合的,而胎兒頭部的形狀和大小則是在你骨盆裡麵塑形,然後穿過產道的。如果頭是以笨拙的角度穿越,那麼就可能影響到產程的時間長度。
二、胎位
胎兒並不是一直都很配合的,他們的頭不一定在最理想的位置,有時候會胎位不正,臀部或腳先來,甚至還可能在子宮里橫著。
三、子宮頸變薄、擴張的能力
在大多數的產程中子宮頸都會照預期擴張,但是打開的速度差異性還是很大的。
無論新產程還是舊產程都是經過了長期的臨床經驗並且通過了科學論證的,所以產婦在生產過程中要對婦產科醫生以及現代的醫療技術充滿信心,要知道產科醫生會根據產婦情況作出合理的操作。生產過程中和生產之後都要聽從產科醫生的指導。
D. 胎頭下降延緩是指活躍期至晚期宮口擴張9~10cm,胎頭下降速度
正確答案:C
解析:胎頭下降延緩:活躍期晚期至宮口擴張9~10cm,胎頭下降速度初產婦<1cm/h,經產婦<2cm/h,稱胎頭下降延緩
。【該題針對「產力異常
.」知識點進行考核】
E. 分娩產程如何劃分
產程是怎樣劃分的 產婦要想順利地完成分娩過程,不但要了解影響分娩的幾大因素,還要了解分娩的全過程,也就是說要知道正常情況下分娩的經過是怎樣的,歷時多長時間,什麼情況是正常的。這樣,待產時才能做到從容地面對。 分娩的全過程即指從開始出現規律宮縮直到胎兒、胎盤娩出,我們叫做總產程。一般需要十幾個小時。臨床上將總產程分為三個階段,即醫學上的三產程。 第一產程,又稱宮頸擴張期。是指從產婦出現規律性的子宮收縮開始到宮口開大10cm為止。規律性的子宮收縮是指每10分鍾內出現1~2次宮縮,以後隨著產程的進展宮縮間隔時間逐漸縮短到2~3分鍾一次,持續時間逐漸延長。一般初產婦因宮頸較緊,宮口擴張較慢,約需11~12小時。經產婦宮頸較松,宮口擴張較快,約需6~8個小時。而且宮口擴張的速度不是均勻的。宮口擴張3cm以前,叫做潛伏期,平均2小時宮口開大1cm,最慢速度每4小時開1cm;宮口擴張3~10cm叫做活躍期'宮口擴張速度加快,平均每小時宮口開大2cm,最慢速度每小時開大1cm。所以在這一階段,尤其是在潛伏期,宮口擴張較慢,准媽媽們不要著急。 第二產程又稱胎兒娩出期,是指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為止。這一階段胎頭迅速下降,產婦會感覺宮縮痛減輕,而在宮縮時會有不由自主的排便感,這是由於胎頭壓迫直腸所致。初產婦約需1~2小時。經產婦通常數分鍾即可完成,但也有長達1小時者。 第三產程又稱胎盤娩出期,是指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的全過程。一般在10~20分鍾左右,不應超過30分鍾。胎兒娩出後不久隨著輕微的腹痛胎盤剝離排出。胎盤排出後須檢查產道有無裂傷,如有要縫合傷口。 產婦只有了解以上分娩中各產程的特點,並在分娩前開始積極做好心理准備,分娩時才能充滿信心、積極配合。否則有些准媽媽尤其是初產婦,由於以前沒有這種經歷,宮縮痛幾小時後,當聽到醫生告之宮口開大2cm時就著急了,或經過7~8個小時了,宮口才開5cm'就認為「宮口開得慢,不能生了」,而急於要求剖宮產。一定要知道:宮口擴張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如果宮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從未開到全開,那一定伴隨著強烈的宮縮感覺,疼痛會更重,還可能會出現胎兒窘迫,所以千萬不要著急。
F. 產程圖的正常產程圖各期
一)宮頸擴張曲線:一般子宮頸口擴張曲線可將第一產程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 潛伏期——指規律宮縮開始到子宮頸口擴張 2~3cm,平均每2~3小時開大1cm,一全程需8小時,超過16小時稱為潛伏期延長。 活躍期——指從子宮頸口擴張 2~3cm到子宮頸口開全,平均約需4小時,超過8 小時為活躍期延長,遇此情況,可疑有難產因素存在。 活躍期又可劃分為三個階段:①加速階段:從2~3cm到4cm,約需 1.5~2小時。 ②最速階段:4~8或9cm約需2小時左右。 ③減速階段:8或9cm 至開全(10cm)約需半小時。 註:吳味辛&Ledger主張把宮頸擴張曲線只分為潛伏期和活躍期,不分一、二產程,不分活躍期三個階段,只在產程曲線異常時活躍期的加速和減速階段才明顯。
二)先露下降曲線:
潛伏期:相當於宮頸擴張曲線的潛伏期+活躍期加速階段。 加速期:相當於宮頸擴張曲線活躍期最速階段。 急速下降期:相當於宮頸擴張曲線活躍期減速階段+第二產程。 註:潛伏期時胎頭下降不明顯,於活躍期平均每小時下降1.08cm,第二產程為3.25cm,一般宮口開大3-4cm 時,s=0位,以上各項均可作為估計分娩難易的有效指標之一。 四、 警戒線與異常線 警戒線——活躍期宮頸擴張平均值加標准差,平均為6.3小時,一般以7小時,宮口擴張3cm為警戒線。 異常線­——與警戒線間隔4小時的平行線。 五、 九種異常產程 ① 潛伏期延長(8~16小時),大於16小時。
② 活躍期宮頸擴張延緩:宮頸擴張最速階段擴張率初產婦<1.2cm/h,經產婦h。 ③ 活躍期延長(4~8小時),大於8小時。 ④ 活躍期停滯:進入活躍期後,宮口不再擴張達2小時以上。 見於宮縮乏力、宮頸水腫、宮頸堅韌、宮頸疤痕、頭盆不稱、胎位異常、巨大兒、中骨盆及出口狹窄(3~5cm)。持續性枕橫(後)位、高直前、前不均傾、面先露。持續性枕橫(後)位、高直前、前不均傾、面先露。第二產程延長:初:大於2小時,經:大於1小時都均未分娩者。 ⑤ 減速期延長:初產婦>3.0h,經產婦>1.0h ⑥ 第2產程停滯:第2產程達1小時胎頭下降無進展。 見於中骨盆狹窄頭盆傾勢不勻、胎頭位置異常、枕後位。 ⑦ 滯產:總產程超過24小時者。 ⑧ 胎頭下降延緩:先露下降加速階段(相當於宮頸擴張曲線活躍期最速階段)下降率初產婦<1.0cm/h,經產婦<2.0cm/h。 ⑨ 胎頭下降停滯:活躍晚期胎頭停留在原處不下降達1小時以上。 見於骨盆狹窄、胎位異常、宮縮乏力(高張性)、軟產道異常、胎兒過大、胎兒畸形、子宮痙攣狹窄環等。 註:宮頸擴張與先露下降速度可通過肛診或陰道檢查來確定其程度,先露為骨性先露。 六、 五種產程圖: Ⅰ:自然分娩型 Ⅱ:可能自然分娩型,包括單純潛伏期延長,尋找原因並處理,多能由陰道分娩。 Ⅲ:可能產鉗分娩型,包括活躍期減速期延長(Ⅲ1)和整個活躍期延長(Ⅲ2),需產鉗助產。 Ⅳ:可能剖宮產分娩型,包括潛伏期延長合並其他階段時限延長,易發展成活躍期停滯,如不能糾正難產因素多會剖宮產。 Ⅴ:剖宮產分娩型,包括活躍期加速階段停滯(Ⅴ1)和胎頭下降停滯(Ⅴ2),需剖宮產。
G. 產婦正常分娩需要多長時間呢
正常就應該是大約16個小時,一般是這樣的,我們生孩子分成三個產程,也分成兩個期,潛伏期和活躍期。如果是宮縮的強度正常的話,那麼就應該是潛伏期在宮口開三公分,正常宮口是密閉,0到3公分的時候,是潛伏期,三公分到十公分,因為十公分就是宮口開全了,就可以生孩子了。三公分到十公分叫活躍期,分這么兩個期。如果是有宮縮乏力的話,就會發生潛伏期的延長,潛伏期我們一般是8小時左右,如果大約16個小時叫做潛伏期延長,但是一般都是肚子疼就到醫院去了,到醫院醫生就會給你處理了。醫生就會判斷你這個產程進展順利不順利。活躍期從3公分到10公分,這個期間也是有一個時間的限制,不是說你想生多長時間,就生多長時間,我們醫學上產科有一個標准產程圖,它的縱坐標是宮口的開大,從0、 1、 2、 3、4,橫坐標就時間,比如說半個小時,一小時,一點五小時,兩小時,那麼我們醫生就會根據這個圖,根據宮口開大的程度,時間和胎頭下降的程度,來判斷產程進展順利不順利。通過專家的講解,我們了解了分娩的規律,要達到正常分娩,就要定期到醫院做檢查,盡早預防可能存在的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