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手臂消毒范圍到肘部多少厘米
① 手術室手消毒的范圍
指通過機械性洗刷及化學消毒的方法,盡可能刷除雙手及前臂的暫居菌和部分常駐菌,常簡稱為外科洗手法。傳統的常規外科洗手法有肥皂水刷手法和氨水洗手法。但隨著各種有效消毒劑的產生和推廣,新的手臂消毒法亦隨之產生。
1.肥皂水刷手法 ①按普通洗手方法將雙手及前臂用肥皂和清水洗凈。②用消毒毛刷蘸取消毒肥皂液刷洗雙手及手臂,從指尖到肘上10cm刷手時尤應注意甲緣、甲溝、指蹼等處。刷完一遍,指尖朝上肘向下,用清水沖洗手臂上的肥皂水。然後,另換一消毒毛刷,同法進行第二、三遍刷洗,共約10分鍾。③每側用一塊無菌毛巾從指尖至肘部擦乾,擦過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以免污染。④將雙手及前臂浸泡在70%乙醇桶內5分鍾,浸泡范圍至肘上6cm處。若有乙醇過敏,可改用1:1000苯扎溴銨溶液浸泡,也可用1:5000氯己定(洗必泰)溶液浸泡3分鍾。⑤浸泡消毒後,保持拱手姿勢待干,雙手不得下垂,不能接觸未經消毒的物品
望採納
② 外科刷手的時候距離肘窩上多少厘米
肘上10厘米就行了!
③ 手術皮膚消毒范圍應包括切口周圍多少
消毒范圍至少距離切口15厘米以上的范圍進行消毒
④ 外科醫生在做手術前是怎麼消毒的
外科醫生做手術前要給自己的上肢消毒 從指間到肘部以上十公分 首先要用去污劑清洗兩遍 如皂液 洗手液等 並用軟刷清洗皮膚 指甲縫隙等 從指間直至上臂處 流動水沖洗干凈後 用無菌巾按從遠到近的順序擦拭乾 再塗擦碘伏或滅菌王等消毒 最後拱手進入手術室不能碰觸任何污染的物體(就像你在電影電視上看的那樣) 並對患者手術區的皮膚消毒 另外還要核實手術室的空氣消毒是否合格 手術中也是嚴格無菌操作 全力保障患者的手術安全以及避免感染的危險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讓您滿意
⑤ 手術人員洗手時,浸泡平面應至肘上幾厘米
外科手術前洗手刷洗的具體步驟:
1、用洗手刷洗手前將衣袖卷至上臂1/3處,用肥皂及流水將手和前臂按普通洗手法清洗一遍。
2、用無菌毛刷蘸取消毒肥皂液洗手和臂,特別注意甲緣、甲溝、指腹等處的刷洗,從手指尖到肘上10CM處;兩臂交替刷洗。一次刷完後,手指向上肘朝下,用清水沖洗手臂上的肥皂水,反復刷洗三遍,共約10分鍾。刷洗時動作稍快及用力。
3、用無菌小毛巾從手到肘部擦乾手臂。擦過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將手和前臂浸泡在70%~75%的乙醇桶內,浸泡范圍至肘上6厘米處,浸泡5分鍾。若有乙醇過敏,可改用1:1000苯扎溴銨溶液浸泡。
4、洗手消毒完畢後,保持拱手姿勢,手臂不應下垂,也不可再接觸其它未消毒物品,否則再重新消毒。
⑥ 手術人員的術前准備中手臂的消毒為什麼刷手至肘上10cm,但酒精浸泡僅至肘上6cm
先處理較大的一塊較干凈的區域,再在其中遠離邊界處使用酒精消毒,避免清理過程中邊界細菌經酒精重新污染手臂。
⑦ 手術前進行外科手消毒的范圍是
正確答案:E
解析:無菌操作前洗手的范圍是雙手、手腕及腕上10cm,而外科手消毒的范圍是雙手、前臂至肘上10cm處
。
⑧ 准備外科手術消毒方案
1. 消毒方法 (1)檢查消毒區皮膚清潔情況。 (2)手臂消毒後(不戴手套),用無菌海綿鉗夾持紗球。(1個紗球蘸3%碘酊,兩個紗球蘸70%酒精)。 (3)先用3%碘酊紗球塗擦手術區范膚,待干後,再用70%酒精紗球塗擦兩遍,脫凈碘酊。每遍范圍逐漸縮小,最後用酒精紗球將邊緣碘酊擦凈。 因碘酊的殺菌作用是由碘升華過程的游離碘對細菌起殺滅作用,其對皮膚的刺激性也很大,所以待碘酊乾燥對細菌產生殺滅能力後,應再用70%酒精紗布以同樣方式塗擦兩次將碘酊脫除。這樣不僅發揮了碘酊產生游離碘的強大殺菌力,而且又能克服碘酊對皮膚的損害。操作的關鍵是塗擦均勻,嚴密無漏,待碘酊乾燥後再脫碘。 歐美和日本國手術區皮膚消毒,已經很少採用碘酊酒精消毒法。普遍用0.5%PVP—碘進行手術區皮膚消毒。因為該消毒劑有碘酊相同的殺菌能力,又無碘酊對皮膚的刺激性。用此劑消毒時只按上法塗擦兩次,不用脫碘即可。 2.消毒方式(1)環形或螺旋形消毒:用於小手術野的消毒。 (2)平行形或迭瓦形消毒:用於大手術野的消毒。 3.消毒原則(1)離心形消毒:清潔刀口皮膚消毒應從手術野中心部開始向周圍塗擦。 (2)向心形消毒:感染傷口或肛門、會陰部的消毒,應從手術區外周清潔部向感染傷口或肛門、會陰部塗擦。 4.不同手術部位所採用的消毒溶液由於手術病人年齡和手術部位不同,手術野皮膚消毒所用的消毒劑種類也不同。 (1)嬰幼兒皮膚消毒:嬰幼兒皮膚柔嫩,一般用70%酒精或0.75%碘酊消毒。會陰部、面部等處手術區,用0.3%或0.5%碘伏消毒。 (2)顱腦外科、骨外科、心胸外科手術區皮膚消毒:用3%~4%碘酊消毒,待干後,用70%酒精脫碘。 (3)普通外科手術皮膚消毒:用3%~4%碘酊消毒,待干後,用70%酒精脫碘。或用1%(有效碘)碘伏消毒2遍,無需脫碘。 (4)會陰部手術消毒:會陰部皮膚粘膜用1%碘伏消毒2遍。 (5)五官科手術消毒:面部皮膚用70%酒精消毒2遍;口腔粘膜、鼻部粘膜消毒用0.5%碘伏或2%紅汞消毒。 (6)植皮術對供皮區的皮膚消毒:用70%酒精塗擦2~3遍。 (7)皮膚受損沾染者的消毒:燒傷清創和新鮮創傷的清創,用無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至創面基本上清潔時拭乾。燒傷創面按其深度處理。創傷的傷口內用3%過氧化氫和1:10碘伏浸泡消毒,外周皮膚按常規消毒。創傷較重者在縫合傷口前還需重新消毒鋪巾。 5.手術野皮膚消毒范圍(1)頭部手術皮膚消毒范圍:頭及前額。 (2)口、唇部手術皮膚消毒范圍:面唇、頸及上胸部。 (3)頸部手術皮膚消毒范圍:上至下唇,下至乳頭,兩側至斜方肌前緣。 (4)鎖骨部手術皮膚消毒范圍:上至頸部上緣,下至上臂上1/3處和乳頭上緣,兩側過腋中線。 (5)胸部手術皮膚消毒范圍:(側卧位)前後過中線,上至鎖骨及上臂1/3處,下過肋緣。 (6)乳腺根治手術皮膚消毒范圍:前至對側鎖骨中線,後至腋後線,上過鎖骨及上臂,下過肚臍平行線。如大腿取皮,則大腿過膝,周圈消毒。 (7)上腹部手術皮膚消毒范圍:上至乳頭、下至恥骨聯合,兩側至腋中線。 (8)下腹部手術皮膚消毒范圍:上至劍突、下至大腿上1/3,兩側至腋中線。 (9)腹股溝及陰囊部手術皮膚消毒范圍:上至肚臍線,下至大腿上1/3,兩側至腋中線。 (10)頸椎手術皮膚消毒范圍:上至顱頂,下至兩腋窩連線。 (11)胸椎手術皮膚消毒范圍:上至肩,下至髂嵴連線,兩側至腋中線。 (12)腰椎手術皮膚消毒范圍:......餘下全文>>
婦產科手術消毒步驟
從外到里
手術室器械的正確清洗方法與消毒流程?
正常手術以後,護工要將用過的器械送到消毒供應室,供應定的護士先進行粗洗:用自來水清洗,對於器械的關節、有齒的面要用刷子進行刷洗,目的是完全清除器械上的血漬和異物,然後再進行精洗一遍,最後用蘸有石臘油的干布將器械擦乾、打包,放進高壓消毒鍋進行消毒。
感染病人的器械,在送到消毒供應室後,首先用消毒液進行浸泡,然後再按照上述程序進行清洗和消毒。
一般小外科手術,手術刀都用什麼方法消毒??
一次性的,不用消毒
術前洗手消毒穿衣步驟
洗手步驟:
先用普通肥皂和水清洗手臂及肘部。
用消毒毛刷蘸消毒肥皂水,按以下步驟刷洗:先指尖,然後手、腕、前臂、肘部、上臂下二分之一。兩手臂交替刷洗。(就是你說的後者,刷完某一步驟後改另一隻手)每次刷洗不少於三分鍾,用清水沖洗,手指朝上,肘朝下,從手指沖向肘部。洗三次。用無菌毛巾擦乾雙手後折疊成三角形,放置於腕部,並使三角形底邊朝近端,另一隻手拉住毛巾下垂的兩角旋轉向近端移動,直到上臂十厘米處,再將毛巾翻過來,用同樣的方法擦乾凈另一隻手。然後就是乙醇浸泡五分鍾。
穿衣步驟:
穿無菌手術衣: 穿衣前先洗手、消毒。一手抓住最上面的折疊的手術衣中部,拿起,注意不要污染下面的手術衣。用雙手分別提起手術衣的衣領兩端,輕輕抖開手術衣,有腰帶的—面向外,將手術衣略向上拋起,順勢雙手同時插入袖筒,手伸向前,巡迴護士在後面協助穿衣,使雙手伸出袖口。身體略向前傾,使腰帶懸垂離開手術衣,雙手交叉提起左右腰帶略向後遞,由護士在身後接去後系緊。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外科手術前洗手刷洗的具體步驟?
先用普通肥皂和水清洗手臂及肘部。
用消毒毛刷蘸消毒肥皂水,按以下步驟刷洗:先指尖,然後手、腕、前臂、肘部、上臂下二分之一。兩手臂交替刷洗。(就是你說的後者,刷完某一步驟後改另一隻手)每次刷洗不少於三分鍾,用清水沖洗,手指朝上,肘朝下,從手指沖向肘部。洗三次。用無菌毛巾擦乾雙手後折疊成三角形,放置於腕部,並使三角形底邊朝近端,撫一隻手拉住毛巾下垂的兩角旋轉向近端移動,直到上臂十厘米處,再將毛巾翻過來,用同樣的方法擦乾凈另一隻手。然後就是乙醇浸泡五分鍾。
國內的外科手術都需要哪幾個基本步驟?
A診斷,術前檢查,術前治療。B術前准備,術前談話。C麻醉,手術,復甦。D術後各種觀察/監護/檢查,各種治療/恢復。(順序和內容不是絕對的,比如說急性闌尾炎過來直接做手術的,術前治療可能幾乎沒有;比如局麻手術的,不需要復甦;比如有些時候術前診斷、檢查和准備時間上有交叉。)以我管過的一個結腸癌為例:----- 因右腹疼痛、排便改變、發現右腹包塊,就診於消化內科 -----1.1 問病史,查體。1.2 常規查血尿便、心電圖;查腫瘤指標。1.3 發病以來消瘦且有梗阻症狀,腸梗阻相關治療+營養支持。1.4 腹盆CT;結腸鏡前准備,結腸鏡,取活檢送 病理 。1.5 請普外科會診,轉入普外科,擬行手術。2.1 繼續腸梗阻相關治療;術前 腸道准備 :病變位於結腸,禁飲食、清腸、營養支持。2.2 查胸片、肺功能、心臟彩超, 除外絕對手術禁忌 。2.3 通知手術時間,術前談話與簽字。2.4 備皮,合血,抗生素皮試,確認腸道准備充分。3.1 當天早晨手術室來接人,置胃管,打術前針,攜病歷、CT、術中帶葯至手術室。3.2 核對無誤,麻醉,擺體位,置尿管,消毒,鋪無菌巾單。3.3 手術。3.4 復甦。4.1 回監護室,整理、觀察、記錄、用葯、調整。4.2 觀察病情,查血,切口換葯,用葯調節,適當時候拔管,逐步恢復飲食。4.3 等病理結果,擬進一步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