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自治州多少平方公里
⑴ 猶太人只佔1%,俄羅斯為何在遠東邊境建立「猶太自治州」
1934年5月蘇聯宣布設立猶太自治州是針對日本方面咄咄逼人的態勢所作的一種對抗性回應,是吸引高技能的勞動力,以加速遠東地區的開發。猶太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分散的民族,2000多年的時間,幾乎分散到了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歐洲,很多國家曾經都有幾百萬的猶太人,如波蘭,再比如俄羅斯等。
猶太自治州在現在看來也只是「掛羊頭賣狗肉」,掌權人是俄羅斯,而經歷過欺騙,屠殺的猶太人已經所剩無幾了。現在的猶太自治州仍然有著濃厚的猶太文化氣息,但現實卻是這里的猶太人只剩下八千左右,俄羅斯人卻高達十數萬,自始至終都未能成為大多數猶太人理想的棲息之地。
⑵ 蘇聯曾經建立了猶太自治州為何沒多少人去呢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說這個蘇聯和猶太人的事情,話說當時的蘇聯是有建立這個猶太自治州的,但是當時真的就沒有什麼猶太人去,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對於這個問題如果大家比較感興趣的話,下面跟誰小編一起來簡單的分析揭秘看看吧。
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猶太人聚居區,不是以色列,而是俄羅斯的猶太州。俄羅斯的猶太州面積3.6萬平方公里,比現在的以色列還要大三分之一。猶太州是俄羅斯的一個自治州,有大量的自治權力。該州最早在1921年就開始有猶太人遷入,1934年正式成立。高峰期的猶太人有三萬餘人,不過到現在僅剩下1萬左右的猶太人了。
猶太州的建立,本來就是一個陰謀,主要是當時的蘇聯為了充實遠東的人口,騙取猶太人遷徙過去的。但是,猶太州實在太冷了,且人煙稀少,不受猶太人喜歡。因此,猶太州建立了幾十年,始終沒有吸引到大量的猶太人,甚至在蘇聯後來的強制遷徙下,猶太州也沒有迎來大量的猶太人,最多的時候不過三萬人而已。以色列建立以後,猶太州的猶太人更是凋敝了。如今的猶太州,雖然還有一個「猶太」的名字,但是其境內絕大部分已經是俄羅斯人。而僅有的一萬猶太人,也已經高度俄羅斯化。
⑶ 十個國家的介紹
俄羅斯
俄羅斯的行政體系:
【國名】 俄羅斯聯邦,或俄羅斯(The Russian Federation, The Russia;Российская Федерация,Россия)
俄羅斯
國土面積17,075,400平方公里
人口:約1.49億
由89個聯邦主體組成:
(1)21個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阿迪格)、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摩爾達維亞共和國、薩哈共和國(雅庫特)、北奧塞梯共和國、靼韃斯坦共和國(靼韃斯坦)、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恰瓦什共和國;
(2)6個邊疆區:阿爾泰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3)49個州:阿穆爾州、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別爾哥羅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爾州、伏爾加格勒州、沃洛格達州、沃羅涅日州、伊萬諾沃州、伊爾庫茨克州、加里寧格勒州、卡盧加州、堪察加州、克麥羅沃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羅馬州、庫爾干州、庫爾斯克州、列寧格勒州、利佩茨克州、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爾曼斯克州、下諾夫哥羅德州、諾夫哥羅德州、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奧倫堡州、奧廖爾州、奔薩州、彼爾姆州、普斯科夫州、 羅斯托夫州、梁贊州、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薩哈林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維爾州、托木斯克州、圖拉州、秋明州、烏里揚諾夫斯克州、車里雅賓斯克州、赤塔州、雅羅斯拉夫爾州;
(4)2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聖彼得堡 ;
(5)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
(6)10個民族自治區:阿加布里亞特民族自治區、科米彼爾米亞克民族自治區、克里亞克民族自治區、涅涅茨民族自治區、泰梅爾(多爾干-涅涅茨)民族自治區、烏斯季-奧爾登斯基布里亞特民族自治區、漢特曼西斯克民族自治區、楚科奇民族自治區、埃文基民族自治區、亞馬爾-涅涅茨民族自治區。
俄羅斯是個聯邦制的國家。所以這些共和國就是隸屬於它管轄的獨立政治體系!這就猶如中國的香港,澳門一樣!不過,就是說明這些政治實體有自身的政治權利。比如:首相任命權,獨立選舉權,首相出訪權,一定的軍事權力,立法權(是在俄聯邦憲法的前提下,就是不得違背聯邦憲法)等等。
俄羅斯政府當然不願意它們以後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了!從俄羅斯政府對車臣共和國的處理上就可以看出來這一點!但是,最近的幾年中俄車臣地區的獨立運動十分的頻繁!俄羅斯是個聯邦制的國家,就是各個邦國,以及各個州等的集合體!所以說它們日後是否可以獨立成為主權國家也不是隨便可以說得!這要看日後俄羅斯的政治走向,俄羅斯國內的穩定程度,俄羅斯與歐美等大國之間的政治聯系等等這些不確定的因素!不過,從目前看來這個可能性很小!
附;
俄羅斯政治:1993年12月12日,俄羅斯聯邦舉行全體公民投票,通過了俄羅斯獨立後的第一部憲法。同年12月25日,新憲法正式生效。這部憲法確立了俄羅斯實行總統制的聯邦國家體制。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總統是國家元首,是俄羅斯聯邦憲法、人和公民的權利與自由的保障;總統按俄羅斯聯邦憲法和聯邦法律決定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總統任命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各部部長,主持聯邦政府會議;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並領導國家安全會議;總統有權解散議會,而議會只有指控總統犯有叛國罪或其他十分嚴重罪行並經最高法院確認後才能彈劾總統。根據憲法,俄羅斯聯邦會議是俄羅斯聯邦的代表與立法機關。聯邦會議由聯邦委員會(上院)和國家杜馬(下院)兩院組成。聯邦委員會由俄羅斯聯邦每個主體各派兩名代表組成:一名來自國家代表權力機關,一名來自國家執行權力機關,主要職能是批准聯邦法律、聯邦主體邊界變更、總統關於戰爭狀態和緊急狀態的命令,決定境外駐軍、總統選舉及彈劾,中央同地方的關系問題等。國家杜馬是俄羅斯的立法機構,由450名代表組成,每4年選舉一次,其中半數席位由全國225個大選區各選一名代表產生,另半數席位則由在選舉中得票率超過5%的競選黨派按得票多少分配產生。根據俄憲法規定,任何沒有跨越5%得票率「大關」的黨派不僅不能參與黨派競選席位的分配,而且該黨以獨立候選人身份在地方選區當選的代表也無權在國家杜馬中單獨組成議員團。國家杜馬的主要職責是負責起草和制定國家法律、審議總統對政府總理的任命以及決定對總統的信任等。國家杜馬下設國際事務委員會、安全委員會、國防委員會、立法委員會、經濟政策委員會、民族事務委員會等20多個委員會。(國家杜馬最早成立於1906年,是沙俄時代經選舉產生的立法機構,1917年3月被解散。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於1993年12月選舉產生了第一屆國家杜馬。)但國家杜馬關於提起訴訟的決定和聯邦委員會關於解除總統職務的決定,必須經過議會兩院全體議員三分之二票通過,而且須由國家杜馬不少於三分之一的議員提出建議。憲法規定,俄羅斯聯邦政府是俄羅斯聯邦的執行權力機構。聯邦政府由聯邦政府總理、副總理和聯邦部長組成。憲法還規定,各聯邦主體(共和國、邊疆區、州、自治州和自治區)的權利、地位平等。俄羅斯聯邦主體的地位只有在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主體根據聯邦憲法進行相互協商後才能改變。
俄羅斯歷史:
現代一般認為俄羅斯的歷史應追溯至莫斯科大公國的建立為始。但是在俄羅斯境內,自遠古就有人類居住。
6世紀,東斯拉夫人逐漸向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等地區遷徙。862年,以留里克為首的瓦朗幾亞人征服東斯拉夫人,建立留里克王朝。882年,建立了基輔羅斯。12世紀分裂為若干獨立公國。1237年蒙古軍隊入侵,建立欽察汗國。
伊凡四世莫斯科建於1147年,弗拉基米爾大公尤里•多爾戈魯基是其奠基人。他頭戴戰盔、身披鐵甲、左手持盾、雙腿跨馬的紀念像一直矗立在莫斯科市中心特維爾大街中段莫斯科市政府前面的廣場上。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稱沙皇,建造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公國逐漸發展為東北羅斯的政治、經濟、文化和宗教中心,領導其他公國擺脫了蒙古韃靼的統治,使羅斯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俄羅斯1000多年的歷史上,除了240年的韃靼統治以外,只有兩個王朝。第一個王朝是留利克王朝,建於公元9世紀。上述基輔羅斯時期,就是留利克王朝開始。1598年伊凡四世(雷帝)的兒子費多爾去世後,留利克王朝絕嗣,統治俄國700多年的留利克王朝從此覆滅。
羅曼諾夫王朝
1605年,戈杜諾夫突然死亡,俄羅斯天下大亂,進入一個「混亂時代」。直到下諾夫哥羅德的米寧和波扎爾斯基率領民兵把波蘭侵略軍趕出莫斯科以後,這一動盪時期才終於結束。1613年貴族們推舉伊凡四世的親戚、16歲的米哈伊爾•羅曼諾夫為新沙皇,建立了羅曼諾夫王朝。這個王朝經歷了18個沙皇的統治,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在1917年發生的俄國二月革命中被推翻。
俄羅斯帝國
彼得大帝17世紀時,歐洲許多國家發展迅速,而俄國農奴制度還在盛行。為了效法西方,彼得一世在1697年派遣使團赴西歐考察,自己也化名隨團出訪,回國後實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稱彼得一世改革,在政治、軍事、經濟、科學文化各方面提高了俄羅斯的實力。1721年,彼得一世宣布俄羅斯為帝國。
葉卡捷琳娜二世時期,領土空前膨脹,被稱為「帝國的黃金時期」
俄國臨時政府
資產階級二月革命後,由克倫斯基以及其他一些社會革命黨、立憲民主黨人控制,組成了俄羅斯臨時政府。此政府受到原支持沙皇的保皇黨和支持列寧、里昂•托洛茨基的共產黨的兩面攻擊,政府對兩種反對勢力均採取嚴厲鎮壓政策。該政府統治期間行政腐敗,經濟崩潰,仍參加帝國主義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不得人心,最後在1917年俄歷十月被十月革命推翻,克倫斯基出走國外,一些領導人被捕或出逃,有一部分成為反蘇維埃武裝叛亂的領袖。俄國內戰之後,布爾什維克取得政權.
蘇聯時期的統治
1917年十月革命後,蘇聯共產黨取得了政權,實行共產主義政策,吸收其他小國家成為加盟國,定國名為蘇聯。建政初期發生了紅軍與白軍之間的內戰,紅軍勝利。列寧逝世後,斯大林取得領導權,實行獨裁統治。此外,蘇聯的歷屆領導人還有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卡年科、戈爾巴喬夫等。蘇聯在50-70年代與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爆發了冷戰。90年代,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蘇聯政權於1991年解體。
現代俄羅斯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國名為「俄羅斯聯邦」,實行資本主義和總統制。葉利欽為首任總統,普京為第二任(也是現任)總統。俄羅斯聯邦加強了與西方的合作,但車臣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具體的內容可以瀏覽以下網頁:
參考資料: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6/01/content_418805.htm
自然地理:1707.54萬平方公里(占原蘇聯領土面積的76%),居世界第一位。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其歐洲領土的大部分是東歐平原。北鄰北冰洋,東瀕太平洋,西接大西洋。東西最長為9000公里,南北最寬為4000公里。陸地鄰國西北面有挪威、芬蘭,西面有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白俄羅斯,西南面是烏克蘭,南面有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東南面有中國、蒙古和朝鮮。東面與日本和美國隔海相望。海岸線長33807公里。大部分地區處於北溫帶,氣候多樣,以大陸性氣候為主。溫差普遍較大,1月平均溫度為-1℃到-37℃,7月平均溫度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為150-1000毫米。
首都:莫斯科(Moscow),人口約850萬(截至2002年12月)。1995年5月16日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
⑷ 煮酒論史之俄羅斯遠東地區有多大
俄羅斯遠東地區面積620萬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629萬。從古代起就有30幾個大小不同的民族在這里繁衍生息。遠東地區指西伯利亞中東部,有濱海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猶太自治州、阿穆爾州、薩哈林州、馬加丹州、勘察加邊疆區、楚科奇自治專區、薩哈(雅庫特)共和國。九個行政區劃。
⑸ 世界上陸地邊界爭議最大的是哪個
世界上陸地邊界爭議最大的是哪個?下面由我帶領大家認識一下。
世界上陸地邊界爭議最大的是哪個?
答案:中俄邊界。與俄羅斯的邊界唐努烏梁海地區,外興安嶺以南、黑龍江以北、江東六十四屯、烏蘇里江以東及庫頁島地區,巴爾喀什湖東南部、伊犁河地區。中俄邊界西段50餘公里,東段約4280公里。
2005年6月2日中國和俄羅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簽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中俄國界東段的補充協定》,中俄最後一部分有爭議的邊界土地,包括位於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界處的黑瞎子島和靠近內蒙古滿洲里的阿巴該圖洲渚在內近375平方公里,雙方將各得約一半,中國得到的面積約174平方公里,加上位於黑龍江上的塔拉巴羅夫島(銀龍島)的全部等共337平方公里的土地劃還給了中國。
中俄之間的第一個條約是1689年簽署的《尼布楚條約》,以後陸陸續續簽署了70多個條約。1929年發生了“中東路事件”, 斯大林下令蘇聯紅軍遠東邊防部隊佔領了這些河道和相關島嶼。
國際法承認國家在其領土上行使排他的管轄權。領土同時也是國家行使主權的對象,是國際法的客體。明領土包括一個國家的陸地、河流、湖泊、內海、領海以及它們的底床、底土和上空(領空),是主權國管轄的國家全部疆域。位於國家主權下的地球表面的特定部分,以及其底土和上空。領土是國家行使主權的空間。
領土詳細解釋
(1).在一國主權管轄下的區域,包括陸地、 領水、和 領空。
葉聖陶 《四三集·一篇宣言》:“要維護領土的完整,要保持 主權的 獨立。” 阮朗 《十年一覺香港夢·黑兵湯普生》:“在這雙靴子縫里,還有著你們領土、 台灣 高雄市 的泥土。” 歐陽山 《 柳暗花明》九九:“咱們 國家領土那麼大,人口那麼多。”
(2).比喻某一事物所屬的范圍。
郁達夫 《 戲劇論》:“藝術中間的各分枝,例如詩、音樂、雕刻、繪畫等,都有他們的專門領土,不能相混。”
(3).謂塵土。
葉聖陶 《城中·病夫》:“舉頭望空際,慘慘淡淡的,全是灰色的領土。”
中俄爭端
1997年11月10日,中俄兩國元首鄭重宣布,根據1991年5月16日協定進行的中俄國界東段勘界的所有問題業已解決。中俄東段已勘定的國界(約4200公里)在兩國關系史上首次在實地得到正確標示。雙方將繼續談判公正合理地解決遺留的個別邊界問題,以便將共同邊界全部確定下來。
2001年7月16日,中俄雙方締結《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條約第六條規定,締約雙方根據1991年5月2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關於中蘇國界東段的協定》繼續就解決中俄尚未協商一致地段的邊界線走向問題進行談判。在這些問題解決之前,雙方在兩國邊界尚未協商一致的地段維持現狀。
這里所說的“遺留的個別邊界問題”和“尚未協商一致的地段”是指中俄國界東段還剩下黑瞎子島和阿巴該圖洲渚兩塊地區的邊界線走向尚未確定。這兩塊地區實際上主要由以下三個島嶼構成,它們是滿洲里額爾古納河上的阿巴該圖洲渚(俄文名字是“大島”)、俄遠東哈巴羅夫斯克近旁的黑瞎子島(俄文名字是“大烏蘇里斯基島”和銀龍島(俄文名字是塔拉巴羅夫島)。
據悉,由於中俄兩國東段邊界已宣布勘界完畢,中俄邊界問題已少有人問津,而且,從事中俄邊界問題研究的學者從來沒有條件到邊界地區進行實地調查,中俄邊界問題談判的資料又不公開,也給研究工作增加了難度。對阿巴該圖洲渚的研究目前還是空白;對大黑瞎子島已有人做過研究,但出版部門怕引起麻煩,研究成果尚未能出版。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所“俄羅斯與中國”研究中心副主任謝爾蓋·盧季亞寧對於俄中圍繞上述三個島嶼的歸屬問題所存在的爭議有一個簡短但比較客觀全面的概括。他在一篇文章中寫到:
“(俄中邊界)有兩個地段尚未確定:一是額爾古納河阿巴該圖地區的大島;二是哈巴羅夫斯克近旁阿穆爾河上的塔拉巴羅夫島和大烏蘇里斯基島。第一個地段的地理特徵與額爾古納河在阿巴該圖地區分成兩汊,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繞過大島直接相關。依據1911年簽署的文件,俄方的立場是,邊界線應從南面的河汊上通過。按照中國代表的看法,南面的河汊是海拉爾河的河道,該河從中國境內流出後,分成兩汊注入額爾古納河。因此,中方認為,邊界線應從北面的河汊上通過,據此,大島應歸屬中國。
“第二個地段難以勘分也同樣與支流和島嶼的錯綜復雜相關。有爭議的島嶼分布在烏蘇里江匯入阿穆爾河的地方,在(烏蘇江)江流上方,兩河之間由卡扎科維奇水道6相連。俄羅斯依據1860年簽署的《北京續增條約》的規定,堅持認為國界線從阿穆爾河經過後,再從卡扎科維奇水道通過,並從南邊繞過塔拉巴羅夫島和大烏蘇里斯基島。中國在同意按條約規定邊界線是這個走向的同時,援引現代法律規范,認為邊界線應從(界)河的主航道通過。因為卡扎科維奇水道不能通航,所以主航道應在島嶼北邊(阿穆爾河上),在這種情況下,它們同樣要轉歸中國管轄。
“然而與額爾古納河上阿巴該圖地區那些無人居住的島嶼不同,這些島嶼適於住人且已有人居住,又因靠近哈巴羅夫斯克而具有戰略意義。俄羅斯代表正在談論這樣的妥協模式:額爾古納河上的邊界問題按照中國的說法來解決,但作為交換,在靠近哈巴羅夫斯克的地段,邊界走向應按俄羅斯的建議確定。但遺憾的是,這樣的方案中國暫時還不能接受。”
從上述論述不難看出,黑瞎子島(即大烏蘇里斯基島)、銀龍島(即塔拉巴羅夫島)以及把它們與我國陸地隔開的卡扎科維奇水道是問題的焦點所在。
黑瞎子島和銀龍島目前處於俄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的實際管轄之下。隨著中俄根據1991年協定進行的國界東段勘界的結束,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當局擔心俄中之間針對“遺留的個別邊界問題”繼續進行的談判會使其尚失對兩島的管轄權,因而通過媒體圍繞下面的主題進行著不遺餘力的宣傳。
一是,黑瞎子島地區自然資源豐富,地理位置重要,對於哈巴羅夫斯克具有重大經濟意義和戰略意義,因此決不能讓它們落入中國之手。
哈巴羅夫斯克《阿穆爾地區公報》評論員葉夫根尼·加盧什科在2000年6月8日發表在《獨立報》上的長文中,對黑瞎子島和銀龍島的自然狀況作了詳細描述。7他在文中寫到:
“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位於哈巴羅夫斯克附近,處在與烏蘇里江河口相對的阿穆爾河的河灘地中。它們與周圍的小島共同構成了一片相當緊密的河灘地,共包括50多個島嶼,北面是阿穆爾河的主航道,南面是阿穆爾河的支流。該支流在烏蘇里江匯合處以西的部分有兩重名稱??卡扎科維切沃(阿穆爾斯卡亞)。
“這些島嶼的總面積為350平方公里,連同與其毗連的水域共450平方公里。佔地面積超過了列支敦斯登或者馬爾他這樣的國家,比新加坡稍小一點。
“島上的自然資源豐富而且多樣。土地資源有很大價值。島上70%的面積可用做耕地、割草場或者牧場。
“島上棲息著珍貴的毛皮獸和水鳥。
“在阿穆爾河極其支流以及河灘湖泊中有許多種魚。島嶼周圍常有的魚種比整個伏爾加河流域的還要多。
“這些島嶼還有很大的娛樂休閑意義。這里現在已有果菜園15000個左右,有成千上萬個市民到這里觀光。
“島嶼現在的開發狀況是不平衡的,直接劃入市區的東部開發得多些。在面積為61平方公里的肥沃低地四周建了環行的防水淹的高壩。低地內每年出產4000多噸土豆,夏天可喂養1500頭牛,年產奶量可達1700噸。
“島上有10個農場,幾個城中工業企業的旅遊基地。在大烏蘇里斯基島上座落著兩個有常住人口的村莊。”
尤里·瓦西里耶維奇·葉菲緬科8則對上述島嶼的戰略意義有一翻論述。他在2001年7月9刊登在雜志《遠東資本》上的一篇文章10中寫到:
“這些島嶼本身並不屬於具有全球意義的客體。總面積有300多平方公里,常遭水淹。總長度接近50公里。在不久前勘分俄中阿穆爾河邊界的過程中,俄羅斯交給鄰居的諸島,在數量和總面積上(比它們)要多得多。”但,“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是緊靠哈巴羅夫斯克咽喉的一把匕首。”它們,“尤其是大烏蘇里斯基島,楔入城區,直達城市的中心部分。”
“中國覬覦阿穆爾河上的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的真正意圖正與這些島嶼特殊的地理位置直接相關。得到這些島嶼在政治和軍事方面近乎握有王牌愛司。就連排長都可以告述你,駐扎在這些島上,只藉助一般的射擊武器就可以阻斷航運業及哈巴羅夫斯克最重要的港口業務,並在相當程度上使城市癱瘓。”
2001年7月9日遠東《新聞時間》日報刊登了一篇名為《與中國進行水利戰》的文章,對於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的戰略意義有這樣一段敘述:
“對於沿阿穆爾河延綿40公里的哈巴羅夫斯克來說,這兩個島嶼具有戰略意義。在大烏蘇里斯基島上部署著一個專門的防區,該防區在中國人發動進攻的情況下,可在45秒鍾之內把敵人遏制在哈巴羅夫斯克跟前。在塔拉巴羅夫島上橫貫著部署在哈巴羅夫斯克的空軍及防空部隊第11軍戰斗機的航線。在遠東最大的哈巴羅夫斯克機場上起飛的民用飛機也在該島上空飛過。如果此島轉歸中國所有,那麼所有的飛行都要得到中方的同意,而且利用鄰國的領空需要付費。此外,在塔拉巴羅夫島上建有許多別墅,有些為哈巴羅夫斯克社會及政界名流所擁有。”
俄羅斯地理協會正式成員戈特萬斯基2002年9月23在《自然資源公報》上發表的一篇文章中11,描寫了這樣一個場景:在哈巴羅夫斯克阿穆爾河畔的峭壁上樹立著曾簽署了《北京條約》的穆拉維約夫的塑像。從這里可以眺望擁有眾多支流和島嶼的阿穆爾河。在這里,戈氏向站在身旁的一位公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您看可否把這些島嶼交給中國人?”而那個人不假思索地回答:“誰佔有這些島嶼,誰就佔有了阿穆爾河,而誰佔有了阿穆爾河,誰就佔有了遠東。”戈氏說,他多麼希望這翻話能夠被俄外交部聽到。二是,卡扎科維奇水道因變淺而不能通航是由於中國的蓄意填塞和對疏浚河道的阻撓造成的。
葉夫根尼·加盧什科在《獨立報》上的那篇文章中對於卡扎科維奇水道變淺的狀況及原因有如下描述:“從1854年到1975年,卡扎科維奇水道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但在最近20年,河床發生了急劇改變,尤其在55-60公里的區段。
“卡扎科維奇水道左邊的支流過去能夠通航,在1975年時寬500-600米,後來被泥沙淤積,現在收縮到40-60米,深度不超過1.5米。水的流量是右邊的支流茲梅伊卡的四十分之一。左邊支流的入口處,過去有航道,現已被不斷增長的沙灘堵塞,近期內有可能完全堵住。
“與水道毗連的中國境內的土地正被大力開發,尤其是近幾年。大部分土地被用做農耕。(中國人)沿著水道的岸邊修了12公里長的防止田地被水淹的堤壩。其建設對卡扎科維奇水道的水流和河床都產生了影響,影響程度還有待評估。
“中方在進行生產活動時,不遵守生態方面的約束。田地的開墾一直進行到岸邊。根本沒有護水帶。田地的水土流失加大了水道中河水的渾濁度,河水遭到化學物質的污染。
“1997-1998年冬季,(中國人)在河岸附近往沙灘上運沙子和鵝卵石,這對生態產生著不良影響。通過研究觀察飛行時在空中拍攝的照片,發現中國人想要人為製造沙灘,目的大概是為泥沙積累和島嶼形成創造條件,形成的島嶼將來會與中國的河岸長合在一起。
“1998年在哈爾濱舉行的阿穆河流域界河航行俄中混合委員會第40次會議和1999年在哈巴羅夫斯克舉行的第41次會議上,中方堅決拒絕在茲梅伊卡支流設置航道。他們以此單方面中斷了在卡扎科維奇水道通航的可能性。結果是,現在這條水道就因為中方的立場不能被正式認為可航行任何船隻。
“……1994年9月簽署的中國船隻往返阿穆爾河和烏蘇里江可繞經哈巴羅夫斯克的協議無論從經濟,還是從生態角度都不利於俄羅斯。在政治方面的好處也值得懷疑。”上文提到過的那篇名為《與中國進行水利戰》的文章中有這樣一段話:“俄羅斯與中國無論如何也解決不了哈巴羅夫斯克近旁有爭議的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的歸屬問題。
“俄方已經把談判過程順利拖延了5年,而中國,為使國界的變動於己有利,年復一年進行著改變阿穆爾河床的水利工作。水利戰的戰場是使兩個爭議島嶼與中國陸地分開的卡扎科維切沃水道。國界線按阿穆爾河的航道來確定,因此如果水道乾涸,島嶼將自動歸屬中國。
“早在蘇聯時期水利戰就已經開始。(雙方)每年都在河上進行水利工程??挖深河底、加固堤岸、修建堤壩。後來,關於水利戰俄羅斯人有些想不起來了,而中國人仍在進行‘破壞活動’。近年來,在阿穆爾河岸的個別地段,中國人建起了300公里左右的堤壩,旨在人為地使阿穆爾河朝著有利於自己的方向改變,無視卡扎科維切沃水道毀滅性地變淺。該水道在這一段的航線決定著邊界線,為加速水道的變淺,中國人年復一年把裝滿沙子的駁船沉入水道。”
遠東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的地方當局還採取了一些“回應”措施。首先是在大烏蘇里斯基島上設立和修建標志性建築。先是1998年在島上安設了一個十字架,後來在1999年9-10月間以創記錄的建設速度在一個月內建了一座小教堂。教堂是本著在我國的江岸上看得越清楚越好的原則建的。137噸重的圓頂是用緊急情況部的米26直升機運到島上的。14教堂上題有“獨木也成林的字樣”。15在教堂的奠基儀式上,伊沙耶夫做了簡短的評論,並強調說:“教堂的建設再次證明,這是我們的土地。”接下來是築壩攔水,以增加卡扎科維奇水道的流量。
普里亞馬亞(俄文的原意是“直的”)是一條把大烏蘇里斯基島和塔拉巴羅夫島隔開並與黑龍江主航道和卡扎科維奇水道相通的支流。若把這條支流阻斷,就會有更多的水流往卡扎科維奇水道。於是,2001年夏季,哈巴羅夫斯克地方當局開始組織在這條支流上築壩並於當年11月完成。這類工作據說還要繼續下去。哈巴羅夫斯克邊區當局採取的最主要的“應對”措施是修建了一座連結黑瞎子島和哈巴羅夫斯克郊區的浮橋。2002年7-8月間,這座長750米、承重達60噸的浮橋在多方支持下,僅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建成了。橋身的建材是交通部動用了500節左右的車皮從赤塔州運到遠東的。在伊沙耶夫個人的請求下,交通部長根納季·法捷耶夫下令免收700萬盧布的運費。18總統普京親自下令,建橋工作由鐵路兵團來完成。這座橋的建設,顯然有兩個目的。一是為俄方加大爭議島嶼的開發力度,彰顯主權提供方便;二是為我國船隻在黑龍江至烏蘇里江的航行中設障,迫使我方疏通卡扎科維奇水道。
中俄國界東段的勘界是根據1991年5月26日簽署的《中蘇國界東段邊界協定》進行的。然而,該協定的簽署與實施卻在俄羅斯國內引發了爭議和抗拒。根據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遠東歷史、考古與民族志研究所所長維克多·拉林的論述,當時“協議本身的公正性及其簽署的合法性,過去簽署的邊界協議的實質和內容,這塊或那塊土地歷史上歸誰所有”等成為激烈討論的對象。遠東地方當局認為“協定”損害了俄羅斯的利益,因而採取了一系列抵制措施。除納茲德拉堅科和伊沙耶夫發表言論對“協定”的實施表示反對外,1995年4月22日,濱海邊區杜馬做出關於停止在東段邊界的所有堪界活動並要求聯邦當局重新研究勘界條件的決議;猶太自治州的立法會議也致信莫斯科要求重新考慮把個別領土轉交給中國的決定。據拉林所寫,當時莫斯科的態度是,協定既已簽署就必須履行,而且為維護與中國建立的正常關系,應當犧牲部分領土,何況又是蘇聯當年非法佔領的。地方當局的立場是:這些領土對於俄羅斯具有經濟和戰略意義把它們讓出去會為對俄提出新的領土要求開辟先例。
雖然遠東的抗拒沒對勘界的速度和性質產生大的影響,但遠東各界對於我國會繼續向俄提出領土要求的擔心仍然存在。拉林下面的這段論述可以概括這種心裡。“擁護盡快勘界的人,准備犧牲遠東的小塊土地來解決俄中關系的大問題,這種論據不能服人。用勘完界中國人就會忘記失去的土地這一空想來欺騙自己和居民是沒有用的。30年前毛澤東向蘇聯提出領土要求時俄中邊界並不存在爭議地段,想在本世紀最終解決領土問題似乎也是天真的。你只要看看用來教育中國中學生的歷史地圖,翻翻在1991年5月16日的邊界條約簽署後出版的關於中國北部邊界形成歷史的書籍,或者跟正在開發濱海和阿穆爾地區的中國人交往交往,你就不會太信我們的政治家和外交官關於最終解決邊界問題的聲明。”
⑹ 1934年,蘇聯建立了猶太自治州,為何沒有引發猶太人的移民潮
1934年,蘇聯在遠東地區專門為猶太人建立了猶太自治州,但萬萬沒有想到並沒有引發猶太人的移民潮,甚至還有一部分人選擇離開了蘇聯。那麼,一直無家可歸的猶太人為何不願意向蘇聯的這個猶太自治州移民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歷史上猶太人在歐洲各國備受歧視,一直流浪,他們渴望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雖然蘇聯為他們建立了猶太自治州,給予了一定的自治權,但是猶太人不太稀罕這個苦寒之地,他么還是希望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因此,蘇聯猶太自治州的建立,在當時並沒有在全世界引發猶太人大規模的移民潮。
⑺ 以前俄國佔領的中國領土現在叫什麼名字〈省級行政單位名字 極其首府〉
一、猶太自治州
猶太自治州位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的阿穆爾河沿岸地區,北緯47°~49°,東經130°~135°之間,東西跨度最寬330公里,南北最長220公里。其西南和中國(南部阿穆爾河沿岸是中俄分界線)接壤,西北和阿穆爾州接壤,北方、東北及東部和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接壤。
比羅比詹市是猶太自治州首府
二、濱海邊疆區
濱海邊疆區座落於海濱地區,所瀕臨海域為日本海。其南部、西南部、西部和西北部與中國相鄰,北部與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相鄰。濱海邊疆區的東部是錫霍特山脈(高1855米),西南部是烏蘇里斯克平原和布利哈卡伊斯克平原。
其中心是符拉迪沃斯托克
三.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
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乃遠東經濟區中部行政區之一,1938年10月20日設立。位於遠東南半部、中部, 東南部與中國黑龍江省接壤, 東鄰鄂霍茨克海、 日本海、 隔韃靼海峽與薩哈林島相望。土地面積78.86萬平方公里,佔俄聯邦領土面積的4.6%。境內主要河流有阿穆爾河,此外還有多個小湖泊:博隆湖、丘克恰吉爾湖、大基濟湖。
邊疆區的中心為哈巴羅夫斯克市
四、阿穆爾州
阿穆爾州位於俄聯邦的東南部,其南部、西南部與中國相鄰,西部與赤塔州接壤,北部與薩哈共和國相鄰,東北部和東部與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相鄰,東南部與猶太自治州相鄰。
州中心是布拉戈維申斯克
五、薩哈林州 看看,這就是我們的庫頁島
薩哈林州位於千島群島、薩哈林島及其它島嶼,瀕臨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其西隔韃靼海峽與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相望,南與日本隔海相望。西薩哈林山脈(最高處奧諾爾山達1330米)和東薩哈林山脈(最高點洛帕京山達1609米)橫穿薩哈林島沿岸,把特米——波羅奈斯克平原和蘇斯奈斯克平原分開。
⑻ 俄羅斯人均佔地量是中國人均占量的多少倍
俄羅斯人均佔地量是中國的16.19倍。 俄羅斯國土面積約1707.5萬平方公里,人口1.42億,人均土地面積0.12平方公里。 我國國土面積是96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4億,人均土地面積0.00741平方公里。
拓展資料:
俄羅斯的人均面積是多少?
0.12平方公里。
1、俄羅斯的國土面積仍然保持著世界第一,約1707.5萬平方公里,人口1.42億,位居世界第七位。
2、俄羅斯國土面積為17075400平方公里,通常是指的是陸地面積計算的,包括俄羅斯領土面積、轄區內島嶼面積、俄羅斯內陸中的湖泊面識,不包含領海面積。俄羅斯面積17075400平方公里,通常也寫成17075400平方千米、1707.54萬平方公里17075400000000平方米。
3、俄羅斯國土面積在歐洲排名:1707.54萬平方公里的俄羅斯領土面積在歐洲46個國家中面積大小排名在第1位,是歐洲國家面積第一大國。
4、俄羅斯是由3個直轄市、四個自治區、22各共和國、46個州、9個邊疆區、一個自治州組成的聯邦共和立憲制國家。 3個聯邦直轄市:莫斯科、聖彼得堡、塞瓦斯托波爾(與烏克蘭存在爭議)。 4個自治區:涅涅茨自治區、漢特—曼西自治區、楚科奇自治區、亞馬爾—涅涅茨自治區。 22個共和國:阿迪格共和國、阿爾泰共和國、巴什科爾托斯坦共和國、布里亞特共和國、達吉斯坦共和國、印古什共和國、卡巴爾達-巴爾卡爾共和國、卡爾梅克共和國-哈利姆格坦格奇、卡拉恰伊-切爾克斯共和國、卡累利阿共和國。
科米共和國、馬里埃爾共和國、莫爾多瓦共和國、薩哈(雅庫特)共和國、北奧塞梯共和國、韃靼斯坦共和國、圖瓦共和國、烏德穆爾特共和國、哈卡斯共和國、車臣共和國、楚瓦什共和國、克里米亞共和國(與烏克蘭存在爭議) 46個州:阿穆爾州、阿爾漢格爾斯克州、阿斯特拉罕州、別爾哥羅德州、布良斯克州、弗拉基米爾州、伏爾加格勒州、沃洛格達州、沃羅涅日州、伊萬諾沃州、伊爾庫茨克州、加里寧格勒州、卡盧加州、基洛夫州、科斯特羅馬州、庫爾干州、庫爾斯克州、列寧格勒州。 馬加丹州、莫斯科州、摩爾曼斯克州、下諾夫哥羅德州、諾夫哥羅德州、新西伯利亞州、鄂木斯克州、奧倫堡州、奧廖爾州、奔薩州、普斯科夫州、羅斯托夫州、梁贊州、薩馬拉州、薩拉托夫州、薩哈林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斯摩棱斯克州、坦波夫州、特維爾州。 托木斯克州、圖拉州、秋明州、烏里揚諾夫斯克州、車里雅賓斯克州、利佩茨克州、克麥羅沃州、雅羅斯拉夫爾州。 9個邊疆區:阿爾泰邊疆區、克拉斯諾達爾邊疆區、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濱海邊疆區、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哈巴羅夫斯克邊疆區、彼爾姆邊疆區、堪察加邊疆區、外貝加爾邊疆區。 1個自治州:猶太自治州。
⑼ 鶴崗市的面積多大
鶴崗市面積1.5萬平方公里,轄6個市轄區、代管下轄蘿北、綏濱兩個邊境縣,人口110萬,其中城市人口70萬。區域內還有有國家特大型企業鶴礦集團及省屬企業寶泉嶺農管局和鶴北林業局。 鶴崗市 面積14784平方千米,人口111萬(2004年)。 興山區 面積 27平方千米,人口 5萬。郵政編碼154105。 向陽區 面積 9平方千米,人口10萬。郵政編碼154100。 工農區 面積 11平方千米,人口17萬。郵政編碼154101。 南山區 面積 30平方千米,人口13萬。郵政編碼154104。 興安區 面積 27平方千米,人口15萬。郵政編碼15。 東山區 面積4575平方千米,人口 9萬。郵政編碼154106。 蘿北縣 面積6761平方千米,人口23萬。郵政編碼154200。縣人民政府駐鳳翔鎮。 綏濱縣 面積3344平方千米,人口19萬。郵政編碼156200。縣人民政府駐綏濱鎮。
鶴崗俗稱「鶴立崗」,取鶴立山崗之意。相傳在遠古時期,上界有一群仙鶴,看中了這塊山青水秀的地方,於是飛落山崗,在此棲息繁衍,鶴崗因此而得名。現在,距城區僅40公里的葦場丹頂鶴自然保護區,仍然是黑龍江省三大水禽棲息地之一。「鶴立崗」的滿語含義為「養鹿場」,因此,鶴崗又有「鹿城」之稱。
黑龍江省鶴崗市位於中國東北邊陲,座落在小興安嶺與三江平原緩沖地帶,隔黑龍江與俄羅斯猶太州相望,面積1.5萬平方公里。屬季風氣候帶,1月平均氣溫-2l℃至-26.5℃,7月平均氣溫18℃2至21℃,年降水量500-700毫米
鶴崗擁有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和豐富的人文景觀,是全國最具魅力的旅遊勝地之一。中俄黑龍江三峽氣勢恢宏;白龍峽谷四季聚合;原始森林古木參天;葦場濕地百鳥棲息;遼金完顏氏家的發祥地演繹過無數女真人的故事;與美國淘金熱齊名的觀音山嘟嚕河採金潮,創造了清代黃金文化。在黑龍江民俗文化園里,可以看到十個少數民族歡聚一堂載歌載舞、風情萬種歌唱美好的新生活。松鶴西湖園,使北方人不下餘杭便可飽覽秀美的江南景色。界江口岸異域風情游,將使您飽覽中俄猶兩國三域風情。對岸俄猶太自治州,使您可以了解俄羅斯、猶太兩個世界上神奇偉大的民族。邊城鶴崗,都市風采,旅遊設施,配套齊全。
⑽ 「最大」的猶太人聚居地,為什麼說不是以色列
猶太人以其悲慘的「身世」和聰明的大腦,以及他們的經商頭腦,高智商備受世人關注。可能是因為曾經被多次驅逐出自己的聚集地,多年流浪在外,漂泊沒有固定的家鄉。
當然猶太人遍布世界各地,美洲有幾百萬猶太人在美洲定居,雖然猶太商人掌握著美國經濟的命脈,可是從人數上來說,他並不是最多的,同時也因為美國國內種族不夠純粹,也不能說美國是猶太人的聚集地。
而在猶太自治州大部分生活的都是猶太人,只有極少的其他種族的人,比較純粹,所以世界上「最大」的猶太人聚居地應該是俄羅斯的猶太自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