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超過多少厘米是巨型腫瘤
A. 做了腸鏡, 30厘米 有腫塊 ! 請問是癌症嗎 幾率有多少
70% 有可能是! 盡早到醫院治療!
B. 回盲部發現一個3.5公分大的腫瘤是良性的腸子要不要切除13公分
回腸3.5公分腫瘤不算小,大有緩慢發展增大空間,留著也是個「禍害」,如果年紀青青應該盡早手術割掉,避免將來病變。如果年紀較大不適宜手術,可以保守治療。切除與否請尊重腹外科大夫意見。
C. 貓腸道有3厘米腫塊
腸道腫瘤的這種情況如果可以手術的話盡量手術吧,術後可以做一個預防,我家的貓咪之前就是這樣,把有腫瘤的腸子切了,我感覺腫瘤的復發率挺多的,又給貓咪吃了牽貝艾康牛肉錠預防復發的,可別說,效果還不錯,這我還是聽別人說的方法,親測有效,你家的貓咪也可以嘗試了∞
D. 我爸爸ct檢查腸道上有2.5cm的腫瘤,醫生說要手術,再分析擴散沒,我很擔心。會致命嗎我該怎麼辦
如果CT報告在你那裡,最好貼上來我幫助分析一下;
既然有腹瀉、便血,那麼可以認為該病灶已經累及腸道的腔內了,如果腫瘤位於大腸,可以作腸鏡檢查,腸鏡可以取材作活檢,利於確診;
如果腫瘤位於小腸,或者不能作腸鏡,或者腸鏡達不到患處,可以考慮做消化道鋇餐或者氣鋇灌腸,也利於確診;
如果通過系統檢查,沒有發現轉移的證據,可以考慮做外科手術。
E. 小腸間質瘤9cm·5.2cm是惡性腫瘤嗎
1.手術治療小腸惡性腫瘤的主要治療方法為手術切除。小腸癌手術時要做癌灶兩端各10cm處的腸段及相應腸系膜的切除。小腸淋巴瘤切除的范圍基本上同小腸癌,但應仔細檢查有無多個病灶發生。小腸平滑肌肉瘤往往瘤體巨大常侵及鄰近臟器,需行受累臟器聯合切除。小腸類癌由於發展緩慢,即使晚期病人有時行姑息性切除後仍可獲很好療效。
2.放射治療小腸癌對放療不敏感,而且小腸對放射線的耐受性差,一般不用放療。小腸肉瘤對放療有一定的敏感性。巨大小腸平滑肌肉瘤於手術前放療20~30gy後能使瘤體縮小,增加手術切除機會。小腸淋巴瘤經手術證實有腸系膜淋巴結轉移、多發性病灶、伴有腸穿孔、瘺管形成及切緣有腫瘤殘留者可於術後補充放療40gy/4周。小腸類癌對放療不敏感,但對肝內多發性轉移的病例,放療有緩解症狀的作用。
3.化療
小腸腺癌對化療不甚敏感,對不能切除的小腸癌患者,化療可能使個別患者腫瘤縮小,症狀改善。常用葯物有5-fu、mmc、ddp、ccnu等。聯合化療療效優於單葯化療。小腸肉瘤對化療有一定的敏感性,特別是adm對各類轉移灶的有效率超過65%。對巨大小腸平滑肌肉瘤,術前應用adm、ddp、ctx、acd、vcr等葯物的聯合化療,可使瘤體縮小,增加腫瘤的活動度,提高切除率。小腸淋巴瘤切除術後應行化療,常用化療方案有cop、chop、bacop等。對不能切除的病例,化療的5年生存率約20%,化療後殘存的病灶還可補充放療。小腸類癌對鏈佐星有一定敏感性,特別是有肝轉移者應用肝動脈插管治療,效果較明顯。
F. 小腸腫瘤超過5厘米能確定為惡性
腸內腫瘤區分良惡性,不能單純以腫瘤的大小來判斷,要看他對周圍的臟器是否有粘連,或有其它部位的轉移,如果有說明是晚期,屬惡性,之於到什麼程度要看如果是底分化末分化的說明惡性程度高,如果是高分化的惡性程度底,建議進一步做病理檢查就很清楚了。
G. 內鏡檢查報告.進鏡距肛門約8cm直腸腸見一巨大腫物.表面形成潰瘍.披污穢苔.是
還是考慮直腸腫瘤
直腸癌是指從直腸乙狀結腸交界處至 齒狀線 之間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流行病學
我國直腸癌的發病率隨年齡的增大而有所上升,40~80歲為相對高發年齡;男性直腸癌發病率高於女性;城市地區發病率高於農村地區。
疾病類型
大體(肉眼下形態)分型
潰瘍型
腫瘤形成深達或貫穿腸壁肌層的潰瘍,腫瘤向腸壁深層生長並向周圍浸潤,轉移較早。
隆起型
腫瘤主體向腸腔突出,腫塊增大時表面可有潰瘍,向周圍浸潤少。
浸潤型
腫瘤向腸壁各層浸潤,使局部腸壁增厚,腸腔狹窄,但表面常無隆起或潰瘍。
組織學分類
腺癌
為直腸癌中最常見的病理類型,又可以分為管狀腺癌、乳頭狀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細胞癌。
腺鱗癌
相對少見,亦稱腺棘細胞癌,腫瘤由鱗癌細胞和腺癌細胞構成,主要位於直腸下段和肛管。
未分化癌
癌細胞呈片狀或團狀,不呈腺管樣結構,細胞排列無規則,預後差。
解剖部位分類
以腫瘤距離肛緣為界,分為:低位直腸癌(距離肛緣5cm以內)、中位直腸癌(距離肛緣5~10cm)和高位直腸癌(距離肛緣10~15cm)。
H. 良性腸腫瘤會長幾公分
兩性腫瘤十幾二十幾公分甚至更大都能長的。
良性腫瘤要留意關注腫瘤的生長速度,如果生長速度較快,盡早手術切除,切除干凈一般不會再發。當然有過這種情況的病人再發的概率要比一般正常人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