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域多寬多少厘米
Ⅰ 我國領海的寬度是多少
12海里。依照1958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這項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同大陸及其沿海島嶼隔有公海的台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每一國家有權確定其領海的寬度」,但對其最大范圍作了限制,即:「從按照本公約確定的基線量起不超過12海里的界限」。
(1)中國海域多寬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中國近海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島以東的太平洋的一部分。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連成一片,呈弧形環繞在我國大陸的東面和東南面。
渤海是中國最北端的海域,被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華北平原環繞,僅東部以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是一個半封閉的大陸架淺海,海水平均深度約18米,面積約7.7萬平方千米。
黃海位於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北在鴨綠江口,南以長江口北角到韓國濟州島的西南角連線與東海分隔,西北以遼東半島南端的老鐵山角到山東半島北岸的蓬萊角連線與渤海分隔,為一半封閉的淺海,海水平均深度約44米,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
東海位於中國大陸與台灣島以及日本九州島和琉球群島之間,北與黃海相連,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島南端連線與南海分隔,是一個比較開闊的邊緣海,海水平均深度約370米,面積約77萬平方千米。
南海位於中國南部,南接大巽他群島的加里曼丹島,東鄰菲律賓群島,西面是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南海海域遼闊,海水平均深度約1212米,最深達到5559米,面積約350萬平方千米。
毗鄰中國的海域總面積約為470萬平方千米,其中,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我國主張管轄的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這其中包括了內海、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中國於1958年9月4日發表關於領海的聲明,宣布中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1海里≈1.852千米),該規定適用於中國的一切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同大陸及其沿海島嶼隔有公海的台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
1982年,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通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把12海里規定為領海寬度的最大限制。但世界各國領海寬度有3海里、12海里、200海里等多種類別。
1992年,我國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199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領海寬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領海
Ⅱ 我國領海的寬度是多少海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十二海里。
中國主張12海里領海權,即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十二海里,12海里外就不是中國領土。
關於領海的劃法,目前世界上公認有兩種,即正常基線法和直線基線法。正常基線法,又叫低潮基線法,就是以落潮時海水退到離岸邊最遠的哪一條線為基線;再向外延伸到國家規定的領海寬度,即為領海線。領海線和領海基線之間的海域,就是一國的領海。另一種是直線基線法,又叫折線基線法。這種基線法就是在大陸沿岸突出部或沿海島嶼上選定某些點作為基點,把連接各相領基點所得到的折線作為領海基線,以此作為基線的起點,向外延伸到國家規定的領海寬度即為領海線。領海線與領海基線之間的海域就是領海。我國實行的就是折線基線法。
我國領海基線為兩部分組成:一是大陸領海的基線為山東高角至峻壁角之間各相領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二是西沙群島領海基線為東島至南島之間各相鄰基點之間的直線連線。我國政府還將再行宣布其餘領海基線。
Ⅲ 我國的海域面積到底是多少
我國海域面積約470萬平方公里。
中華人民共和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島嶼岸線1.4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
海域分布有大小島嶼7600多個,其中台灣島最大,面積35798平方千米。陸地同14國接壤,與6國海上相鄰。
(3)中國海域多寬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中國四大海域
1、渤海
渤海是京津地區的海上門戶,地勢極為險要。渤海古稱滄海,又因地處北方,也有北海之稱。渤海的面積較小,大概只有9萬平方公里。
2、黃海
黃海是太平洋的邊緣海,在中國與朝鮮半島之間。南以長江口北岸到朝鮮濟州島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
黃海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流入的各河攜帶泥沙過多,近岸海水呈黃色,故名。
3、東海
東海北起中國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作經澎湖到台灣東石港)一線同南海為界,東至日本琉球群島。
東海面積77萬多平方公里。多為200米以下的大陸架。鹽度為31-32‰,東部為34‰。海水溫度平均9.2℃。
4、南海
南海北邊是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和台灣四省,東南邊至菲律賓群島,西南邊至越南和馬來半島,最南邊的普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島。浩溯的南海,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和馬六甲海峽等,與太平洋和印度洋相連。
南海的面積最廣,約有35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6個廣東省那麼大。
Ⅳ 我國領海的寬度是多少海里
我國領海的寬度是12海里,我國的四大海域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 黃海、東海和南海。
領海寬度在早期是一個很受爭議的內容。最早觀點有航程說、視線說。十八世紀的荷蘭學者刻舒克主張以岸炮射程(CannonShot)作為領海的范圍,漸漸這種方式得到了普遍認同,由於18世紀大炮射程有限,一些國家的領海寬度一度規定為3海里。但後來,寬度越來越混亂,各國基於自己的利益,甚至宣布200海里為領海。1930年,當時的國際聯盟嘗試統一領海寬度,但沒有成功。直到1973年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上有了初步的共識。美國認為不能超過3海里(越小的領海越有利於美海軍抵近他國),蘇聯認為不能超過12海里,中國說各國應根據自己的情況合理確定總之,最後寫進《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是12海里。
Ⅳ 中國各個海域的面積大小 中國海域面積是多少
1、中國領海為鄰接其陸地領土和內水的一帶海域,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12海里;海域面積約473萬平方公里。
2、根據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整個海洋可劃分為內水、領海、群島水域、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大陸架、公海和國際海底區域等海域。其中,領海和內水屬於國家領土的范圍,而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則組成國家管轄區域。
3、中國主張12海里領海權,即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十二海里,12海里外就不是中國領海。
4、大家常說的300多萬是指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的面積。
5、專屬經濟區,為領海以外並鄰接領海的區域,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延至二百海里。
6、大陸架,為領海以外依本國陸地領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擴展到大陸邊外緣的海底區域的海床和底土;如果從測算領海寬度的基線量起至大陸邊外緣的距離不足二百海里,則擴展至二百海里。
Ⅵ 中國領海寬度多少海里
中國領海寬度12海里,從領海基線到領海外側外線的距離,領海寬度涉及沿海國在其毗連的海域有多大行使主權的空間,在原則上,領海寬度由各沿海闊根據本國的地理特點。
經躋發展和國家安全的需要,並照顧到鄰國的正當利益以及國際航行的便利,參照國際法規則合理地予以確定。長期以來,領海寬度是國際海洋法最具爭議的問題之一,也是領海制度中的核心問題之一。在第三次聯合國海洋法會議上,各國基本取得一致意見。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第三條的規定,沿海國的領海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不應超過12海里。
Ⅶ 我國領海的寬度是多少
12海里。依照1958年9月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關於領海的聲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這項規定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同大陸及其沿海島嶼隔有公海的台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
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每一國家有權確定其領海的寬度」,但對其最大范圍作了限制,即:「從按照本公約確定的基線量起不超過12海里的界限」。
(7)中國海域多寬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中國近海包括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台灣島以東的太平洋的一部分。渤海、黃海、東海、南海連成一片,呈弧形環繞在我國大陸的東面和東南面。
渤海是中國最北端的海域,被山東半島、遼東半島和華北平原環繞,僅東部以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是一個半封閉的大陸架淺海,海水平均深度約18米,面積約7.7萬平方千米。
黃海位於中國大陸與朝鮮半島之間,北在鴨綠江口,南以長江口北角到韓國濟州島的西南角連線與東海分隔,西北以遼東半島南端的老鐵山角到山東半島北岸的蓬萊角連線與渤海分隔,為一半封閉的淺海,海水平均深度約44米,面積約38萬平方千米。
東海位於中國大陸與台灣島以及日本九州島和琉球群島之間,北與黃海相連,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島南端連線與南海分隔,是一個比較開闊的邊緣海,海水平均深度約370米,面積約77萬平方千米。
南海位於中國南部,南接大巽他群島的加里曼丹島,東鄰菲律賓群島,西面是中南半島和馬來半島。南海海域遼闊,海水平均深度約1212米,最深達到5559米,面積約350萬平方千米。
毗鄰中國的海域總面積約為470萬平方千米,其中,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定,我國主張管轄的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這其中包括了內海、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中國於1958年9月4日發表關於領海的聲明,宣布中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1海里≈1.852千米),該規定適用於中國的一切領土,「包括中國大陸及其沿海島嶼,和同大陸及其沿海島嶼隔有公海的台灣及其周圍各島、澎湖列島、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其他屬於中國的島嶼」。
1982年,聯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通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把12海里規定為領海寬度的最大限制。但世界各國領海寬度有3海里、12海里、200海里等多種類別。
1992年,我國政府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1998年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領海寬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領海
Ⅷ 中國的領海有多寬
12海里=22.224千米(公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規定,每一國家的領海寬度,都不應超過12海里。
我國的領海寬度為12海里!
以連接大陸岸上和沿海岸外緣島嶼上各基點之間的各直線為基線,從基線向外延伸12海里的水域為中國領海。
領海基線怎麼確定?
領海的基線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
低潮線:落潮中,隨著海面降落至停潮時的海水面與陸地相吻合的界線。
我們一般有3種確定沿海國領海基線的方法:
正常基線法;
直線基線法;
混合基線法。
直線基線法
指在海岸線極為曲折,或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島嶼時,在海岸或島嶼上選擇一些適當點,連接這些點,形成直線基線。
因我國的海岸線曲折,島嶼眾多,故採用直線基線法來確定領海基線。
西沙群島領海基線就是採用直線基線法
Ⅸ 中國管轄海域到底有多大
中國主張12海里領海權,即領海的寬度從領海基線量起為十二海里,12海里外就不是中國領海。我國內海、領海共有37萬平方千米,我國管轄海域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中國的海洋面積約為300萬平方千米,東部和南部大陸海岸線1.8萬多千米,內海和邊海的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
Ⅹ 中國領海寬度多少海里
中國水域面積約470多萬平方千米。
中國管轄面積473萬平方千米的說法,都是混淆了中國管轄海洋面積與中國內海與邊海水域面積兩個概念。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是中國周邊的邊緣海,面積分別為7.7,38,77和350萬平方千米。加上台灣東部的200海里以內的近海面積8萬平方千米,中國周邊的近海水域面積確有473萬平方千米。
爭議海域
根據世界海洋法規定:有大約120萬平方公里的海洋國土處於爭議中,在黃海,與我國有16萬平方公里的爭議地區。在南海、領海及專屬經濟區和架。中國面臨著激烈的海域劃界爭端,要按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爭得300萬平方公里的管轄海域,中國擁有的海洋國土面積是299,我國與朝鮮和存在著18萬平方公里的爭議海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