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寧多少平方
Ⅰ 景寧縣是哪個市的
景寧縣是麗水市的。
景寧畲族自治縣,浙江省麗水市轄縣,位於浙江西南部、洞宮山脈中段,屬浙南中山區;地勢由西南向東北漸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為主,屬中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縣域面積1950平方公里,下轄2個街道,4個鎮,15個鄉。
景寧縣地形地貌
地勢由西南向東北漸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為主,發源於洞宮山脈的甌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東北貫穿全境,將縣境分為南北兩部分,形成兩岸寬約124.6公里的狹長帶。
構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兩山夾一水,眾壑鬧飛流"的地貌格局。境內海拔高低懸殊,全縣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779座,其中15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座。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景寧畲族自治縣
Ⅱ 景寧是山東哪裡的
景寧不是山東的,是浙江的。
景寧,隸屬浙江省麗水市,為「革命老區縣」、「中國農村水電之鄉」、畲族自治縣。位於浙江西南部、洞宮山脈中段,屬浙南中山區。位於北緯27°58′,東經119°38′。總面積1949.98平方千米。總人口17萬人(2004年)。景寧縣東鄰青田縣、文成縣,南銜泰順縣和福建省壽寧縣,西接慶元縣、龍泉市,北毗雲和縣,東北連蓮都區。1990年人口17.3萬。漢族為主,有畲、藏、苗、彝、侗、黎等少數民族。縣政府駐地鶴溪鎮。郵政編碼:32300,長途電話區號:為0578。
中文名稱: 景寧畲族自治縣
外文名稱: Jingning Shezu Zixian
別名: 景寧縣
行政區類別: 自治縣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
下轄地區: 5個鎮、16個鄉、1個管理區
政府駐地: 鶴溪鎮
電話區號: 0578
郵政區碼: 323500
地理位置: 浙閩邊界
面積: 1949.58平方千米
人口: 17萬人
方言: 吳語-麗水片-景寧話;畲語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時思寺、畲鄉之窗、爐西峽、九龍山、封金山、草魚塘、望東洋
機場: 溫州機場
火車站: 麗水火車站
車牌代碼: 浙K: C0000
行政區代碼: 331127
主要鄉鎮: 鶴溪 沙灣 英川 梧桐 大漈 渤海
Ⅲ 景寧畲族自治區在哪兒呢
景寧是畲族自治縣,不是區
景寧,隸屬浙江省麗水市,為「革命老區縣」、「中國農村水電之鄉」、畲族自治縣。位於浙江西南部、洞宮山脈中段,屬浙南中山區。位於北緯27°58′,東經119°38′。總面積1949.98平方千米。總人口17萬人(2004年)。景寧縣東鄰青田縣、文成縣,南銜泰順縣和福建省壽寧縣,西接慶元縣、龍泉市,北毗雲和縣,東北連蓮都區。1990年人口17.3萬。漢族為主,有畲、藏、苗、彝、侗、黎等少數民族。縣政府駐地鶴溪鎮。郵政編碼:32300,長途電話區號:為0578。
Ⅳ 景寧畲族自治縣的行政區劃
景寧畲族自治縣位於浙江省西南部,北緯27°58′,東經119°38′。總面積1949.98平方千米。屬麗水市,東鄰青田縣、文成縣,南銜泰順縣和福建省壽寧縣,西接慶元縣、龍泉市,北毗雲和縣,東北連麗水市。
2000年,景寧畲族自治縣轄5個鎮、19個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153011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鶴溪鎮 37481 渤海鎮 6861 東坑鎮 8082 英川鎮 1270
沙灣鎮 13683 外舍鄉 4316 大均鄉 3168 澄照鄉 5213
梅歧鄉2934 金鍾鄉 4218 鄭坑鄉 2144 大順鄉 4516
陳村鄉 4902 大儉鄉 2927 景南鄉 4243 雁溪鄉 3115 葛山鄉 3748
鸕鶿鄉 4888 梧桐鄉 4541 標溪鄉 3530 毛垟鄉 3944 秋爐鄉 4300 大地鄉 5479 家地鄉 2073。
2002年,因建英川電站,撤銷木耳口村,建木岱口村。
2002年,景寧畲族自治縣轄5個鎮、19個鄉,4個社區、4個居民區、283個行政村:
鶴溪鎮、英川鎮、渤海鎮、東坑鎮、沙灣鎮、 外舍鄉、大順鄉、陳村鄉、景南鄉。
澄照鄉、毛垟鄉、秋爐鄉、大地鄉、梅岐鄉、鄭坑鄉、 葛山鄉、金鍾鄉、大均鄉。
梧桐鄉、大際鄉、標溪鄉、家地鄉、鸕鶿鄉、雁溪鄉。
2003年3月10日,
一、撤銷外舍鄉、金鍾鄉,兩鄉之域並入鶴溪鎮。鶴溪鎮現總面積108.6平方公里,轄4個社區,17個行政村25869人。鶴溪鎮容並外舍鄉、金鍾鄉後,總面積擴大到292.9平方公里,轄4個社區,37個行政村,人口增至32983人。
二、撤銷渤海鎮、大順鄉、陳村鄉,復建新渤海鎮、九龍鄉。分割現渤海鎮,以其庫南、庫北之域為基礎,分別與大順鄉、陳村鄉庫南、庫北之地合並,復建新的渤海鎮和九龍鄉。渤海鎮:位於縣境東北,灘坑電站水庫之南。所管轄區域以現渤海鎮水庫以南未淹地域為基礎,合並大順鄉、陳村鄉水庫以南未淹地域。總面積109.6平方公里,轄14個行政村9314人,鎮政府駐地為現渤海鎮鮑山頭村。九龍鄉:位於縣境東北,灘坑電站水庫之北。所管轄區域以現渤海鎮水庫以北未淹地域為基礎,合並大順鄉、陳村鄉水庫以北未淹地域。總面積204平方公里,轄21個行政村7159人,鄉政府駐地現大順鄉新長汀行政村。
區劃詳情
截至2010年6月止,景寧畲族自治縣轄5個鎮、16個鄉、1個管理區。
鶴溪街道、紅星街道、沙灣鎮、渤海鎮、東坑鎮、英川鎮、梧桐鄉、大均鄉、澄照鄉、大漈鄉、大地鄉、家地鄉、標溪鄉、毛垟鄉、秋爐鄉、鄭坑鄉、九龍鄉、葛山鄉、鸕鶿鄉、雁溪鄉、梅岐鄉、景南鄉。
Ⅳ 說說景寧是個什麼樣的地方吧
景寧畲族自治縣成立於1984年,是目前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地方。畲漢人民由於長期交錯雜居,在政治、經濟、文化上都有密切聯系,畲族的生產生活水平與當地漢族日漸接近。只是在語言、生活習俗和宗教信仰上,還保留有本民族的特點。中國浙江省景寧畲族自治縣,位於浙南與閩北山區的給合部,介於東經119度14分、119度58分、北緯27度39分一28度11分之間。東臨青田縣、文成縣,南銜泰順縣和福建省壽寧縣、西接慶元縣、龍泉市,北毗雲和縣,東北連蓮都區。地處浙南山地中部,洞宮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斜貫,峰巒聳立,千米以上山峰近779座。境內自然資源極為豐富,名優特產數多質好,民族風情旅遊令人流連忘返。景寧是全國香菇發祥地之一,是全國有名的香菇之鄉。景寧是華東地區唯一的少數民族自治縣,全國唯一的畲族自治縣,又是浙江、安徽兩省畲族的發樣地和主要聚居地,1984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畲族自治縣,全縣總面積1950平方公里,轄5鎮19個鄉,人口l7.68萬人(到2000年底止),縣政府駐鶴溪鎮。
一、自然條件
景寧屬典型的山區,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全縣耕地面積10.5萬畝,山地270萬畝。景寧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境內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氣候垂直分布差異明顯,自然資源豐富,開發前景廣闊。景寧是全省八個重點林業縣之一。全縣有林地234萬畝,森林蓄積量470餘萬立方,毛竹立竹量2000萬余支,森林覆蓋率達78.6%。境內水力資源佔全省的可開發的水力資源十分之一,可開發的水力資源 55萬千瓦。到目前全縣建成94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7.019萬千瓦。名優特產數多質好,惠明茶曾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為浙江省七大名茶和全國重點名茶之一,「山山」牌香菇、黑木耳雙雙榮獲1995年全國第二、三屆農業博覽會金獎;厚朴、杜仲、獲苓、金銀花等中葯材產量均較大,並有全國最大的人工厚朴林基地,其它如獼猴桃、柑桔、雪梨、野生菜類均有較大開發價值;礦產資源以鐵、銅、銅、鉛鋅、金、銀、葉臘石、瑩石、花崗岩等儲量較大;蒼莽山野,有動物500餘種,近60種屬於珍稀類,40多種為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勞動力資源富裕,勞動力成本低廉。
二、基礎設施
景寧地處浙江省與福建省的交結處,素為改革開放前沿溫州的腹地,直線距離杭州市295KM,東北與金麗溫鐵路和330國道銜接。離鐵路麗水站僅此 94KM,離溫州飛機場230KM。省道公路雲壽線貫穿全境。縣內已經實現鄉鄉通公路。郵電通訊沒施完善,技術裝備先進。目前已實現鄉鄉通程式控制,行政村通話率近 ;行動電話復蓋全縣主要鄉鎮、無線尋呼基本覆蓋全縣;數據網通達全縣主要鄉鎮。景寧縣為全國首批農村電氣化試點縣,早已實現村村通電目標。目前全縣已經建成小水電站94 座,總裝機容量達7.019 萬千瓦,是浙江省電力電量較為豐富的縣市之一。縣城鶴溪鎮規模不斷擴大,市政設施日臻完善,管理水平與環境質量明顯提高;建築設計和城鎮布局風格獨特,宛若是鑲嵌在浙西南的一顆璀燦明珠。
三、社會事業
景寧縣政府重視社會事業發展,各項社會事業發展較快。全縣已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掃除青牡年文盲工作也已通過了省政府驗收,教育基礎設施改善較快,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目前全縣有省重點中學1所,民族中學1所,縣級中學3所。職業教育、幼兒教育、成人教育均得到較快發展。景寧縣科技隊伍不斷擴大,科技事業碩果累累,全縣各種學會、協會、研究會40個,會員1417人,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年提高。縣級文化機構和常規文化場所俱全,農村文化生活日漸豐富多采,1994年畲族文化藝術代表團成功地進行了訪日演出,促進了國際間的文化交流;大型民族歌舞劇,《畲山風》1998年為省第十次黨代會獻禮節目,同年晉京演出。
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工作通過省政府驗收,縣城有縣人民醫院、婦幼保健院、防疫站等衛生機構,鄉鎮衛生條件也日漸完善。縣內有新聞媒體《畲鄉報》、景寧有線電視台,城鄉電視覆蓋面不斷擴大;體育等其它社會事業也都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
四、名特優農產品
金獎「惠明茶」是商業部審定的全國重點名茶之一,產地鶴溪鎮惠明寺村。縣志稱:唐咸通二年,惠明和尚建寺山中,和畲民在寺四周地種茶,因此得名。歷代列為「貢茶」。1915年,惠明茶送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一等證書和金質獎章。《中國名茶》贊譽惠明茶茶條肥壯緊結,色澤翠綠毫顯,湯色清澈明凈,旗槍朵朵相列,滋味甘醇爽口,形、味、色、香俱佳。近年來,又歷次榮獲全國名茶,在1991年杭州國際茶文化節上,再次榮獲文化名茶獎。現有茶葉龍頭企業——景寧縣奇爾茶業有限公司。
畲鄉香菇相傳明太祖朱元璋奠都金陵,天旱祈雨素食乏味,軍師劉伯溫乘間進獻 景寧香菇,朱元璋啖之,甚喜,令每年進貢,劉伯溫顧念菇民生活困苦,又奉准種菇為景寧、龍泉、慶元三縣。如今,畲鄉菇農已發展1萬多戶,年產袋料香菇5000萬袋。景寧產的「山山」牌香菇還榮獲第二、三屆農業博覽會金獎。
景寧是我省第一個人工栽培黑木耳的縣。目前產量質量佔全省首位。這里所產黑木耳朵形大、肉質厚、顏色深、產量高,內含多種營養成分,產品遠銷日本、香港特別行政區等地。景寧黑木耳還評為全國同類產品出口質特等獎。同時「山山」牌黑木耳也在第二、三屆農業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景寧茯苓,享有聲譽,年產量達3000噸,產量質量為全省之最。茯苓為十方九用的中葯材,主治氣虛勞傷、水腫嘔瀉、腹瀉淋熱、遺精驚悸,以及健忘等病症。據《景寧縣志》記載:景寧茯苓栽培,始於明朝中期,距今已有400多年歷史。
厚朴為國家統一管理的4種名貴葯材之一。景寧是全國木本葯材厚朴最大的生產基地,厚朴年產量達5千多擔,約佔全國總產量的30%。厚朴是木蘭科落葉喬木,厚朴皮、花入葯,有健胃、解暑、理氣、止吐、止痛、鎮咳功效。景寧山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這里出產的厚朴皮厚、油多、香味濃,更有獨特的葯效。
金鍾雪梨產於景寧縣金鍾鄉,有300多年的栽培歷史。曾以「香盈齒頰如蜜、皮薄肉細品質上」聞名於世。香甜可口,消暑化痰,頗有潤肺止咳、生津通便之功效,是老少咸宜的補益果品。
仙姑特早蜜桔產於景寧境內甌江支流小溪沿岸。由於沿溪一帶土壤肥沃,有得天獨厚栽培柑桔小氣候,品質和風味遂迥異於其他桔類而獨樹一幟,果實色澤深濃,大小勻稱,風味頗佳,1991年被評為全省柑桔一等獎。
Ⅵ 景寧什麼 地形
景寧地處浙南山地中部,洞宮山脈自西南向東北斜貫,峰巒聳立,千米以上山峰近 800座。地形復雜,地勢由西南向東北漸傾。地貌以深切割山地為主,發源於洞宮山脈的甌江支流小溪,自西南向東北貫穿全境,將縣境分為南北兩部分,形成兩岸寬約124.6公里的狹長帶,構成了"九山半水半分田"和"兩山夾一水,眾壑鬧飛流"的地貌格局。境內海拔高低懸殊,最高的大漈鄉海拔1020米,最低的陳村鄉海拔8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