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最小多少厘米
『壹』 蝴蝶資料
基本信息
(拉丁:Rhopalocera;英:butterflies)
蝴蝶 (Butterfly)
昆蟲的一種。蝴蝶、蛾和弄蝶都被歸類為鱗翅目。現今世界上有數以千計的物種都歸在這類下。它們從白堊紀起隨著作為食物的顯花植物而演進,並為之授粉。它們是昆蟲演進中最後一種物種。
鱗翅目的錘角亞目,俗名蝴蝶。也作「胡蝶」。舊時以為蝶的總稱,今動物學以為蝶的一種。
蝶,通稱為「蝴蝶」,全世界大約有14000餘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在世界其他地區除了南北極寒冷地帶以外,都有分布,在亞洲,台灣也以蝴蝶品種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鮮艷,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這是和蛾類的主要區別,蛾的觸角形狀多樣)。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專門有人收集各種蝴蝶標本,在美洲「觀蝶」遷徙和「觀鳥」一樣,成為一種的活動,吸引許多人參加。有許多種類的蝴蝶是農業和果木的主要害蟲。
形態特徵
觸角端部加粗,翅寬大,停歇時翅豎立於背上。蝶類觸角為棒形,觸角端部各節粗壯,成棒錘狀。體和翅被扁平的鱗狀毛。腹部瘦長。蝶類白天活動。在鱗翅目158科中,蝶類有18科。蝶類成蟲取食花粉、花蜜;有的幼蟲為植食性,為害林木與莊稼。有的幼蟲吃蚜蟲,是益蟲。蝶類翅色絢麗多彩,人們往往作為觀賞昆蟲。
發育過程
蝴蝶一生發育要經過完全變態,即要經過四個階段:卵、幼蟲、蛹、成蟲。
卵
蝴蝶的卵一般為圓形或橢圓形,表面有蠟質殼,防止水分蒸發,一端有細孔,是精子進入的通路。不同品種的蝴蝶,其卵的大小差別很大。蝴蝶一般將卵產於幼蟲喜食的植物葉面上,為幼蟲准備好食物。
幼蟲
幼蟲孵化出後,主要就是進食,要吃掉大量植物葉子,幼蟲的形狀多樣,有肉蟲,也有毛蟲。蝴蝶危害農業主要在幼蟲階段。隨著幼蟲生長,一般要經過幾次蛻皮。
蛹
幼蟲成熟後要變成蛹,蝴蝶的蛹不吐絲作繭,幼蟲一般在植物葉子背面隱蔽的地方,用幾條絲將自己固定住,然後會逐漸變硬,成為一個蛹。
成蟲
成蟲性成熟後,從蛹中破殼鑽出,但需要一定的時間使翅膀乾燥變硬,這時的蝴蝶無法躲避天敵,屬於危險期。翅膀舒展開後,蝴蝶就可以飛翔了,蝴蝶的前後翅不同步扇動,因此蝴蝶飛翔時波動很大,姿勢優美,所謂「翩翩起舞」,來源於蝴蝶的飛翔。成蟲以花蜜為食物,有的品種也吸食樹汁、水中溶解的礦物質等。一般蝴蝶成蟲交配產卵後就在冬季到來之前死亡,但也有的品種會遷徙到南方過冬,遷徙的蝴蝶群非常壯觀。目前比較聞名的蝴蝶越冬地點是美洲的墨西哥和中國的雲南等地。
分布范圍
全球有記錄的蝴蝶總數有17000種,中國約佔1300種。蝴蝶的數量以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出產最多,其次是東南亞一帶。世界上最美麗、最有觀賞價值的蝴蝶,也多出產於南美巴西、秘魯等國。而受到國際保護的種類,多分布在東南亞,如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在同一地區、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濕濕度環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應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種群。中國的雲南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亞洲,台灣也以蝴蝶品種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鮮艷,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這是和蛾類的主要區別,蛾的觸角形狀多樣)。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專門有人收集各種蝴蝶標本,在美洲「觀蝶」遷徙和「觀鳥」一樣,成為一種的活動,吸引許多人參加。但是,有許多種類的蝴蝶是農業和果木的主要害蟲。
天敵
蝴蝶的主要天敵有:
* 蟻:螞蟻會攻擊毫無防禦能力的蝴蝶幼蟲。
* 甲蟲
* 鳥:有的蝴蝶翅膀上有眼狀的,物的眼睛,這種眼狀斑也可迷惑鳥類。
* 蠅
* 蜥蜴、蛙和 蟾蜍
* 螳螂
* 蜘蛛
* 黃蜂、寄生蜂
分類種類
根據蝴蝶的特徵和進化的程度,全世界的蝴蝶可分為4總科、17科、分列如下:
★弄蝶總科 [Hesperoidea]
☆弄蝶科 Hesperiidae
☆韁弄蝶科 Euschemonidae
☆大弄蝶科 Megathymidae
★鳳蝶總科 [Papilionoidea]
☆鳳蝶科 Papilionidae
☆絹蝶科 Parnassiidae
☆粉蝶科 Pieridae
★蛺蝶總科 [Nymphaloidea]
☆灰蝶科 Lycaenidae
☆蜆蝶科 Riodinidae
★灰蝶總科 [Lycaenidea]
☆喙蝶科 Libytheidae
☆眼蝶科 Satyrldae
☆環蝶科 Amathusiidae
☆斑蝶科 Danaidae
☆閃蝶科 Morphidae
☆蛺蝶科 Nymphalidae
☆袖蝶科 Heliconiidae
☆珍蝶科 Acraeidae
☆綃蝶科 Ithomiidae
上述分類中、大弄蝶、綃蝶、閃蝶、袖蝶、韁弄蝶五科中國均無分布。鳳蝶科和閃蝶科是最有美學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蝴蝶,其次為蛺蝶科、粉蝶科、絹蝶科、斑蝶科、環蝶科等。
按照生態環境來劃分,還可將蝴蝶分為以下類型:森林蝶類、沼澤蝶類、森林草原蝶類、農業植物蝶類。
中國蝴蝶
中國蝴蝶種類豐富,尤其是在亞熱帶地區。常見的科有:
鳳蝶科:本科蝴蝶屬中型至大型的美麗蝶種。常以黑、黃、白色為基調,飾有紅、藍、綠、黃等色彩的斑紋,部分種類更具有燦爛耀目的藍、綠、黃等色的金屬光澤。
後翅一般有尾帶,更增娉妍。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地區,食芸香科、繖形科植物。有時成害,如黃鳳蝶、玉帶鳳蝶等。
多數鳳蝶成蟲下唇須退化(喙鳳蝶屬例外);觸角端部逐漸加粗。前足脛節內側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對稱的爪1對。
前後翅近似三角形;兩翅中室均為閉式。前翅R脈5分支,R4與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大多數種類具有基橫脈(cu-a),A脈有2條(2A及3A)。後翅肩區具鉤狀肩橫脈(h);外緣呈波紋狀;內緣收縮,靜止時側面明顯露出腹部,A脈只有1條(2A);多數種類M3脈延伸為尾突,部分種類有2條以上尾突或者無尾突。
粉蝶科:本科蝴蝶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常以白、黃色為基調,飾有黑、紅、黃等色彩的斑紋,多數種類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狀。白粉蝶和 Pieris napi 均為害十字花科蔬菜,樹粉蝶為害果樹。
粉蝶科成蟲的前足端部兩爪間具有一個中墊(吸盤),因此它們能夠停留在豎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體表面。
前後翅近似隋圓形;兩翅中室均為閉式。前翅R脈3至5分支,多數種類前翅的R2與R3常合並,部分種類的R4與R5也有合並;M1與R脈共柄;A脈只有1條(2A)。後翅具有肩橫脈(h);兩翅外緣較鈍圓;靜止時側面看不見腹部,後翅內緣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蛺蝶科: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少數為大型種,已知5000種以上,是蝶類中為數最多的一科。色彩豐富,形態各異。前足退化,無爪,翅疊於背上。易於識別。稻眼蝶幼蟲為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紋,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 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少數為大型種。色彩豐富,形態各異。
蛺蝶科成蟲的下唇須特別粗壯;觸角端部明顯加粗;部分種類的中胸特別粗壯發達;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為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
本科蝴蝶的翅形豐富多變,屬間的差別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為開式或閉式;R脈5分支,R2至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後翅近圓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種類邊緣呈鋸齒狀;中室開式或閉式;肩區具有較發達的肩橫脈(h); 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灰蝶科:本科蝴蝶屬小型蝶種。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為主,部分種類兩翅表面具有燦爛耀目的紫、藍、綠等色的金屬光澤,且兩翅正反面的顏色及斑紋截然不同,反面的顏色豐富多采,斑紋變化也很多樣。
灰蝶科成蟲的觸角具多數白環;前足退化,但仍能用於步行,雄性前足多為一跗節,一爪,極少分節;雌性前足為2至5跗節。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為閉式或開式;R脈3至4分支,R4至R5共柄;M1與R脈共柄;A脈基部有或無分叉(3A並入2A或無),。後翅近卵圓形形;中室為閉式或開式;肩區無肩橫脈;內緣的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幼蟲大都植食性,少數能捕食蚧或蚜。
絹蝶科:本科昆蟲翅薄半透明,無尾,一般白色或帶有花紋,極為娟麗,為山棲性,多在寒冷地區。
環蝶科:本科蝴蝶多屬中型至大型的蝶種。常以灰褐、黃褐色為基調,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 色暗多呈黃色,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數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點。末端部分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為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
兩翅面積較大,蟲體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為閉式,後角向外突出;前翅R脈4至5分支,R2至R5共長柄;M1與 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後翅近圓形;中室為開式;肩區具肩橫脈 (h);內緣臀區很發達,A脈有2條(2A及3A),兩翅反面近亞外緣常具多數環狀斑紋。
閃蝶科:大型華麗的蝶種,翅膀寬大,翅展75——200毫米。常以黑、白色為基調,飾有紅、白、黑、青藍等色彩的斑紋,部分種類更具有燦爛耀目的紫藍色金屬光澤。
斑蝶科:中型或大型的種類,體多黑色,頭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點,翅膀多色彩艷麗有群棲習性。常以黑、白色為基調,飾有紅、白、黑、青藍等色彩的斑紋,部分種類更具有燦爛耀目的紫藍色金屬光澤。 斑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前足為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胸部側面常具有多數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縮的長毛撮。
前後翅近似三角形;兩翅中室均為閉式。前翅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R脈共短柄;前翅 A脈基部呈分叉狀 (3A並入2A)。 後翅圓三角形,肩區具短小肩橫脈(h);A脈有2條(2A及3A);部分種類的雄蝶有香鱗斑或突出的香鱗囊。
其他蝴蝶種類
眼蝶科
Satyridae
本科蝴蝶多屬小型至中型的蝶種。常以灰褐、黑褐色為基調,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
眼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只有一跗節,雌性4至5跗節,爪全退化。
前翅呈圓三角形;中室為閉式;前翅Sc脈基部常膨大,部分種類的Cu脈及 A脈的基部也有膨大;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後翅近圓形;中室為閉式;肩區具較發達的肩橫脈(h);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 (2A及3A),兩翅反面近亞外緣常具多數眼狀的環形斑紋。
珍蝶科
Acraeidae
本科從蛺蝶科分出,成蟲近似斑蝶科種類,因此又稱班蛺蝶科。成蟲屬中小型蝶種。呈褐色或紅色,飾有黑、白色彩的斑紋。
珍蝶成蟲觸角端部逐漸加粗,但不明顯;前足退化,收縮不用,雄性只有一跗節,雌性5跗節,爪全退化,中後足的爪不對稱;雌性交尾後,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
成蟲前翅呈窄長卵圓形,明顯長於後翅;中室為閉式;R脈5分支,R2至R5共柄;M1與R脈不共柄;A脈只有1條(2A)。後翅近卵圓形;中室為閉式;肩區具肩橫脈(h);M1與Rs共短柄;內緣臀區的A脈有2條(2A及3A)。
喙蝶科
Libytheidae
本科蝴蝶的種類較少,全世界只有十種。屬中小型的蝶種,是至今發現在地球出現最早的蝶種。
喙蝶科成蟲的下唇須特別長,達頭長的兩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縮不用,端部為一跗節,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
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為弱的橫脈封閉;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 R脈不共柄,M2脈明顯突出,超過頂角;A脈基部有分叉 (3A並入2A)。後翅呈多邊形;中室端部為弱橫脈封閉;肩區具肩橫脈(h);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2A及3A)。
蜆蝶科
Riodinidae
本科蝴蝶屬小型蝶種。以紅、褐、黑色為主,飾有白色斑紋,且兩翅正反面的顏色及斑紋對應相似。
蜆蝶科成蟲的觸角具多數白環;雄性前足退化,收縮不用,端部為一跗節,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為閉式;R脈5分支,R3至R5共柄;M1與R脈共柄;A脈基部有分叉 (3A並入2A)。後翅近卵圓形形;中室為閉式;肩區具較發達的肩橫脈(h);內緣臀區較發達,A脈有2條 (2A及3A)。
弄蝶科
Hesperiidae
本科蝴蝶種類較多。成蟲屬於小型蝶種,是蝶類中形態及生活習性最特殊的種類。
弄蝶科成蟲的觸角端部呈尖鉤狀;雌雄成蟲的前足均正常。
成蟲前翅呈窄長三角形;中室開式或閉式;R脈5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行伸出;A脈有2條(2A及3A)。後翅多呈三角形;中室開式或閉式;M脈2至3條;肩區具肩橫脈(h);內緣臀區發達,A脈有2條 (2A及3A)。
約有600種,台灣產約32種。
此科最具觀賞價值,中大體型,
色彩鮮麗,大部份有尾狀突起。
約有3500種,台灣產約73種。
其外型極具差異。
主食為動物屍液、樹液、動物排泄等很少吸花蜜。
約有1000種,台灣產約33種。
一般為中型,以白、黃或澄色為主,
飛行時一副很纖弱的樣子。
約有5500種,台灣產約100種。
體型非常小,但都很漂亮,
其習性、食性非常復雜。
約有450種,台灣產約18種。
本科全身和翅上有漂亮的斑點,
是一種警戒色,具有遏阻作用。
約有2500種,台灣產約41種。
成蟲翅上有眼狀紋,喜歡昏暗的環境,
吸食腐爛的果實、樹液或屍液。
約有3000種,台灣產約56種。
此類最不像蝴蝶,體型短小肥胖,
飛翔快速,停留時的姿態也與一般蝴蝶不同。
中低海拔常見,台灣產約1種。
幼蟲以竹子為寄主,公母蝶的紋路差異較小
體型碩大,飛行緩慢,不易與其它蝶種搞混。
山區較容易見到,台灣產約1種。
幼蟲以沙楠子樹及朴樹為寄主,
又稱天狗蝶,公母蝶相近,不易分辨。
生活習性
取食
蝶類幼蟲咬破卵殼孵化外出以後,有些種類略事休息,就直接啃食寄主植物;有些種類(例如紅眼竹弄蝶)則先行取食卵殼,然後取食植物;更有一些種類還需取食每次蛻皮時所蛻下來的舊表皮,例如菜粉蝶和斑緣豆粉蝶等。
蝶類幼蟲的取食對象,因蟲種而各有不同,大多數幼蟲嗜食葉片;有些種類,例如花粉蝶、橙斑襟粉蝶等嗜食花蕾;還有一些種類蛀食嫩莢或幼果,例如豆莢灰蝶蛀食嫩豆莢,梔子灰蝶蛀食梔子幼果。此外在灰蝶科中,有少數種類的幼蟲是肉食性的,例如,蚧灰蝶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專以竹蚜為食,這種肉食性的種類在蝶類中是並不多見的益蟲。
取食植物葉子的幼蟲,如是第一齡的初期,常在葉背啃食葉肉,殘留上表皮,形成玻璃窗樣的透明斑,以後幼蟲食葉穿孔,或自葉緣向內蠶食;隨著蟲體長大,食量也越來越大。在一株植物上蟲口密度大的時候全株被啃食一空。
活動和棲息
蝶類幼蟲的活動和棲息的習性,也因蟲種而各不相同。從活動時間來看,一般種類都是在早晚日光斜射時出來活動。但是,有些種類(如菜青蟲等)是在白天活動的,也有一些種類(如許多弄蝶幼蟲)是夜出活動的。
從活動的規律性來看,許多群棲性種類的初齡幼蟲,取食和棲息的活動是一致的(Ⅰ、Ⅱ齡比較明顯);集中在一起取食或棲息,中華虎鳳蝶就是一例。更有一些蝶類如蕁麻蛺蝶的幼蟲經常數十成群地在蕁麻枝葉間吐絲作成亂網,猶如蜘蛛那樣匿居其中,藉以防禦外敵,而且同時取食和棲息,頗有規律。蝶類幼蟲的棲息場所,一般都很隱蔽,因此,在野外不很容易找到個別幼蟲。
有些蝶類的幼蟲常有綴葉為巢而隱居其中的習性,綴葉的方法因蟲種各有不同,有綴一葉的,有綴數葉的,各有各的式樣或技巧。香蕉弄蝶幼蟲能將香蕉葉的邊緣褶黏成巢而隱居其中,稻弄蝶則常綴聯數葉而巢居其中。有巢居習性或結網群棲習性的幼蟲,它們都在棲息處的近旁取食,絕不遠出,一有驚動,立即退人巢內躲藏,這與一般蝶類的棲息習性完全不同。
水是生物有機體在新陳代謝作用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成分。因此我們常常能看到蝴蝶停在潮濕的地上吸水,尤其是稍含鹹味的水,最能吸引它們來飲。每當烈日臨空的炎夏正午,在窪陷的山路上,在溪邊,就有各式各樣的蝴蝶成群聚集在那裡吸水。
養殖採集
一.蝴蝶的飼養.
從野外採集來的優質蝴蝶的幼蟲.成蟲.卵和蛹均可移入室內飼養.蝴蝶飼養室通常採用木製或竹製,用16--18目的銅紗,鐵紗或尼龍紗蓋籠室,以防外逃,如採用養蟲籠,籠高1.8--2米.由於飼養蝴蝶要經幼蟲.蛹.成蟲和卵四個階段,其形態和習性完全不同,飼養方法也各不同,從田間採回成蟲准備繁育時,必須是雌雄配對交配產卵.蝴蝶習慣在飛行中交配,故要准備較大的空間.交配後的雌蟲,喜歡在葉面.果面.平滑的枝幹或粗糙的縫隙等處產卵.室內飼養時應根據各處蝴蝶的不同習慣准備產卵場,如折的紙條.穀草.干枝.紗布等.卵期要注意保濕,過於乾燥會降低卵的孵化率,用濕紗布圍在卵面上,效果較好,卵孵化為幼種後,大多數以葉片.莖桿.花果為食.田間採回即可.為了保持飼料新鮮度,可將植物莖部插入盛水器中.或用濕棉球包裹.飼養密度每10平方厘米0.5--2隻,具有相互殘釘性的蟲種,蟲口密度應更少或單獨飼養.幼蟲發育到506齡老熟後即化蛹,可飼養室內,可用人工製作折疊的紙條.皺縮的紙團.禾稈及在木板上刻上若在小適應的凹陷小室等均可滿足幼蟲化蛹.應將它們放在黑暗的保濕土壤中.蝴蝶就是蛹羽化的成蟲,需要供給的吃的,包括天然食料和人工飼料兩大類.水.蜜汁.糖漿.牛奶等是常用的液體食料.供蝴蝶取食的糖水或蜜汁的濃度為1%--10%,可直接把液體食料裝入供食杯蝶等容器中.也可採用吸收性弱的脫脂棉.脫脂紗布等浸入供食液體後再放入瓶中,再將瓶倒置於底部朝有吸水紙或脫脂棉的玻璃器皿中,由外凸的脫脂棉等供給蝴蝶取食.還可自製適合不同蝴蝶"口味"的人工飼料.如鳳蝶類採用醋糖.葡萄糖.乾酵母.高蛋白.濾紙粉末.甘桔葉等.添加防腐劑。
二.蝴蝶的野外採集:
野外採集蝴蝶需備有捕蟲網.毒瓶.鑷子和三角紙袋等.捕蟲網可以自製,形狀是鐵絲彎成的直徑33厘米的網圈,兩端留出適當一段,彎成直角,固定在網柄上.風柄為長60--100厘米,粗1.5厘米的木棒,網袋可採用白色細眼珠羅紗.白蚊帳布或粗紗布及尼龍蚊帳等.由2片縫合而成,口部用白布包邊,穿套在網上.毒瓶是以毒氣裝氫化鉀5--10克或敵敵畏作毒餾.上蓋一層木屑壓緊後灌一層石膏即可,用熱石膏粉加清水製成石膏,糊時不宜過稠過稀以不下流為即.土法也可採集桃樹葉,攪料後每瓶放入0.5公斤,壓實約占瓶高的1/2--2/3,後撒一層熱石膏粉壓平,並均勻噴水使之結成硬塊,再用剪圓牛皮紙蓋住石膏粉即成,在桃樹葉上滴1--2滴敵敵畏效果更好。
如果在野外發現珍稀蝴蝶,迅速將網口張開,套住蝴蝶,隨即將網口向下翻,揮動網袋下部連蝴蝶一同甩到網圈上來.如大型蝴蝶則可以從網外捏住其胸部.輕輕放入預備的三角袋裡並註明採集地點和日期.如無毒瓶時,可用手指直接捏一蝴蝶的胸部,使之失去活動能力後再用鑷子輕輕夾入三角袋中.切忌用手觸摸翅膀,以保持自然美態.否則,受損蝴蝶售價降低。
蝶與蛾的分別
蝶類的特徵:蝴蝶是一類日間活動的鱗翅目昆蟲,通常可以從它們明亮的顏色和棒狀的觸角,以及它們休息的方式——即四翅合攏豎立於背上來辨認。
蛾類的特徵:蛾類可以根據其觸角加以區分——沒有棒狀的端部,而呈絲狀或羽毛狀。大多數蛾類在夜間活動,色彩較暗淡。
『貳』 蝴蝶之最有多少
世界上最大的蝴蝶
世界上最大的蝴蝶翅膀展開有30厘米,產於太平洋西南部的索羅門群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名字叫大鳥翼蝶。據資料,最初人們是在一個密林中發現它的。它在樹梢上飛來飛去,很不容易采捕,後來還是用弓箭將它射落的。
世界上最小的蝴蝶
最小的蝴蝶是藍灰蝶,翅展僅1.3厘米,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有採集記錄。
生活在最高地方的蝴蝶
我國的帕米爾高原最高處有7000多米,登山健兒曾在海拔6000米左右的冰川裂縫里看到過一種紫醬色的小灰蝶。
生活在最北方的蝴蝶
在北緯83度的地方,已是北極圈內,距離北極中心只有700 多千米。這里氣候嚴寒,在仍能看見有灰蝴蝶在那裡飛舞。
飛行最遠的蝴蝶
一種叫君主斑蝶的蝴蝶,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數百萬計地從加拿大東南部和美國東部山區飛到墨西哥城以西200公里處的「蝴蝶谷」這段距離5000多千米。
最貴的蝴蝶
1996年10月24日在法國巴黎一次拍賣會上,一隻叫大鳥翼蝶的蝴蝶標本以1800美元的高價賣出。這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拍賣出如此昂貴的蝴蝶標本。
翼振最慢的蝴蝶
蝴蝶翅膀震動的次數叫翼振。大部分的蝴蝶振動460~636次每分鍾,但金鳳蝶僅振動300次每分鍾,平均振動5次每秒鍾。
世界上翅形最長的蝴蝶
長翅大鳳蝶是非洲的代表鳳蝶,它在翅形長度常超過20~23厘米,比大鳥翼蝶的雄蝶還長。成蟲體內有劇毒,據說可毒死6隻貓。
『叄』 蝴蝶的外形,特徵
外形:觸角端部加粗,翅寬大,停歇時翅豎立於背上。蝶類觸角為棒形,觸角端部各節粗壯,成棒錘狀。體和翅被扁平的鱗狀毛。腹部瘦長。蝶類白天活動。在鱗翅目158科中,蝶類有18科。蝶類成蟲取食花粉、花蜜;有的幼蟲為植食性,為害林木與莊稼。有的幼蟲吃蚜蟲,是益蟲。蝶類翅色絢麗多彩,人們往往作為觀賞昆蟲。
特徵:蝴蝶的身體分為頭、胸、腹;兩對翅;三對足。在頭部有一對錘狀的觸角,觸角端部加粗,蝶翅寬大,停歇時翅豎立於背上。蝶類觸角為棒形,觸角端部各節粗壯,成棒錘狀。
『肆』 世界上最小的蝴蝶多大
最大和最小的蝴蝶
蝴蝶自古以來位世界各國人民所喜愛,蝴蝶的種類很多,全世界共有14000餘種,我國有1300種以上。我國的台灣省是著名的蝴蝶產地,素有「蝴蝶王國」製成,月有蝴蝶400餘種。
鳳蝶是最大的蝴蝶,也是最美麗的蝴蝶。鳳蝶翅上有紅、黃、藍、黑、白各種顏色,五彩繽紛,並構成美麗的斑紋,發出金屬的光彩。世界上最大的蝴蝶是南美鳳蝶,體長90毫米;翅展270毫米,相當一種中等體型鳥類的翅展。我國最大的鳳蝶翅展達150毫米。
最小的蝴蝶是小灰蝶,翅展16毫米。1983年6月,我國昆蟲學家馬恩沛,在雲南西雙版納小勐養大象自然保護區的原始森林裡採到一種小灰蝶,翅展長度僅13毫米,創造了最小的紀錄。小灰蝶雄雌體色不同,雌蝶通常呈暗色,雄蝶常具有翠、藍、青、橙、紅、古銅等顏色的金屬光彩。這類蝴蝶翅膀的正面,斑紋比較平淡,而翅膀的反面,卻色彩豐富,遠較正面突出。
『伍』 蝴蝶的特徵
蝴蝶的特徵為:體形大多在5~10cm之間,身體分為頭、胸、腹;兩對翅;三對足。在頭部有一對錘狀的觸角,觸角端部加粗,翅寬大,停歇時翅豎立於背上。蝶類觸角為棒形,觸角端部各節粗壯,成棒錘狀。體和翅被扁平的鱗狀毛。腹部瘦長。
蝶類幼蟲咬破卵殼孵化外出以後,有些種類略事休息,就直接啃食寄主植物;有些種類(例如紅眼竹弄蝶)則先行取食卵殼,然後取食植物。
從活動的規律性來看,許多群棲性種類的初齡幼蟲,取食和棲息的活動是一致的(Ⅰ、Ⅱ 齡比較明顯),集中在一起取食或棲息,中華虎鳳蝶就是一例。
(5)蝴蝶最小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全球有記錄的蝴蝶總數大約有 20000 種,中國約佔2153 種,在鱗翅目158 科中,蝶類有18科。蝴蝶的數量以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出產最多,其次是東南亞一帶。世界上最美麗、最有觀賞價值的蝴蝶,也多出產於南美巴西、秘魯等國。而受到國際保護的種類,多分布在東南亞,如印度尼西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等國。
在同一地區、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濕濕度環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應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種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蝴蝶
『陸』 關於蝴蝶的知識!
蝶,通稱為「蝴蝶,節肢動物門、昆蟲綱、鱗翅目、錘角亞目動物的統稱。
全世界大約有 14000 多種,大部分分布在美洲,尤其在亞馬遜河流域品種最多。中國有 1200 種。蝴蝶一般色彩鮮艷,身上有好多條紋,色彩較豐富,翅膀和身體有各種花斑,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8~30厘米左右,最小的只有 0.7 厘米左右。
蝴蝶和蛾類的主要區別是蝴蝶頭部有一對棒狀或錘狀觸角,蛾的觸角形狀多樣。
(6)蝴蝶最小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蝴蝶體形大多在5~10cm之間,身體分為頭、胸、腹;兩對翅;三對足。在頭部有一對錘狀的觸角,觸角端部加粗,翅寬大,停歇時翅豎立於背上。蝶類觸角為棒形,觸角端部各節粗壯,成棒錘狀。體和翅被扁平的鱗狀毛。腹部瘦長。
最大的是新幾內亞東部的亞歷山大女皇鳥翼鳳蝶,雌性翼展可達31厘米;最小的是阿富汗的渺灰蝶,展翅只有7毫米。口器是下口式;足是步行足;翅是鱗翅;屬於全變態。
蝴蝶翅膀上的鱗片不僅能使蝴蝶艷麗無比、還像是蝴蝶的一件雨衣。因為蝴蝶翅膀的鱗片里含有豐富的脂肪,能把蝴蝶保護起來,所以即使下小雨時,蝴蝶也能飛行。
『柒』 蝴蝶的資料
http://www.pupk.com/zt/zt2.asp
蝴 蝶 的 資 料
在茫茫的大千世界裡,我們常常能看到一類美麗的昆蟲——蝴蝶,它們揮動兩對色彩艷麗的大翅膀,飛翔在樹林、草叢鮮花中,為大自然平添了美色。人們喜愛它,研究它,並不斷地探索著它們的生活奧秘。早在18世紀中期,瑞典博物學家林耐(Carlvon linne" 1707~1778)就創設了鳳蝶屬(Genus Papilio 1758),開始了對蝶類的系統研究,此後就有65位昆蟲學家在1850年以前相繼創設了1105個蝶類屬名(包括同物異名的)。
蝴蝶在地球上分布很廣泛,南自赤道,北至北極圈內都有它們的蹤跡。
蝴蝶的成蟲,對自然界不但沒有害處,還有不少種類能夠傳播花粉。但是它們的大多數幼蟲自卵孵化到老熟都啃食各種各樣的植物,危害人們的經濟作物。例如稻苞蟲是水稻的大害蟲;菜青蟲是十字花科蔬菜的大害蟲。當它們猖獗為害時,都可能使人們在經濟上蒙受巨大的損失。不過大多數蝶類幼蟲取食的並不是人們栽培的主要經濟作物,或者由於它們的個體數量不多,不足以成災,所以不被列為害蟲。在蝶類裡面也有一些對人類有益的知名種類,例如蚧灰蝶( Spalgis Epius )的幼蟲嗜食咖啡蚧,竹蚜灰蝶( Taraka hamada )的幼蟲,取食竹蚜。這些都有效地抑制了害蟲的猖獗,維持了自然界的生態平衡。
世界上最大的蝴蝶 世界上最大的蝴蝶翅膀展開有30cm,產於太平洋西南部的索羅門群島和巴布亞紐幾內亞。他的名字叫大鳥翼蝶。據資料,最初人們是在一個密林中發現的,它在樹梢上飛來飛去,很不容易采捕,後來還是用弓箭將它射落。
世界上最小的蝴蝶 最小的蝴蝶是藍灰蝶,翅展僅1.3cm,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有採集記錄。
生活在最高地方的蝴蝶 我國的帕米爾高原最高處有7000多米,登山健兒曾在海拔6000米左右的冰川裂縫里看到過一種紫醬色的小灰蝶。
生活在最北方的蝴蝶 在北緯83度的地方,已是北極圈內,距離北極中心只有700 多千米。這里氣候嚴寒,在仍能看見有灰蝴蝶在那裡飛舞。
飛行最遠的蝴蝶 一種叫君主斑蝶的蝴蝶,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數百萬計地從加拿大東南部和美國東部山區飛到墨西哥城以西二百公里處的「蝴蝶谷」這段距離五千多千米。
最貴的蝴蝶 1996年10月24日在法國巴黎一次拍賣會上,一隻叫大鳥翼蝶的蝴蝶,最後竟以1800美元的高價賣出。這在世界上還是第一次拍賣出如此昂貴的蝴蝶標本。
翼振最慢的蝴蝶 蝴蝶翅膀震動的次數叫翼振。大部分的蝴蝶每分鍾振動460~636次,但金鳳蝶每分鍾僅振動300次,平均每秒鍾振動5次。
蝴蝶用腳來感覺滋味 一般動物都是用嘴來判斷食物的滋味,然而蝴蝶的味覺器官卻長在腳上。捉住一隻蝴蝶後,把它的雙翅合起來,小心地用架子夾住,讓它餓兩三天。然後,用沾有糖水的棉花球碰碰它的跗節,你可以看到蝴蝶馬上會伸出它的長喙,准備吸吮食物了。要是你直接用針撥開它捲曲著的長喙,浸入糖水中,蝴蝶就會立刻縮回長喙,即使再餓,對糖水卻是無動於衷。
蝴蝶有多少只小眼睛 蝴蝶有一對明亮放光的復眼,是由一萬五千多隻小眼睛組成的。他們都呈六角形的楔狀,上面大,下面尖,每隻小眼睛的側面都是互相緊密貼在一起的。
蝴蝶在哪裡睡覺 大多數蝴蝶是單獨過夜的,但也有一些斑蝶喜愛集群棲息。不同品種的蝴蝶有不同的睡覺地方:朴喙蝶喜歡在枯枝的梢頭安睡;桔鳳蝶多半在植物葉下棲息;絲網蛺蝶則睡在懸崖峭壁上;很多眼蝶乾脆就伏在草地上。
蝴蝶給宇宙飛行科學家的啟示 一種珍珠蝴蝶能維持自身體溫在34攝氏度左右,它是通過調節翅膀上的鱗片位置,來改變太陽光射在它上面的角度的。在宇宙空間里,由於沒有空氣,宇宙飛船將受到強烈太陽光的直接照射。照射的一面,溫度會急劇增加,背陽光一面又很冷,溫度劇變對宇航員的身體非常不利。因此,有人提出仿造珍珠蝴蝶,在宇宙飛船的船身上覆蓋一層活動的鱗片,當鱗片緊貼船身時,船身上獲得的熱量最多,隨著鱗片豎起,獲得熱量相應減少。宇宙飛船隻要改變鱗片的傾斜角度,就能保持恆定的船體溫度了。
能像蜂鳥凌空不動的蝴蝶 我國最小的一種鳳蝶叫燕鳳蝶,雙翅平展開只有2cm,有兩條修長的尾突,很像小燕子尾巴。是什麼力量使它能懸浮在半空中呢?原來它的一對翅膀通過急速振動,使氣流變化,給了它浮力,而雙尾的擺動,又使它能夠掌握平衡。
陰陽蝶 雌雄嵌合體的蝴蝶被人們稱為陰陽蝶,據說產生的機會只有萬分之一,它的形成同遺傳學大有關系,這也是學術界一直在探討的問題。有一種解釋供參考:蝶類的性別是由細胞核中的「性染色體」決定的。雄蝶細胞中有兩條Z染色體;雌蝶細胞中有一條Z染色體和一條W染色體,Z染色體決定著雄性,W染色體決定著雌性。當一個還有ZW染色體的受精卵,再早期細胞分裂中,如果有一個細胞因意外的原因失去了W染色體,這樣就形成了一半細胞有W染色體,另一半細胞卻沒有W染色體。前一半發育成為雌性,後一半就發育成為雄性。這樣,一隻蝴蝶就會變成一半雄、一半雌的「雌雄嵌合體」了。
一隻蝴蝶同時具有兩種蝴蝶的特徵 在四川有人發現的一隻奇特的蝴蝶,它的一對前翅和左後翅的翅脈、斑紋等與正常的巴黎鳳蝶完全一樣,但右後翅的翅脈、斑紋又完全與碧鳳蝶一樣,這種不同種間,雙翅不對稱的生物學特徵出現在一隻蝴蝶上,是極為罕見的。
有劇毒的蝴蝶 毒蝶屬是南美洲特產的一群帶有毒性的蛺蝶,因具有毒性,常在林中逍遙飛行。毒蝶的氣味很強,十步內可聞到氣味,夜間會循著自己的氣味,回到原地棲息。
蝴蝶「戀愛」的奧秘 現在人們發現「戀愛」期間的蝴蝶是藉助於光信號來「約會」的,據日本橫濱大學昆蟲學家介紹,無論雄蝴蝶還是雌蝴蝶的性器官區域都有一個非常敏感的「光感受器」,以發射和接受「赴約」的信號。最有意思的是,並不是所有的雌蝴蝶都會對雄蝴蝶的光信號「召喚」作出響應。一旦這些光信號遭到「隔離」,就意味著「談情說愛」的中斷。進一步仔細的研究表明,大約有30%的雌蝴蝶愛發這種「脾氣」。碰到這種情況,雄蝴蝶「一氣之下」再也不會發出第二次信號,在遭到身邊「女友」拒絕後,雄蝴蝶又馬上又尋求新的「戀愛的對象」
http://library.thinkquest.org/C002251/cgi-bin/default3.pl?language=gb&mode=chapter&outputmode=0&navmenu=1&javascript=0§ion=4&chapter=0
『捌』 蝴蝶可能讀什麼我是根據什麼猜出來的
蝴蝶的正確讀音hú dié。 【解釋】: 昆蟲,翅膀闊大,顏色美麗,靜止時四翅豎立在背部,腹部瘦長。吸花蜜。種類很多,有的幼蟲吃農作物,對人類有害,有的幼蟲吃蚜蟲,對人類有益。簡稱蝶。 蝴蝶的種類繁多,全世界一共有一萬多種。最大的張開翅膀可以達30厘米,最小的只有0.7厘米左右。它有1對觸須,2對翅膀,3對足,翅膀上有鱗片。它的翅膀上有奇特的花紋,色彩斑斕。它是由蛹蛻變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