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的腳長一般是多少厘米
1. 女人腳一般都多長
22.5-24.5厘米, 22.5厘米是35的鞋子,每長5厘米,鞋碼相應的加一個號碼。
2. 一腳長大約是多少厘米
每個人腳長的數據是不同的, 一般是22-28厘米左右吧。
世界各國採用的鞋碼並不一致,但一般都包含長、寬兩個測量。長度是指穿者腳的長度,也可以是製造者的鞋楦長。即使在同一個國家/地區,不同人群和不同用途的鞋,例如兒童、運動鞋,也有不同的鞋碼定義。
一、男生腳的尺碼對照表:
1、39碼在腳長在24.1到24.5(cm)的范圍內。
2、40碼在腳長24.6到25.0(cm)的范圍內。
3、41碼在腳長25.1到25.5(cm)的范圍內。
4、42碼在腳長25.6到26.0(cm)的范圍內。
5、43碼在腳長(26.1到26.5cm)的范圍內。
6、44碼在腳長26.6到27.0(cm)的范圍內。
7、45碼在腳長27.1到27.5(cm)的范圍內。
8、46碼在腳長27.6到28.0(cm)的范圍內。
9、47碼等於腳長28.1到28.5(cm)的范圍內。
二、女生腳的尺碼對照表是:
1、35碼在腳長22.1-22.5(cm)的范圍內。
2、36碼在腳長22.6-23.0(cm)的范圍內。
3、37碼在腳長23.1-23.5(cm)的范圍內。
4、38碼在腳長23.6-24.0(cm)的范圍內。
5、39碼在腳長24.1-24.5(cm)的范圍內。
6、40碼在腳長24.6-25.0(cm)的范圍內。
7、41碼在腳長25.1-25.5(cm)的范圍內。
8、42碼在腳長25.6-26.0(cm)的范圍內。
中國鞋號有以下特點:
一、中國統一鞋號和鞋楦尺寸系列是根據中國各地、各民族、各種不同工作崗位和不同職業的人們的腳型規律和特點制定出來的,它有著廣泛性和代表性,用中國鞋號和鞋楦尺寸系列設計製造出來的鞋子穿著舒適,適合勞動、運動,方便工作。
二、中國鞋號是以人的腳長為基礎,腳長多少毫米,就穿多少號的鞋,例如,腳長250mm,就穿25號的鞋。10mm為一個號,5mm為半個號。每個鞋號又以五個肥瘦型,一型較瘦,五型較肥,肥腳穿肥鞋,瘦腳穿瘦鞋,基本上可以做到按腳型製鞋。中國統一鞋號的表示方法:21.5一型、23三型、25四型、27.5五型。
三、中國採用了統一的鞋號,實現了製鞋工業的規范化、標准化、機械化、裝配化和工業現代化,提高了工作勞動效率,節約了原材料,降低了製鞋成本,提高了產品質量。
四、採用中國統一鞋號,不論是軍隊的軍用鞋、工作的工作鞋、運動員的運動鞋、各種職業鞋都可以使用中國鞋號及鞋楦尺寸系列。
3. 43腳的人個子大概多高
43腳身高大約在1.75-1.85米。身高和腳長有一個相對比例關系:7:1。
舊鞋碼43碼等於265,腳長250-255毫米,估計身高1.75-1.85米。身高1.80米的成年人一般腳長265mm,穿標准鞋碼265(俗稱43碼)。
雖然腳的大小與身高有一定的關系,但這並不是絕對的。腳不大的孩子,以後肯定會變大。我們看到那些腳大,身材不高的人。也存在。
事實上,決定孩子身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遺傳因素」。據統計,人類成年後身高的70%至75%取決於遺傳因素。雖然遺傳因素佔了比較大的比例,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沒有辦法改變孩子的身高。
身高的影響因素
人體身高主要取決於下肢骨的長度,下肢骨兩端有骨骺軟骨,軟骨細胞不斷分裂、增殖、骨化,骨骼就逐漸變長,人的身體也就不斷地長高。人在成年以前,骨骺軟骨細胞分裂增殖不斷進行,骨骼就逐漸增長,如骨骺軟骨完全被骨組織所代替,骨骺與骨幹完全融合,骨骼則不再增長,兒童的身體就不再增高。
兒童年齡越小,骨骺軟骨增殖潛力越大,孩子長高的時間和空間也就越大。大多數情況下,男孩至18歲、女孩至16歲時軟骨細胞就會停止分裂,生長停止。骨骺癒合,生長停止後,任何葯物都起不到增高的作用。
身高由先天的遺傳因素和後天的環境因素所決定,遺傳因素決定著身高的可能范圍,環境因素影響著遺傳潛力的發揮,決定著生長的速度和達到的程度。
4. 男生的腳一般多長
1米70-78,大概是40碼-42碼如果再高,1米80以上。就不清楚了。
5. 一般成年男性的腳長(足長)大概是多少
成人身高=13歲時腳長(CM)*7±3cm
從解剖學觀點來看,正常人的人體器官各部分具有一定比例。我國古代就有「力七坐五盤三」之說,即以頭長為一單位,人的身高一般為七個單位。而每個人的腳長和頭長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身高與腳長之比基本為7∶1。但是也有極少數,由於遺傳、種族、營養條件等多因素的影響,身體結構不在正常比例中,如矮個子大腳、高個子小腳等,這屬於較特殊情況。因此,正常情況下,只要能較准確的測量出赤足長,就可以推斷出一個人的大致身高。
由於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的人其身高與腳長比例也有所差別。近些年來,許多地區的專業人員對本地區居民的身高與足長的關系進行測量統計,得出有規律的參數,如上海人身高為足長乘以系數6.75;東北地區的人系數為6.876;重慶人系數為6.856;陝西人系數為6.734。因此根據足跡推算身高除了要准確測出赤足長之外,還須考慮地區因素。
6. 腳和身高的正常比例是多少
成人的身高:腳長=7:1,如果以這個比例,1.5米的身高,腳長約為21.4厘米,對應鞋碼為35;1.6米的身高,腳長約為22.9厘米,對應鞋碼為36。
普通童鞋一般是15~38碼,38碼以上就有款式限制。少數運動品牌的童鞋專賣店,童鞋尺碼會大些,最大為40碼。再大的話,只能到成人鞋店去買。
中國標准採用毫米數或厘米數。
如:245是毫米數,24 1/2是厘米數,表示一樣的尺碼。
鞋子尺碼換算公式:
厘米數×2-10=歐制(歐制+10)÷2=厘米數
厘米數-18+0.5=美製美製+18-0.5=厘米數
厘米數-18-0.5=英制英制+18+0.5=厘米數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女生不到1.5米要穿38碼鞋 小學高年級中「大腳娃」很普遍
7. 5歲小孩腳長多少厘米
5歲小孩腳長多少厘米
5歲小孩腳長多少厘米,孩子是每個母親的心頭肉,而寶寶的健康是大人最擔心的問題,擔心寶寶身體的家長時時刻刻都在呵護這孩子的健康成長,以下是關於5歲小孩腳長多少厘米。
5歲小孩腳長多少厘米1
五歲孩子的腳長一般為17-18厘米,但每個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不同,數值可能會有一些上下的浮動,只要腳不是特別小或特別大,基本上都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孩子的腳長一般與身高或遺傳有關,如果孩子的身高比同齡孩子高,腳通常也會相對的大一些;如果父母的腳比較大,孩子的腳一般也會大一些。
測量孩子的腳長時,一般選擇下午,先准備一張白紙和一支筆,然後讓孩子赤腳輕踏於白紙上,在腳趾最長處點上一點,然後在腳跟處點上一點,測量直線垂直距離,這個距離就是孩子的腳長,五歲孩子的腳長一般為17-18厘米。
腳的長度一般不會影響身體健康,如果孩子的身高是正常的,家長不必過於擔心,但是孩子的腳長和身高都異常,可能與生長發育異常有關,需前往醫院就診。
通常剛出生的寶寶腳長約8cm,半歲的時候男孩腳長在12cm以下,女孩腳長在9cm以下;1歲的男孩腳長約12.5cm,女孩腳長約為12cm;2歲的男孩腳長約為14cm,女孩腳長約為13.5cm;6歲的男孩腳長約18.5cm,女孩腳長約為18cm,當孩子長到15歲的時候腳長基本和成年人的發育水平一致。
一般兒童的腳長發育與身高的發育呈正相關,身高增長的同時,腳長也會逐漸增長。從腳長與年齡的關系曲線可見,女童在5-7歲和9-11歲時,是腳長的生長高峰;
男童在5-7歲和11-13歲時,為腳長生長高峰;女童在13-15歲時,腳長基本停止生長;男童在16-18歲時,腳長停止生長。但腳長停止生長後,跖圍仍在繼續增大,這符合人體形態發育規律,即先長長度,再長寬度,直至成人。
此外,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說法「手腳大的.孩子以後長得高」,這一說法並沒有科學依據,孩子的身高和手腳長度除與遺傳因素有關,還與飲食營養是否充足,是否經常鍛煉,以及日常作息等有一定關系。
5歲小孩腳長多少厘米2
兒童腳長對照表0-15歲
一般情況下可以參照以下標准:
0-6月, 腳長10以下
6-12月,腳長10-12cm
12-18月,腳長12-13cm
1歲半-2歲:腳長13-14cm
2歲-3歲:腳長14-15cm
3歲-4歲: 腳長15-16cm
4歲-5歲: 腳長16-17cm
5歲-6歲: 腳長17-18cM
如何測量寶寶腳內長?
1、媽媽先准備好一張紙和一支筆,讓寶寶光著腳丫放在紙上。
2、媽媽在寶寶腳指頭的最長部位用筆畫一個點,然後再寶寶的腳跟處也畫上一個點,接著在用直線垂直距離測量一下長度,這個長度就是寶寶的腳長。
3、寶寶腳丫子的左邊和右邊最寬的部位分別畫上點,然後在測量一下這兩個點的直線垂直距離,這個距離就是寶寶的腳寬。
媽媽在給寶寶測量腳內長時要注意下面幾個問題:
1、不要讓寶寶抬腳測量,這樣會影響測量的結果的。因為腳受力如果不同就會出現變化,可能會偏大,也可能偏小,所以最好是讓寶寶把腳放在紙上,身體保持直立,讓寶寶的腳受力也就均勻。
2、如果寶寶的腳背偏高或者是腳面寬肥,給寶寶買鞋時就可以選擇大一點的尺碼。反之就需要買小一號的鞋子。
3、測量寶寶測量腳內長時最好在下午測量,因為下午的時候腳丫會稍微的膨脹,所以這時量出的腳長用來買鞋是最舒服的。
給孩子選擇鞋碼注意事項
一、童鞋挑選時,請務必量下兒童凈腳長,加上合適放量,選的鞋兒童穿了一定舒服。
放量說明:
穿薄襪子季節,凈腳長+0.5~1.0厘米=鞋內長
穿厚襪子季節,凈腳長+1.0~1.5厘米=鞋內長
鞋背幫低的(穿薄襪季節),凈腳長+0.5厘米=鞋內長
鞋背幫高的(穿薄襪季節),凈腳長+1.0厘米(最少加量)=鞋內長
二、童鞋的尺碼是沒有成人的鞋碼標準的,因此選童鞋一定要先量取孩子的腳長,增加放量,根據鞋子內長進行選擇,不能根據經驗,因為孩子的腳每天都在變化哦。
三、太大或者太小的鞋子,無論對於學步還是腳的發育都是不好的,具體加多少長度,就看媽媽喜歡給寶寶穿的松一點或緊一點了。媽媽親手量尺寸,也了解自己孩子腳的特點,所以您是選碼的最佳人選,店主只能提供建議而無法代勞。選鞋碼的重要標準是孩子的腳長和腳的胖瘦,和孩子的年齡沒有必然關系。
四、如果寶寶的腳特別胖或者腳背較高,根據寶寶腳長和寶貝詳情里的尺碼選擇介紹,選擇好之後可以相應的選擇大半碼到一碼比較合適。
舉個例子,比如您寶寶的腳現在穿襪子腳長是285px,加25px就是12.4,15碼對應內長是12.5,那麼如果是胖寶寶,我建議選擇16碼會更合適。但是如果您寶寶穿襪子腳長是10.9,加25px是11.9,14碼是12,19碼是12.5,這種情況下,就只要選19碼就行了,因為富裕的比較多。
兒童健康穿鞋小貼士:
一、由於夏季是孩子最長腳的季節,而且相對時間較長,所以孩子要儲備兩雙以上的涼鞋,而且最好尺碼大小有一碼以上的差距。
二、上小學之前,孩子在一個季節一般要長12.5px左右的腳長,上了小學之後基本上就是每年長12.5px的腳長了(也就是說一碼)。
三、孩子在任何的季節都應該有兩雙以上的鞋子換著穿,這樣會有助於孩子的腳步的乾爽和健康。
四、好的鞋子是鞋外底,鞋頭,後跟都是硬的,鞋子的內底,鞋面是很柔軟的,而且前面的1/3處可以彎折的。
五、孩子有幾種類型的鞋子是必不可缺的,鏤空鞋(熱的天氣做運動),跑鞋,皮涼鞋,沙灘涼鞋等,如果家裡有條件的話,還可以備足休閑鞋,帆布鞋等。
六、「鞋子是穿給自己的,衣服是穿給別人的,好的鞋子只有腳知道」,好的鞋子會避免孩子很多的足部疾病,而且會保證孩子的身體和智力健康發育成長。
七、學齡前兒童適合穿柔軟性好的鞋子,小學後就不能穿太軟底的鞋子。嬰幼兒時期,鞋底太滑,容易摔跤,但過於防滑,又不利行走。 鞋子過重,會對腳部產生拉力,容易拉傷孩子腳踝處的韌帶。
八、選鞋的長度、寬度要有一定空隙,一般以插入一個手指距離為宜。
九、 女孩喜歡模仿成人穿高跟鞋,但穿高跟鞋前腳掌受力過重,會變形。
5歲小孩腳長多少厘米3
6個月以內的寶寶,每三個月小腳丫長大半厘米。16~24個月的寶寶,每四個月小腳丫長大半厘米。2~3歲的寶寶,每四個月小腳丫長大半厘米。3歲以後,小腳丫生長速度變慢,但你仍然要每隔四個月檢查一下寶寶的鞋是否合適。我家寶寶鞋子一般買大1厘米,冬天穿厚襪子買大1.5厘米。
寶寶生長的很快,父母們經常頭痛要買新鞋衣服,特別是新鞋,幾個月都要買一次。今天我就科普一下,寶寶腳長的大致標准,寶媽們可以提前准備預防一般情況下,6歲以下的寶寶,參考以下的標准就可以了。
0-6月, 腳長10以下;
6-12月,腳長10-12cm;
12-18月,腳長12-13cm;
1歲半-2歲:腳長13-14cm;
2歲-3歲:腳長14-15cm
3歲-4歲: 腳長15-16cm
4歲-5歲: 腳長16-17cm
5歲-6歲: 腳長17-18cM一般情況下,6歲以下的寶寶,參考以下的標准就可以了,
0-6月, 腳長10以下;
6-12月,腳長10-12cm;
12-18月,腳長12-13cm;
1歲半-2歲:腳長13-14cm;
2歲-3歲:腳長14-15cm
3歲-4歲: 腳長15-16cm
4歲-5歲: 腳長16-17cm
5歲-6歲: 腳長17-18cM
大致是如上的長度,基本每四個月都要准備換鞋,不過3歲之後寶寶的腳長會慢一些
給寶寶挑選鞋類的時候,自己多注意謹記,為了能調到合適的鞋。
正確測量寶寶腳長
挑選學步鞋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尺寸。正確測量寶寶的腳長尺寸很關鍵。一般而言,學步鞋適宜的大小應該是鞋長於寶寶大腳趾的12~16mm,寬度是所有腳趾平躺的距離。寶寶最長的腳趾與鞋尖之間應該有約2cm的空隙,或是寶寶腳趾頂到到鞋尖,腳後跟可塞進成人的一根手指。
在寶寶4歲之前,小腳丫都是以每年長1cm的速度飛快成長。因此每3個月要為寶寶測量一次小腳的尺寸。鞋子尺寸偏小會阻礙寶寶小腳的正常發育,使寶寶腳的血脈不通,嚴重時還會引起「腳溝炎」。
8. 正常人的腳長多少厘米
很高興為您解答
這個得看身高比例來計算
170
的身高
應該在30厘米算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