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尖部距離正中線多少厘米
『壹』 正常的心尖搏動點在哪個位置
心臟收縮時,心尖撞擊心前區胸壁,使相應部位肋間組織向外搏動,稱為心尖搏動。正常心尖搏動, 坐位時,心尖搏動一般位於第5 肋間左鎖骨中線內0 . 5 至1 .0cm 處,距正中線約7 . 0~9.0cm ,搏動范圍直徑約2 . 0 ~2 .5cm 。體胖者或女性乳房垂懸時不易看見。
『貳』 請問:心尖的位置
心尖,顧名思義心臟的尖端,即心臟錐體形的尖。
所在位置:它朝向左前下方,略圓鈍,主要由左心室構成,在正常成人體表投影位於第五肋間左鎖骨中線內側1-2cm,距前正中線7-9cm。具體會因人而異。
心臟收縮時,心尖撞擊心前區胸壁,使相應部位肋間組織向外搏動,產生心尖搏動。正常心尖搏動, 坐位時,心尖搏動一般位於第5肋間左鎖骨中線內1-2cm處,距正中線約7-9cm,搏動范圍直徑約2-2.5cm。體胖者或女性乳房垂懸時不易看見,矮胖體型者、小兒及妊娠時可上移達第4肋間。瘦長型者可向內移下達第6肋間,隨體位改變略有改變。
『叄』 心臟具體位於哪裡
心臟的位置一般人的心臟位於胸腔內兩肺之間,約2/3居正中線左側,1/3居正中線右側,心尖向左前下方體表投影位置,相當於左側第五肋間隙,約距正中線8厘米處.心臟的形狀像桃子. 心臟的大小和本人的拳頭相當,重量260克左右。它位於胸腔之內;通常是在左胸,在左側乳房部位感覺到胸悶疼痛感,那是心臟問題,那應該做心電圖檢測確定,如果發現有心臟病時,那應該根據檢查結果及時的對症用葯品醫療。如果有心臟病,不能隨便用葯品,以免加重心臟病狀況。
『肆』 心尖在哪個位置
心尖在心臟左下呈圓錐狀的尖端部。
心臟錐體形的尖。它朝向左前下方,略圓鈍,主要由左心室構成,在正常成人體表投影位於第五肋間左鎖骨中線內側1-2cm,距前正中線7-9cm。正常心尖搏動可在此見到或捫及。心臟位置移位、心臟若增大時心尖搏動隨之移位。
搏動改變的條件
心尖搏動位置的改變可受多種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的影響。
(1)生理性因素:正常仰卧時心尖搏動略上移;左側卧位,心尖搏動向左移2.0~3.0cm;右側卧位可向右移1.0~2.5cm。肥胖體型者、小兒及妊娠時,橫膈位置較高,使心臟呈橫位,心尖搏動向上外移,可在第4肋間左鎖骨中線外。
若體型瘦長(特別是處於站立或坐位)使橫膈下移,心臟呈垂位,心尖搏動移向內下,可達第6肋間。
(2)病理性因素:有心臟本身因素(如心臟增大)或心臟以外的因素(如縱隔、橫膈位置改變)。
強度范圍改變
心尖搏動強度與范圍的改變也受生理和病理情況的影響。
(1)生理情況下,胸壁肥厚、乳房懸垂、肋間隙狹窄時心尖搏動較弱,搏動范圍也縮小。胸壁薄或肋間隙增寬時心尖搏動相應增強,范圍也較大。另外,劇烈運動與情緒激動時,心尖搏動也隨之增強。
(2)病理情況下心肌收縮力增加也可使心尖搏動增強,如高熱、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或左心室肥厚心功能代償期。然而,心尖搏動減弱除考慮心肌收縮力下降外,尚應考慮其他因素影響。心肌收縮力下降可見於擴張型心肌病和急性心肌梗死等。
其他造成心尖搏動減弱的心臟因素有:心包積液、縮窄性心包炎,由於心臟與前胸壁距離增加使心尖搏動減弱;心臟以外的病理性影響因素有:肺氣腫、左側大量胸水或氣胸等。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心尖
『伍』 心尖心底的概念
心尖心底的概念:是指一件事或一個人對你太重要,放在心尖上,別人碰都不能碰,心底是指一件事或一個人在我心裡。這句話的意思是每個人的心底都有最重要的事情,想到這些事情的時候,情緒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或者開心或者難過。
簡單的來說,心尖位於左側第五肋間隙鎖骨中線內1~2個厘米處。心臟的外形一般像桃子,包括心底部和心尖部兩個最主要的位置。
絕大多數人的心臟位於胸腔內兩肺之間,大約2/3居正中線左側,1/3且正中線右側,心尖向左前下方。體表投影位置一般相當於左側第五肋間隙,距正中線大約8厘米處。
一般心臟兩旁是肺,因而心臟受到有力的保護。心臟的形狀一般像長歪了的鴨梨,心底寬,而且朝向右上方,心尖朝向左下方。心底主要是大血管出入的地方,所以固定不動,而心尖在一定范圍內可以自由的活動。
『陸』 心臟位於什麼位置
簡單說: 心臟的位置一般人的心臟位於胸腔內兩肺之間,約2/3居正中線左側,1/3居正中線右側,心尖向左前下方體表投影位置,相當於左側第五肋間隙,約距正中線8厘米處.心臟的形狀像桃子.
心臟的大小和本人的拳頭相當,重量260克左右。它位於胸腔之內;通常是在左胸,第二肋至第五肋之間。其前面是胸骨,在左邊鎖骨中線內側。 後面為食管、大血管和脊椎骨;兩旁是肺,因而心臟受到有力的保護。心臟的形狀像個長歪了的鴨梨,心底寬而朝向右上方,心尖朝向左下方。因心底是大血管出入的地方,所以固定不動。而心尖在一定范圍內可自由活動。如把手掌放在左側乳頭附近,可以清楚地摸到心尖搏動。
心臟的外麵包了兩層很薄而又光滑的膜,叫做心包膜。層心包膜之間有一空隙,稱之為心包腔,其中含有少量淡黃色液體,約20毫升,稱為心包液。心包液在心臟跳動時起著滑潤的作用,可以減少摩擦和阻力。心包膜在心臟的外圍,有保護心臟不致過度擴張的功能。
心臟的基本結構
心臟是中空的肌性器官,位於胸腔的中縱隔內。其外形近似前後略扁的圓錐體,心尖指向左前下方,心底朝向後上方,心的長軸斜行,與人體正中線成45度角。心臟的內部分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四個腔室,心房位於心臟的上部,心室位於下部;兩房之間以房間隔,兩室之間以室間隔分隔。心房和心室之間經房室口相通;房室口附有房室瓣,右心房、右心室間為三尖瓣,左心房、左心室間為二尖瓣。右心房與上、下腔靜脈相接,右心室發出肺動脈;左心房與肺靜脈相接,左心室發出主動脈。全身血液經上、下腔靜脈迴流到右心房,再經三尖瓣進入右心室,由右心室射入肺動脈。肺內血液經肺靜脈迴流左心房,再經二尖瓣進入左心室,最後由左心室射入主動脈,供應全身組織、器官。
『柒』 心臟的具體位置
- 單說:心臟的位置一般人的心臟位於胸腔內兩肺之間,約2/3居正中線左側,1/3居正中線右側,心尖向左前下方體表投影位置,相當於左側第五肋間隙,約距正中線8厘米處.心臟的形狀像桃子.
心臟的大小和本人的拳頭相當,重量260克左右。它位於胸腔之內;通常是在左胸,第二肋至第五肋之間。其前面是胸骨,在左邊鎖骨中線內側。後面為食管、大血管和脊椎骨;兩旁是肺,因而心臟受到有力的保護。心臟的形狀像個長歪了的鴨梨,心底寬而朝向右上方,心尖朝向左下方。因心底是大血管出入的地方,所以固定不動。而心尖在一定范圍內可自由活動。如把手掌放在左側乳頭附近,可以清楚地摸到心尖搏動2。
心臟的外麵包了兩層很薄而又光滑的膜,叫做心包膜。層心包膜之間有一空隙,稱之為心包腔,其中含有少量淡黃色液體,約20毫升,稱為心包液。心包液在心臟跳動時起著滑潤的作用,可以減少摩擦和阻力。心包膜在心臟的外圍,有保護心臟不致過度擴張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