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葉子厚多少厘米
① 向日葵的葉子長什麼樣
。葉通常互生,心狀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常下傾。
② 向日葵有哪些形態特徵
1.根
向日葵的根系屬於直根系,由主根、側根、須根和根毛四部分組成。主根入土深度一般為1~2m,60%的根系分布在0~40cm的土層中,分布直徑達1~1.5m。向日葵的根量比玉米大1倍以上,它的風乾重占整個植株的20%~30%。根系大而深,所以抗旱和抗倒伏的能力較強。
2.莖
向日葵的莖稈直立,圓柱形,表面有堅硬的剛毛。莖由皮層、木質部和海綿狀髓組成。髓組織在植株生長發育過程中呈綠色,成熟期逐漸變白。向日葵下胚軸的顏色有綠色、紫紅色等,紫紅色相對於綠色為顯性。莖的直徑為0.8~10cm,高度為0.5~5m。食用種較高(2.7m),油用種較矮(1.2~2m)。3.葉
向日葵的葉片具有一層蠟質化的表皮細胞,它保護著內層的柵欄薄壁組織。葉片的厚度僅有0.3mm,葉面上的氣孔數目因品種而異,背面上的氣孔數多於正面。種子萌發時,先伸出一對子葉,然後伸出真葉,子葉到第五對真葉常對生,其他的葉則呈螺旋狀或互生排列。葉片數目因品種和栽培條件而異,一般20~40片。出葉的速度反映了植株的發育過程,它是一個品種的特性。葉片的形態可以用來區別不同的自交系和品種。野生種的葉常為披針形,而栽培品種則常為心形或近圓形,葉緣也存在較大變異。葉面有平坦的,也有向上或向下捲曲的。葉柄與莖的夾角有小有大。葉色從淡綠至深綠,葉和葉柄上布滿了絨毛,葉面上覆蓋的蠟質可以減少呼吸消耗。
4.花
向日葵的花序屬於頭狀花序,花無梗,集生於平坦的總花托上,形成一個頭狀體,也叫花盤。花托呈蜂窩狀,總苞葉綠色心形。著生於總花托上的花有舌狀花,位於花盤的周緣,常有1~3行,花色豐富,有淺黃、橙黃、紫紅色等,花瓣大,長約6cm,寬約2cm,是無性花,性器官退化,偶有單性花(雄蕊),但不育,所以不結實,舌狀花鮮艷的顏色具有引誘昆蟲前來采蜜的作用。管狀花位於舌狀花內側,是完全花,它是由1個三齒狀的鱗片、2個退化的萼片(呈鱗片狀)、5個雄蕊和1個雌蕊(子房)構成,子房上著生萼片,花冠由5個花瓣聯合組成,花瓣頂部開裂,花柱和蜜腺著生於花冠內側基部。花柱上的柱頭二裂,柱頭先端有許多乳突細胞可以接收花粉。花葯合生,花絲分離,屬於聚葯雄蕊,花葯內含花粉,花粉內有2個精細胞和1個營養核。雌蕊從聚合的花葯管中伸出。未受精的柱頭能保持授粉能力10d左右。在正常條件下,花粉落到柱頭上5~10min就萌發,經24~36h便完成受精過程,受精後柱頭很快萎蔫,種子成熟後管狀花冠才脫落。5.果實和種子
向日葵的果實稱為瘦果即葵花子,由果皮和種子組成。果皮又叫果殼,由二心皮發育而來;果皮一般由表皮、木栓組織、硬層和厚壁細胞組成;果皮常硅質化,所以十分堅硬。每果含一粒種子,種子具有一層種皮,其內含有一個胚;胚由子葉、胚芽和胚根組成。果實成熟時,果皮不開裂,但果皮和種皮分離,果實的大小變異較大。長度約有3mm(野生種)和20mm(栽培種),寬約2~13mm,厚2~5mm,千粒重變幅為20~300g,在常溫條件下,果實的生活力可保持5年,在7℃及含水量低且穩定的條件下,生活力可保持10年。農業生產上常將種子分為兩大類:①油用類型:果實較小,含油量高(40%以上),皮殼薄,皮殼率一般在20%~30%之間,果皮多黑色或黑灰條紋,種仁飽滿,果皮與種仁結合緊密。果皮有硬層;②食用類型:果實較大,含油量低(25%~30%),皮厚,皮殼率高(40%),果皮多為黑白紋,皮殼與種仁易剝離,果皮缺少硬層,易受向日葵螟危害。
向日葵花盤的基本構造及維管束的分布
1.舌狀花2.管狀花3.苞葉4.花托5.維管束。
向日葵管狀花的構造
1.柱頭2.花柱3.花葯4.花冠5.蜜腺6.萼片7.子房8.鱗片9.花粉上的萌發孔10.剛毛11.精子12.細胞器13.花粉的營養核。
③ 關於向日葵的資料
向日葵1年生草本,高1~3米。莖直立,粗壯,圓形多稜角,被白色粗硬毛。俗稱葵花子。性喜溫暖,耐旱。原產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此外還有梵高的繪畫作品《向日葵》,娛樂節目插曲《向日葵》,中國、韓國分別拍攝過電影《向日葵》。
基本特徵
向日葵(英文:Sunflower 學名:Helianthus annuus),別名向陽花,是一種可高達3米的大形一年生菊科向日葵屬植物。其盤型花序可寬達30厘米。因花序隨太陽轉動而得名。向日葵的莖可以長達3米,花頭可達到30厘米。
1. 名稱
學名/拉丁名字:Helianthus annuus
英語名字:sunflower
別名:朝陽花、轉日蓮、向陽花、望日蓮
花語:沉默的愛,愛慕。
2. 生物學分類
界:植物界 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目:菊目 Asterales
科:菊科 Asteraceae
屬:向日葵屬 Helianthus
種:向日葵種 H. annuus
果實類型:瘦果
果實名稱:葵花籽,俗稱瓜子
3. 簡述
1年生草本,高1~3米。莖直立,粗壯,圓形多稜角,被白色粗硬毛。葉通常互生,心狀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黃色的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的管狀花,棕色或紫色,結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俗稱葵花子。性喜溫暖,耐旱。原產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向日葵的植株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
(一) 根 向日葵的根由主根、側根和須根組成。主根入土較深,一般為100~200厘米;側根從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長;側根上長有許多的須根。側根和須根上著生根毛。向日葵根系發達,在土壤中分布廣而深,其中60%左右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層中。 向日葵根的生長速度一直比莖快,花盤形成前後根生長最快,到種子開始成熟時,根不再生長,以後便逐漸枯萎。此外,在適宜條件下可長出大量的水根(似玉米的氣生根)。
(二) 莖 莖稈圓形直立,表面粗糙並被有剛毛。莖由皮層、木質部和海綿狀的髓組成。生育後期,莖稈木質化,而莖內的髓部則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莖有綠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識別品種的重要標志。 莖的高度,不同類型的品種差異較大,同一品種,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條件的影響,差異也很大。莖的生長速度以現蕾到開花最快,此時生長的高度約占總高度的55%,以後生長速度減慢,僅佔5%左右。 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種是由遺傳性決定的後一種是環境條件引起的。
(三) 葉 向日葵的葉分為子葉和真葉。子葉一對。真葉在莖下部 1~3節常為對生,以上則為互生。真葉比較大,葉面和葉柄上著生短而硬的剛毛,並覆有一層蠟質層。葉片數目因品種不同而異,早熟種一般為25~32片,晚熟種為33~40片。莖下部葉片在開花前製造養分,主要供給根部生長,到開花時其功能基本結束。中上部葉片製造的養分主要供給花盤促使種子形成。
(四) 花 向日葵為頭狀花序,著生在莖的頂端,俗稱花盤。其形狀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種類型。 花盤上有兩種花,即舌狀花和管狀花。舌狀花1~3層,著生在花盤的四周邊緣,為無性花。它的顏色和大小因品種而異,有橙黃、淡黃和紫紅色,具有引誘昆蟲前來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狀花,位於舌狀花內側,為兩性花。花冠的顏色有黃、褐、暗紫色等。
(五) 果實 果實為瘦果,習慣稱為種子。果實包括果皮、種皮、子葉和胚四部分。食用型種子較長,果皮黑白條紋佔多數,果皮厚,約占種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種子較短小,果皮多為黑色,皮薄,約為種子重量的20%~30%,千粒重40~110克。
向日葵約在明朝時引入中國,如今所知最早記載向日葵的文獻為明朝人王象晉所著《群芳譜》(1621),該書中尚無「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譜三*菊」中附「丈菊」,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陽花,莖長丈余,稈堅粗如竹,葉類麻,多直生,雖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盤盂,單瓣色黃心皆作窠如蜂房狀,至秋漸紫黑而堅,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墮胎」。「向日」之名,見於文震亨《長物志》(約1635年左右)。1820年謝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處處有之,既可觀賞,又可食用。說明向日葵在中國廣為種植。
歷代詩人,寫向日葵的詩篇相對較少,每詠及,多寄託忠君的思想:「匪以花為美,有取心向日。孤忠類臣子,恆性若有德。」李瓚的這四句詩,可為代表。司馬光的《客中初夏》詩有:「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詠花明志,講的是人品。「葵花向日傾」,典出《三國志·陳思王植傳》:「若葵藿之傾葉,太陽雖不為之回光,然終向之者,誠也。」杜甫也有「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的詩句。宋人蔡氏《葵花》詩雲:「最憐一點丹忱在,不為斜陽影便移。」劉長卿《詠牆陰下葵》雲:「此地常無日,青青獨在陰。太陽偏不及,非是未傾心。」替忠心不貳的向日葵辯解,竟是如此體貼入微。
4. 形態特徵 向日葵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兩季為主。花期可達兩周以上。向日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陽以外,她的花朵明亮大方,適合觀賞擺飾,她的種子更具經濟價值,不但可作成受人喜愛的葵瓜子,更可榨出低膽固醇的高級食用葵花油。向日葵的品種可分為「一般觀賞用」品種或「食用」品種,一般觀賞用品種特徵為植株較矮小,通常不超過半公尺,因此適合栽種於盆栽中;食用品種則植株較為高大,種於一般露天苗圃土壤中,可長至2公尺以上。向日葵生長相當迅速,通常種植約兩個月即可開花,其花型有單瓣、重瓣或單花、多花之分,花期相當長久可達兩周以上。
5. 花卉品種 向日葵有著獨特的美國風情,正是這樣。野生的向日葵可能來自於大草原地區而它的形象和美國的早期歷史互相交織在一起。美洲印第安人把向日葵磨成麵粉作為一種食物來源。現在有一系列新的無花粉品種,這樣消除了花粉脫落的問題。在加利福尼亞,最廣泛種植的品種是「陽光明亮」,它有著金黃色的花朵,褐黃色的芯和硬實的桿。其它無花粉品種包括:
向日葵不同品種
「月光明亮」檸檬黃的花瓣和黑褐色的芯;
「陽光光束」金黃色的花,綠色的芯;
「充滿陽光的檸檬」亮黃色的花,黑色的芯;
「充滿陽光的橙子」金黃色的花,黑色的芯。
我們都認識的向日葵有一個敞開的花面,其直徑平均有5至6英寸,而芯就佔去了整個花的60%。現在有幾種新的品種背離了這個標准。「Sonja」有著中等大小,4英寸的金橙色花,帶著黑色的芯。它適合在小一點的花束中作為向日葵的點綴。
「玩具熊」是另一種新奇的品種。它是一種矮小的品種,有著豐富的橙色花瓣,使得它有一種有些模糊的外表。
黃色是向日葵的主導色,但新的一些品種增添了濃紅色和褐黃色。
「Floristan」是一種雙色的品種,有著青銅色和紅色的花朵,黃色的花尖和黑色的芯。「Prado Red」有著黑色的芯,周圍包圍著的是略帶紅的褐黃色花朵,直徑約4英寸。其它帶有這種豐富的、秋季的顏色有「秋季美」和「落日的余輝」。
特徵特性
一、向日葵的主要特徵 向日葵的植株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
(一) 根 向日葵的根由主根、側根和須根組成。主根入土較深,一般為100~200厘米;側根從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長;側根上長有許多的須根。側根和須根上著生根毛。向日葵根系發達,在土壤中分布廣而深,其中60%左右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層中。 向日葵根的生長速度一直比莖快,花盤形成前後根生長最快,到種子開始成熟時,根不再生長,以後便逐漸枯萎。此外,在適宜條件下可長出大量的水根(似玉米的氣生根)。
(二) 莖稈圓形直立,表面粗糙並被有剛毛。莖由皮層、木質部和海綿狀的髓組成。生育後期,莖稈木質化,而莖內的髓部則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莖有綠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識別品種的重要標志。 莖的高度,不同類型的品種差異較大,同一品種,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條件的影響,差異也很大。莖的生長速度以現蕾到開花最快,此時生長的高度約占總高度的55%,以後生長速 度減慢,僅佔5%左右。 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種是由遺傳性決定的後一種是環境條件引起的。
(三) 葉 向日葵的葉分為子葉和真葉。子葉一對。真葉在莖下部 l~3節常為對生,以上則為互生。真葉比較大,葉面和葉柄上著生短而硬的剛毛,並覆有一層蠟質層。 葉片數目因品種不同而異,早熟種一般為25~32片,晚熟種了33~40片。莖下部葉片在開花前製造養分,主要供給根部生長,到開花時其功能基本結束。中上部葉片製造的養分主要供給花盤促使種子形成。
(四) 花向日葵為頭狀花序,著生在莖的頂端,俗稱花盤。其形狀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種類型。 花盤上有兩種花,即舌狀花和管狀花。舌狀花1~3層,著生在花盤的四周邊緣,為無性花。它的顏色和大小因品種而異,有橙黃、淡黃和紫紅色,具有引誘昆蟲前來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狀花,位於舌狀花內側,為兩性花。花冠的顏色有黃、褐暗、紫色等。
(五) 果實 果實為瘦果,習慣稱為種子。果實包括果皮、種皮、子葉和胚四部分。食用型種子較長,果皮黑白條紋佔多數,果皮厚,約占種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種子較短小,果皮多為黑色,皮薄,約為種子重量的20%~30%,干粒重40~110克。
二、主要特性
(一)生育期和生育時期
向日葵的生育期是指從出苗到種子成熟所經歷的天數, 一般為85~120天以上。生育期長短因品種、播期和栽培條件不同而有差異。向日葵整個生育期分為幼苗期、現蕾期、開花期和成熟期四個生育時期。
1. 幼苗期 從出苗到現蕾,稱為幼苗期。一般需要35~50天,夏播28~35天。此時期是葉片、花原基形成和小花分化階段。該階段地上部生長遲緩,地下部根系生長較快,很快形成強大根系,是向日葵抗旱能力最強的階段。
2. 現蕾期 向日葵頂部出現直徑1厘米的星狀體,俗稱現蕾。從現蕾到開花,一般約需20天左右,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也是一生中最旺盛的階段。這個時期向日葵需 肥、水最多,約占總需肥水量的40%~50%。此期如果不能及時滿足對水肥的需要,將會嚴重影響產量。
3. 開花期 田間有75%植株的舌狀花開放,即進入開花期。一個花盤從舌狀花開放至管狀花開放完畢,一般需要6~9天。從第二天至第五天是該花序的盛花期。這4天開花數約占開花數量的75%。花多在早晨4~6點開放,次日上午授粉、受精。未受精的枝頭可保持7~10天不凋萎。 向日葵自花授粉結實率極低,僅為3%左右;異花授粉結 實率高。但如果氣溫高,雨水多,濕度大,光照不足,土壤乾旱等,結實率會大大降低;因此,調節播期,適時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以及採取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等措施,可提高結實率。
4. 成熟期 從開花到成熟,春播25~55天,夏播25~40天。不同品種有差異。開花授粉盾15天左右是子粒形成階段。 比期需天氣晴朗,晝液溫差較大和適宜的土壤水分。
(二)生長發育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1. 溫度 向日葵原產熱帶,但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是一種喜溫又耐寒的作物。 向日葵種子耐低溫能力很強,當地溫穩定,在2℃以上, 種子就開始萌動;4~5℃時,種子能發芽生根;地溫達8~10℃時,就能滿足種子發芽出苗的需要。發芽的最適溫度為 31~37℃,最高溫度為38~44℃。 向日葵在整個生育過程中,只要溫度不低於10℃,就能正常生長。在適宜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發育越快。
2. 水分 向日葵植株高大,葉多而密,是耗水較多的作物。它的吸水量是玉米的1.74倍。但因其生長發育多與當地雨熱同步,水分供求矛盾不突出。 向日葵不同生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差異很大。從播種到現蕾,比較抗旱,需水不多,僅為總需水量1.9%。而適當乾旱有利於根系生長,增強抗旱性。現蕾到開花,是需水高峰,需水量約占總需水量的43%。此期缺水,對產量影響很大。此階段恰逢雨量較多,基本上能滿足向日葵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要。如過於乾旱,需灌水補充。開花到成熟需水量也較多,約占總水量38%。如果水分不足,不僅影響產量,而且還降低油 脂含量。
3. 光照 向日葵為短日照作物。但它對日照的反應並不十分敏感。在天津市的日照條件下,無需特殊處理,都能正常開花成熟。向日葵喜歡充足的陽光,其幼苗、葉片和花盤都有很強的向光性。日照充足,幼苗健壯能防止徒長;生育中期日照充足,能促進莖葉生長旺盛,正常開花授粉,提高結實率;生育後期日照充足,子粒充實飽滿。
4. 土壤 向日葵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各類土壤上均能生長,從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鹽鹼地均可種植。有較強的耐鹽鹼能力。
(三)向日葵的抗逆性
1.耐鹽性 向日葵有較強的耐鹽性,土壤含鹽量在0.4%能出全苗。現蕾期,0~5cm和5~10cm土層含鹽量分別為0.42%和0.445%時,向日葵仍能生長正常。向日葵不僅具有較強的耐鹽鹼能力,而且還兼有吸鹽性能。據化驗,向日葵莖稈含氯化鈉高達0.5%左右,因此,它是鹽鹼地生物治鹼作物之一。
2.耐旱性 向日葵具有較強的抗旱性。據測試,開花前後近40天的乾旱,0~20厘米、20~40厘米和40~60厘米土壤含水量分別為8.8%、15.12%和19.6%,向日葵仍生育正常。 耐旱原因一是根系發達入土深,能吸收利用深層土壤中的水分;二是莖稈內充滿海棉狀的髓,能貯存較多的水分;三是莖上密生剛毛,葉面有臘質層,能減少水分的蒸騰。 此外,向日葵耐澇能力也很強。據驗證,從現蕾期開始,在水淹狀態下(地面積水50厘米)生長40天,90%以上植株不死,仍有收成。這是因為向日葵根和莖通氣組織發達,遇水後增生新根能力相當強,5天新根增量相當於總根量的21%。
栽培技術
1.繁栽要點
以種子方式繁衍後代,播種時以泥炭土為宜。向日葵對光線要求度較高,對溫度則忍受范圍大,適合溫度15~30℃,但仍以夏季生長較為迅速。由於光線需求度高,新陳代謝快,因此水份需求度高,宜經常灌溉澆水,保持土壤之潮濕,夏天可每天澆水。以有機肥拌入培養土中為最佳之方式;除此之外亦可視植株狀況追加化學肥料。
1年生草本,高1~3米。莖直立,粗壯,圓形多稜角,被白色粗硬毛。葉通常互生,心狀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黃色的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的管狀花,棕色或紫色,結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俗稱葵花子。性喜溫暖,耐旱。
向日葵的播種時間:3~4月
播種的適宜溫度:18~25℃
出芽時間:5~7天
播種方法:點播,覆土約1CM 播後50~80天左右花 因品種不同各項略有差異
2. 病蟲害防治 向日葵病蟲害發生率較低,主要病害為白粉病、黑斑病、細菌性葉斑病、銹病(盛行於高濕期)和莖腐病。白粉病發病時葉片開始生白色圓形粉狀斑,擴大後連成一片,以後白粉層上又生褐色小點,植株生長停止。黑斑病發病時,葉片生大小不一的深褐色或淺黃色病斑,後發展成褐色斑,病斑相連成大斑塊,使葉片變黑枯死。可以通過對基質的消毒、合理澆水、增加空氣流通、間歇噴灑保護性殺菌劑等方法進行預防。感病後,清除病葉和殘株,集中燒毀;在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或用等量式波爾多液防治。
危害向日葵的害蟲有蚜蟲、盲蝽、紅蜘蛛和金龜子等,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73%克蟎特乳油15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噴殺。
3. 切花採收
當外層的舌狀花開放時即可採收。在水中或保鮮液中瓶插壽命夏季為6~8天,冬季可達10~15天。一般在採收包裝中把葉片去掉,留頂部1片葉為宜。切花可在2℃~5℃下貯藏1周左右。
觀賞向日葵切花分枝長度要達40cm以上。花期從6月下旬開始,選枝長60~70cm的花枝採收,進行預處理,然後10支1束,花頭用軟紙包裹,裝箱上市。
向日原因
從生物科學上分析向日葵向日原因
那麼向日葵究竟向不向日? 答案是:要看處於什麼生長階段。工具書那樣籠統地說向日葵「常朝著太陽」,是不準確的。
向日葵從發芽到花盤盛開之前這一段時間,的確是向日的,其葉子和花盤在白天追隨太陽從東轉向西,不過並非即時的跟隨,植物學家測量過,其花盤的指向落後太陽大約12度,即48分鍾。太陽下山後,向日葵的花盤又慢慢往回擺,在大約凌晨3點時,又朝向東方等待太陽升起。
在陽光的照射下,生長素在向日葵背光一面含量升高,刺激背光面細胞拉長,從而慢慢地向太陽轉動。在太陽落山後,生長素重新分布,又使向日葵慢慢地轉回起始位置,也就是東方。
但是,花盤一旦盛開後,就不再向日轉動,而是固定朝向東方了。為什麼最後要面向東方而不是其他方向或朝上呢? 這可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對向日葵的繁衍有益處。向日葵的花粉怕高溫,如果溫度高於30℃,就會被灼傷,因此固定朝向東方,可以避免正午陽光的直射,減少輻射量。但是,花盤一大早就受陽光照射,卻有助於烘乾在夜晚時凝聚的露水,減少受黴菌侵襲的可能性,而且在寒冷的早晨,在陽光的照射下使向日葵的花盤成了溫暖的小窩,能吸引昆蟲在那裡停留幫助傳粉。
向日葵的花托部生長素背光分布,所以背光側的莖生長較快,莖就會向光源處彎曲
向日葵,由於其生長前期的幼株頂端及中期的幼嫩花盤會跟著太陽轉動得非常明顯而得名。人們都認為向日葵朝陽僅與光能照射有關,其實與重力作用也有著密切關系。
植物體內會產生一種奇妙的生長素,大多集中在生長旺盛的部位,趨向衰老的組織和器官中則含量較少。
這種植物生長素有三個特點:
第一 能夠促進(抑制)細胞的生長,加速(減慢)細胞的分裂繁殖;
第二 背光,遇到光能照射,就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第三 極性運輸,在重力作用下,從植物的上端向下端運輸,從背地一側往向地一側運輸,而不能倒轉過來運輸。�
旭日東升,翠綠欲滴的向日葵東側由於受到陽光照射,致使生長旺盛的頂端幼莖在其背光的西側生長素分布較多。這側的細胞縱向伸長生長得快,結果使得幼莖朝向生長慢的東側彎曲,即向日葵頂端(花盤)早晨向東彎曲。隨著太陽在空中的移動,改變光照方向,向日葵頂端(花盤)也不斷改變方向,中午直立,下午向西彎曲,這些都表現為莖頂彎曲的向光性。�
太陽落山後,大地一片漆黑,由光能照射引起植物體內生長素分布不均的現象消失。但由重力作用而引起植物體內生長素分布不均,則從次要地位上升為主導地位。在向西彎曲的向日葵幼莖下側(向地側)分布較多的生長素,致使該側細胞分裂增多、伸長,向地這側生長得快,使得莖朝向生長慢的背地的上側彎曲,結果使晝間彎曲的植株挺直。夜間向日葵植株的挺直,是向日葵與其它植物一樣對重力的自然反應——莖背地生長而處於直立狀態。
隨著向日葵花盤的增大,向日葵早晨向東彎曲、中午直立、下午向西彎曲、夜間直立的周而復始的轉向逐漸停止,花盤除表現為越來越明顯的垂頭外,朝向不再改變。抑制轉向的因素,一是不斷增大的花盤重力;二是成熟期臨近,分生區和伸長區的生長過程已基本結束。而已不再是幼嫩莖的組織趨向衰老,生長素含量較少,且木栓層形成。在轉向受抑制之初,當夜間莖頂直立後,最先接受早晨來自東方陽光的照射,為此,絕大部分花盤朝向東,又由於受抑制也有一個過程,是緩慢進行的,所以還能夠向南偏轉一個約30~40度的角度,久之便以花盤朝東南方向固定下來。
葯用價值
成分:種子含油量極高,味香可口,可炒食,亦可榨油,為重要的油料作物。有食用型、油用型和兼用型3類。花托、莖稈、果殼、可作工業原料等。
性昧:甘、平,無毒。
功用:平肝祛風,清濕熱,消滯氣。向日葵一身是葯,其種子、花盤、莖葉、莖髓、根、花等均可入葯。種子油可作軟膏的基礎葯。莖髓為利尿消炎劑。葉與花瓣可作苦味健胃劑。果盤(花托)有降血壓作用。
葵花子葵花子性味甘平,入大腸經,有驅蟲止痢之功。《采葯書》言其「通氣透膿」,《福建民間草葯》言其「治血痢」。葵花子含脂肪油達50%以上,其中亞油酸佔70%,此外,尚含有磷脂等,有良好的降脂作用,對實驗性動物的急性高脂血症及慢性高膽固醇血症有預防作用。葵花子中的油劑,特別是亞油酸部分,能抑制實驗性血栓形成。葵花子及油還有潤膚澤毛之效。新疆盛產葵花,維吾爾族姑娘的辮子又多又長,烏黑油亮,據說與姑娘們愛吃葵花子有關。但葵花子炒後性溫燥,多食後易致口乾、口瘡、牙痛等「上火」症狀,故應注意。
花盤有清熱化痰,涼血止血之功,對頭痛、頭暈等有效。葵花盤研末,取5克,黃酒送服,每日3次,可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花盤水煎服,可治療哮喘,花盤水煎加紅糖飲服,可治療痛經。
莖葉可疏風清熱,清肝明目。向日葵莖葉5克,大棗10枚,水煎服,每日1劑,連續5~7天,可治療高血壓。鮮向日葵莖葉適量,水煎服,可治療眼紅目赤,淚多。
莖髓可健脾利濕止帶。向日葵莖內白髓適量,水煎服,可治療白帶清稀,腰膝酸軟。向日葵莖髓20克,燈芯、竹葉、通草各5克,水煎服,可治療淋症、前列腺炎。
根可清熱利濕,行氣止痛。向日葵根適量,水煎服,可治療淋症尿頻、尿急、尿痛。向日葵根30克,白術10克,水煎服,可治療胃脘疼痛。
花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向日葵花適量,酒水各半煎服,可治療乳癰。向日葵花適量,搗爛外敷或烘乾研末,麻油調敷,可治療瘡癰癤腫、乳腺炎。
治病葯方
[頭離眩暈]
鮮果盤30~60克,水煎,一日2次分服。
[婦女經期下腹痛]
葵子盤 (干品)30~60克,水煎後加紅糖適量,一日2次分服。
[小便淋痛 (包括泌尿系感染、尿路結石等),婦女白帶]
向日葵莖連白髓15~30克,水煎2~3沸(不要多煎),一日2次分服。
[哮喘]
鮮花盤30~60克,水煎服。
[百日咳,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
向日葵莖連白髓30~60克,水煎去渣,加入白糖,一日2~3次分服。
[胃痛,疝氣病]
向日葵花盤60克,水煎服。
[背疽、膿頭多、乳腺炎]
葵花燒存性,研細,以麻油調塗於患處。另用鮮花60克,以酒水合煎服。
[腳轉筋 (腓腸肌痙攣)]
鮮向日葵莖[1]心白髓30克,伸筋草30克,煮豬爪吃
向日葵花語
☆ 向日葵花語的含義
「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的向日葵是俄羅斯的國花。這嚮往光明之花,給人帶來美好的希望。傳說古代有一位農夫的女兒名叫明姑,被後娘百般凌辱虐待。一次惹怒了後娘,夜裡熟睡之際被後娘挖掉了眼睛。明姑破門出逃,不久死去,死後墳上開著一盤鮮麗的黃花,終日面向陽光,它就是向日葵。向日葵表示明姑嚮往光明,厭惡黑暗之意,這傳說激勵人們痛恨暴力、黑暗,追求光明。
④ 向日葵基本資料
一.花卉簡介
1.名稱
學名/拉丁名字:Helianthusannuus
英語名字:sunflower
別名:葵花、太陽花、朝陽花、轉日蓮向陽花、望日蓮
2.生物學分類
界:植物界Plantae
門:被子植物門Magnoliophyta
綱:雙子葉植物綱Magnoliopsida
目:菊目Asterales
科:菊科Asteraceae
屬:向日葵屬Helianthus
種:向日葵種H.annuus
果實類型:瘦果
3.簡述
1年生草本,高1~3米。莖直立,粗壯,圓形多稜角,被白色粗硬毛。葉通常互生,心狀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黃色的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的管狀花,棕色或紫色,結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俗稱葵花子。性喜溫暖,耐旱。原產北美洲,世界各地均有栽培。
向日葵的植株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
(一)根向日葵的根由主根、側根和須根組成。主根入土較深,一般為100~200厘米;側根從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長;側根上長有許多的須根。側根和須根上著生根毛。向日葵根系發達,在土壤中分布廣而深,其中60%左右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層中。向日葵根的生長速度一直比莖快,花盤形成前後根生長最快,到種子開始成熟時,根不再生長,以後便逐漸枯萎。此外,在適宜條件下可長出大量的水根(似玉米的氣生根)。
(二)莖莖稈圓形直立,表面粗糙並被有剛毛。莖由皮層、木質部和海綿狀的髓組成。生育後期,莖稈木質化,而莖內的髓部則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莖有綠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識別品種的重要標志。莖的高度,不同類型的品種差異較大,同一品種,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條件的影響,差異也很大。莖的生長速度以現蕾到開花最快,此時生長的高度約占總高度的55%,以後生長速度減慢,僅佔5%左右。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種是由遺傳性決定的後一種是環境條件引起的。
(三)葉向日葵的葉分為子葉和真葉。子葉一對。真葉在莖下部1~3節常為對生,以上則為互生。真葉比較大,葉面和葉柄上著生短而硬的剛毛,並覆有一層蠟質層。葉片數目因品種不同而異,早熟種一般為25~32片,晚熟種了33~40片。莖下部葉片在開花前製造養分,主要供給根部生長,到開花時其功能基本結束。中上部葉片製造的養分主要供給花盤促使種子形成。
(四)花向日葵為頭狀花序,著生在莖的頂端,俗稱花盤。其形狀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種類型。花盤上有兩種花,即舌狀花和管狀花。舌狀花1~3層,著生在花盤的四周邊緣,為無性花。它的顏色和大小因品種而異,有橙黃、淡黃和紫紅色,具有引誘昆蟲前來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狀花,位於舌狀花內側,為兩性花。花冠的顏色有黃、褐、暗紫色等。
(五)果實果實為瘦果,習慣稱為種子。果實包括果皮、種皮、子葉和胚四部分。食用型種子較長,果皮黑白條紋佔多數,果皮厚,約占種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種子較短小,果皮多為黑色,皮薄,約為種子重量的20%~30%,干粒重40~110克。
向日葵約在明朝時引入中國,如今所知最早記載向日葵的文獻為明朝人王象晉所著《群芳譜》(1621),該書中尚無「向日葵」一名,只在「花譜三*菊」中附「丈菊」,原文如下:「丈菊-名本番菊-名迎陽花,莖長丈余,稈堅粗如竹,葉類麻,多直生,雖有分枝,只生一花大如盤盂,單瓣色黃心皆作窠如蜂房狀,至秋漸紫黑而堅,取其子中之甚易生,花有毒能墮胎」。「向日」之名,見於文震亨《長物志》(約1635年左右)。1820年謝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處處有之,既可觀賞,又可食用。說明向日葵在中國廣為種植。
4.形態特徵
向日葵四季皆可,主要以夏、冬兩季為主。花期可達兩周以上。向日葵除了外型酷似太陽以外,她的花朵明亮大方,適合觀賞擺飾,她的種子更具經濟價值,不但可作成受人喜愛的葵瓜子,更可榨出低膽固醇的高級食用葵花油。向日葵的品種可分為「一般觀賞用」品種或「食用」品種,一般觀賞用品種特徵為植株較矮小,通常不超過半公尺,因此適合栽種於盆栽中;食用品種則植株較為高大,種於一般露天苗圃土壤中,可長至2公尺以上。向日葵生長相當迅速,通常種植約兩個月即可開花,其花型有單瓣、重瓣或單花、多花之分,花期相當長久可達兩周以上。
5.花卉品種
向日葵有著獨特的美國風情,正是這樣。野生的向日葵可能來自於大草原地區而它的形象和美國的早期歷史互相交織在一起。美洲印第安人把向日葵磨成麵粉作為一種食物來源。現在有一系列新的無花粉品種,這樣消除了花粉脫落的問題。在加利福尼亞,最廣泛種植的品種是「陽光明亮」,它有著金黃色的花朵,褐黃色的芯和硬實的桿。其它無花粉品種包括:
向日葵不同品種
「月光明亮」檸檬黃的花瓣和黑褐色的芯;
「陽光光束」金黃色的花,綠色的芯;
「充滿陽光的檸檬」亮黃色的花,黑色的芯;
「充滿陽光的橙子」金黃色的花,黑色的芯。
我們都認識的向日葵有一個敞開的花面,其直徑平均有5至6英寸,而芯就佔去了整個花的60%。現在有幾種新的品種背離了這個標准。「Sonja」有著中等大小,4英寸的金橙色花,帶著黑色的芯。它適合在小一點的花束中作為向日葵的點綴。
「玩具熊」是另一種新奇的品種。它是一種矮小的品種,有著豐富的橙色花瓣,使得它有一種有些模糊的外表。
黃色是向日葵的主導色,但新的一些品種增添了濃紅色和褐黃色。
「Floristan」是一種雙色的品種,有著青銅色和紅色的花朵,黃色的花尖和黑色的芯。「PradoRed」有著黑色的芯,周圍包圍著的是略帶紅的褐黃色花朵,直徑約4英寸。其它帶有這種豐富的、秋季的顏色有「秋季美」和「落日的余輝」。
6.栽培技術
〖繁栽要點〗
以種子方式繁衍後代,播種時以泥炭土為宜。向日葵對光線要求度較高,對溫度則忍受范圍大,適合溫度攝氏15~30度,但仍以夏季生長較為迅速。由於光線需求度高,新陳代謝快,因此水份需求度高,宜經常灌溉澆水,保持土壤之潮濕,夏天可每天澆水。以有機肥拌入培養土中為最佳之方式;除此之外亦可視植株狀況追加化學肥料。
1年生草本,高1~3米。莖直立,粗壯,圓形多稜角,被白色粗硬毛。葉通常互生,心狀卵形或卵圓形,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極大,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常下傾。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黃色的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的管狀花,棕色或紫色,結實。瘦果,倒卵形或卵狀長圓形,稍扁壓,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俗稱葵花子。性喜溫暖,耐旱。
向日葵的播種時間:3~4月
播種的適宜溫度:18~25℃
出芽時間:5~7天
播種方法:點播,覆土約1CM播後50~80天左右花因品種不同各項略有差異
〖特徵特性〗
一、向日葵的主要特徵向日葵的植株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
(一)根向日葵的根由主根、側根和須根組成。主根入土較深,一般為100~200厘米;側根從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長;側根上長有許多的須根。側根和須根上著生根毛。向日葵根系發達,在土壤中分布廣而深,其中60%左右的根系分布在0~40厘米土層中。向日葵根的生長速度一直比莖快,花盤形成前後根生長最快,到種子開始成熟時,根不再生長,以後便逐漸枯萎。此外,在適宜條件下可長出大量的水根(似玉米的氣生根)。
(二)莖稈圓形直立,表面粗糙並被有剛毛。莖由皮層、木質部和海綿狀的髓組成。生育後期,莖稈木質化,而莖內的髓部則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莖有綠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識別品種的重要標志。莖的高度,不同類型的品種差異較大,同一品種,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條件的影響,差異也很大。莖的生長速度以現蕾到開花最快,此時生長的高度約占總高度的55%,以後生長速度減慢,僅佔5%左右。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種是由遺傳性決定的後一種是環境條件引起的。
(三)葉向日葵的葉分為子葉和真葉。子葉一對。真葉在莖下部l~3節常為對生,以上則為互生。真葉比較大,葉面和葉柄上著生短而硬的剛毛,並覆有一層蠟質層。葉片數目因品種不同而異,早熟種一般為25~32片,晚熟種了33~40片。莖下部葉片在開花前製造養分,主要供給根部生長,到開花時其功能基本結束。中上部葉片製造的養分主要供給花盤促使種子形成。
(四)花向日葵為頭狀花序,著生在莖的頂端,俗稱花盤。其形狀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種類型。花盤上有兩種花,即舌狀花和管狀花。舌狀花1~3層,著生在花盤的四周邊緣,為無性花。它的顏色和大小因品種而異,有橙黃、淡黃和紫紅色,具有引誘昆蟲前來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狀花,位於舌狀花內側,為兩性花。花冠的顏色有黃、褐暗、紫色等。
(五)果實果實為瘦果,習慣稱為種子。果實包括果皮、種皮、子葉和胚四部分。食用型種子較長,果皮黑白條紋佔多數,果皮厚,約占種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種子較短小,果皮多為黑色,皮薄,約為種子重量的20%~30%,干粒重40~110克。
二、主要特性
(一)生育期和生育時期
向日葵的生育期是指從出苗到種子成熟所經歷的天數,一般為85~120天以上。生育期長短因品種、播期和栽培條件不同而有差異。向日葵整個生育期分為幼苗期、現蕾期、開花期和成熟期四個生育時期。
1.幼苗期從出苗到現蕾,稱為幼苗期。一般需要35~50天,夏播28~35天。此時期是葉片、花原基形成和小花分化階段。該階段地上部生長遲緩,地下部根系生長較快,很快形成強大根系,是向日葵抗旱能力最強的階段。
2.現蕾期向日葵頂部出現直徑1厘米的星狀體,俗稱現蕾。從現蕾到開花,一般約需20天左右,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並進時期,也是一生中最旺盛的階段。這個時期向日葵需肥、水最多,約占總需肥水量的40%~50%。此期如果不能及時滿足對水肥的需要,將會嚴重影響產量。
3.開花期田間有75%植株的舌狀花開放,即進入開花期。一個花盤從舌狀花開放至管狀花開放完畢,一般需要6~9天。從第二天至第五天是該花序的盛花期。這4天開花數約占開花數量的75%。花多在早晨4~6點開放,次日上午授粉、受精。未受精的枝頭可保持7~10天不凋萎。向日葵自花授粉結實率極低,僅為3%左右;異花授粉結實率高。但如果氣溫高,雨水多,濕度大,光照不足,土壤乾旱等,結實率會大大降低;因此,調節播期,適時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以及採取放蜂或人工輔助授粉等措施,可提高結實率。
4.成熟期從開花到成熟,春播25~55天,夏播25~40天。不同品種有差異。開花授粉盾15天左右是子粒形成階段。比期需天氣晴朗,晝液溫差較大和適宜的土壤水分。
(二)生長發育與環境條件的關系
1.溫度向日葵原產熱帶,但對溫度的適應性較強,是一種喜溫又耐寒的作物。向日葵種子耐低溫能力很強,當地溫穩定,在2℃以上,種子就開始萌動;4~5℃時,種子能發芽生根;地溫達8~10℃時,就能滿足種子發芽出苗的需要。發芽的最適溫度為31~37℃,最高溫度為38~44℃。向日葵在整個生育過程中,只要溫度不低於10℃,就能正常生長。在適宜溫度范圍內,溫度越高,發育越快。
2.水分向日葵植株高大,葉多而密,是耗水較多的作物。它的吸水量是玉米的1.74倍。但因其生長發育多與當地雨熱同步,水分供求矛盾不突出。向日葵不同生育階段對水分的要求差異很大。從播種到現蕾,比較抗旱,需水不多,僅為總需水量1.9%。而適當乾旱有利於根系生長,增強抗旱性。現蕾到開花,是需水高峰,需水量約占總需水量的43%。此期缺水,對產量影響很大。此階段恰逢雨量較多,基本上能滿足向日葵生長發育對水分的需要。如過於乾旱,需灌水補充。開花到成熟需水量也較多,約占總水量38%。如果水分不足,不僅影響產量,而且還降低油脂含量。
3.光照向日葵為短日照作物。但它對日照的反應並不十分敏感。在天津市的日照條件下,無需特殊處理,都能正常開花成熟。向日葵喜歡充足的陽光,其幼苗、葉片和花盤都有很強的向光性。日照充足,幼苗健壯能防止徒長;生育中期日照充足,能促進莖葉生長旺盛,正常開花授粉,提高結實率;生育後期日照充足,子粒充實飽滿。
4.土壤向日葵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各類土壤上均能生長,從肥沃土壤到旱地、瘠薄、鹽鹼地均可種植。有較強的耐鹽鹼能力。
(三)向日葵的抗逆性
1.耐鹽性向日葵有較強的耐鹽性,土壤含鹽量在0.4%能出全苗。現蕾期,0~5cm和5~10cm土層含鹽量分別為0.42%和0.445%時,向日葵仍能生長正常。向日葵不僅具有較強的耐鹽鹼能力,而且還兼有吸鹽性能。據化驗,向日葵莖稈含氯化鈉高達0.5%左右,因此,它是鹽鹼地生物治鹼作物之一。
2.耐旱性向日葵具有較強的抗旱性。據測試,開花前後近40天的乾旱,0~20厘米、20~40厘米和40~60厘米土壤含水量分別為8.8%、15.12%和19.6%,向日葵仍生育正常。耐旱原因一是根系發達入土深,能吸收利用深層土壤中的水分;二是莖稈內充滿海棉狀的髓,能貯存較多的水分;三是莖上密生剛毛,葉面有臘質層,能減少水分的蒸騰。此外,向日葵耐澇能力也很強。據驗證,從現蕾期開始,在水淹狀態下(地面積水50厘米)生長40天,90%以上植株不死,仍有收成。這是因為向日葵根和莖通氣組織發達,遇水後增生新根能力相當強,5天新根增量相當於總根量的21%。
⑤ 向日葵的根、莖、葉、花、果的外形特徵
向日葵的根、莖、葉、花、果的外形特徵:
1、根
向日葵的根由主根、側根和須根三部分組成。一般主根深入土壤100-200厘米;側根從主根的水平方向生長,並伴有許多須根;側根和須根上均有根毛。
向日葵根系發達,其生長速度總是快於莖的生長速度,在花盤形成前後正是根系生長最快的時候;當向日葵的種子開始成熟時,根就不再生長,並開始逐漸枯萎。
2、莖
向日葵的莖部橫截面積呈圓形,莖稈直立、粗糙,有剛毛。莖部由皮層、木質部和海綿狀髓三部分組成。
在生長後期,莖部開始木質化,同時莖中的髓慢慢中空。從萌芽到開花這階段,莖的生長速度最快,在這期間的生長高度約占總高度的55%。
3、葉
向日葵的葉分為子葉和真葉。子葉是一對葉子;真葉常為對生,在莖的下部生長。真葉的形狀比較大,葉面和葉柄上均生有剛毛,其表面還覆有一層蠟質層。
在開花前,由莖下部的葉片為根部提供養分;而中上部的葉片,主要是為花盤提供養分,促使種子形成。
4、花
因為向日葵是一種頭狀花序,並且生長在莖的頂端,又被稱為「花盤」。它的形狀有三種:凸形、平形和凹形。
花盤上有舌花和管狀花。舌狀花生於花盤的外圍,屬於無性花,有橙色、淺黃色和紫紅色,其作用主要是吸引昆蟲來采蜜授粉;管狀花,位於舌花內,雌雄同體,花冠的顏色有黃色、棕色、深紫色等。
5、果實
向日葵的果實,也就是種子,通常被人們稱為葵花籽。其果實由果皮、種皮和胚組成。食用種子較長,果皮有黑白條紋,果皮較厚;油型種子短,果皮呈黑色,果皮較薄。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向日葵
⑥ 向日葵的特點和外形
一、向日葵的特點
向日葵是一年生草本,在春天的時候開始發芽、生長。在夏季的時候花朵開放。向日葵的花朵具有朝向太陽開放的特點,能夠隨著太陽的移動,改變綻放的方向。開花一段時間後,向日葵花盤的中間會結出細長的果實。
二、向日葵的外形
向日葵的莖直立粗壯,高度為1-3米,莖為白色多毛,葉子呈心形橢圓形或卵形,先端銳尖或漸尖,有三條基脈。花朵直徑為10-30厘米,通常向下苞片多層多葉,花托平或稍凸有半膜狀的花托,花序邊緣生中性的黃色舌狀花,不結實。
(6)向日葵葉子厚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向日葵的種植注意事項:
1、為了促進向日葵的生長,需要定期種植和除草,向日葵生長期間,通常需要三次栽培和除草。
2、注意耕作的深度,不要破壞根系,而是要保持土壤的滲透性。第一次中耕通常發生在種植成活後一周內,第二次中耕通常發生在幼苗生長的早期,第三次中耕通常發生在封壟之前。
3、向日葵整個生育期的最大需水量處於萌芽階段,此時其需水量可達總需水量的一半。還有一段時間才能確保不缺水,否則向日葵的產量和質量將受到嚴重損害。
4、需要清除向日葵底部的老葉、枯葉和病葉,以提高田間滲透性,減少養分消耗,避免病蟲害。
⑦ 向日葵是什麼樣子的
向日葵的形狀:
圓圓的頭,長長的葉子。細又長的根,盆著彎彎的葉子。
莖直立,圓形多稜角,質硬被白色粗硬毛。廣卵形的葉片通常互生,先端銳突或漸尖,有基出3脈,邊緣具粗鋸齒,兩面粗糙,被毛,有長柄。頭狀花序,直徑10-30厘米,單生於莖頂或枝端。
總苞片多層,葉質,覆瓦狀排列,被長硬毛,夏季開花,花序邊緣生中性的黃色舌狀花,不結實。花序中部為兩性管狀花,棕色或紫色,能結實。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質化,灰色或黑色,稱葵花籽。
(7)向日葵葉子厚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向日葵的植株是由根、莖、葉、花、果實五部分組成。
根:向日葵的根由主根、側根和須根組成。主根入土較深,一般為100-200厘米;側根從主根上生出,水平方向生長;側根上長有許多的須根。側根和須根上著生根毛。
莖:莖稈圓形直立,表面粗糙並被有剛毛。莖由皮層、木質部和海綿狀的髓組成。生育後期,莖稈木質化,而莖內的髓部則形成空心。向日葵的胚莖有綠色、淡紫、深紫等,是苗期識別品種的重要標志。
莖的高度,不同類型的品種差異較大,同一品種,株高受播期及栽培條件的影響,差異也很大。莖的生長速度以現蕾到開花最快,此時生長的高度約占總高度的55%,以後生長速度減慢,僅佔5%左右。向日葵的分枝性,一種是由遺傳性決定的後一種是環境條件引起的。
葉:向日葵的葉分為子葉和真葉。子葉一對。真葉在莖下部1-3節常為對生,以上則為互生。真葉比較大,葉面和葉柄上著生短而硬的剛毛,並覆有一層蠟質層。
葉片數目因品種不同而異,早熟種一般為25-32片,晚熟種為33-40片。莖下部葉片在開花前製造養分,主要供給根部生長,到開花時其功能基本結束。中上部葉片製造的養分主要供給花盤促使種子形成。
花:向日葵為頭狀花序,生長在莖的頂端,俗稱花盤。其形狀有凸起、平展和凹下三種類型。花盤上有兩種花,即舌狀花和管狀花。
舌狀花1-3層,著生在花盤的四周邊緣,為無性花。它的顏色和大小因品種而異,有橙黃、淡黃和紫紅色,具有引誘昆蟲前來采蜜授粉的作用。管狀花,位於舌狀花內側,為兩性花。花冠的顏色有黃、褐、暗紫色等。
果實:果實為瘦果,習慣稱為種子、瓜子,俗稱葵花籽,可食用。果實包括果皮、種皮、胚三部分。食用型種子較長,果皮黑白條紋佔多數,果皮厚,約占種子重量的40%以上,千粒重100-200克。油用型種子較短小,果皮多為黑色,皮薄,約為種子重量的20-30%,千粒重40-110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向日葵
⑧ 向日葵的資料
第一步:選種
准備好向日葵的種子,向日葵有不同的品種,如果要種在花盆裡的話,可以用觀賞的小棵的向日葵種子,種在大面積的花壇或者院子里的話,建議用食用的類型。
⑨ 向日葵葉子有多大
可先在小花盆裡種植,30厘米高時帶原土坨栽入大花盆,直徑應在60厘米以上,每盆一株,盆土以肥沃的園土為主,建議直接再到地里。
向日葵喜陽,必須放到陽光充足的地方才能開花結果,如果陽光不足,植株徒長,不能結果。
向日葵植株高大,葉多而密,是耗水較多的植物。經常澆水,否則就會萎蔫,長期缺水,就會影響生長,現蕾到開花,是需水高峰期,此時缺水,對產量影響很大。
植株高大,葉片大而且多,要有足夠大的空間才能種植,並要防止被風颳倒。
盡量不施肥,或少施肥,尤其不能多施氮肥,那樣會長的很高,不能正常開花結果,花盆種植,現蕾後可增施磷鉀肥。
要種植兩株以上,互相授粉,自花授粉不結實,都是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