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有多少平方公里
① 合肥市區多少平方公里多大b級
合肥城區面積為428平方公里。合肥,古稱廬州、廬陽、合淝 ,安徽省轄地級市、省會 ,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截至2020年,合肥市下轄4個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總面積11445平方千米 ,建成區面積528.5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市常住人口為936.9881萬人,城鎮化率達82.28% 。2020年,合肥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045.72億元。
合肥地處中國華東地區、安徽中部、江淮之間、環抱巢湖,是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
G60科創走廊中心城市、「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心城市、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中國四大科教基地之一。
② 合肥有多大面積、有多少人口
合肥市轄瑤海、廬陽、蜀山、包河4區和肥東、肥西、長豐3縣,並賦予合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合肥經濟技術開發區、合肥新站綜合試驗區市級管理許可權。全市行政轄區總面積為7029.48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積233.4平方公里;市區總面積838.52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面積72.93平方公里,新增南崗鎮面積91.95平方公里,新增煙墩鄉面積106.78平方公里,市區建成區面積為224平方公里。__全市常住人口中,漢族人口為459.55萬人,占常住人口的99.31%;各少數民族人口為3.18萬人,占常住人口的0.69%。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34.48萬人,增長了8.11%;各少數民族人口減少了0.14萬人。
③ 合肥在安徽佔地面積
合肥市佔地總面積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
合肥簡介
合肥,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國家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現代製造業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
合肥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淮之間,環抱巢湖,總面積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末,下轄4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設有4個開發區,城市建成區面積428平方公里。合肥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窪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城,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該地而得名 。合肥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 。秦置合肥縣,隋至明清時,合肥一直是廬州府治所,故又稱「廬州」 、又名「廬陽」,境內名勝古跡眾多,如包公祠、李鴻章故居、吳王遺蹤等。合肥還誕生了周瑜、包拯、李鴻章等一批歷史名人。
合肥是世界科技城市聯盟會員城市、中國集成電路產業中心城市、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城市。有「江淮首郡、吳楚要沖」,「江南之首」、「中原之喉」的美譽。截至2016年末,全市有各類高等院校60所,在校學生62.86萬人,其中普通高校50所,在校學生54.55萬人;有省部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和工程實驗室151個,其中國家重點(工程)實驗室13個。
行政區劃
轄區:4個市轄區、4個縣、1個縣級市
街道社區:43個街道、84個鄉鎮、5個街道層級的社區管理委員會,457個城市社區、333個農村社區(另有3個居委會)、994個村委會
市政府:合肥市人民政府位於合肥市蜀山區東流路100號
人口民族
人口
2016年末,合肥市常住總人口為786.9萬人,比2015年末增加7.9萬人,增長1.0%;比2010年合肥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時增加41.2萬人,年均增長0.9%;占安徽省的比重為12.70%。
2016年末,合肥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567.0萬人,與2015年末相比增加18.6萬人,占總人口的72.05%(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比2015年末提高1.65個百分點;居住在鄉村的人口219.9萬人,比2015年末減少10.7萬人,占總人口的27.95%。
民族
根據2016年8月合肥市政府官網顯示,合肥境內有52個少數民族成份,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回族、滿族、苗族、土家族、彝族、壯族和蒙古族。
④ 合肥佔地面積
全市總面積726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總面積639.7平方公里,全市總人口448萬人,其中市區人口146.5萬人。合肥現轄肥東、肥西、長豐3個縣和瑤海、廬陽、蜀山、包河4個區。
⑤ 安徽合肥佔地面積多少平方千
合肥總面積13.96萬平方公里。
⑥ 合肥市城區面積
合肥市城區面積1312.5平方公里。
合肥地處江淮之間,環抱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通過南淝河、巢湖和裕溪河,可以通江達海。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窪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江淮分水嶺自西向東橫貫全境。
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間,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崗沖起伏;西南部屬大別山余脈,層巒疊嶂;海拔最高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
全市國土面積11445.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618.8平方公里。合肥市區面積1312.5平方公里。合肥的礦產資源豐富,有白雲石、花崗石、磷、鐵、鉛、鋅、銀、明礬石、石膏、灰岩、礦泉水等。
(6)合肥有多少平方公里擴展閱讀
合肥的歷史沿革:
合肥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活動,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4000餘年。春秋戰國時期,先後屬楚、吳、越,後又屬楚。秦始設郡縣,合肥屬九江郡。西漢武帝時改淮南王國為九江郡,轄合肥等縣。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改合肥縣為合肥侯國。
清咸豐三年至十一年,安徽巡撫治於合肥。民國元年,廬州府廢,合肥縣直屬安徽省。民國34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安徽省省會由立煌縣(今金寨縣)遷至合肥。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根據江淮區黨委的決定,將合肥縣分為合肥市、肥東縣和肥西縣,合肥市人民政府成立,合肥市為江淮解放區直轄市。4月,皖北行署駐地設合肥,合肥為皖北行署直轄市。1952年8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合肥市為省轄市和安徽省省會。
⑦ 合肥市面積是全國第幾
合肥市面積11445.1平方千米。
合肥是安徽省省會,簡稱「廬」或「合」,古稱廬州、廬陽、合淝。合肥位安徽中部、江淮之間,地處長江三角洲西翼,西接六安市,北連淮南市,東北靠滁州市,東南靠馬鞍山市、蕪湖市,西南鄰安慶市、銅陵市;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鄉鎮81個、街道(大社區)52個、城市社區(居委會)524個、村及農村社區(村委會)1189個。合肥市國土總面積11445平方公里。合肥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
合肥古為淮夷地,商朝稱虎方,西周稱夷虎。1952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在合肥市成立。
⑧ 合肥的面積有多大
合肥的面積是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其中合肥市區城市建成區面積403平方公里(截止到2015年末)。
合肥地處江淮之間,環抱全國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通過南淝河、巢湖和裕溪河,可以通江達海。境內有丘陵崗地、低山殘丘、低窪平原三種地貌,以丘陵崗地為主,江淮分水嶺自西向東橫貫全境。
全市海拔多在15~80米之間,平均海拔20~40米。主城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崗沖起伏;西南部屬大別山余脈,層巒疊嶂;海拔最高為境西的牛王寨595米。合肥地處中緯度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季風明顯,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適中。
參考資料來源:合肥市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參考資料來源: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概況
參考資料來源:合肥市人民政府—自然資源
⑨ 上海比合肥大多少倍
大1.8倍。
合肥市地處中國華東地區、江淮之間,環抱巢湖,總面積11445.1平方公里(含巢湖水面770平方公里),截至2019年末,下轄4個市轄區、4個縣,代管1個縣級市,設有4個開發區,城市建成區面積428平方公里。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國4個直轄市之一,是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上海位於中國華東地區,界於東經120°52′-122°12′,北緯30°40′-31°53′之間;地處長江入海口,東隔東中國海與日本九州島相望,南瀕杭州灣,北、西與江蘇、浙江兩省相接,上海市總面積6340.5平方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