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化江長多少厘米
Ⅰ 萬泉河是多少千米昌化江是多少千米松花江是多少千米
萬泉河全長163千米,
昌化江全長232千米,
松花江全長1927千米。
Ⅱ 昌化江長度是多少千米
1620千米
Ⅲ 海南省的氣候,地理位置,經濟
海南省地理地形 海南省地圖(陸地)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歌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河流海南島的河流大多發源於中部,北部的南渡江長314千米;西部的昌化江長230千米;東部的萬泉河長162千米。海南島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庫居多,著名的有松濤水庫、牛路嶺水庫、大廣壩水庫和南麗湖等。 面積中國第二大島嶼,陸地面積35354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210萬平方公里。 氣候資源: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6℃,≥10℃的積溫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溫度仍達16℃—21℃,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光溫充足,光合潛力高。海南島入春早,升溫快,日溫差大,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我國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639毫米,有明顯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總降雨量達1500毫米左右,佔全年總降雨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鋒面雨、熱雷雨、和台風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少雨季,僅佔全年降雨量的10—30%,少雨季乾旱常常發生。 位置與疆域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全省陸地(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南島形似一個呈東北至西南向的橢圓形大雪梨,總面積(不包括衛星島)3.39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 海南島與廣東省的雷州半島相隔的瓊州海峽寬約18海里,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是我國最南端的領土。是我國跨緯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Ⅳ 昌化江之源
海南的昌化江,流經瓊中、通什、樂東、東方、昌江,最後從東方和昌江的交界處流入北部灣,全長232公里,是海南的第二大河,僅次於南渡江。
昌化江幹流發源於五指山,在雨林中的潺潺細流,居然匯集成江河。荀子在《勸學》中說「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誠不我欺也。
Ⅳ 海南省的自然地理
1.地形: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歌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2.河流:海南島的河流大多發源於中部,北部的南渡江長314千米;西部的昌化江長230千米;東部的萬泉河長162千米。海南島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庫居多,著名的有松濤水庫、牛路嶺水庫、大廣壩水庫和南麗湖等。(南麗湖位於定安縣城東北30公里。南麗湖開發經省政府批准,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46平方公里。其中湖區面積26平方公里;水面面積12.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米;常年水溫22-23℃,是瓊北最大的人工淡水湖;這里年平均氣溫22.5-23.7℃,氣候宜人。)3.面積:中國第二大島嶼,陸地面積35354平方千米,海域面積約210萬平方公里。4. 氣候資源:海南島地處熱帶北緣,屬熱帶季風氣候,素來有「天然大溫室」的美稱,這里長夏無冬,年平均氣溫22~26℃,≥10℃的積溫為8200℃,最冷的一、二月份溫度仍達16℃—21℃,年光照為1750—2650小時,光照率為50%—60%,光溫充足,光合潛力高。海南島入春早,升溫快,日溫差大,全年無霜凍,冬季溫暖,稻可三熟,菜滿四季,是我國南繁育種的理想基地。 海南省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為1639毫米,有明顯的多雨季和少雨季。每年的5—10月份是多雨季,總降雨量達1500毫米左右,佔全年總降雨量的70—90%,雨源主要有鋒面雨、熱雷雨、和台風雨,每年11月至翌年4月為少雨季,僅佔全年降雨量的10—30%,少雨季乾旱常常發生。5.山脈與河流:海南島的山脈多數在500至800米之間,實際上是丘陵性低山地形。海拔超過1000米的山峰有81座,成為綿延起伏在低丘陵之上的長垣,海拔超過1500米的山峰有五指山、鸚哥嶺、俄鬃嶺、猴彌嶺、雅加大嶺和吊羅山等。這些大山大體上分三大山脈:五指山山脈位於海南島中部,主峰海拔1867.1米,是海南島最高的山峰;鸚哥嶺山脈位於五指山西北,主峰海拔1811.6米;海南島地勢中部高四周低,比較大的河流大都發源於中部山區,組成輻射狀水系。全島獨流入海的河流共154條,其中水面超過100平方公里的有38條。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為海南島三大河流,三條大河的流域面積佔全島面積的 47%。南渡江發源於白沙縣南峰山,斜貫島北部,至瓊山市入海,全長 311公里;昌化江發源於瓊中縣空示嶺,橫貫海南島西部, 至昌化港入海,全長 230公里;萬泉河上游分南北兩支,分別發源於瓊中縣五指山和風門嶺,兩支流到瓊海市龍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鰲港入海,主流全長163公里。
Ⅵ 海南的地理位置 自然 人文特徵
地理位置:
海南省位於中國最南端,位於東經108°37′-111°05′,北緯3°30'~20°18',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民主共和國相對,東瀕南海與台灣省相望,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汶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省的行政區域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的島礁及其海域。全省陸地(包括海南島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島)總面積3.5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約200萬平方公里。海南島形似一個呈東北至西南向的橢圓形大雪梨,總面積(不包括衛星島)3.39萬平方公里,是我國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 海南島與廣東省的雷州半島相隔的瓊州海峽寬約18海里,南沙群島的曾母暗沙是我國最南端的領土。是我國跨緯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區。
自然特徵:
海南地處熱帶,土地總面積35354平方千米.森林面積1714700公頃.森林覆蓋率 達51%。熱帶天然林約佔全省森林面積一半的。
年平均氣溫23-25℃,最冷的2月平均16-20℃,最熱的8月為35-39℃,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長夏無冬。地形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歌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海南島的河流大多發源於中部,北部的南渡江長314千米;西部的昌化江長230千米;東部的萬泉河長162千米。海南島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庫居多,著名的有松濤水庫、牛路嶺水庫、大廣壩水庫和南麗湖等。
人文特徵:
海南省2008年末常住人口為864.73萬人,有漢族、黎族、苗族、回族等民族 ,五指山區的黎村苗寨,篝火歡歌,充滿著濃郁的民族風情。
Ⅶ 海南省,哪個市的河流最多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1
Ⅷ 《航拍中國》海南地理知識點有哪些
《航拍中國》海南地理知識點有如下:
1、地形:海南島四周低平,中間高聳,以五指山、鸚歌嶺為隆起核心,向外圍逐級下降。山地、丘陵、台地、平原構成環形層狀地貌,梯級結構明顯。
2、河流:海南島的河流大多發源於中部,北部的南渡江長314千米;西部的昌化江長230千米;東部的萬泉河長162千米。海南島上真正的湖泊很少,人工水庫居多,著名的有松濤水庫、牛路嶺水庫、大廣壩水庫和南麗湖等。
3、北隔瓊州海峽與廣東省相望,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領海。1988年是由廣東省設海南省。全省面積34萬多平方千米。人口724萬。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中部為五指山,沿海平原佔全島面積2/3。
4、北隔瓊州海峽與廣東省相望,包括海南島和西沙群島、南沙群島、中沙群島的島礁及其領海。1988年是由廣東省設海南省。全省面積34萬多平方千米。人口724萬。海南島是我國第二大島、中部為五指山,沿海平原佔全島面積2/3。
5、海南,是東方的夏威夷。人們這里盡情的享受陽光、沙灘、大海給我們帶來的快樂。你在海南可以參加各種海上娛樂活動。夜晚的海南更是具有海島特色的美麗風景。
Ⅸ 海南的第三大河叫什麼河啊
第一是南渡江,第二是昌化江,第三是萬泉河,絕對正確。
海南島三大河流,集水面積均超過3000平方公里,三大河流流域面積佔全島面積的47%。
南渡江:發源於白沙縣南峰山,斜貫島中北部,流經白沙、瓊中、儋州、澄邁、屯昌、定安、瓊山等市縣至海口市入海,全長311公里,流域面積7176.5平方公里.
昌化江:發源於瓊中縣空示嶺,橫貫島中西部,流經瓊中、保亭、樂東、東方等市縣至昌化港入海,全長230公里,流域面積5070平方公里。
萬泉河:上游分南北兩支,分別發源於瓊中縣五指山和風門嶺,兩支流經瓊中、萬寧、屯昌等市縣至瓊海市龍江合口咀合流,至博鰲港入海,主流全長163公里,總集水面積3693平方公里。
Ⅹ 海南三大河流簡介
南渡江、昌化江、萬泉河為海南島三大河流。
1、南渡江水源豐富,流量大。流域氣候有明顯的干濕兩季,又多暴雨,故河流流量和水位常出現暴漲暴落。每當暴雨後,山洪暴發,河水猛漲,立即可達最大洪峰。一年中河流水位出現兩次高峰,一為5月,一為9、10月。
1961年南渡江上游建成松濤水庫,庫容量達31億立方米,有防洪、灌溉、發電等效益,對克服流量不穩定的狀況有重要作用。南渡江三角洲河床比降小,河道淤積快,夏秋台風暴雨之時,潮水倒灌,時有洪潮災害。
2、昌化江,也稱昌江,是海南島的第二大河,它發源於海南瓊中黎母山林區的空示嶺,橫貫海南島的中西部,河流自東北向西南流過瓊中五指山,在樂東縣轉向西北,最後從東方市穿過昌江縣的昌化港西流入南海,在入海口沖出一個廣闊的喇叭口。
昌化江幹流全長232公里,流域面積5150平方公里,總落差1270米。 隋代昌化縣治在今河口北側,昌化江因此得名。
3、萬泉河,古時稱多河。是中國海南島第三大河,位於中國海南省海南島東部,發源於五指山,全長163公里,流域面積3693平方公里。沿河兩岸典型的熱帶雨林景觀和巧奪天工的地貌,令人嘆為觀止。萬泉河是中國未受污染、生態環境優美的熱帶河流,被譽為中國的「亞馬遜河」。
(10)昌化江長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海南島從平面上看,就像一個橢圓形雪梨,橫卧在碧波萬頃的南海之上。海南島的長軸呈東北一西南向,長約300餘公里,西北一東南向為短軸,長約180公里,面積約3.54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僅次於台灣島的第二大島。
海南島北隔瓊州海峽,與雷州半島相望。瓊州海峽寬約30公里,是海南島和中國大陸間的海上「走廊」,又是北部灣和南海之間的海運通道。由於鄰近大陸,加之島內山勢磅礴,五指參天,所以每當天氣晴朗、萬里無雲之時,站在雷州半島的南部海岸遙望,海南島便隱約可見。
海南島地質構造形態在空間分布上,以各種不同的方向、形跡和性質的構造組合,形成東西向構造、南北向構造、北東向構造、北西向構造等主要構造體系,成為陸地的主要構造格局,控制著島陸沉積建造、岩漿活動、成礦作用及晚近時期的山川地勢的展布。
海南島縱深地質構造表現為地幔隆起背景上的凹陷區,幔凹中心在瓊中至樂東一帶,幔凹深度為30多千米。由於島內地殼結構和深部構造的差異,在地質構造、沉積建造和岩漿活動等方面,都呈現出許多不同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