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計量單位 » 軍事隊列左右間隔多少厘米

軍事隊列左右間隔多少厘米

發布時間: 2022-11-26 07:28:21

Ⅰ 隊列訓練的間隔距離是多少

每個戰士還要嚴格控制前後75厘米左右58厘米的間隔,方隊中每個戰士心中都要有"線"的意識,所謂腳在地上走,線在心中移。

Ⅱ 軍人隊例要求前後間隔多少

先糾正一個概念,軍人隊列前後為距離,左右為間隔。按照隊列條例要求,單個軍人齊步每步是75厘米,所以前後距離應大於75厘米,徒手時,前後距離通常為80厘米,左右的間隔為10厘米。

Ⅲ 軍隊班級隊列中人與人的距離是多少

前後距離75cm,左右間隔10cm。

Ⅳ 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

《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是規范全軍隊列動作、隊列隊形、隊列指揮的軍事法規,是全軍官兵必須共同遵守的行為准則。現行《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已經2010年5月4日中央軍委常務會議通過,自2010年6月15日起施行。1997年10月7日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同時廢止。

《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隊列動作、隊列隊形和隊列指揮,保持整齊劃一和嚴格正規的隊列生活,制定本條令。
第二條本條令適用於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和單位,以及參訓的預備役人員。
本條令沒有規定的隊列生活事項,按照有關條令、條例和總部、軍兵種制定的規章執行。
第三條本條令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生活的准則和隊列訓練的基本依據。全體軍人必須嚴格執行本條令,加強隊列訓練,培養良好的軍姿、嚴整的軍容、過硬的作風、嚴格的紀律性和協調一致的動作,促進軍隊正規化建設,鞏固和提高戰鬥力。
第四條本條令由各級首長和司令機關組織貫徹執行。首長和機關應當起表率作用,並對部屬執行本條令的情況進行檢查、監督。
第五條隊列紀律
(一)堅決執行命令,做到令行禁止;
(二)姿態端正,軍容嚴整,精神振作,嚴肅認真;
(三)按照規定的位置列隊,集中精力聽指揮,動作迅速、准確、協調一致;
(四)保持隊列整齊,出列、入列應當報告並經允許。
第二章 隊列指揮
第六條隊列指揮位置
指揮位置應當便於指揮和通視全體。通常是:停止間,在隊列中央前;行進間,縱隊時在左側中央前,必要時在中央前,橫隊、並列縱隊時在左側前或者左側,必要時在右側前(右側)或者左(右)側後(見附錄二)。
第七條隊列指揮方法
隊列指揮通常用口令。行進間,動令除向左轉走和齊步、正步互換時落在左腳,其他均落在右腳。變換指揮位置,通常用跑步(5步以內用齊步),進到預定的位置後,成立正姿勢下達口令。縱隊行進時,可以在行進間下達口令。
第八條隊列指揮要求
(一)指揮位置正確;
(二)姿態端正,精神振作,動作準確;
(三)口令准確、清楚、洪亮;
(四)清點人數,檢查著裝,認真驗槍;
(五)嚴格要求,維護隊列紀律。
第三章 隊列隊形
第九條基本隊形
隊列的基本隊形為橫隊、縱隊、並列縱隊。需要時,可以調整為其他隊形。
第十條列隊的間距
隊列人員之間的間隔(兩肘之間)通常約10厘米,距離(前一名腳跟至後一名腳尖)約75厘米。需要時,可以調整隊列人員之間的間隔和距離。
第十一條班的隊形
班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和縱隊。需要時,可以成二列橫隊或者二路縱隊。
(一)摩托化步兵班的隊形
摩托化步兵班通常按照班長、機槍射手、機槍副射手、自動步槍手或者狙擊步槍手、火箭筒射手、火箭筒副射手、副班長的順序列隊,必要時也可以按照身高列隊。
(二)裝甲步兵班的隊形
裝甲步兵班通常按照班長、機槍射手、機槍副射手、自動步槍手、火箭筒射手、火箭筒副射手、駕駛員、副駕駛員或者射手、副班長的順序列隊,必要時也可以按照身高列隊。
第十二條排的隊形
排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和縱隊。
(一)摩托化步兵排的隊形、裝甲步兵排的隊形
排橫隊,由各班的班橫隊依次向後排列組成。
排縱隊,由各班的班縱隊依次向右並列組成。
(二)排長的列隊位置
橫隊時,在第一列基準兵右側;縱隊時,在隊列中央前。
第十三條連的隊形
連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縱隊和並列縱隊。
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
(一)摩托化(裝甲)步兵連的隊形
連橫隊,由各排的排橫隊依次向左並列組成。
連縱隊,由各排的排縱隊依次向後排列組成。
連並列縱隊,由各排的排縱隊依次向左並列組成。
連部和炊事班等,以二列(路)或者三列(路)組成相應的隊形,位於本連隊尾。
(二)連指揮員的列隊位置
橫隊、並列縱隊時,位於一排長右側,前列為連長、副連長,後列為政治指導員、副政治指導員;縱隊時,位於一排長前,前列為連長、政治指導員,後列為副連長、副政治指導員(未編有副政治指導員時,後列中央為副連長)。
第十四條營的隊形
營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縱隊和並列縱隊。
(一)摩托化步兵營的隊形、裝甲步兵營的隊形
營橫隊,由各連的並列縱隊依次向左並列組成。
營縱隊,由各連的連縱隊依次向後排列組成。
營並列縱隊,由各連的連縱隊依次向左並列組成。
營部將所屬單位人員,編為三列(路)隊形,按照編制序列列隊。
營屬炮兵連或者機槍連,參照摩托化步兵連的基本隊形,按照編制序列列隊。
(二)營指揮員的列隊位置
橫隊、並列縱隊時,位於營部右側,前列為營長、副營長,後列為政治教導員(編有副政治教導員時,為政治教導員、副政治教導員);縱隊時,位於營部前,前列為營長、政治教導員,後列中央為副營長(編有副政治教導員時,後列為副營長、副政治教導員)。
第十五條團的隊形
團的基本隊形,分為營橫隊的團橫隊、營並列縱隊的團橫隊和團縱隊。
(一)摩托化步兵團的隊形、機械化步兵團的隊形
營橫隊的團橫隊,由各營的營橫隊依次向左並列組成。
營並列縱隊的團橫隊,由各營的營並列縱隊依次向左並列組成。
團縱隊,由各營的營縱隊依次向後排列組成。
團機關按照司令部、政治處、後勤處、裝備處的序列,根據團隊形性質,司令部編為三列(路),政治處和後勤處各編為二列(路),裝備處編為一列(路)隊形列隊。
團屬炮兵(坦克)營、連和直屬各連,應當採用同摩托化(裝甲)步兵營、連相應的隊形,按照編制序列列隊;團後勤分隊和裝備分隊,以建制為基礎,根據團隊形性質,按照三列(路)隊形進行編組,位於本團隊尾。
(二)團指揮員的列隊位置
各種隊形中,團指揮員成二路。橫隊時,位於團機關右側,右路為團長、副團長(編有副政治委員時,為團長、副團長、參謀長),左路為政治委員、參謀長(編有副政治委員時,為政治委員、副政治委員);縱隊時,位於團機關前,左路為團長、副團長(編有副政治委員時,為團長、副團長、參謀長),右路為政治委員、參謀長(編有副政治委員時,為政治委員、副政治委員)。
(三)軍旗位置
掌旗員和護旗兵成一列。橫隊時,在團指揮員右側;縱隊時,在團指揮員前。
第十六條其他分隊、部隊的隊形,參照本章規定執行。
第四章 單個軍人的隊列動作
第十七條立正
立正是軍人的基本姿勢,是隊列動作的基礎。軍人在宣誓、接受命令、進見首長和向首長報告、回答首長問話、升降國旗、迎送軍旗、奏唱國歌和軍歌等嚴肅莊重的時機和場合,均應當立正。
口令:立正。
要領: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後張;兩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並攏自然微曲,拇指尖貼於食指第二節,中指貼於褲縫;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下頜微收,兩眼向前平視。
攜槍(筒)的要領:
(一)肩沖鋒槍、自動步槍、40火箭筒時,右手在右胸前握背帶(拇指由內頂住),右大臂輕貼右脅,槍(筒)身垂直,槍口(筒尾)向下。
(二)持班用機槍、狙擊步槍、81式自動步槍(打開槍托)時,右臂自然下垂,左手將背帶挑起、拉直,由右手拇指在內壓住,余指並攏在外將槍握住,同時左手放下,托底鈑(95式班用機槍托底)全部(81式自動步槍托前踵)在右腳外側著地,托後踵同腳尖平齊。
第十八條跨立(即跨步站立)
跨立主要用於軍體操、執勤和艦艇上分區列隊等場合。可以與立正互換。
口令:跨立。
要領:左腳向左跨出約一腳之長,兩腿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落於兩腳之間。兩手後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與外腰帶下沿(內腰帶上沿)同高;右手手指並攏自然彎曲,手心向後。攜槍時不背手。
第十九條稍息
口令:稍息。
要領: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於右腳。攜槍(筒)時,攜帶的方法不變,其餘動作同徒手。稍息過久,可以自行換腳。
第二十條停止間轉法
(一)向右(左)轉
口令:向右(左)——轉。
半面向右(左)——轉。
要領:以右(左)腳跟為軸,右(左)腳跟和左(右)腳掌前部同時用力,使身體協調一致向右(左)轉90度,體重落在右(左)腳,左(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右(左)腳,成立正姿勢。轉動和靠腳時,兩腿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
半面向右(左)轉,按照向右(左)轉的要領轉45度。
(二)向後轉
口令:向後——轉。
要領:按照向右轉的要領向後轉180度。
(三)持槍轉動時,除按照徒手動作要領外,聽到預令,將槍稍提起,拇指貼於右胯,使槍隨身體平穩轉向新方向,托前踵(95式班用機槍托底)輕輕著地,成持槍立正姿勢。
第二十一條行進
行進的基本步法分為齊步、正步和跑步,輔助步法分為便步、踏步、移步和禮步。
(一)齊步
齊步是軍人行進的常用步法。
口令:齊步——走。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邁出約75厘米,按照先腳跟後腳掌的順序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自然向里合,手心向內稍向下,拇指根部對正衣扣線,並高於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約5厘米(著夏常服、水兵服時,高於內腰帶扣中央約5厘米;著作訓服時,與外腰帶扣中央同高),離身體約30厘米;向後擺臂時,手臂自然伸直,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6-122步。
(二)正步
正步主要用於分列式和其他禮節性場合。
口令:正步——走。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踢出約75厘米(腿要綳直,腳尖下壓,腳掌與地面平行,離地面約25厘米),適當用力使全腳掌著地,同時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拇指伸直貼於食指第二節;向前擺臂時,肘部彎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內稍向下,手腕下沿擺到高於春秋常服最下方衣扣約15厘米處(著夏常服、水兵服時,高於內腰帶扣中央約15厘米處;著作訓服時,高於外腰帶扣中央約10厘米處),離身體約10厘米;向後擺臂時(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側距褲縫線約30厘米。行進速度每分鍾110-116步。
(三)跑步
跑步主要用於快速行進。
口令:跑步——走。
要領: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貼於食指第一關節和中指第二節),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向里合。聽到動令,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85厘米,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垂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5厘米;向後擺臂時,拳貼於腰際。行進速度每分鍾170-180步。
(四)便步
便步用於行軍、操練後恢復體力及其他場合。
口令:便步——走。
要領:用適當的步速、步幅行進,兩臂自然擺動,上體保持良好姿態。
(五)踏步
踏步用於調整步伐和整齊。
停止間口令:踏步——走。
行進間口令:踏步。
要領:兩腳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起時,腳尖自然下垂,離地面約15厘米;落下時,前腳掌先著地),上體保持正直,兩臂按照齊步或者跑步擺臂的要領擺動。
(六)移步(5步以內)
移步用於調整隊列位置。
1.右(左)跨步
口令:右(左)跨×步——走。
要領:上體保持正直,每跨1步並腳一次,其步幅約與肩同寬,跨到指定步數停止。
2.向前或者後退
口令:向前×步——走。
後退×步——走。
要領:向前移步時,應當按照單數步要領進行(雙數步變為單數步)。向前1步時,用正步,不擺臂;向前3步、5步時,按照齊步走的要領進行。向後退步時,從左腳開始,每退1步靠腳一次,不擺臂,退到指定步數停止。
(七)禮步
禮步用於紀念儀式中禮兵的行進。
口令:禮步——走。
要領:左腳向正前方緩慢抬起(腿要綳直,腳尖上翹,與腿約成90度,腳後跟離地面約30厘米),按照腳跟、腳掌順序緩慢著地,步幅約55厘米,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正直,兩臂下垂自然伸直、輕貼身體(抬祭奠物除外);手指並攏自然微曲,拇指尖貼於食指第二節,中指貼於褲縫。行進速度每分鍾24-30步。
(八)攜槍行進
持槍時,聽到行進口令的預令,將槍提起,使槍身略直,拇指貼於右胯,使槍身穩固,其餘要領同徒手。
背槍、肩槍、掛槍、托槍、提槍時,聽到行進口令,保持攜槍姿勢,其餘要領同徒手。
(九)攜攜帶型折疊寫字椅行進
攜折疊寫字椅行進時,左手提握支腳上橫杠,左臂下垂自然伸直,寫字板面朝外。
第二十二條立定
口令:立——定。
要領:齊步、正步和禮步時,聽到口令,左腳再向前大半步著地(腳尖向外約30度),兩腿挺直,右腳取捷徑迅速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跑步時,聽到口令,再跑2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取捷徑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踏步時,聽到口令,左腳踏1步,右腳靠攏左腳,原地成立正姿勢(跑步的踏步,聽到口令,繼續踏2步,再按照上述要領進行)。
持槍立定時,在右腳靠攏左腳後,迅速將托底鈑(95式班用機槍托底)輕輕著地。其餘要領同徒手。
第二十三條步法變換
步法變換,均從左腳開始。
齊步、正步互換,聽到口令,右腳繼續走1步,即換正步或者齊步行進。
齊步換跑步,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兩臂前後自然擺動;聽到動令,即換跑步行進。
齊步換踏步,聽到口令,即換踏步。
跑步換齊步,聽到口令,繼續跑2步,然後換齊步行進。
跑步換踏步,聽到口令,繼續跑2步,然後換踏步。
踏步換齊步或者跑步,聽到「前進」的口令,繼續踏2步,再換齊步或者跑步行進。
第二十四條行進間轉法
(一)齊步、跑步向右(左)轉
口令:向右(左)轉——走。
要領:左(右)腳向前半步(跑步時,繼續跑2步,再向前半步),腳尖向右(左)約45度,身體向右(左)轉90度時,左(右)腳不轉動,同時出右(左)腳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進。
半面向右(左)轉走,按照向右(左)轉走的要領轉45度。
(二)齊步、跑步向後轉
口令:向後轉——走。
要領:左腳向右腳前邁出約半步(跑步時,繼續跑2步,再向前半步),腳尖向右約45度,以兩腳的前腳掌為軸,向後轉180度,出左腳按照原步法向新方向行進。
(三)轉動時,保持行進時的節奏,兩臂自然擺動,不得外張;兩腿自然挺直,上體保持正直。
第二十五條坐下、蹲下、起立
(一)坐下
1.徒手坐下
口令:坐下。
要領:左小腿在右小腿後交叉,迅速坐下(坐凳子時,聽到口令,左腳向左分開約一腳之長;女軍人著裙服坐凳子時,兩腿自然並攏),手指自然並攏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
2.攜槍坐下
口令:槍靠右肩——坐下。
要領:攜槍坐下時,兩腿按照徒手坐下的要領進行,爾後槍靠右肩(槍面向右),右手自然扶貼護木,左手手指自然並攏,放在左膝上。肩沖鋒槍、81式自動步槍坐下時,聽到預令,右手移握護木,使背帶從肩上滑下,將槍取下。
攜95式自動步槍坐下時,聽到「右手扶槍——坐下」的口令,兩腿按照徒手坐下的要領進行,同時將槍置於右小腿前側,槍身與地面垂直,槍面向後;右手自然扶握上護蓋前端,左手手指自然並攏,放在左膝上。肩槍坐下時,聽到預令,右手移握下護手前端,使背帶從肩上滑下,將槍取下。
3.攜40火箭筒坐下
口令:筒靠右肩——坐下。
要領:攜40火箭筒坐下時,兩腿按照徒手坐下的要領進行,爾後筒靠右肩(筒面向左),右手自然扶握護板,左手手指自然並攏,放在左膝上。肩筒坐下時,聽到預令,用右手腕的旋轉力,迅速將筒轉到右肩前,同時左手接握護板,右手移握提把,將筒取下。
4.攜攜帶型折疊寫字椅坐下
要領:當聽到「放凳子」的口令,左手將折疊寫字椅提至身前交於右手,右手反握支腳上橫杠,左手移握寫字板和座板上沿,兩手協力將支腳拉開;爾後上體右轉,兩手將折疊寫字椅輕輕置於腳後,寫字板扣手朝前,恢復立正姿勢;當聽到「坐下」的口令,迅速坐在折疊寫字椅上。
使用折疊寫字椅的靠背或者寫字板時,應當按照「打開靠背」或者「打開寫字板」的口令,調整折疊寫字椅和坐姿;組合使用寫字板時,根據需要確定組合方式和動作要領。
5.背背囊(背包)坐下
要領:聽到「放背囊(放背包)」的口令,兩手協力解開上、下扣環,握背帶;取下背囊(背包),上體右轉,右手將背囊(背包)橫放在腳後,背囊口向右(背包口向左);按照口令坐在背囊(背包)上。攜槍(筒)放背囊(背包)時,先置槍(架槍、筒),後放背囊(背包)。
(二)蹲下
口令:蹲下。
要領:右腳後退半步,前腳掌著地,臀部坐在右腳跟上(膝蓋不著地),兩腿分開約60度(女軍人兩腿自然並攏),手指自然並攏放在兩膝上,上體保持正直。蹲下過久,可以自行換腳。
持槍時,右手移握護木(95式班用機槍,握上護蓋前端;沖鋒槍、自動步槍和40火箭筒的攜帶方法不變),左手手指自然並攏,放在左膝上。
(三)起立
口令:起立。
要領:全身協力迅速起立,成立正姿勢或者成持槍、肩槍(筒)立正姿勢。
班用機槍架槍和40火箭筒架筒時,起立後取槍、筒。
攜背囊(背包)起立時,當聽到「取背囊(背包)——起立」的口令後,按照放背囊(背包)的相反順序進行。
攜攜帶型折疊寫字椅起立時,當聽到「取凳子——起立」的口令後,按照放折疊寫字椅的相反順序進行。
第二十六條脫帽、戴帽
(一)脫帽
口令:脫帽。
要領:立姿脫帽時,雙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兩側,將帽取下,取捷徑置於左小臂,帽徽朝前,掌心向上,四指扶帽檐或者帽牆前端中央處,小臂略成水平,右手放下。
坐姿脫帽時,雙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兩側,將帽取下,置於桌(台)面前沿左側或者膝上(帽頂向上,帽徽朝前),也可以置於桌斗內。
戴貝雷帽脫帽不便放置時,將帽左右向內折疊,左手將左肩袢提起,右手將帽插入左肩袢下,帽頂向上,帽徽朝前。
(二)戴帽
口令:戴帽。
要領:雙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兩側,取捷徑將帽迅速戴正。
(三)攜槍(筒)時,用左手脫帽、戴帽。
(四)需夾帽時,雙手捏帽檐或者帽前端兩側,取捷徑將帽取下,左手握帽牆(女軍人戴卷檐帽時,將四指並攏,置於下方帽檐與帽牆之間),小臂夾帽自然伸直,帽頂向左,帽徽朝前。
第二十七條宣誓
口令:宣誓。
宣誓完畢。
要領:聽到「宣誓」的口令,身體保持立正姿勢,右手握拳取捷徑迅速抬起,拳心向前,稍向內合;拳眼約與右太陽穴同高,距離約10厘米;右大臂略平,與兩肩略成一線;高聲誦讀誓詞。
聽到「宣誓完畢」的口令,將手放下。
第二十八條整理著裝
整理著裝,通常在立正的基礎上進行。
口令:整理著裝。
要領:兩手(持自動步槍時,將槍夾於兩腿間)從帽子開始,自上而下,將著裝整理好。必要時,也可以相互整理。整理完畢,自行稍息。聽到「停」的口令,恢復立正姿勢。
第二十九條沖鋒槍手、81式自動步槍手、95式自動步槍手的操槍
第三十條班用機槍手、狙擊步槍手的操槍
第三十一條40火箭筒手的操筒
第五章 班、排、連、營、團的隊列動作
......

第十一章 附則
第六十九條本條令適用於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
第七十條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隊的隊列動作根據需要可以作適當調整,具體調整內容由總參謀部確定。
第七十一條本條令自2010年6月15日起施行。1997年10月7日中央軍事委員會發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隊列條令》同時廢止。

Ⅳ 軍訓時左右間隔一臂遠什麼意思

左右間隔一臂就是跟左右的人的距離都需要是一個手臂的距離,剛開始軍訓的時候左右拉開大多數人還是會用手去測量距離。

時間久了有感覺了之後都是直接拉開,不需要用到手了,拉開距離一般是需要進行跨立與立正等等需要距離的項目。

隊列隊形是部隊行動時採取的列隊形式,包括基本隊形和按編制序列及作戰需要組成的其他隊形;隊列動作是根據隊形要求變換出的位置和姿態,包括單個軍人的隊列動作和集體隊列動作。

隊列指揮是指揮員通過口令等視聽信號對隊列人員實施的指揮,包括指揮位置、指揮口令、指揮方法、指揮要求等。隊列訓練是部隊、分隊必須訓練的科目之一,可在平時或戰斗訓練中實施。

Ⅵ 部隊隊列里距離不變間隔30公分是什麼意思

前後距離不變左右間隔30

Ⅶ 隊列人員之間的間隔通常約多少厘米

隊列人員之間的間隔(兩肘之間)通常約10厘米,距離(前一名腳跟至後一名腳尖)約75厘米。班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和縱隊;需要時,可以成二列橫隊或者二路縱隊。班通常按照身高列隊,必要時按照戰斗序列列隊。

分隊的基本隊形,分為橫隊和縱隊。分隊橫隊,由各班的橫隊依次向後排列組成。分隊縱隊,由各班的縱隊依次向右並列組成。分隊指揮員的列隊位置:橫隊時,在隊列右側,前列為分隊長,後列為副分隊長;縱隊時,在隊列中央前,左路為分隊長,右路為副分隊長。

軍訓隊列動作要領

1、立正

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後張;兩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並攏自然微曲,拇指尖貼於食指第二節,中指貼於褲縫;頭要正,頸要直,口要閉,下頜微收,兩眼向前平視。參加閱兵時,下頜上仰約15度。

2、跨立

左腳向左跨出約一腳之長,兩腿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落於兩腳之間;兩手後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根部與外腰帶下沿或者內腰帶上沿同高;右手手指並攏自然彎曲,拇指貼於食指第二節,手心向後。

3、稍息

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約全腳的三分之二,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身體重心大部分落於右腳;稍息過久,可以自行換腳,動作應當迅速。

Ⅷ 隊列動作要領及訓練方法

軍姿要求做到



三挺:即挺腿、挺胸、挺頸。

三收:即收腹,收臀,收下頜。

一平:即兩肩膀要平。

一睜:即兩眼睜大,平視前方。

一正:即站立的方向要正,使兩腳由內側中心點,衣扣線,鼻尖,帽徽在同一垂直線上。

注意事項



1、在自然挺胸過程中,要做到氣沉丹田,採用一種「龜息」方法調整好呼吸。

2、站立中身體不要過度緊張,過分僵硬,防止動作變形。

3、站立中要有一股由下至上竄出的氣。

4、面部表情自然,兩眼炯炯有神。

輔助方法



別別針、插撲克牌、壓凳子、站台階等方法。當然了,這些都是專業的訓練方法,在具體的訓練過程中,我們要想達到更好的效果,可以借鑒。

Ⅸ 誰能告訴我隊列訓練的考核標准

一、隊列

1、立正

口令:「立正!」

要求:兩腳跟靠攏並齊,兩腳尖向外分開約60度,兩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體正直,微向前傾,兩肩要平,稍向後張,兩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並攏自然微屈,中指貼於褲縫,頭正頸直,口要閉,下顎微收,兩眼向前平視。

2、稍息

口令:「稍息!」

要求:左腳順腳尖方向伸出大半腳,兩腿自然伸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稍息過久,可自行換腳,但應先恢復立正姿勢,再換腳。稍息時,精神仍不能渙散,也不能隨意相互說話。

3、整齊

口令:「向右〈左〉看——齊!」

要求:基準學生不動,其餘學生向右(左〉轉頭,眼睛看右〈左)鄰同學腮部,並通視全線。後列人員對正、看齊。隊列之間的間隔(兩肘之間)約10厘米,距離(前一名腳跟至後一名腳尖)約75厘米。

看齊時,身體姿勢仍應保持正直。如發現自己的位置與基準同學不在一條線上,應立即以碎步調整。如是二列橫隊向右看齊時,第二列的基準學生,應取一臂之長的距離,向第一列基準學生對正,第二列其餘學生動作同第一列。一般應是向右看齊整理隊伍,必要時才用向左看齊,

口令:「以×××為基準向中看——齊!」

要求:基準學生不動,其餘學生按照向右〈左〉看齊規定實施。基準學生聽到「以某人為基準」時,右手握拳高舉,聽到「向中看一一齊」 後,將手放下。

口令:「向前——看!」

要求:基準學生不動,其餘學生立即將頭轉正,恢復原來姿勢。

4、報數

口令:「報數!」

要求:從右至左依次以短促宏亮的聲音轉頭報數(最後一名不轉頭),後列最後一名報「滿伍」或「缺×名」。為上課的需要,往往用指定的數字報數,或幾列同時報數。方法同上, 但教師應事先說明:如「一至三——報數!」「各列——報數!」等

5、集合

口令:「成二列橫隊或其它隊形——集合!」

要求:指揮員應先發出預告或信號,如「全班同學注意」,然後站在預定隊形的中央前,面向預定隊形成立正姿勢,下達口令。學生聽到口令後,按口令所指示的隊形,迅速地到指定位置面向指揮員集合,自行對正、看齊,成立正姿勢。

6、解散

口令:「解散!」

要求:聽到「解散」口令後,迅速離開原位。

7、原地轉法

口令:「向右(左)-一一轉!」

要求:以右(左)腳跟為軸,右(左〉腳跟和左〈右〉腳掌前部同時用力,向右(左〉轉90度,身體重心落右〈左〉腳,左〈右〉腳靠攏右〈左〉腳。轉時,兩腿挺直,上體保持立正姿勢。

口令:「向後一一轉!」

要求:按向右轉的要領向後轉180度.

8、各種步法和立定

口令:「齊步一一走!」

要求:左腳邁出約75厘米處著地,體重前移,右腳照此法行進,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時,小臂稍向里合,手約與第五衣扣同高並不超過衣扣線,行進速度每分鍾約120步。

口令:「跑步——走!」

要求: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拳心向內,肘部稍向里合。聽到動令,上體微向前頃,兩腿微屈,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彈力躍出約80厘米,前腳掌著地,體重前移,右腳照此法行進,兩臂自然擺動,向前擺不露肘,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兩拳不超過衣扣線,向後擺不露手。行進速度每分鍾約180步。

口令:「正步——走!」

要求:左腳踢出(腳掌離地面約25厘米並與地面平行,腿要綳直)約75厘米處適當用力著地,體重前移,;右腿照此法行進,上體正直,微向前傾,手指輕輕握攏,擺臂時,向前擺肘部彎曲,小臂略平,手腕擺到第三,四衣扣之間,離身體約10厘米,手心向內稍向下,向後擺到不能自然擺動為止。行進速度每分鍾約116步。

口令:「立——定!」

要求:齊步和正步都是左腳向前大半步,右腳靠攏左腳,成立正姿勢。跑步時,繼續跑兩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9、齊步換跑步

口令:「跑步——走!」

要求:聽到預令,兩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際,兩臂自然擺動。聽到動令,即換跑步行進。

10、跑步換齊步

口令:「齊步——走!」

要求:聽到口令,繼續跑兩步,再換齊步行進。

11、行進間向右(左)轉走。

口令:「向右(左)轉——走!」

要求:左〈右)腳向前半步,腳尖稍向右〈左〉,身體向右〈左〉轉90度,同時出右〈左〉腳,向新方向行進。

二、隊列、隊形變換:

1、原地一列←→二列

原地一(二)列橫隊變為二(一)列橫隊

口令:「成二列橫隊——走!」"

要求:聽到口令後,雙數學生左腳向後退一步,右腳不靠攏左腳向右跨一步,站在單數學生的後面,左腳向右腳靠攏。

口令:「成一列橫隊——走!」

中學要求:雙數(第二列)學生左腳先向左跨一步,右腳不靠攏左腳向前跨一步,站在單數學生的左方,左腳向右腳靠攏。

小學要求:雙數學生左腳向左前方斜跨一步,右腳向左腳靠攏。(部隊隊列條令明確三拍完成)

2、原地一路←→二路(根據部隊隊列條令制訂)

原地一路縱隊變為二路縱隊

口令:「成二路縱隊——走!」

要求:聽到口令後,雙數學生右腳右跨一步,左腳(不靠攏右腳)向前一步,右腳向左腳靠攏,站到單數同學右側,自行對正、看齊。

原地二路縱隊變為一路縱隊

口令:「成一路縱隊——走!」

要求:做動作前每個學生前後要有一步距離。聽到口令後, 雙數學生右腳後退一步,左腳(不靠攏右腳)站到單數同學之後,右腳向左腳靠攏,自行對正。

3、原地一列←→二路

口令:「成二路縱隊——走!」

要領:全體向右轉,隨之按一路縱隊變二路縱隊的要領去做。

4、行進間一列←→二列

行進間一(二)列橫隊變為二〈一〉列橫隊

口令:「成二列橫隊——走!」〈口令落在左腳〉

要求:聽到口令後,單數學生繼續前進,雙數學生原地踏腳兩步,第三步則進到單數學生的後面,並隨之繼續行進。

口令:「成一列橫隊一走!」

要求:聽到口令後,單數學生原地踏腳兩步,雙數學生向左跨一步,右腳不靠攏左腳向前跨一步,進到單數學生的左邊,並隨之繼續行進。

5、行進間一路←→二路

行進間一路縱隊變為二路縱隊

口令:「成二路縱隊——走!」

要求:聽到口令後,基準(排頭)學生以小步行進,雙數學生即進到單數學生的右方,各學生並取規定間隔和距離,仍以小步行進;直至聽到"照直前進"或"立一定"的口令為止。

行進同二路縱隊變為一路縱隊

口令:「成一路縱隊——走!」

要求:聽到口令後,左邊一路的基準(排頭〉學生照直前進,其餘學生則以小步行進,待留出雙數學生的空隙後,雙數學生向左插入單數學生的後面,並取規定的距離,然後繼續以原步幅行進。

6、裂隊、並隊走

裂隊走

口令:「左右轉彎裂隊——走!」

要求:全隊先"一、二"報數。一路縱隊行進間聽到口令後,一數左轉彎走,二數右轉彎走,分裂成方向相反的兩個一路縱隊。

並隊走

口令:「左右轉彎成二〈四〉路縱隊——走!」

要求:聽口令後,兩個面對走的一(二〉路縱隊變成二〈四)路縱隊

7、分隊、合隊走

分隊走

口令:「左右轉彎分隊——走!」

要求:二(四〉路縱隊行進間聽到口令後,左邊的一〈二〉路左轉彎走,右邊的一(二〉路右轉彎走,分成方向相反的兩個一(二)路縱隊。

合隊走

口令:「左右轉彎成一〈二〉路縱隊一一走!」

要求:聽口令後,兩個對面走的一〈二〉路縱隊左邊在前,右邊在後合成一個一〈二〉路縱隊。

8、錯肩走

從右(左)邊錯肩走

口令: 「從右(左)邊錯肩——走!」

要求:當聽到口令後,兩個一(二)路縱隊迎面相遇,均從右(左)邊錯肩走過,相互間的間隔為一臂距離(圖1)。

一隔一隊從右(左)邊錯肩走

口令: 「一隔一隊從右(左)邊錯肩——走!」

要求:當聽到口令後,兩個二路縱隊相遇,二路參差隔開錯肩走過(圖2)。

從裡面(或從外面)錯肩走

口令: 「從裡面(或從外面)錯肩——走」

要求:當聽到口令後,兩個二路縱隊相遇,一個二路縱隊在內,另外一個二路縱隊則分開從外面走(圖3)。

Ⅹ 軍訓的時候向右看齊前後間隔多少

軍訓的時候向左看齊,間隔一拳動,也就是15分的距離為正常距離。

對軍人和部隊、分隊進行隊列制式動作的訓練,是共同科目訓練內容之一。目的是端正軍人姿態,保持嚴整軍容,養成整齊劃一、令行禁止和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慣,培養迅速、准確、協調一致的作風,為掌握技術戰術動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隊列訓練的實施程序和方法:通常是先講解,後操練;先分解,後連貫;先單個動作,後分隊動作。講解與示範相結合,逐個動作地教練。為檢驗和提高部隊、分隊的隊列訓練質量,還可採取競賽、會操、閱兵的方法進行。注重教養與學用一致,強調在日常生活、訓練和執勤中養成優良的作風。

小學和初級中學應當將國防教育的內容納入有關課程,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有條件的小學和初級中學可組織學生開展以國防教育為主題的少年軍校活動。教育行政部門、共產主義青年團組織和其它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少年軍校活動的指導與管理,小學和初級中學可以根據需要聘請校外輔導員,協助學校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防教育活動。

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和相當於高級中學的學校應當將課堂教學與軍事訓練相結合,對學生進行國防教育。高等學校應當設置適當的國防教育課程,高級中學和相當於高級中學的學校應當在有關課程中安排專門的國防教育內容,並可以在學生中開展形式多樣的國防教育活動。

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和相當於高級中學的學校學生的軍事訓練,由學校負責軍事訓練的機構,或軍事教員按國家有關規定組織實施,軍事機關應當協助學校組織學生的軍事訓練。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1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58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88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954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11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3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18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1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13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