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海洲村有多少平方公里
1. 中山古鎮在哪裡
古鎮鎮是聞名國內外的「中國燈飾之都」。位於廣東省中山市西北面,是中山、江門、佛山市(順德區)三市的交匯處,毗鄰港澳。全鎮總面積47.8平方公里,由古鎮、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組成,下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常住人口15.9萬。
2. 中山市古鎮鎮有多少個村
由古鎮、曹步、海洲三個片組成,下轄12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古鎮片的村有古三村、古四村、岡東村、岡南村、六坊村、七坊村、古一村、古二村、八個自然村,曹步片的村有曹一村、曹二村、曹三村三個自然村,海洲片就只有海洲村。
古鎮鎮位於市境西北邊緣,是中山、江門、佛山(順德區)三市的交匯處,總面積51.97平方公里,由古鎮、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組成,轄12個村民委員會、1個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6.86萬人,非戶籍人口8.24萬人。有寬8米以上公路78.8公里。
日供水量12萬噸自來水廠1座,110千伏安變電站3座,220千伏安變電站1座。主要旅遊景點有古鎮人民廣場、古鎮燈飾廣場、燈飾一條街、廣東省農業現代化示範區和古鎮文化活動中心等。
2006年,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總目標、總任務,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兩個適宜」的和諧燈都。全年實現生產總值48.38億元,比上年增長16.92%;工農業總產值156.11億元,增長20.6%。
3. 廣東中山有多少個村委會
中山市地處珠江三角洲中南部,珠江口西岸,北連廣州,毗鄰港澳。下轄1個國家級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5個街道辦事處:石岐區辦事處、東區辦事處、西區辦事處、南區辦事處、五桂山辦事處,18個鎮: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小欖鎮、東升鎮、古鎮鎮、橫欄鎮、三角鎮、民眾鎮、南朗鎮、港口鎮、大涌鎮、沙溪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坦洲鎮。祖籍該市的海外華僑和旅居港澳台同胞共80多萬人。 黃圃鎮地處中山市最北部,西北與佛山市順德區為鄰,東北與廣州市番禺區隔河相望,附近有105國道、京珠高速出入口和將要建成的廣珠輕軌。居「珠三角」西岸都市圈發展核心板塊,與廣州、深圳、佛山、江門、東莞、珠海、香港、澳門八大城市同在一小時生活圈內。全鎮土地面積83.6平方公里,戶籍人口8萬多,外來人口5萬多,轄12個村民委員會和4個社區居委會。 南頭鎮地處珠江三角洲南部,中山市北部,靠近珠江口,與佛山市順德區相鄰,全鎮區域面積約30平方公里,人口11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約4.3萬人,外來人口約7萬人 東鳳鎮,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故鄉的一個文明城鎮,位於中山市北部,俗美風淳,地沃物豐,是珠江三角洲經濟開放區重點工業衛星鎮,水陸交通便利,105國道、364線省道貫穿境內,珠江支流小欖水道、雞鴉水道綿延而下。全鎮總面積54.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7.15萬人,下轄1個社區居委會和12個村委會。 阜沙鎮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境北部,阜港公路、東阜公路縱貫全境,小欖水道、雞鴉水道環抱全鎮。總面積37.01平方公里,轄衛民、牛角、阜東、羅松、阜沙、大有、豐聯、上南8個村民委員會和阜圩社區居民委會。戶籍人口3.55萬人,非戶籍人口2.2萬人。 小欖鎮,又名菊城,位於珠江三角洲中部,是廣東省中心鎮,鎮域總面積75.4平方千米,轄15個社區,至2006年底,戶籍人口 15.77萬人,另有長年在鎮內生活、工作的外來人口約16萬人。 東升鎮現轄高沙、裕民、同樂、東升、兆龍、利生、同茂、東城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和新勝、益隆、坦背、白鯉、太平、勝龍6個村民委員會,戶籍人口7.02萬人,流動人口5.09萬人,總面積79.2平方公里。 古鎮鎮是聞名國內外的「中國燈飾之都」。位於廣東省中山市西北面,是中山、江門、佛山市(順德區)三市的交匯處,毗鄰港澳。全鎮總面積47.8平方公里,由古鎮、曹步、海洲三大自然村組成,下轄1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戶籍人口7.05萬人,外來人口7.9萬人,歷來是外商投資和發展經濟貿易合作的理想寶地。 橫欄美景橫欄鎮位於珠江三角洲南部,西江出海口東岸,距中山市城區13公里,東靠中國休閑服裝生產基地沙溪鎮,南接紅木傢具生產區大涌鎮,西傍珠江支流西江,北倚中國燈都古鎮鎮,總面積76平方公里。 三角鎮位於中山市北部偏東,北通廣州番禺區,東連民眾鎮,西接黃 圃鎮,南與港口鎮隔河相望,處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帶,交通工分便利,京珠高速公路貫通鎮域南北,省道南三公路橫穿鎮域東西,往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江門等市均在1小時車程內,往中山港、南沙港等國際港口在20分鍾車程內。總面積70.3平方公里,轄下有7個村民委員會和1個社區居民委員會,戶籍人口5.6萬多人,外來人口7萬餘人。 眾鎮位於中山市東北部,珠江出海口西岸,面積125.42平方公里,人口10餘萬,地處大沙田地區,素有中山「谷倉」之美譽。居民大多臨水而居,享受著寧靜而古樸的生活。她東臨珠江口,南依橫門水道,北臨洪奇瀝水道,河涌縱橫密布,毗鄰中山港和廣州南沙。 南朗鎮是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故鄉,位於中山市東部,背靠五桂山,面臨珠江口。青山綠水,人傑地靈。全鎮面積206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積最大的鎮區。有10萬畝山林和26公裏海岸線,農用地面積46820畝,沿海灘塗圍墾造田成墾面積5萬余畝。有103個自然村,設13個村民委員會,104個村民小組;2個社區居民委員會,20個居民小組。戶籍人口38840人,其中農業人口29151人,非農業人口9689人;外來務工人口8萬餘人。
4. 中山市古鎮鎮海州村今年經濟比往年好嗎
好。
隨著政策的發展,該地也得到了支持,每一年的經濟狀況都在穩步前進,向前發展。
海洲村是由原沙源、民樂、市邊、紅廟、教昌、北海、麒麟、顯龍、華光等九個自然村合並而成的一個行政村,位於中山市古鎮鎮的北部,西面與江門市荷塘鎮隔河相望,北鄰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東與小欖鎮相連。全村總面積約15.8平方公里,戶籍人口15220人,總戶數3800多戶,是中山市最大的行政村之一。堅持因地制宜的原則,海洲村農業、工業、商業同步發展。農業以發展花卉、苗木為主,產業化、集聚化的三高農業初具規模;工業則根據鎮政府工業立鎮和工業立村的方針,重點發展特色產業,把燈飾業的系列產品發揚光大,成功開發了海洲東岸工業區燈飾生產基地,同時,發展服務於燈飾業的商貿服務,物流運輸設施配套齊全,擬打造燈飾業國際倉儲物流中心。
5. 廣東汕頭離廣東海州要幾天到
廣東汕頭離廣東海州最短路程441.3公里,耗時約4小時48分鍾就能到。
汕頭,簡稱「汕」,廣東省轄地級市,潮汕四市之一,汕潮揭都市圈城市,經濟特區,位於韓江三角洲南端,北接潮州,西鄰揭陽,南瀕南海,與台灣隔海相望,境內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是中國大陸唯一擁有內海灣的城市。全市下轄6個區、1個縣,總面積2199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汕頭常住人口為550.2031萬人。
汕頭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港口城市、海上絲綢之路重要門戶、廣東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國沿海開放港口城市、中國著名僑鄉,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中國文具生產基地、國家交通樞紐城市。素有「華南要沖、海濱鄒魯、美食之鄉」美稱。
汕頭是潮汕人重要的祖籍地、聚居地之一,潮汕文化重要的發源地、興盛地之一。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無疑就有潮汕文化的存在。汕頭潮汕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分支,有中外文化兼容的特點,以潮汕方言、潮汕英歌舞、潮劇、潮菜、潮綉、工夫茶、潮汕工藝、潮汕抽紗、潮汕民居、潮汕善堂、潮汕商幫、潮汕木雕、迎老爺、出花園、三山國王等特色文化為代表。汕頭海外華僑及港澳台同胞500多萬人,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9年3月,汕頭獲得2021年第三屆亞洲青年運動會舉辦權,為繼北京、廣州、南京、杭州後第五個獲得洲際綜合性運動會舉辦權的中國城市。
海洲村由原沙源、民樂、市邊、紅廟、教昌、北海、麒麟、顯龍、華光范欣等九個自然村合並為一個行政村,位於中山市古鎮鎮的北部,西面與新會市荷塘鎮隔河相望,北鄰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東與小欖鎮相連。全村總面積約15.8平方公里,其中規劃區總面積8.48平方公里,現狀建設面積6平方公里,新增建設用地面積1.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984人,總戶數3800多戶,外來人口數近60000人,有耕地總面積11000多畝,是中山市最大的行政村之一。
6. 中山市古鎮鎮海洲派出所管轄范圍
原沙源、民樂、市邊、紅廟、教昌、北海、麒麟、顯龍、華光等九個自然村。通過查詢官方網站顯示,位於中山市古鎮鎮的北部,西面與新會市荷塘鎮隔河相望,北鄰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東與小欖鎮相連。全村總面積約15。8平方公里。具體消息可關注官方網站,獲得第一手權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