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計量單位 » 1仗4尺8是多少厘米

1仗4尺8是多少厘米

發布時間: 2022-12-29 12:23:45

❶ 米,丈,尺寸的換算

1丈=10尺,1丈=3.33米,1尺=3.33分米。

長度單位換算是長度換算的一種方式。長度單位是指丈量空間距離上的基本單元,是人類為了規范長度而制定的基本計量單位。目前國際上的長度單位換算方式有多種類型,分別有中國傳統的長度單位、國際標準的長度單位、英制長度單位、天文學長度單位等。

換算方式:

我國傳統的長度單位

我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丈、尺、等。

1里=150丈=500米。

2里=1公里(1000米)

國際單位:

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標准單位是「米」,用符號「m」表示。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米的長度等於氪-86原子的2P10和5d1能級之間躍遷的輻射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 。

通常,「米」一般的定義為:光在真空中於1/299792458 s的時間間隔內所經歷路程的長度。我國採用的長度單位與國際單位制是一致的,即以「米」作為我國法定的長度計量單位。

(1)1仗4尺8是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其他單位長度之間的換算:

1、英制長度單位

以英國和美國為主的少數歐美國家使用英制單位,因此他們使用的長度單位也就與眾不同,主要有英里、碼、英尺、英寸。

英里(mile)1英里=1760碼=5280英尺=1.609344公里

碼(yard,yd) 1碼=3英尺=0.9144米

英尋(f,fath,Fa) 1英尋=2碼=1.8288米

浪(furlong) 1浪=220碼=201.17米

英尺(foot,ft,復數為feet) 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

英寸(inch,in) 1英寸=2.54厘米

2、天文學長度單位

在天文學中常用「光年」來做長度單位,它是真空狀態下光1年所走過的距離,也因此被稱為光年。

1光年=9.4653×10^12km

1秒差距=3.2616光年

1天文單位≈1.496億千米

其他的長度單位還有:拍米(Pm)、兆米(Mm)、公里{千米} (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絲米(dmm)、忽米(cmm)、微米(μm)、納米(nm)、皮米(pm)、飛米(fm)、阿米(am)等。他們同米的換算關系如下:

1PM(拍米)=1×10^15m

1Gm(京米/吉米)=1×10^9m

1Mm(兆米)=1×10^6m

1km(千米)=1×10^3m

1dm(分米)=1×10^(-1)m

1cm(厘米)=1×10^(-2)m

1mm(毫米)=1×10^(-3)m

1dmm(絲米)=1×10^(-4)m

1cmm(忽米)=1×10^(-5)m

1μm(微米)=1×10^(-6)m

1nm(納米)=1×10^(-9)m

1pm(皮米)=1×10^(-12)m

1fm(飛米)=1×10^(-15)m

1am(阿米)=1×10^(-18)m

參考資料:網路——長度單位換算

❷ 古人說的幾尺幾丈的身高是現在的多少

古代的一尺和現在的度量單位厘米的比例大概是1尺比23.04厘米。而在三國中,對於最為勇猛的呂布史書上對其身高的形容是是身高一丈,一丈算下來是2米3多。

而且,對於其他一些歷史人物還有這樣的描寫,例如,兵聖關羽身高就有9尺,而張飛8尺,也就是說這兩個人也都有兩米或者有接近兩米。

雖說由於古代的人們骨骼和現代人相比都要高大一些,這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科學技術的不發達,為了生存,人們則需要經歷一些勞動量非常大的體力活動古代,這也就導致古代人們的身高普遍都要比現在的人們高大一些。

在古代,人們對於身高的度量往往只是取一個大概的區間而已。並不存在精準的可能。所以對於這樣身高八丈的說法,是值得懷疑的。當然,作為高級將領,而且自小在不錯的環境下成長的呂布,擁有高於他人很多的身高實屬正常。

在《三國演藝》的轅門射戟一章呂布抓回劉備那一幕的描寫也足以佐證呂布身高的確是高於普通人,劉備見狀不妥正欲逃脫,卻被呂布如提稚童一般提了回來。''如提稚童''就是像提小孩子。而劉備身高七丈,也就是一米七。

要想做到把一個一米七的人如同小孩子一樣提起來,必定是要高於普通人數十裡面方才能做到。所以,呂布的身高也就是在兩米左右。

(2)1仗4尺8是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古人身高:

古代的文學作品中,經常會出現這樣形容一個人的身高,身材高大的叫做「身高八尺」,身材矮小的叫做「不滿五尺」。按現代的厘米測量方法一尺大約等於33.3厘米,身高八尺就有一米八,身高五尺就只有一米五。

不過古代的一尺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標准,換算成現在的厘米數也不一樣。像商代一尺約有17厘米,周代一尺大約有23厘米,漢朝一尺約有22厘米。

《漢書》中記載,項羽身高「八尺二寸」,《史記》曾說孔子「長人而異之」,有七尺九,算是先秦古人當中相當高的人了。在三國中,不少猛將都是人高馬大,像八尺男兒有諸葛亮、張飛、馬超、趙雲、典韋等人,關羽為九尺,劉備和曹操七尺。

而呂布作為三國第一猛將,他的身高也是相當驚人,足有一丈。用上面的換算單位來看,關羽等猛將身高九尺,大概是兩米零八。

在現實生活中,一米八的不多見,像關羽這樣的更是少之又少。那古代人之所以比現代人要高,是因為他們先天的因素,再加上常年運動,身材自然都普遍較高,不過上面提到的只是個別的猛將,並不能代表普通人的身高。

至於普通人的身高,只能通過兵馬桶來推算了,畢竟兵馬俑可以號稱一比一製作的,根據西安出土的兵馬俑來看陶俑高度一般為1.80米左右,高者達2米,最矮者1.75米。

❸ 丈與米的換算,丈與尺的換算

1丈=3.3333333米;1丈=10尺。

3尺=1米,但在明清以前,它們是不同的。因此,1丈=10/3米≈3.33333333.......米。一尺等於10/3分米即3.3333...分米,一寸等於10/3厘米或0.1尺。

1尺≈33.3333厘米(cm),丈是杖的本字,像手拿著一根棍狀的東西。後用作量詞,作十尺。夫部曰。周制八寸為尺。十尺為丈。人長八尺。故曰丈夫。然則伸臂一尋。周之丈也。故從又持十。

與尺比較接近的是咫。咫是婦女手伸展後從拇指到中指的距離,因而稍短於尺。後來咫尺連用,表示距離短,如「近在咫尺」。



(3)1仗4尺8是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古代「丈」的換算:

商代,一丈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丈合今231cm ;

秦時,一丈約231cm ;

漢時,一丈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丈合今242cm ;

南朝,一丈約258cm ;

北魏,一丈合今309cm ;

隋代,一丈合今296cm ;

唐代,一丈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丈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丈合今311cm。

❹ 一丈有多少

1丈=3.33333333333米
1丈=10尺。今3尺=1米,而明清以前各有不同。所以,今1丈=10/3米≈3.33333333.......米。一尺等於1/3米即0.3333...米,一寸等於3又1/3厘米或0.1尺。
大禹定自身為一丈,以其十分之一為尺,因此男子叫「丈夫」。夏尺實際只有今日市尺的4寸8分,大禹只有4尺8寸,僅1.60米高。有關專家根據各種古籍,推算出歷代一尺的長度:戰國一尺為22.5厘米;漢朝為23.1厘米;三國24厘米;晉24.5厘米;南北朝24.2—29.6厘米;隋29.6厘米;唐30厘米;宋31.2厘米;明、清32厘米。

❺ 古時候一丈,一尺,一寸分別是多少

古時候每個朝代一丈、一尺、一寸的長度都不一樣,分別是:

1、商

一丈=158CM,1尺= 15.8CM,1寸= 1.58CM

2、戰國

1丈= 231CM,1尺= 23.1CM,1寸=2.31CM

3、秦

1丈= 231CM,1尺= 23.1CM,1寸=2.31CM

4、漢

1丈 = 231CM, 1尺 = 23.1CM, 1寸 = 2.31CM

5、三國、西晉
1丈 = 242CM, 1尺 = 24.2CM,1寸 = 2.42CM

6、東晉、十六國、南朝

1丈 = 245CM, 1尺 = 24.5CM 1寸 = 2.45CM

7、北朝、隋朝

1丈 = 296CM,1尺 = 29.6CM,1寸 = 2.96CM

8、唐朝

小尺: 1丈 = 300CM, 1尺 = 30CM,1寸 = 3CM

大尺:1丈 = 360CM,1尺 = 36CM,1寸 = 3.6CM

9、宋元

1丈 = 312CM, 1尺 = 31.2CM,1寸 = 3.12CM

10、明

裁衣尺: 1丈 =340CM,1尺 = 34CM,1寸 = 3.4CM

量地尺:1丈 =327 CM,1尺 = 32.7CM 1寸 = 3.27CM

營造尺:1丈 =320CM,1尺 = 32CM1寸 = 3.2CM

11、清

裁衣尺:1丈 = 355CM, 1尺 = 35.5CM, 1寸 = 3.55CM

量地尺: 1丈 = 345CM,1尺 = 34.5CM, 1寸 = 3.45CM

營造尺: 1丈 = 320CM, 1尺 = 32CM, 1寸 = 3.2CM

關羽9尺=217.8cm,張飛8尺=193.6cm,劉備7尺=169.4cm

❻ 一丈等於多少尺一丈等於多少米 一丈等於多少尺一丈等於多少米的

1、古代一丈等於十尺,一尺一般為0.15-0.32米,古代各個朝代丈和尺的長度定義不同。

2、商代,一尺合今0.15米,按這一尺度,一丈為1.5厘米,一寸為1.5厘米。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因此《孟子·告子下》里提到周文王和商湯的身高「文王十尺,湯九尺」。

3、西周一尺有0.17米,一丈為1.7米。

4、秦朝一尺有0.2米,一丈為2米。

5、東漢一尺有0.23米,一丈為2.3米。這時候開始出現了「七尺男兒」的說法。

6、南北朝時一尺在0.23米到0.3米之間。

7、唐代,一尺合0.31米,一丈為3.1米。

8、宋元時,一尺合今0.32米,一丈為3.2米。

9、明清時,木工一尺合0.32米,一丈為3.2米。

❼ 古代的一寸和一丈分別是多長

「寸」是中國傳統長度單位,與「尺」、「丈」為十進制(10寸=1尺,10尺=1丈),古代計量長度單位的標准不同,寸、尺的具體數值也有差異。

1、商

1寸= 158厘米,1寸= 1.58厘米

2、戰國

1丈= 231厘米,1寸=2.31厘米

3、秦

1丈= 231厘米,1寸=2.31厘米

4、漢

1丈 = 231厘米, 1寸 = 2.31厘米

5、三國

1丈 = 242厘米, 1寸 = 2.42厘米

6、西晉

1丈 = 242厘米, 1寸 = 2.42厘米

7、東晉及十六國

1丈 = 245厘米, 1寸 = 2.45厘米

8、南北朝

南朝:1丈 = 245厘米, 1寸 = 2.45厘米

北朝:1丈 = 296厘米, 1寸 = 2.96厘米

9、隋

1丈 = 296厘米,, 1寸 = 2.96厘米

10、唐

小尺: 1丈 = 300厘米, 1寸 = 3厘米

大尺:1丈 = 360厘米, 1寸 = 3.6厘米

11、宋元

1丈 = 312厘米,1寸 = 3.12厘米

12、明

裁衣尺: 1丈 = 340厘米,1寸 = 3.4厘米

量地尺: 1丈 = 327厘米,1寸 = 3.27厘米

營造尺:1丈 = 320厘米,1寸 = 3.2厘米

13、清

裁衣尺:1丈 = 355厘米,1寸 = 3.55厘米

量地尺: 1丈 = 345厘米,1寸 = 3.45厘米

營造尺: 1丈 = 320厘米,1寸 = 3.2厘米

❽ 壹丈四尺是多高多少米

1丈=10尺 1米=3尺 1丈=10/3米
所以1丈4尺=14/3米=4.67米

❾ 過去的一寸,一尺,一丈分別相當於現在的多少米

我國傳統的長度單位有里、丈、尺、寸等。

1丈=10尺,

1尺=10寸。

1丈=3.33米,

1尺=3.33分米,

1寸=3.33厘米。

(9)1仗4尺8是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英制單位

以英國和美國為主的少數歐美國家使用英制單位,因此他們使用的長度單位也就與眾不同,主要有英里、碼、英尺、英寸。

英里(mile):1英里=1760碼=5280英尺=1.609344公里;

碼(yard,yd) :1碼=3英尺=0.9144米;

英尋(f,fath,Fa) :1英尋=2碼=1.8288米;

浪(furlong) :1浪=220碼=201.17米;

英尺(foot,ft,復數為feet) :1英尺=12英寸=30.48厘米;

英寸(inch,in) :1英寸=2.54厘米。

參考資料:

網路_長度單位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0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56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72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939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695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1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168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02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794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