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台古徑多少厘米
『壹』 古代的琴,笙,瑟,磬,分別是什麼
琴:
古琴,又稱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至少有三千年以上歷史。
古籍記載伏羲作琴,又有神農作琴、黃帝造琴、唐堯造琴等傳說;舜定琴為五弦,文王增一弦,武王伐紂又增一弦為七弦 ;可見中華古琴文化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古琴有標志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屬於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餘音悠遠。
古琴是中華文化中地位最崇高的樂器,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琴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鍾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台被視為友誼的象徵。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
現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傳范圍是中華文化圈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而歐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古琴作為中國最早的彈撥樂器,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東周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五百餘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餘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於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並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徵。
『貳』 琴台古徑•悠悠情
「一別之後,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撫彈,八行書無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讀到這首詩,就會想起兩千多年前,卓文君在琴台路上賣酒謀生的故事。對琴台路的嚮往,更多也是緣自於對才女卓文君的敬仰,以及她和司馬相如纏綿曲折的愛情故事。
初來琴台路,是四年前。來蓉城看望兒子,朋友請吃火鍋,簡訊告知了地點 : 琴台路獅子樓。一個充滿浪漫故事的琴古路,和油煙熏天火鍋連在一起,當時的感覺,不是很好。
住處離那兒不遠,我們逛悠著走過去,走著走著,很突兀地,一個大牌坊,橫亘眼前,上面寫著「琴台古徑」四個大字 ,兒子說 : 這就是琴台路。
駐足觀望,牌坊飛檐翹角,隸書靈氣襲人,足下青石鋪路,兩側人行道與車道之間,灰白的漢像磚帶演繹著古代市井趣事、百姓人物、飛禽走獸、神仙鬼怪。路北口,一個銅人趕著一輛疾馳的馬車,駿馬揚蹄,車輪滾滾。路中央,三座小型漢白玉橋「飛架」在路邊人造小渠上,橋上刻著流水、荷花,在樓宇之間別有一番韻味。右側,有一小道直通文化公園,公園門口,青龍龍頭頂著一盞幾十厘米高的宮燈,腳抓幾條蛇,形態張揚,栩栩如生,一棵榕樹立於園門,綠陰片片,朝左望去,有兩座精雕小橋,荷花牡丹登台,橋連風景樓閣,公園紅磚牆面凸出狩獵、農耕、砍柴、說書舊時景象,轉角處的幾個小鬼把持刀盾,凶惡卻不妄動。
正欣賞著,電話響起,約定的吃飯時間到了,尋著標識,我們走進了座落在琴台路中段的獅子樓。主人很熱情,菜餚很豐富,客人陸續到來,大約有十幾二十人,一多半我都不認識。飯桌上,斛籌交錯,熱鬧嘈雜,而我卻無法融進這推杯換盞的喧嘩里。琴台路的過往,縈繞在心頭,那晚的火鍋,我食不甘味。
出了獅子樓,夜色未央,屋檐下的宮燈已亮起,閃爍著幽幽之光,迎風搖曳,風姿卓然。遠眺,街對面百花潭公園,廊橋裹上盛裝迎接夜航,散花樓映著暮色,正是不施雕琢的油畫,一些極具個性的圓球宮燈、菱形宮燈,紛紛掛在沿街仿古樓上,兩側建築飛檐吊梁的輪廓被燈光勾勒出來,青瓦溝槽中細小的金黃映射燈,映照著整個屋面金碧輝煌,建築物頂部閃爍的泛光燈,使琴台路的夜景憑添一份朦朧之美。
街尾處,司馬相如與卓文君彈箏起舞,似一對靈鳥盤旋上空,漂游吟唱,淡淡哀傷,他們才是琴台路聲名遠揚的主角。
西漢時期,四川臨邛大富商卓家,有一才貌雙全的女子,叫卓文君,她和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兒,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才女」。卓文君通音律,善撫琴,文靜典雅,溫婉大方 ,依今日的說法,是標準的「白富美」,貨真價實的女神級人物。天忌紅顏,在卓文君十六歲,即將嫁入皇室為皇孫媳時,皇孫夫君卻一命嗚呼,文君成了寡婦。
彼時的文君,才情早已揚名天下,喪夫寡居後,四方名流才子紛至沓來,求婚者絡繹不絕。當中有一位叫司馬相如的才子,詩琴雙絕,偶然的機會,他彈奏了一曲《鳳求凰》,直白地表達對文君的愛慕之情,他的率直和才情深深地打動了卓文君。真可謂 「 相遇是緣,相思漸纏,相見卻難。山高路遠,惟有千里共嬋娟。因不滿,鴛夢成空泛,故攝形相,托鴻雁,快捎傳。喜開封,捧玉照,細端詳,但見櫻唇紅,柳眉黛,星眸水汪汪,情深意更長。無限愛慕怎生訴?款款東南望,一曲鳳求凰。」
只可惜,司馬相如出身貧寒,文君父母拒不接受。為了愛情,文君不顧父親的強烈反對,毅然放棄優渥生活,與司馬相如私奔了。共同生活之後,他們才發現,生活除了琴棋書畫詩酒花,還需要柴米油鹽醬醋茶。家徒四壁的司馬相如,除了能給卓文君精神上的滿足和愉悅外,無法解決兩人的溫飽問題,自視甚高的司馬相如郁悶不已。
卓文君義無反顧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擔,把僅有的財產變賣,在臨邛買下一家酒店,淡掃蛾眉,當壚賣酒,司馬相如擔柴跳水,舉炊打雜,患難與共,攜手並肩,過起了小市民艱辛而又快樂的日子。
卓家乃一方豪強,豈能容忍愛女在鬧市拋頭露面,吆喝買賣。無奈之下,只得接受司馬相如,允許雙雙搬入卓府,並提供生活費用,讓夫婦二人過上了彈琴寫詩的悠閑日子。生活有了著落後,司馬相如發奮讀書,立志考取功名,揚名天下。天道酬勤,終一日司馬相如得皇帝賞識,紫袍加身,一酬夙願。
自古以來,世間都是痴心女子負心漢。聞名顯達後的司馬相如,久居京城,賞盡風塵美女,加上官場得意,竟然產生了棄妻納妾之意。曾經患難與共,情深意篤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卻,哪裡還記得千里之外,還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於是寫了一封只有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 送給卓文君。
獨守空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過著寂寞生活的文君,讀信後淚流滿面,一行數字中唯獨少了一個「億」,「無億」即「無意」。她傷心欲絕,滿懷悲憤地寫下了千古絕唱《怨郎詩》,也就是有名的「數字詩"。
《怨郎詩》字字是思,句句是念,深情切意,令其回心轉意,賦中既有如歌如泣的哀訴,也有娓娓不絕的勸告,布局精巧,妙語連珠。據說,司馬相如看罷,再次為卓文君的才情意所感動,幡然悔悟,與卓文君再修前緣,從此舉案齊眉,相敬如賓,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話。
如今的琴台路,已不是卓文君當年賣酒時的青石小巷,卓文君當壚賣酒的舊址,已改建成了文君樓。琴台不見,人去樓空,竹籬泥牆的舊觀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橫亘東南,近一公里長的通衢大道和高達敞亮的樓宇,銀樓店鋪鱗次櫛比,雖然仍保留著飛檐斗拱的中式建築風格,但內容和外延早已沒有當時味道。這些仿古的東西,各個城市都在搞,毀了原有的,再仿製建造假的,千城一面,沒什麼新奇的。
再次走進琴台路,耳邊回響的仍是《鳳求凰》,心中默念的還是《怨郎詩》。
恍然醒悟,琴台路的美,不在建築,不在繁華,而在兩位才人佳人峰迴路轉的愛情故事,美在《怨郎詩》,美在《鳳求凰》。
《怨郎詩》一一卓文君
一別之後,兩地相思,只說是三四月,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撫彈,八行書無信可傳,九連環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相思、千繫念,萬般無奈把郎怨。
萬言千語說不完,百無聊賴十依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燒香稟燭問蒼天,六月三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澆花端,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三月桃花隨水轉,二月風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我做男。
《鳳求凰》一一司馬相如
有一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翱翔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牆。將琴代語兮,聊寫衷腸。何日見許兮,慰我彷徨。願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於飛兮,使我淪亡。
鳳兮鳳兮歸故鄉,遨遊四海求其凰。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人遐毒我腸。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凰兮凰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叄』 成都的主要商業區
歷時三年打造的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圖」之稱的錦里與2004年11月1日正式開市,對各地遊客開放。雖然錦里跟武侯祠連為一體,但進入錦里是不需要買門票的。這是一條集中展示巴蜀民風民俗和三國蜀漢文化的民俗風情街。 錦里民俗休閑街,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武侯祠旁,是成都市首座以傳統川西古鎮為建築風格的旅遊休閑街區。街區全長350餘米,有茶坊、客棧、酒樓、酒吧、戲台、各種風味小吃、工藝品、土特產等等,集旅遊購物、休閑娛樂為一體,不僅是人們懷舊尋夢的好去處,其在深厚民俗文化根基上營造出的休閑氣氛更值得您細細回味。古戲台將定期上演川戲的經典劇目,戲台前會定期放映壩壩電影、以特色小攤的方式舉行民間藝人的展演(如糖畫、捏泥人、剪紙表演、皮影表演、西洋鏡等);熱鬧非凡的民間小吃集市,讓人們親身體驗川西古鎮「趕場」的熱鬧場景;趣味十足的民間婚禮展示,遊人可參與其中,樂在其中,而情侶們甚至還可以將自己的婚禮儀式搬來錦里舉行,體會一種獨特的、傳統的婚慶方式;民間音樂及戲劇表演、民俗服裝秀更是常年不斷,花樣百出。其他諸如夜晚打更、採用花轎和滑竿等傳統交通工具等多種古韻十足的特色項目,讓錦里重現昔日川西古鎮的生活原茂。成都,以濃郁的休閑氣質而聞名。為滿足成都市民對特色休閑生活的追求,錦里還會在街區內按照中國傳統節日舉行具有鮮明民俗特色的主題活動。例如元宵燈會、小吃節、端午吃粽子大賽、七夕情人節主題活動、中秋親友團聚賞月會等等,每一個活動都將成為成都市民的盛大節日。愛玩、愛吃、愛湊熱鬧的成都市民們從此有福了。在錦里,川西好吃的、好玩的都為您一網打盡,去錦里「趕場」將是您休閑遊玩的最佳選擇。春熙路步行街
春熙路自古就是商家雲集的地方,是成都最具代表性、最繁華熱鬧的商業步行街,幾乎匯集了所有的流行元素,吃、穿、用、玩,無所不有。晚上更為熱鬧,流光溢彩,人氣蒸騰,成都美眉常在這里出沒。
武侯祠民族用品一條街
位於武侯祠橫街。成都和西藏是鄰居,西藏駐川辦就在這條小街上。整條街都是經營藏族民族工藝品的小店,商品主要有藏香,藏葯、藏飾、法器和藏族生活用品。神秘的西藏和同樣神秘的宗教文化使這里的小店也有些神秘。送仙橋藝術城
就在青羊宮對面,與草堂相隔。它是集旅遊購物、古玩文物鑒賞、民俗民居展示、休閑娛樂為一體的一座藝術城。城內雕花的門窗、牆上的石雕等大多是古董,呈現一派明清古韻。每周三和周六上午是開市時間,這個時間去最好。
琴台故徑
琴台故徑為古典式跨街牌樓,仿古建築。相傳西漢司馬相如曾在此彈琴,詩聖杜甫寫有《琴台》一詩,因而得名。 現仿古式的宮殿建築群有牌樓、亭閣和文君酒家等大型建築。牌樓高18.2米,既有古建築風韻,又具南方園林牌樓的特色,古樸典雅。牌樓刻有楹聯:「錦水波清雲藏海客星間石,琴台韻遠花發文君故處樓。」夜晚的琴台古徑是最美的。古街燈下,石板路、古建築、餐館、古玩店,以及穿梭來往的人群,散發出一種夢幻般的氣息,令你溫暖、沉醉,彷彿讓你親臨了司馬相如與卓文君那段浪漫時光……地 址 成都市十二橋畔小知識《司馬相如簡介》司馬相如(公元前179——前117年)字長卿,蜀郡成都人。漢賦的奠基人。成年後到京城為漢景帝的「武騎常侍」,陪皇帝打獵,以身體不佳為由辭去職務,東游梁國,封作賓客。當時梁國為全國文學活動中心,在此常與文人交往,寫下了不少作品,其最有名的是《子需賦》。梁王死後回臨邛,在此識卓文君,相愛後因未得到家庭同意,遂私奔成都,不久又回臨邛,開一家小酒店度日,寫下了追求愛情反抗世俗的千古佳話,漢武帝即位後,他傾注全力寫成《天子游獵賦》上奏,極得賞識,即封為郎,嗣為中郎將,負責開發西南夷。公元前127年,又回成都,為說服那些不贊成開發西南夷的蜀人,又寫了《難蜀父老》的名篇。
電腦一條街
位於一環路南二段。成都是全國聞名的電子科研和生產基地,以四川大學等高等學府為依託的電腦市場發展迅猛,近20個電腦城分布在街道兩側,著名的有:成都電腦城、東華電腦城、百腦匯電腦廣場、成都新世紀電腦城、成都世紀電腦城等。這里經常舉辦各種科技活動、展覽會和專題活動,吸引著大批電腦愛好者和科技人員的眼球。太升南路手機一條街
成都的太升南路經過將近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手機文化,素有"手機一條街"的之稱。這里的手機品種齊全、手機售後服務體系完備。正因為如此,成都人才形成了"買手機到太升南路"的購買習慣。成都城北電器批發市場
成都城北批發市場就現在的城隍廟電子、電器市場,它是西部最大的電子、電器批發集市。產品方面,市場內除了經營如大發電器市場的家電商鋪外,亦有經營各類電子零部件的批發商及代理。據估計,單在成都及其周邊地區的中、大型電子公司,已經有300家之多,另有4至5千家小型電子公司。但零部件的生產,只佔整個行業八分之一左右,所以本地零部件不能滿足省內生產需要,而省內的電子零部件 場潛力,已引起國內、外公司注意。香港供貨商銷售零部件往四川省,除直接與當地的下游電子生產商接洽,亦可考慮與城隍廟電子、電器市場、其中的零件批發商及代理合作。產品檔次:各類家用電器的商品繁多,包括本地及進口著名品牌的中、高檔產品。此外,亦有經營各類電子零部件,包括一般性零件如電阻、電容,以及二極體及三極體,和各種半導體器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