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灌腸插多少厘米
㈠ 大量不保留灌腸插入長度
大量不保留灌腸的肛管插入深度為7-10cm左右。
大量不保留灌腸的注意事項包括:
1、注意灌腸液的溫度、濃度、流速、壓力和灌腸液的量等,在肛管插入前先在上面抹上一點潤滑油,然後再緩緩的插入。
2、做大量不保留灌腸的話,一般是保留30分鍾左右排出。
3、灌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的情況,如發現脈速、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心慌心急等情況,應立即停止灌腸,嚴重者請及時到就醫。
4、在平常生活中應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多食用蔬菜水果,多飲水和適當的運動等等。
5、灌腸過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情況,如發現脈速、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心慌心急等情況,應立即停止灌腸,嚴重者請及時到就診並告知患者的情況。
6、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嚴重心血管等人群不宜灌腸。
(1)新生兒灌腸插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大量不保留灌腸:
1、解除便秘,腸脹氣。
2、清潔腸道,為手術、檢查做或分娩准備。
3、為高熱病人降溫。
灌腸溶液:常用39-41攝氏度,0.1%-0.2%肥皂水或生理鹽水500-1000毫升,降溫時用28-32攝氏度,中暑病人用4攝氏度生理鹽水。
㈡ 新生兒灌腸後水腫怎麼回事
灌腸是將一定量的溶液直接注入直腸、結腸 ,刺激結腸、直腸蠕動引起排便的方法。灌腸治療最常用在直腸糞便嵌塞的病人 ,使糞質軟化後容易排出。灌腸也可用於幫助生物反饋治療的便秘病人 ,因為在建立這種排便行為之前 ,必需先將肛直腸內的糞塊消除。灌腸方法是用一根管子插入肛門內 ,深入3~5厘米 , 然後將液體 徐徐輸入。灌腸治療便秘不應長期使用 ,它是一種臨時措施。採取灌腸的液體一般為生理鹽水 ,溫度控制在39~40℃為宜 ,有時也可用硫酸鎂瀉劑或礦物油如甘油 ,最好不用肥皂水 ,因為鹼性水對腸黏膜有刺激作用。 灌腸不要經常搞,兩周一次,用800~1000mm溫水即可。 短時的間斷灌腸治療對全身的影響不大 ,不良反應少 ,是一種較好的通便方法 ,可用於急性便秘 ( 如急性糞嵌塞 )。有時也可採用這種方法刺激直腸 ,以達到重新建立直腸排便反射的作用 ,可用於一些便秘病人的早期治療。灌腸療法也是小兒便秘的基本治療方法 ,常用於小兒特發性便秘或先天性巨結腸通便。對那些經飲食療法、口服瀉葯等方法治療仍無效的嚴重便秘病人 ,灌腸常常是被迫採取的最後通便手段。另外 ,經常灌腸可產生依賴性 ,應予注意。 長期使用灌腸通便對人體是有害的 ,特別是長期採用肥皂水灌腸時 ,可引起結腸炎 ,這與肥皂的鹼性作用及長鏈脂肪酸的毒性有關。此外 ,與灌腸有關的並發症還包括過敏、腹瀉和脫水 ,也有極少數死亡病案報道。因此 ,正確掌握灌腸的適應症及灌腸方法對病人來說是很重要的。 不能洗腸的人 大腸水療並非任何人都可做,應慎重而行,不可輕信廣告宣傳的一面之詞。比如痔瘡出血期和炎症期,剛做完結腸手術的患者,以及腫瘤期患者都不能做。下列患者應禁忌:1.嚴重心衰病人。 2.人工肛門患者。3.嚴重痔瘡。4.結腸、直腸術後。5.孕婦。6.肛管粘膜炎症、水腫及有活動性出血患者。7.動脈瘤、嚴重貧血、巨腸症之出血或穿孔、肝硬變、腸癌、肛瘺管、疝氣等。
㈢ 給8個月的寶寶用灌腸應插入多少厘米
為什麼要給寶寶灌腸?如果是便秘的話最好找醫生,不要私自進行,不注意的話會弄傷寶寶的。
㈣ 保留灌腸插入長度是多少一般需要保留幾小時
操作步驟
(1)備齊用物攜至床邊,向病人解釋,囑其排尿,屏風遮擋。(2)病人取左側卧位,雙膝屈曲,露出臀部,墊治療巾及橡膠單於臀下,彎盤放於臀邊。(3)掛灌腸筒於架上,液面距肛門40~60cm,潤滑肛管,連接玻璃接管,並排氣,夾緊肛管。(4)將肛管輕輕插入直腸(成人7~10cm,小兒4~7cm),松開夾子,使溶液緩慢灌入。(5)觀察液體灌入情況,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動肛管;有便意時,適當放低灌腸筒,並囑病人深呼吸。(6)液體將流完時,夾緊橡膠管,用衛生紙包住肛管拔出,放彎盤內,擦凈肛門。囑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鍾後排便。(7)清理用物,並做好記錄,如1/E表示灌腸後大便一次。
注意事項
(1)掌握灌腸的溫度、濃度、流速、壓力和液量,如為傷寒病人灌腸,溶液不得超過500ml,壓力要低(液面距肛門不超過30cm);降溫灌腸應保留30分鍾後排出,排便後30分鍾測體溫,並記錄。(2)灌腸過程中注意觀察病人反映,若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脈速、心慌、氣急等,立即停止灌腸並通知醫生進行處理。(3)禁忌證: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嚴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腸。(4)操作時盡量少暴露病人肢體,保護病人自尊心,並發防止受涼。(5)肝性腦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腸;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鈉水瀦留病人禁用生理鹽水灌腸。
㈤ 小兒灌腸肛管插入的深度與療效的關系
小兒保留灌腸肛管插入不同深度效果觀察劉敏 崔錦美 劉素梅 劉瑞文 吳坤 羅俊娥 荊世真 【摘要】:將90例行10%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治療的患兒隨機分為3組:A組肛管插入≤10 cm,B組~15 cm,C組~20cm,探討灌腸肛管插入不同深度鎮靜、止驚效果。結果C組鎮靜、止驚效果顯著優於A組(P0.05...)。提示用10%水合氯醛行保留灌腸治療,肛管插入15~20 cm為宜。
㈥ 新生兒和早產兒灌腸的量及長度是多少
每公斤100毫升以內,都沒問題,長度以沒有阻力為宜,有時胎糞性腸梗阻需要更加耐心的清潔灌腸,但不要長時間灌,防止腸管擴張及電解質紊亂
㈦ 灌腸的話 管子插進去幾厘米小孩拉肚子著灌蒙脫石散
指導意見: 你好,寶寶多是由於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瀉症狀,積極的服用葯物就可以好轉的。可以給寶寶口服思密達.媽咪愛.胖得生等葯物一塊治療,局部 可以外貼 寶寶一貼靈效果會更 好。
㈧ 灌腸的方法和步驟
(1)備齊用物攜至床邊,向病人解釋,囑其排尿,屏風遮擋。
(2)病人取左側卧位,雙膝屈曲,露出臀部,墊治療巾及橡膠單於臀下,彎盤放於臀邊。不能自我控制排便的病人可取仰卧位,臀下墊便盤。蓋好被子,只暴露臀部。
(3)掛灌腸筒於架上,液面距肛門40~60cm,潤滑肛管,並排氣,夾緊肛管。
(4)將肛管輕輕插入直腸(成人7~10cm,小兒4~7cm),松開夾子,使溶液緩慢灌入。
(5)觀察液體灌入情況,如灌入受阻,可稍移動肛管;有便意時,適當放低灌腸筒,並囑病人深呼吸。
(6)液體將流完時,夾緊橡膠管,用衛生紙包住肛管拔出,放彎盤內,擦凈肛門。囑病人平卧,保留5~10分鍾後排便。
(7)清理用物,並做好記錄,如1/E表示灌腸後大便一次。
注意事項
(1)掌握灌腸的溫度、濃度、流速、壓力和液量,如為傷寒病人灌腸,溶液不得超過500ml,壓力要低(液面距肛門不超過30cm);降溫灌腸應保留30分鍾後排出,排便後30分鍾測體溫,並記錄。(2)灌腸過程中注意觀察病人反映,若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脈速、心慌、氣急等,立即停止灌腸並通知醫生進行處理。(3)禁忌證: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妊娠、嚴重心血管疾病等不宜灌腸。(4)操作時盡量少暴露病人肢體,保護病人自尊心,並發防止受涼。(5)肝性腦病病人禁用肥皂水灌腸;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或鈉水瀦留病人禁用生理鹽水灌腸。
用物准備
(1)治療盤內備灌腸筒一套,肛管,血管鉗,潤滑劑,棉簽。
(2)治療盤外備衛生紙,橡膠或塑料單,治療巾,彎盤,便盤,便盤巾,輸液架,水溫計,屏風。
(3)灌腸溶液:常用0.1%~0.2%的肥皂液,生理鹽水。成人每次用量為500ml~1000ml,小兒200~500ml。溶液溫度為39~41攝氏度,降溫時用28~32攝氏度,中暑用4攝氏度[1]
2.病人准備 了解灌腸的目的,過程和注意事項,並配合操作。
3.環境准備 關閉門窗,屏風遮擋。[2]
㈨ 為什麼有的書上保留灌腸插入深度是10-15有的是15-20到底是多少,求解
您好,大量不保留灌腸的肛管插入深度為7-10cm左右。
大量不保留灌腸的注意事項包括:
1、注意灌腸液的溫度、濃度、流速、壓力和灌腸液的量等,在肛管插入前先在上面抹上一點潤滑油,然後再緩緩的插入。
2、做大量不保留灌腸的話,一般是保留30分鍾左右排出。
3、灌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的情況,如發現脈速、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心慌心急等情況,應立即停止灌腸,嚴重者請及時到就醫。
4、在平常生活中應建立正常的排便習慣,多食用蔬菜水果,多飲水和適當的運動等等。
5
、灌腸過程中要注意患者的情況,如發現脈速、面色蒼白、出冷汗、劇烈腹痛、心慌心急等情況,應立即停止灌腸,嚴重者請及時到就診並告知患者的情況。
6、禁忌症:妊娠、急腹症、消化道出血、嚴重心血管等人群不宜灌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