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面積多少平方公里
1. 江陰周庄多少平方公里
江陰周庄鎮面積約78.9平方公里。總人口約13.8萬人。
2. 江陰有多大
江陰古稱暨陽,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多年。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陽縣。南朝·梁紹泰元年(555年)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開始,下轄江陰、利城、梁豐3縣。此後江陰先後為郡、為國、為軍、為路、為州,建置幾經變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 年),恢復江陰縣建置。1949年4月22日江陰解放,後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 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江陰全市總面積987.5平方公里,陸地面積8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8平方公里,其中長江水面56.7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線長達35公里。城市建成區為49.23平方公里。
全市有16個鎮。334個行政村,7102個村民小組;6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江陰市政府所在地在澄江鎮。
至2004年末,江陰市戶籍總人口117.77萬人,增長0.92%。全市人口出生率8.20‰,比2003年上升1.3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 6.71‰,下降0.28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1.49‰,提高1.60個千分點。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全市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達99.7%,節育措施落實率達99.66%。
江陰是長江下游集水、公、鐵於一體,江、河、湖、海聯運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市。從江陰到上海、南京兩大城市各148公里,到無錫、常州僅38公里。以江陰為圓心、半徑160公里范圍內有六個飛機場,其中南京、上海可直飛境外。改革開放以來,江陰大手筆發展交通事業,形成了干支線連通、內外溝通、城鄉貫通、主要幹道「六橫八縱」的格局。中國第一、世界第四的特大跨徑鋼懸索橋江陰長江公路大橋,是溝通同三(黑龍江同江一海南三亞)和京滬兩大國道主幹線的過江「咽喉」。連接滬寧高速公路、寧通一級公路的錫澄高速公路穿越江陰境內。在建的新長(江蘇新沂一浙江長興)鐵路取道江陰,連結隴海、漸贛兩大鐵路大動脈。江陰境內的錫澄運河溝通長江、太湖。1992年正式對外開放的江陰港可以直通海外。
江陰地處江尾海頭,境內35公里長江深水岸線被專家稱為黃金水道的黃金地段。盛唐起,江陰就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埠。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當年巡視江陰黃田港曾賦詩贊曰:「黃田港口水如天,萬里風檣看賈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間魚蟹不論錢。」南宋紹興年間,江陰港設立"市舶司",是當時我國沿海設置市舶司的廣州、杭州、上海等11個口岸之一。1992年5月,江陰港被國務院批准為一類對外開放口岸。經過多年建設,江陰口岸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等獨立查驗機構以及長江引航中心、外輪代理、外輪供應等服務機構配套齊全,各類碼頭泊位已建成45個,其中萬噸級的19個,形成了由石化產品、集裝箱、件雜貨、煤炭、糧食五大支柱貨源構成的港口群,建成了長江中下游最大的石化儲運基地和國家糧食儲備庫。2000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超過1000萬噸,其中外貿運量206萬噸,集裝箱運量超1.5萬標箱,正在成為長江下游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
岳陽古稱巴陵,又名岳州,是一座有25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位於湖南省東北部,與湖北、江西兩省相鄰,是一個富(資源豐富)、優(區位優越)、美(風景優美)的地方。現轄2個縣級市、4個縣、3個城市區和岳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湖風景區、屈原管理區,總面積1.5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30萬,其中市區面積824平方公里,城市人口95萬,綜合經濟實力僅次於省會長沙,居湖南第二位。岳陽先後被國家批准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和國家園林城市。 岳陽是湖南唯一的臨江城市。地處一湖(洞庭湖)兩原(江漢平原、洞庭湖平原)三省(湘、鄂、贛)四線(京廣鐵路、京珠高速公路、107國道、長江)的多元交匯點上,是長江中游僅次於武漢的又一個「金十字架」,特別是洞庭湖大橋的通車,構成了「承東聯西」「南北貫通」 的便捷交通網。1992年,岳陽被國務院確定為長江沿岸首批對外開放城市。1996年,長江八大深水良港之一的城陵磯港經全國人大批准,正式對外輪開放。
顯然,江陰大
3. 江陰市面積比南京市大嗎
如果是比面積的話,江陰市比南京小。
江陰市位於蘇南沿江,總面積987.53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8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8平方公里,
南京市全市下轄11個區,總面積6587平方千米
4. 江蘇省江陰市人口面積和人均收入分別是多少
小小縣級市,100多萬包括鄉鎮人口,非常小的地方。
5. 江蘇江陰市簡介
江陰古稱暨陽,位於長江三角洲,有7000年人類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記載史、1727年建縣史。南梁紹泰元年(555)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開始,下轄江陰、利城、梁豐3縣。此後江陰分別為郡、為國、為軍、為路、為州,建置幾經變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恢復江陰縣建置。1949年4月23日江陰解放後,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縣級市)。
江陰市位於北緯31°40′34〃至31°57′36〃,東經119°59′至120°34′30〃。北枕長江,南近太湖,東接常熟、張家港,西連常州,地處蘇錫常「金三角」幾何中心,交通便捷,歷來為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海聯運、江河換裝的天然良港。江陰市總面積987.5平方公里,陸地面積8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8平方公里,其中長江水面56.7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線長達35公里。城市建成區面積51.52平方公里。2007年,江陰市有15個鎮,1個街道辦事處,250個行政村,7 289個村民小組,106個社區居民委員會(其中18個為村區合一)。年內撤並行政村15個。江陰市政府所在地在澄江街道。
2007年,江陰市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119.77萬人,比上年增長0.27%。全市人口出生率7.18‰,比上年提高0.4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64‰,比上年提高0.14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0.54‰,比上年提高0.26個千分點。全市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為99.27%,節育措施落實率99.73%。有少數民族常住人口3 084人,涉及31個民族;全市登記外來人口70餘萬人。
江陰市氣候總特點:氣溫明顯偏高,日照偏少,降水正常,但梅雨期降水特多。年平均氣溫創1957年有氣溫記錄以來的新高,全年≥35℃高溫日21天。上半年終霜出現在3月12日,下半年初霜出現在11月2日,無霜期234天。年雨日114天,梅雨期長達36天(6月19日到7月24日),梅雨量408.6毫米。本年度氣象條件對小麥生產較有利。全年出現的災害性天氣有大風3次,冰雹2次,暴雨3次,雷擊亡人災害3次。一、大風。5月5日22時36分,極大風速21.2米/秒。8月2日14時21分,利港極大風速24.9米/秒,均有少數企業和民房受損,災情較輕。10月8日,受16號台風影響,8時39分極大風速22.7米/秒。二、冰雹。7月30日,本站17時01分~08分出現冰雹,利港15時59分前後出現冰雹,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徑分別為2厘米、1厘米。7月24日16時40分~17時10分,北出現冰雹,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徑約2厘米。三、暴雨。7月3日20時到4日08時,12小時雨量115.9毫米,城區部分道路、小區、廠區以及菜地等低窪地區積水,農村部分瓜果、蔬菜以及水稻田受淹,數千村民家中進水。7月8日暴雨,日雨量86.8毫米,全市受淹農作物面積1 866.7公頃、住宅1 500戶、工廠企業32個。9月19日受第13號台風影響,24小時降雨量60.2毫米。四、雷擊。雷暴日較常年偏多,雷電流產生的電磁感應脈沖給通信、廣播、網路等微電子設備帶來較大危害,對居民家用電器的損壞尤為嚴重。6月28日、7月7日、7月22日雷擊,死亡3人。
6. 江陰的城市人口有多少
江陰的城市人口115萬。
江陰市是長江下游新興的濱江港口城市和交通樞紐城市,是歷史上著名的軍事重鎮和重要商港,素有「江海門戶」、「鎖航要塞」之稱。全市下轄16個鎮、1個省級開發區,總面積988平方公里,人口115萬。先後獲得了國家衛生城市、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和全國優秀旅遊城市等47項全國性榮譽稱號。
7. 無錫市面積多大
無錫面積:
4627.47平方公里
無錫,簡稱「錫」,古稱梁溪、金匱,是江蘇省轄地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中心城市之一、重要的風景旅遊城市。
無錫是江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追溯到商朝末年。
前11世紀末,公亶父長子泰伯為讓位於三弟季歷,偕二弟仲雍,東奔江南,定居梅里(今無錫梅村),築城立國,自號「勾吳」。今無錫有泰伯殿堂。
商末,周滅商,因泰伯無子,姬發追封仲雍的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吳國。分封泰伯的後裔周章少子為安陽侯,今惠山區陽山又名安陽山。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國滅亡吳國,無錫屬越國。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年),楚國滅越,無錫屬楚國。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秦滅楚,置會稽郡,無錫屬之。秦始皇派王翦駐守無錫。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始置無錫縣,屬會稽郡。王莽新始建國元年(9年),改名有錫縣。東漢建武元年(25年)復名無錫縣。三國時,分無錫縣以西為屯田,置毗陵典農校尉(今常州)。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復置無錫縣,屬毗陵郡(今常州)。
唐代,無錫屬江南道之江南東道。
宋代,無錫屬於兩浙路常州。南宋時兩浙路分為東西,無錫隸屬於兩浙西路常州。
元元貞元年(1295年),升無錫為州,屬江浙行中書省常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州為縣,屬中書省常州府。
清雍正二年(1724年),分無錫為無錫、金匱兩縣,同城而治,均屬常州府。
無錫人文地圖
無錫人文地圖
宣統三年(1911年),推翻清國統治,錫金軍政分府成立於原金匱縣署,轄原無錫、金匱兩縣;同年5月,撤銷錫金軍政分府。
8. 江陰多少平方公里
987.53平方公里
9. 江陰市有多少平方千米人口多小
面 積
987.53平方公里
人 口
124.1萬(戶籍),163.7萬(常住)
江陰市,簡稱澄,因地處「大江之陰」而得名,是一座濱江港口花園城市。江陰位於中國華東,江蘇省南部,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北端。東接張家港,南臨無錫,西連常州,北對靖江。江陰地處江尾海頭、長江咽喉,歷代為江防要塞,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河湖海聯運換裝的天然良港。
10. 江蘇省各地級市的人口和面積,謝謝
截至2018年5月,江蘇省共轄13個地級市、22個縣級市、19個縣、55個市轄區,815個鄉鎮,縣(市)中包含崑山、泰興、沭陽3個江蘇試點省直管市(縣)。江蘇省各地級市的人口和面積如下:
(10)江陰面積多少平方公里擴展閱讀:
一、位置境域
江蘇地處中國大陸東部沿海地區中部,長江、淮河下游,東瀕黃海,北接山東,西連安徽,東南與上海、浙江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地跨東經116°18′~121°57′,北緯30°45′~35°20′。
陸域面積10.72萬平方千米,佔中國土地總面積的1.12%,高郵市周山鎮志光村龍華組確定為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點。海域面積3.75萬平方公里,共26個海島。
二、地形地貌
江蘇地形以平原為主,江蘇陸地面積為103229.17平方千米,其中,平原面積佔比86.89%,達89706.03平方千米,丘陵面積11916.16平方千米,山地面積1606.98平方千米,比例居中國各省首位,主要由蘇北平原、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組成。
江蘇是中國地勢最低的一個省區,絕大部分地區在海拔50米以下,低山丘陵集中在西南部,占江蘇省總面積的14.3%,主要有老山山脈、雲台山脈、寧鎮山脈、茅山山脈、宜溧山脈。連雲港雲台山玉女峰為江蘇省最高峰,海拔6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