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大地多少錢一平方
① 湖北省又稱荊楚大地嗎
湖北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成為楚國的版圖,歷史悠久。
② 荊楚大地主要有些什麼京劇
有漢劇、楚劇、荊州花鼓戲、黃梅戲等大量具有濃郁特色的地方戲曲。
京劇是全國性戲曲,全國各地都有。
③ 荊楚大地為什麼特指湖北,古代應該也包括湖南啊,怎麼演變的
特指湖北,湖北古代稱為荊楚。(包括荊門、荊州、宜昌等地區)范圍只有這一小塊,可能湖北都沒有全部包括。
④ 為何湖北被稱為荊楚大地,簡稱鄂,不簡稱「荊」或「楚」
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的簡稱,這些簡稱一般來自省名中的一個字,或者歷史上的曾用名。如四川簡稱「川」、雲南簡稱「雲」、山西簡稱「晉」,重慶簡稱「渝」。從這些簡稱中,都能看到歷史的影子,而且也特別容易理解,如山西以前屬於秦晉之地,山東曾為魯國。而中國湖北的簡稱,卻讓很多人感到一臉茫然,湖北號稱荊楚大地,應該簡稱「荊」或「楚」,為什麼卻簡稱鄂。
湖北位於華中地區,與河南、安徽、江西、湖南、重慶、陝西為鄰,地勢西高東低,南有長江,北有漢江,省內有武漢東湖、丹江口水庫、洪湖、梁子湖等湖泊,所以歷史上曾被稱為江漢大地和千湖省。
現在的武漢武昌當時被稱為夏口,三國歸晉後,司馬炎在武昌設立鄂縣,在此之後,武昌、鄂州兩個名字一直交替使用,時而叫武昌,時而叫鄂州。
武昌位於長江與漢江的匯流處,是南方的戰略重地,古人有「失鄂州,而失江東」的說法。自唐以後,鄂州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直到元朝時,採用行省制,將湖北一帶歸屬於湖廣行省,治所為武昌,清康熙年間,湖廣行省又被分為湖北省和湖南省,湖北的省會依舊是武昌。由於武昌叫了幾百年的鄂州,久而久之「鄂」的影響越來越大,於是湖北就簡稱鄂了。
⑤ 荊楚大地指什麼地方
荊楚是指古域包括現今湖北全域及其周圍,現指湖北省。荊楚部族興起於楚,也稱荊楚。
遠自商代,中原人就以荊楚來稱呼江漢地區的南方地區和南方部族,比如《詩經·商頌》中說的「維女荊楚居國南方」。荊楚部族在與北方商王朝的對峙中也吸收了先進的商文化,為自身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荊現名牡荊,是馬鞭草科的一種落葉灌木,古代又名楚,用來做刑仗,鞭打犯人。因此楚又稱「荊楚」,受鞭打叫「受楚」。「受楚」是件痛苦的事,所以「楚」字又引申有「痛苦」的意思,如痛楚、苦楚。
(5)荊楚大地多少錢一平方擴展閱讀:
荊楚文化因楚國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戰國時期在江漢流域興起的一種地域文化。
周初,文王姬昌的老師的曾孫熊繹被封為子爵,從而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從春秋開始,楚國迅速強盛起來,尤其到了楚莊王時,楚吞並了周邊眾多小國,成為一方大國。
先抑後揚的楚文化楚地是一個歷史的地域概念,大體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為中心,向周邊擴展到一定的范圍。當北方有炎、黃部落在創造中原文明的時候,南方江漢流域也興起了九黎部落,並創造出了大溪、屈家嶺文化等早期楚文化。
⑥ 歷史上己亥年庚子春荊楚大地是哪一年
己亥年就是2019年,庚子春就是2020年,這是我國古代的天乾地支紀年法
⑦ 湖北的簡稱是鄂,為何不是荊楚大地,這個簡稱是怎麼來的
湖北省歷史悠久,素有荊楚大地之稱。那麼為什麼現今湖北簡稱不含有“荊楚”兩字,卻被稱為“鄂”呢?
湖北被稱為“鄂”的由來:在遠古時期,黃河流域有一個以捕食鱷魚為生的部落,叫做鄂國,到了周朝,周成王的弟弟在山西建立晉國,與鄂國接壤,後來晉國吞並了鄂國,鄂國殘餘子民從山西逃亡到了湖北,並在鄂州建立了一座鄂王城作為國都,但是不幸的是,這個逃亡殘存下來的鄂國最後還是被楚國消滅了。楚國滅了鄂國後,將鄂王城定為國都,幾百年後,才遷到今天的湖北荊州。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鄂王城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鄂洲設立了鄂縣。“鄂”這個地名才被延續下來。
⑧ 素有「荊楚大地」之稱的湖北,簡稱為什麼是「鄂」不是「楚
每個省份都有一個簡稱,小時候的地理課老師就要求背誦。當時就發現,各省簡稱的得名原因都不一樣,有不用記的,有好記的,有老記錯的。
中國地圖
有些省的簡單和省名的關系非常「親密」,不用記背,一看就會,比如,北京簡稱京、天津簡稱津、黑龍江簡稱黑、吉林簡稱吉、遼寧簡稱遼??
有些省份的簡稱雖然與名字有些「距離」,但稍微有點歷史常識,也很容易記背。比如,山東簡稱魯,因為是齊魯大地;河北簡稱冀,因為它古時屬於冀州;河南簡稱豫,得名原因與河北相同,因為它古時屬於豫州??
荊州
另外有些省份,其簡稱與現在的省名卻「毫無關系」,只有死記硬背才不至於在考試時丟分。比如,今天我要給大家紹的這個「鄂」字,它是湖北省的簡稱,而湖北自古就有「荊楚之地」是稱呼,因為它曾是楚國故地,另外,省內的荊州也是自古馳名,是古九州之一,更因一部《三國演義》中的關羽大意失荊州讓普通老百姓就能記住。
湖北省圖
可是,湖北的簡稱竟然「荊」「楚」不用,而獨選「鄂」字,這其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前些年,在各地興起改名熱潮時,湖北也曾有人建議,將湖北的簡稱棄「鄂」用「楚」,原因是「鄂」字不太喜慶,甚至還有些不吉利,「鄂」,這個字的寓意不好.在古代,「鄂」通「噩」,現代「鄂」與「惡」諧音,「不太好聽」,所以建議改掉。但是,這個建議後來在反對聲中沒能實施。
楚國八百年(資料片)
一般人會認為,選擇「楚」作為湖北的簡稱,是有一定道理的,湖北是楚國故地,楚國在中國歷史上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曾躋身「春秋五霸」之列,而山西、山東的簡稱也是從春秋五霸中的「晉國」、「魯國」中提取而來。從文化成就來看,「鄂文化」無足稱道,楚國則創造了一流的「楚文化」,更能給湖北人長臉。其實,「楚」在春秋戰國時期,是一個不斷擴張的龐然大物,不唯湖北獨有。
楚國版圖
楚莊王時,楚國西北到武關(今陝西商南),東南至昭關(今安徽含山),北至城父(今河南寶豐),南至湘、沅;戰國時,東北又擴大至山東南部,西南至廣西東北;楚懷王時,東南又擴展到江浙。而楚的都城,也並不固定,有郢(今湖北江陵)、丹陽(今安徽境內)、陳(今河南淮陽)、壽春(今安徽壽縣)等多個地方。可以說,湖南、安徽、江西、江蘇、浙江、上海、山西等好多地方,都可稱「楚」,因為存在這種歷史情況,中國各地地名中包含「楚」字的也特多,如緊鄰湖北的河南信陽就有「楚王城」,項羽的故里宿遷自稱楚地,就是因為當年都是屬於楚國的地盤。
武昌門
湖北簡稱「鄂」並不是「無源之水」,古人取名也是大有講究的湖北簡稱「鄂」,與湖北省會城市武漢市之武昌有較大淵源。
據湖北相關文史工作者介紹,湖北簡稱「鄂」,與鄂州有關,而鄂州又與鄂王城有著直接的歷史淵源。鄂王城是遠古時期鄂氏族所建諸侯國都城;夏商時代的鄂國和兩周時期楚公的第二個兒子鄂王,都在這里建都;春秋時期,鄂王城作為楚國的國都持續200餘年,直到楚文王熊貲遷都至郢(湖北江陵)。
鄂王城遺址
秦統一六國後,先後在今鄂王城城址所在地及鄂州市設縣,縣名為「鄂」。三國時,孫權在今鄂州建都,改鄂王城為鄂縣。因鄂王城東南約10公里處有武昌山,遂取「以武而昌」之義,改鄂縣為武昌縣。孫權的「武昌」是指鄂州,不是現在武漢三鎮之一的武昌。
楚國風雲
到隋朝,鄂王城日益衰落,鄂州州治首次設在江夏,也就是今天的武昌。
元朝開始實行行省制,湖北先是叫做荊湖省,後來又叫湖廣省,省會都在鄂州,這個鄂州是現在的武漢武昌。因為省會一直叫鄂,歷史上也一直叫鄂,所以湖北省經常被稱作「鄂省」,漸漸地「鄂」就成了湖北省的簡稱。
《辭海》的權威解釋是,湖北省的簡稱「鄂」,因清代省會是隋以後鄂州的治所而得名。
⑨ 荊楚大地是指哪裡
湖北啊
記得採納啊
⑩ 為什麼把湖北省稱為「荊楚大地」
春秋戰國的楚國和漢代的荊州地區都是在湖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