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尺高多少厘米
1. 古代講7尺男兒的」7尺」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厘米
戰國的時候一尺等於23.1厘米,故七尺即為161.7厘米。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叫「市尺」(現代三尺等於一米),英國有「英尺」。有時我們也把測量長度的工具叫做尺,例如「竹尺」,「鋼尺」。
有時我們把像尺的東西也叫做「尺」例如:鐵~(古代俠客用來比斗的武器)、戒~(宗教場所或教育機構用來體罰學員使之更加虔誠刻苦的器械)。
(1)7尺高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尺的發展:
生活離不開尺,建屋量地,造物制衣等。據《呂氏春秋.季夏紀.古樂篇》記載,中國古人按樂律的音頻為「黃鍾」的樂器長度來確定尺的長度,所以古尺又稱樂尺.律尺.黃鍾尺。是度量橫制定的基礎。後來,歷代尺度因時代不同又各有所差異。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米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在的19.91厘米。到戰國時,一尺是現在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
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美男子了。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是現在的24厘米,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1.2米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1.1米左右。
2. 古代講7尺男兒的」7尺」相當於現在的多少厘米
1、「七尺男兒」最早出自戰國時期,趙國的荀況《荀子·勸學》:「口耳之間,則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軀哉」。當時一尺等於23.1厘米,所以七尺大約是23.1×7=161.7厘米。
2、在古代每個朝代定義的「一尺」都不一樣,所以古代和現代的1尺換算也不同,以下是每個朝代的尺: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 ;
周代,一尺合今19.9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27.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3、現在的「一尺」為1尺≈33.3333厘米(cm),三尺約等於一米。也作為形容詞,形容極短或極寬,含有誇張的意思,不是實指某物。
(2)7尺高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一尺「的基本釋義:表度量。十寸為一尺。《莊子·天下》:「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萬世不竭。」漢 劉向《說苑·辨物》:「度量衡以黍生之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水滸傳》第八四回:「原來那 天山勇,馬上慣使漆抹弩,一尺來長鐵翎箭,有名喚做一點油。」
3. 七尺是多高
尺,是一種長度單位,中國又稱為「市尺」,是流行於民間的長度計量單位。
在古代,每個朝代度量長度不一樣,因此1尺所代表的長度也不相同。
古代單位長度(以明代為例)與現代換算1尺約為31.10cm。
現代單位長度1尺約為33.33cm。
根據換算數據可得
古代(以明代為例)7尺約等於217.7cm,7x31.1=217.7cm
現代7尺約等於233.31cm,7x33.33=233.31cm
(3)7尺高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我國各朝代度量長度
商朝,一尺約16.95cm;
周朝,一尺約19.91cm ;
秦朝,一尺約23.1cm ;
漢朝,一尺約21.35;
南朝,一尺約25.8cm ;
隋朝,一尺約29.6cm ;
唐朝,一尺約30.7cm ;
宋元朝,一尺約27.68cm ;
明清朝,一尺約31.1cm。
網路—尺
4. nba七尺多高
nba七尺是2.13米。
NBA所說的尺,是英尺。
英尺的換算:
一英尺等於12英寸,一英寸等於25.4毫米
7英尺=12*7=84英寸
84*25.4=2133.6毫米=2.1336米。
5. 7尺男兒等於多少cm
常常聽說7尺男兒這個詞,那麼7尺的男子到底是多少cm呢?
由於尺這個單位在不同的朝代代表的長度是不一樣的,所以7尺男兒的身高要根據朝代而定,越靠近現在的年代,一尺的實際長度就會越長。商朝的尺合現在的15.8厘米,所以商朝的七尺男兒只有110.6厘米,相當於侏儒。從三國到西晉,尺略有增長,達到了24.2厘米,七尺就是169.4厘米。晉與南北朝時,一尺又略有增長,達到了24.5厘米,七尺相當於171.5厘米。宋元時期,達到了31.2厘米,七尺就是218.4厘米。現在的一尺就是33厘米左右,那麼7尺就是231厘米。
七尺男兒是指身高已達到成年標準的男子,即所謂的男子漢大丈夫。
6. 古代7尺男兒等於多少cm
180厘米。
7尺男兒身高大約等於170cm到180cm。在古時候,每個朝代的「尺"這個單位代表的實際長度都是不同的。最早在商朝時一尺為16.95cm。三國時期時一尺的長度變成了24.2cm。到了南朝,一尺為24.5cm。北朝時期更是達到了29.6cm。
按照今天一尺是33厘米來算,七尺大約是2米3,籃球巨星姚明的身高是2米26,如果在今天的話,七尺身高唉姚明還要高,難道是古人有什麼妙法,都可以長大個兒,還是古人基因突變。
其實都不是,在宋朝的"一尺"大約相當於今天的0.23米,也就是說"八尺男兒"是身高1.84左右的魁梧男子。
據考證,七尺男兒一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那時候的一尺也就23厘米,七尺也就1米6多點,根據墓葬考古發現,當時的男性平均身高只有1米68,所以,小夥伴們,一定要有自信,哪怕你只有1米7,回到古代也是七尺半男兒。
古代名人的身高如下:
光緒1.61cm。
朱元璋1.67cm。
孔子1.97cm。
趙匡胤1.58cm。
李自成1.74cm。
成吉思汗1.80cm。
漢武帝1.69cm。
楊廣1.80cm。
奏始皇1.75cm。
努爾哈赤1.65cm。
諸葛亮1.94cm。
康熙1.65cm。
項羽1.91cm。
李世民1.78cm。
維正1.69cm。
多爾袞1.53cm。
劉邦1.83cm。
武則天1.67cm。
岳飛1.73cm。
楊貴妃1.62cm。
曹操1.61cm。
西施1.64cm。
乾隆1.66cm。
貂蟬1.66cm。
曹丕1.80cm。
7. 古人說的七尺等於現在的多少厘米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
周代,一尺合今23.1cm
;
秦時,一尺約23.1cm
;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
;
三國,一尺合今24.2cm
;
南朝,一尺約25.8cm
;
北魏,一尺合今30.9cm
;
隋代,一尺合今29.6cm
;
唐代,一尺合今30.7cm
;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
;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
■資料2:古代「尺」有多長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內含的量(實際長度)卻不一樣。如《鄒忌諷齊王納諫》文中曰:「鄒忌修八尺有餘。」如果按今天的尺來計算,鄒忌的身長是2.66米還多,這顯然太高了。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19.91厘米。以後,尺大致都要加長一點,到戰國時,一尺大致相當於現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個子了。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4厘米,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1.2米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1.1米左右。
8. 七尺男兒等於多少厘米身高
按照現今的測量身高來計算,七尺男兒的身高等於1.7米左右。
「尺」是古今都有的,但是長度卻不一樣。根據史料記載,「七尺男兒」的說法最早出現在西周時期。
從戰國到秦漢,一尺的長度是23.1厘米左右,七尺就是161.7厘米左右,從三國到西晉,尺略有增長,達到了24.2厘米左右,七尺就是169.4厘米左右。但實際上「七尺」並非是指身高。而是指衣帶下垂的長度。孩童為三尺,成人為七尺。七尺之軀代指成年人。《滕王閣序》中,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則表示自己是孩童。
9. 7尺1寸是多高多高
是英尺英寸。1英寸=2.54厘米,1英尺=12英寸=0.3048米。那麼7尺1寸就是2.159米。
10. 7尺男兒等於多少cm
商代,一尺合今16.95cm,按這一尺度,人高約一丈左右,故有「丈夫」之稱,七尺就是118.65cm;
周代,一尺合今23.1cm,七尺就是161.7cm;
秦時,一尺約23.1cm,七尺就是161.7cm;
漢時,一尺大約21.35-23.75cm,七尺就是149.45-166.25cm;
三國,一尺合今24.2cm,七尺就是169.4cm;
南朝,一尺約25.8cm,七尺就是180.6cm;
北魏,一尺合今30.9cm,七尺就是216.3cm;
隋代,一尺合今29.6cm,七尺就是207.2cm;
唐代,一尺合今30.7cm,七尺就是214.9cm;
宋元時,一尺合今31.68cm,七尺就是221.76cm;
明清時,木工一尺合今31.1cm,七尺就是217.7cm。
很明顯,按照唐朝以後的度制,七尺男兒的身高將達到2米以上,這不太可能,但是按照南北朝以前的度制,所謂七尺男兒無非是在1.7米左右,這和現在的人們的平均身高相差無幾,所以說七尺男兒的身高應該是1.7米左右。
(10)7尺高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古代的尺要短於現代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周代的一尺是現代的19.91厘米。到戰國時,一尺是現代的22.12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
前邊提到的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2.12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米以上,這即使在現代,也算美男子了。又《陳情表》中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是現代的24厘米,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
「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1.2米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1.1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