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信宜有多少平方公里
㈠ 信宜東西\南北有多少公里
信宜市
東西長102.719公里,南北寬57.656公里,全市總面積3101.7平方公里。
㈡ 信宜市有多少個鄉鎮
截止2019年,下轄18個鎮,鎮隆鎮、池洞鎮、北界鎮、水口鎮、硃砂鎮、貴子鎮、懷鄉鎮、丁堡鎮、金垌鎮、洪冠鎮、平塘鎮、思賀鎮、白石鎮、錢排鎮、新寶鎮、合水鎮、大成鎮、茶山鎮。
1、鎮隆鎮
鎮隆鎮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西南部,鎮隆歷來盛產優質荔枝「糯米糍」、「桂味」等,素有「荔枝之鄉」的美稱。惠鹽、惠河、甬莞等高速公路從此經過,是惠州連接深莞的西大門。
2、池洞鎮
池洞鎮位於廣東信宜市北郊,古稱梁德、懷德、信義,為信宜歷史最久之地,先後被評為茂名市農村經濟綜合實力「十強鎮」、茂名市畜牧業生產第一鎮、茂名市和信宜市文明示範鎮、茂名市衛生先進鎮。境內有洛湛鐵路、包茂高速、國道207、省道352經過。
3、北界鎮
北界鎮位於廣東信宜市西南部,距信宜市區19公里,省道仙松線、達西線貫穿境內。交通、通訊方便,是城郊鎮。境內有雲合高速、省道280經過。
4、洪冠鎮
洪冠鎮位於廣東信宜市中部,距市府38公里。該鎮資源豐富,有山林18萬畝,林木蓄積量80萬立方米,水電蘊藏量1萬千瓦,有含量高、儲量大的鐵、金、銅、錫等礦產十多種。
5、錢排鎮
錢排鎮是粵西地區著名的旅遊名鎮,是著名是三華李種植基地,號稱中國三華李第一鎮。地處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東北部,距市區44公里,東與平塘鎮、合水鎮兩鎮交界,南與高州市馬貴鎮接壤,西與大成鎮、白石鎮兩鎮毗鄰,北同洪冠鎮相連。
㈢ 信宜歷史
信宜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茂名市北部,東與陽春市相接、南與高州市交界,西同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流市、容縣毗鄰,北與羅定市接壤,北緯22°11′16〃~ 22°42′26〃、東經 110°40′36〃~111°40′39〃。東西長102.719公里,南北寬57.656公里。是鑒江、黃華江、羅定江之發源地。全市總面積3101.7平方公里,七成多是山地,是「八山—水一分田」的山區,屬廣東省50個山區縣(市)之一。
信宜市轄19個鎮370個村委會,總人口123多萬,其中市區人口18萬。信宜是廣東省華僑較多的縣市之一。全市旅居海外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達到538285人。僑胞分布在世界33個國家和地區,比1988年24個國家和地區增加了9個。其中旅居人數最多的前5個國家依次為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美國和加拿大。港澳同胞達到22634人,其中澳門同胞有1194人。全市有歸僑2068戶,2707人;華僑華人眷屬、港澳同胞眷屬以及歸僑眷屬合計達到38902戶,392290人。華僑主要集中分布於東南亞和美加地區,有509142人,佔全市全部華僑華人的98.7%。其中旅居馬來西亞454375人,約佔88.1%;旅居新加坡24659人,約佔4.8%;旅居泰國18788人,約佔3.6%;旅居美加地區10269人,約佔2%。在茂名各市、縣、區的統計資料中,信宜華僑華人佔全茂名市的95.6%,僑屬人數佔全茂名市的88%,歸僑人數佔全茂名市的77.6%。
信宜,自南朝梁天監元年(公502年)開始建置郡縣,迄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了。南朝、隋、唐、宋時代,信宜是梁德郡、懷德郡、南扶州、竇州治所駐地;是清代拜上帝會廣東一方首領凌十八的故鄉,他領導的起義,是太平天國最早的武裝起義;信宜曾是「大洪國」首府駐地;1927年懷鄉起義,它建立過粵西地區第一個蘇維埃政權;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時期,它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第五支隊活動的主要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信宜的生產建設和文化事業不斷發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信宜資源豐富,風景秀麗。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30多種,主要有:錫、金、銅、鐵、鉬、錳、鋅、鎢、玉石、高嶺土、稀土、花崗岩等,境內的銀岩錫礦是全國第三大錫礦,東坑金礦為廣東省第二大金礦;花崗岩花色品種多樣,總儲量達21億立方米以上;玉礦是全國唯一的「南方碧玉」,以它雕制的工藝美術品譽滿中外。水資源充足,全市可供開發的水力資源18.8萬千瓦。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盛產稻穀、小麥、玉米、花生、木薯、黃紅煙、茶葉、反季節蔬菜等糧食及經濟作物,以及砂仁、田七、肉桂、益智、八角、巴戟等中葯材。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20萬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達68.7%活立木蓄積量達1024.3萬立方米,居廣東省第四位。信宜山青水秀,旅遊資源豐富獨特,有多姿多彩的「虎跳鵑紅」、「石印飛瀑」,有療養度假勝地「西江溫泉」,有高聳雲天的粵西第一峰「大田頂」,有「植物王國」之稱的省級白然保護區「大霧嶺自然保護區」,有歷史悠久的鎮隆文化古城,有風景獨特的大仁山旅遊區,還有「半月煙雨」、「錦湖秀色」、「文錦晴波」等奇特景觀。
信宜市基礎設施建設配套完善,交通四通八達。國道207線由北向南貫穿全境,並已全部改造成一、二級公路,北接肇慶,直達廣州,南通茂名、湛江等港口城市。
市區到各鎮均有國道或省道直通,途經信宜的全國第三條南北大通道洛湛鐵路國務院已經批准,現正在籌建中。郵電通信發達,全市城鄉電話程式控制化,行動電話數字化,傳輸光纖化,並開通了國際互聯網。電力供應充足,行政村通電率達100%,是全國小水電先進縣(市),市區已建成日供水能力達10萬噸的自來水廠。
信宜市近年經濟發展迅速,綜合實力大大提高,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八五」時期以來,連續五年成為「噸谷市」,進入了全國農林牧漁業總產量百強縣(市)、全國水果百強縣(市) 、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市)、全國造林綠化「百佳市」、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先進市、全省創建文明城市先進單位、全省創建衛生城市先進單位、全省體育先進市等。1993年,信宜摘掉了「貧困縣」的帽子;1995年,實現了撤縣建市。
㈣ 信宜大概有多少人口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
省級行政區 地級行政區 縣級行政區 常住人口數
廣東省 茂名市 信宜市 913717
㈤ 廣東省信宜市有哪幾個縣
截至2019年6月,廣東省信宜市沒有縣,廣東省信宜市轄鎮隆、水口、北界、金垌、丁堡、池洞、白石、大成、懷鄉、洪冠、茶山、硃砂、貴子、平塘、錢排、合水、新寶、思賀18個鎮和東鎮街道辦1個街道辦事處。具體介紹以下幾個鎮:
1、鎮隆鎮
鎮隆鎮位於廣東信宜市南部,是粵桂兩省、兩市(信宜市、高州市)交界處,北距信宜城區18公里,南距茂名市75公里,207國道南通高州、化州,北達信宜、廣西,是信宜市南部的中心城鎮和交通門戶。
2、北界鎮
北界鎮位於廣東信宜市西南部,距信宜市區19公里,省道仙松線、達西線貫穿境內。交通、通訊方便,是城郊鎮。總面積182.8平方公里,境內有雲合高速、省道280經過。
3、大成鎮
大成鎮位於信宜市東南部,東鄰錢排鎮,南接高州市,西連丁堡、水口兩鎮,北靠白石鎮,地貌為低、中山區,屬典型的山區鎮,粵西第一峰大田頂位於鎮內。
4、硃砂鎮
硃砂鎮,廣東省信宜市轄鎮,位於信宜西北部。南葯重點生產基地。地處北緯22°30΄9.7˝~22°38΄44˝,東經110°53΄8.8˝~111°0΄52.4˝。有茂高速、洛湛鐵路、國道207經過。2003年由原硃砂、安莪、旺沙三鎮合並而成。
5、新寶鎮
新寶鎮位於廣東省茂名市信宜市東部,東鄰思賀鎮,南接陽春市,西連合水鎮,北與平塘鎮、羅定市毗鄰。該鎮自然資源豐富,其中森林活立木蓄積量全市第一。
㈥ 信宜一共有多少個鎮
19 東鎮街道 位於信宜市中南部,是信宜市委、市政府的所在地,是信宜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和商貿中心。原來為東鎮公社、竹山公社、信城鎮而合並為東鎮鎮,2005年改東鎮街道辦,總面積209平方公里,轄30個村委會和8個居委會,總人口22萬人。 鎮隆鎮 位於粵桂兩省、三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交界處,原是信宜舊縣城,北距信宜城區18公里,南距茂名市區75公里。總面積75平方公里,轄20個村委會及1個居委會,總人口57411人。 北界鎮 位於信宜市西南部,距離市區19公里,省道仙松線和達西線貫穿境內,交通十分方便。全鎮總面積182.44平方公里,總人口84736人,轄33個村委會。2003年機構改革,將高坡鎮並入北界鎮。境內有天馬山風景區、西江溫泉、半月岩、龐瀑飛珠名勝等,被稱為 「旅遊之鄉」。 池洞鎮 位於信宜市區北郊,距市區10公里,全鎮總面積146.1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21萬畝。2004年末總人口70406人,轄21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 水口鎮 位於信宜市南部,距信宜市區10公里,距茂名市區80公里,207國道貫穿南北,規劃中的洛湛鐵路穿境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鎮面積123.5平方公里,轄20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6.7萬人。 硃砂鎮 位於信宜市西北部,距市區20多公里,全鎮總面積280平方公里,下轄村委會32個,總人口8.7萬人。2004年將安莪、旺沙兩鎮並入該鎮。 貴子鎮 位於信宜市北端,是兩省(廣東、廣西)三市(信宜、羅定、岑溪)交界點。鎮區總面積159.43平方公里,轄16個行政村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39259人。 懷鄉鎮 是「二戰」時期的革命老區,稱為「竹編之鄉」、「三黃雞之鄉」。距市區27公里,位於黃華江虎跳峽上游,是信宜市中部的商貿重鎮和廣東省273個中心鎮之一。全鎮總面積161.54平方公里,現轄24個村委會,總人口75499人。 洪冠鎮 位於信宜市中部,離市區33公里,全鎮總面積149平方公里,轄14個村委會,總人口43080人。是信宜市南葯生產基地,主產肉桂、砂仁、益智等葯材。 平塘鎮 位於信宜市東北部,距市區98公里,東北面與羅定市接壤,面積192.42平方公里,轄21個村委會,總人口56258人。為信宜市毛竹、杉木生產基地。錫礦資源豐富,銀岩山是全省錫礦儲量最大礦床。 思賀鎮 位於信宜市東部,離市區120公里,為信宜最邊遠鎮,是羅定、陽春、茂名三市的交匯點,面積181.05平方公里,轄12個村委會,總人口40217人。八一林場在此鎮境內,主產杉木、八角等經濟作物。 白石鎮 位於信宜市東部,距市區19公里,東連錢排鎮,南靠大成、丁堡鎮,西鄰東鎮鎮,北與洪冠、懷鄉鎮接壤全鎮總面積180平方公里,鎮轄19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人口6.4萬人。 錢排鎮 位於信宜市東北部,距市區44公里,轄15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總面積204.5平方公里。該鎮盛產三華李、反季節蔬菜。 新寶鎮 位於信宜市東部,東鄰思賀鎮,南接陽春市,西連合水鎮,北與平塘鎮、羅定市毗鄰,面積201.4平方公里,轄16個村委會,人口45118人。 合水鎮 位於信宜市東北部,距市區70多公里,因橫水、直水兩河相匯而得名,是毗鄰4市13個鎮的商貿集散地。全鎮總面積164.6平方公里,轄16個村委會和1個居委會,人口44750人。該鎮是廣東省「衛生先進鎮」和中心鎮之一。鎮區面積2.2平方公里,集鎮人口14246人。 大成鎮 位於信宜市東南部,距信宜市區27公里,有二級瀝青路相通,東鄰錢排鎮,南接高州市,西連丁堡、水口兩鎮,北靠白石鎮,地貌為低、中山區,屬典型的山區鎮。大田頂為全市最高峰,大霧嶺自然保護區在此境內,全鎮總面積120平方公里,轄15個村委會,總人口4.5萬人。 金垌鎮 位於信宜市西部,距市區26公里。與廣西容縣接壤,該鎮現轄23個村委會,總面積195.4平方公里,總人口6.9萬人。2004年將徑口鎮並入。 茶山鎮 是「二戰」時期革命老區,位於信宜市北部,北與貴子鎮相鄰,西連懷鄉鎮,南接洪冠鎮,面積100.91平方公里,距信宜市區46公里。全茶山鎮管轄白木、平田、渤垌、渤上、渤中、榕垌、周沖、茶山、豐垌、豐垌口、灘垌行政村。該鎮盛產三華李 、山楂等水果。 丁堡鎮 位於信宜市東南部,距市區7公里,是信宜市的郊區鎮,信宜火車站的所在地。與東鎮、水口、白石、大成相鄰,轄區面積90平方公里,總人口4.4萬人,轄12個村委會。該鎮盛產荔枝、龍眼、香蕉、深薯(淮山)等。
㈦ 茂名信宜市土地面積是多少
3101.7平方公里
㈧ 信宜市有多大
全市總面積3101.7平方公里,比香港大3倍,現在有23個鎮,戶籍123萬多人口。
不過可憐的是,信宜很多留守老人和兒童,青壯年都外出了。
㈨ 信宜縣的歷史!你了解多少
1949年10月22日,信宜縣解放先後屬廣東省南路專區,高雷地區、湛江地區管轄。1958年11月15日,信宜、茂名兩縣合並為高州縣,縣治高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