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鐵柱多少厘米
1. 已知一個鐵柱,中間是空心,直接為90厘米,高8米,厚度為0.8厘米,請問這個鐵柱有多重
關鍵是材料的比重。如取灰鐵管7.4g/cm^3計算,則:
鐵管處徑周長=90*3.14=282.6
內徑88.4*3.14=277.58
平均280cm*0.8*8m=179.2*7.4=1326公斤
2. 空心鐵柱結實還是實心鐵柱結實
實心鐵柱結實
3. 五年級數學
1、
此題有錯誤,1.5升水倒入一個長5分米(50厘米)、寬2分米(20厘米)、高3分米(30厘米)的長方體容器中只有1.5厘米深(高),一個什麼樣的鉛球放里才能使水深為18厘米呢?
不長大腦的人會計算出鉛球的體積是16.5立方分米。
2、
(48/12)^3=64立方厘米
3、
2^3*5=40立方厘米
4、
6^3/20^2=54/100=0.54厘米
5、
6^3/(9*6)=4分米
4. 印度遠古鐵柱為何矗立千年不銹呢
印度古代人建造出來的鐵柱之所以能夠不生銹,主要是因為他們在建造鐵柱的過程中往裡添加了磷。這種化學元素會讓鐵柱生成一層保護膜,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讓印度鐵柱雖然經過幾千年的風雨洗禮,但是依舊沒有生銹。曾經有不少考古學家和化學家都開始研究這根鐵柱,經過研究這些學家發現。這只鐵柱經過幾千年依舊能夠保持不生銹的,最主要原因是因為當地的氣候以及建造材料的特殊。要知道鐵生銹主要是因為化學腐蝕和電化學腐蝕這兩種。但是印度的這根鐵柱中,人們在建造的過程中加入了不少的磷元素,這個磷元素就會自覺形成一層保護膜讓鐵柱隔離空氣,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腐蝕的情況。並且這個城市的空氣是非常乾燥的,濕度也非常的小。就是因為氣候和材料的原因,才讓這根鐵柱經過幾千年的洗禮依舊不生銹。由此就可以感嘆當時古代印度人的智慧。
5. 小明和小剛想測出鐵軌中的聲速
設聲音在鐵中傳播速度為x,則
931/340-931/x=2.5
931/340-2.5=931/x
x=931/(931/340-2.5)
x=3907.90
聲音在鐵中傳播速度為3907.90米每秒
(340是溫度為15時的聲速,請確認一下.如果不對,你就把340替換了)
6. 直徑50厘米,長6米,厚0.4厘米的空心鐵柱有多重
50x6÷o.4=75o可是用計算機哦
7. 遠古神秘鐵柱矗立千年為何都不生銹呢
鐵柱孤零零地矗立在那裡,好像一個不可理解的物證,在向人類的智慧挑戰。
在印度德里城附近的麥哈洛里,矗立著一根公元五世紀鑄造的巨大鐵柱。這根鐵柱高6.7米,直徑約1.37米,用熟鐵鑄成,實心,柱頂有著古色古香的裝飾花紋。據說這根鐵柱是為紀念旃陀羅王而鑄造的。
但最令人驚異的是,鐵柱在露天中聳立了1500餘年,經歷了無數風吹雨打,至今仍沒有一點生銹的痕跡!人們都知道,鐵是最容易生銹的金屬,一般的鑄鐵,不用說千年,幾十年就銹蝕貽盡了。
似乎毫無疑問的是在很早以前古印度人就知道了鐵的存在。最早在公元前1000年的古老的記載中就提到了鐵。根據希羅多德的記載,大約在公元前500年時,波斯國王薛西斯在印度的分遣軍隊就用鐵來用做軍用物資。從古代醫書中提到的鐵制手術設備、從墓地挖掘出的金屬武器以及保存至今的鐵制金屬柱比如印度德里和達哈鐵柱反映出隨著歲月的增長,鐵製品穩步增多。
印度製造鋼鐵的方法以及鋼鐵的質量很早就引起英國統治者的好奇。在1795年,喬治·皮爾森博士發表了一篇文章,論述一種名為「Wootz」的鋼,然後在印度的孟買開始製造這種鋼,那時可行的分析和檢驗方法只能得到非常模糊的結論,比如金屬很硬,含有大約0.03%的碳,據信鐵是直接通過礦石的還原而製造出來的,布卡南博士在1807年出版的《在南印度旅遊》一書中,描述了印度人加工製造鋼鐵的土著方法,這些方法相信是從祖輩上傳下來的。隨著檢驗方法的改進,大量的有關鐵的研究開始增多,並且研究深度也提高了。
8. 請問一根圓柱,實心和空心的哪個更容易折彎
鋼管和鐵棍都折不彎,
9. 福爾摩斯:覺醒 第四章血洗山莊的華生發現隱藏的保險箱怎麼才有哇~~~
來到二樓的卧室,在床邊的桌子上找到《新奧爾良之星》的脫頁,上面畫著一個時鍾圖案;
打開桌子上的箱子,得到一個直徑為18厘米的空心鐵柱;
在右側的桌子上找到一封醫生的信件,上面寫明大衛無法說話的原因是心理創傷造成的,不過他擁有超強的記憶能力。
此時,華生發現了藏在壁畫後面的保險箱(需要調查以上所有的疑點),
福爾摩斯根據時鍾數字的提示,算出密碼為1223-2424-3426,並用它打開保險箱,得到一把鑰匙
http://article.ali213.net/Html/2824.html
10. 長11米厚0.8厘米直徑90厘米,空心鐵柱,問有多少kg
先計算它的體積再找到鐵的比重然後用公式計算比重等於重量除體積就可以算出它,有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