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錨地多少平方
A. 長島港的錨地
長島港無對外公告的錨地(遇有大風天氣,小型船舶習慣到歷史形成的廟島錨地和長錨地錨泊避風)。廟島錨地位於南長山島荻溝、鵲咀村西側、塘里灣東南,錨地面積2.2平方公里,可供中小船舶錨泊避風。
B. 1畝地等多少平方米
1畝=666.66666666667平方米。
畝是中國市制土地面積單位,一畝等於六十平方丈,大約666.667平方米。十五畝等於一公頃。選取60平方丈是因為中國古代的計數方法。現在計數大都以十為一個單位進位,古代的進位則多以"60」為一個單位進位。比如一甲子為60年等。
井田制百步為畝(寬一步、長百步)。秦國商鞅變法廢井田,以二百四十步為一畝。秦並六國,漢承秦制,大小畝並行。至漢武帝統一田畝步數,一律以二百四十步為畝,推行於全國。此後,一畝廣二百四十步,至清末未有變化。
不同於表面數據,歷代度量衡的實際值,皆有不同程度變化。秦漢以六尺為步,一尺長約23厘米。隋唐以五尺為步,一尺長約30厘米。相比起來,人類步幅幾乎不變。一步(一左一右)基本是1.4~1.5米。以一步1.45米的中間值計算,一畝約五百平方米。
(2)一錨地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常用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1、邊長是1毫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毫米。
2、邊長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厘米。
3、邊長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分米。
4、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
5、邊長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千米。
面積單位換算:
1、1平方公里(km²)= 100公頃(ha)= 247.1英畝(acre)= 0.386平方英里(mile²)
2、1平方米(m²)= 10.764平方英尺(ft²)
3、1公畝(are)= 100平方米(m²)
4、1公頃(ha)=15畝=1hm²=10000平方米(m)= 2.471英畝(acre)=0.01平方千米(其中h表示百米,hm²的含義就是百米的平方)
5、1平方英里(mile²)= 2.590平方公里(km²)
6、1英畝(acre)= 0.4047公頃(ha)= 4.047×10平方公里(km²)= 4047平方米(m²)
7、1平方英尺(ft²)= 0.093平方米(m²)
8、1平方英寸(in²)= 6.452平方厘米(cm²)
9、1平方碼(yd²)= 0.8361平方米(m²)
10、1畝=2000/3平方米≈666.666平方米
C. 一畝地是多少平方米
一畝地大約等於667平方米。
一畝等於六十平方丈,大約666.667平方米。十五畝等於一公頃。選取60平方丈是因為中國古代的計數方法。計數大都以十為一個單位進位,古代的進位則多以「60」為一個單位進位。
在中國規定的三個土地面積單位分別是:km²(平方公里)、hm²(公頃),m²(平方米)。
方圓一里。井田制一里為九百畝。古人借面積單位作長度單位,由長寬各三百步的面積單位,變成距離三百步的長度單位。但方圓一里的含義,仍然是九百畝,也即是呈方形時長三百步寬三百步。
(3)一錨地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畝、分、尺和平方米的轉換:
1、1畝=10分。
2、1畝=60平方丈=6000平方尺。
3、1米=3尺;1平方米=9平方尺;倒過來 1平方尺=1/9 平方米。所以 1畝=6000/9 平方米;
4、1分=600/9 平方米=66.67平方米。
1㎡(1平方米)=100dm²(100平方分米)=10000cm²(10000平方厘米)。
1㎡=1000000mm²(1000000平方毫米)= 0.0001公頃=0.000001km² (0.000001平方千米)。
D. 秦皇島港的港口現狀
秦皇島港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能源輸出港,也是我國主要對外貿易綜合性國際港口之一。煤炭輸出量約佔全國沿海煤炭輸出量的70%以上,在保證我國北煤南運和煤炭外貿出口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港口現有陸域9平方公里,港口水域61平方公里,錨地54平方公里,港口岸線6275米,其中生產用碼頭岸線總長5516米。港口所屬共6個裝卸公司,分布在東西兩港區。東港區:第一裝卸公司,主要從事原油裝卸業務;第二裝卸公司、第六裝卸公約經營煤炭裝卸業務,擁有新煤碼頭一、二、三期泊位現代化的專用設備。西港區:第三裝卸公司經營煤炭裝卸業務。第四、五裝卸公司,均為雜貨裝卸公司,四公司以進口為主,五公司以出口貨物為主並經營集裝箱運輸業務。 據1990年統計,秦皇島港擁有生產用泊位24位,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後位22個。 改革開放二十年來,秦皇島港新建深水泊位17個,其中2~10萬噸級煤炭泊位10個,5萬噸級石油泊位1個,1.5~3.5萬噸級雜貨泊位6個,形成以新開河為界的東西兩大港區,東港區以能源輸出為主,西港區以進出口雜貨為主的新格局,新增設計年能力1億多噸,其中煤炭9220萬噸,石油500萬噸,雜貨350萬噸。目前,港口生產泊位總數已達到28個,設計年通過能力達到1.2億噸。港口錨地分為東錨地、西錨地、油輪錨地3處。錨地與碼頭的距離為3到7海里。錨地底質為泥沙,水域廣闊,水深條件可滿足本港作業各噸級船舶錨泊要求。全港共有5條航道。西航道:方位130°~310°,水深11米,寬100米,進入甲、乙、丙、丁等碼頭作業的船舶,經由此進出港;老航道:方位172°~352°,水深9米,寬100米,是大小碼頭的通道;東航道:方位191°~101°,寬120米,使用水深13米,是煤一、二、三期各碼頭和油碼頭配套航道;煤三期碼頭航道:方位215°~035°,寬120米,水深13米,進出煤三期碼頭船舶經此航道與東航道相通;主航道:方位160°~340°,寬120米,水深13米,東港區5萬噸級重載船舶進出港均經由東航道與主航道相連。港口碼頭航道設施具備3萬噸級雜貨船和5萬噸級散貨船(煤、油)的通航條件。港口航道和港池內共設置浮標31個,岸上導航疊標5組。燈塔位置為39°54′24N″/119°36′26″E。 現全港倉庫、場地面積143萬平方米,堆存容量373萬噸。港口生產的主要機械設備34台,其中煤一期13台(含翻車機3台、堆料機3台、取料機4台、裝船機3台)、煤二期11台(含翻車機2台、堆料機3台、取料機4台、裝船機2台)、煤三期10台(含翻車機2台、堆料機2台、取料機3台、裝船機3台)。煤三期的各種機構設備功能最大,其中翻車機每台時4800噸,堆料機每台時4800噸,取料機每台時6000噸,裝船機每台時6000噸。 港區鐵路線路總長167公里,共設置10個分區調車場。港口輔助工作船舶17艘,功率3.01萬千瓦,其中拖船12艘,2.67萬千瓦。秦皇島港的年吞吐量,1978年為2218.6萬噸。「六五」「七五」期間,每年平均以500萬噸的速度遞增,一年上一個台階。「八五」期末的確995年達8382萬噸,其中煤炭6488.1萬噸,石油1208.4萬噸,雜貨688.5萬噸。「九五」頭三年,年吞吐量保持在8000萬噸左右,約為1978年的3.6倍,在我國沿海港口中名列前茅。 1990年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6945.1萬噸。主要貨種煤炭為5188萬噸,佔74.7%(其中外貿煤炭1187.4萬噸,占總吞吐量的17%);石油1285.1萬噸,佔18.5%;雜貨472萬噸,佔6.7%;化肥42.4萬噸,佔0.6%。 1991年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7236.3萬噸 。主要貨種煤炭為5429.4萬噸 ,佔75%(其中外貿煤炭1311噸,占總吞吐量的18%);石油1254.9萬噸,佔17.3%;雜貨552.1萬噸 ,佔7.6%;化肥38.6萬噸 ,佔0.5%,2010年為2.5億噸,其中煤炭2.1億噸。 目前,西港區戊巳碼頭工程已被國家列為九八年重點建設項目,設計建設7個雜貨通用泊位,年通過能力300萬噸,到2001年底完成。東港區拓寬10萬噸級航道工程,以及配套的原油碼頭改造,將於1999年底完成。該工程完工後,將進一步發揮煤四期工程10萬噸級泊位的能力,適應船泊大型化需要,適應我國進口原油的形勢需要。同時,利用10萬噸級航道施工泥沙,實施填海造陸工程,計劃通過招商引資建成石油、液體化工小區10萬噸級礦石碼頭。最近,西港區正在進行雜貨碼頭改造和航道、港池拓寬、浚深工程,到今年年底,將西港區3.5萬噸雜貨泊位改造成5萬噸級泊位。
E. 三都港的錨地
三都港海底為泥沙質,錨著力強,有許多良好錨地。三都錨地,在島的南部,水深10~30米;三都島西至橄欖嶼之間錨地,水深5~10米,可停泊5000噸級輪船6艘,設有系船水鼓6具;青山錨地,水深5~10米;虎尾山鼻錨地,在山鼻的南方;覆鼎洋錨地,水深10~25米;官井洋錨地,與霞浦共有,水深40~49米,錨地區域達26.25平方公里。
三都港碼頭三都碼頭屬民用碼頭,在三都街東南側岸邊。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建造,民國3年(1914年)、9年和38年各修過一次。該碼頭為石塊漿砌突堤,長60米、寬8米。漲潮時可停靠100噸級的機帆船。此外,礁頭、蝦盪尾、青澳、下龜鼻、南澳5處都有石砌的碼頭供船隻停靠。
F. 廈門港2號錨地位置在多少東經北緯
廈門港的地理位置及交通
廈門港是我國東南沿海的天然深水良港,位於北緯24°29ˊ東經118°04ˊ,時區為東八區,地處上海與廣州之間,福建省東南的金門灣內,九龍江入海口。它面向東海,瀕臨台灣海峽,與台灣、澎湖列島隔水相望,為我國東南海疆之要津,入閩之門戶。廈門港岸線總長154公里,其中可用於建港的深水岸線30公里,聯檢錨地14平方公里,港口水域面積340平方公里,陸域面積7平方公里。目前,廈門港共有生產性泊位74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26,集裝箱泊位15個。港內航運條件優良,外航道水深達?14米至?25米,已建成十萬噸級航道二期工程,並配備了完善的水上船舶交通管理系統(VTS)。
廈門港交通發達,以形成陸海空立體交通體系,與閩南、閩西、贛南、粵北等經濟腹地聯系密切。鐵路專用線直達碼頭前沿,內與外福線、漳龍線、漳泉等鐵路支線連接,外通過鷹廈鐵路干線貫通全國。
廈門大橋和海滄大橋與全省公路連網,形成了以福廈、廈漳主幹道為骨乾的運輸網。疏港公路連接319、324國道,並通過高集海堤。廈門的高崎國際機場已擁有國內外航線75條。水運航線可通我國沿海、長江中下游和世界各港。
自然條件
氣候:屬於亞熱帶海洋氣候,溫和多雨,夏無酷暑,冬無嚴寒。
氣溫:年平均氣溫20.8C,最高的7、8月,月平均氣溫28.3°C,最低的2月份,月平均氣溫12.5°C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1181.0毫米,5-10月為雨季,年平均降水天數為129天
風況:常風向為東北(9-3月)、東南風次之(4-8月),6-10月為台風季節,7-9月對生產影響較大 。
潮汐:屬正規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5.46米,平均低潮位1.41米,平均潮差3.99米。
潮流:呈往復流形式。漲潮流向為西北方向,流速2.3節,落潮流向為東南方向,流速2.5節
航道:港內航道分為7段
廈門灣十萬噸主航道(九折礁至墓前礁):長約43.6公里,底寬300米,水深-14米——- -14.5米以上,潮流流速2-3節,可通航各大、中船舶、有進港導標。(2004年6月15日通過驗收)
鷺江航道:位於廈門島和鼓浪嶼之間的鷺江內,長約2海里,寬160-300米,水深-7.20米,潮流流速2-3節,可通航小型旅遊船、有進港導標。
東渡航道:東渡航道猴嶼西航段:位於猴嶼西側,長約1.8海里,寬200米,水深-10.50米。 潮流流速2-3節,可滿足2.5萬噸級以下船舶全天候雙向通航的要求,還可以適應5萬噸級船舶及第四代集裝箱船舶乘潮單向通航的要求。有較完善的助航標志。(2003年10月24日通過驗收)
東渡航道猴嶼東航段:位於猴嶼東側,長約3海里,寬300-800米,水深-9.70米。 潮流流速2-3節,可通航大、中型船舶,乘潮可通航5萬噸船舶,有較完善的助航標志。
海滄航道:位於鼓浪嶼西南方,呈東東南到西西北走向,可航寬度180米,水深-11.50米,可通航萬噸級船舶,乘潮可通航10萬噸船舶,有較完善的助航標志。
猴嶼至石湖山碼頭航道:猴嶼至石湖山煤碼頭19號泊位:長約3海里,寬200-250米,水深-12米以上,但在主航道附近有-8.5米的水深,潮流流速2-2.4節,可通航大、中型船舶,有較完善的助航標志。
馬鑾航道:位於象嶼至馬鑾海堤間,長約3.1海里,寬150米,水深-6.1米,可通航3000噸級船舶,航道設有馬鑾2—8號燈浮。
石湖山煤碼頭至高集海堤:長約2.3海里,南部寬300-500米,水深-5米;北部寬20-150米,水深-2米、只能通過小船,航道內沒有燈浮。高集海堤有一堤洞, 該洞高 11.7米,長24.1米,寬13.3米,水深-1.2米,只能供小船進出。在高集海堤東約250米處建有廈門大橋, 其橋洞高於高集海堤洞口。
錨地
一號錨地為五萬至十萬噸級船舶錨地,以24°18′48〃N ;118°10′09〃E為中心,半徑700米的范圍內。
二號錨地為五萬至十萬噸級船舶錨地,以24°20′30〃N ; 118°11′30〃E為中心,半徑1海里的范圍內。
三號錨地為萬噸級以下船舶錨地,為以下五點順序連線圍成的范圍內:
北緯 24 ° 23 ′ 57 〃 ; 東經 118 ° 06 ′ 06 〃
24 ° 22 ′ 34 〃 ; 118 ° 06 ′ 50 〃
24 ° 22 ′ 21 〃 ; 118 ° 06 ′ 20 〃
24 ° 23 ′ 54 〃 ; 118 ° 04 ′ 31 〃
24 ° 24 ′ 13 〃 ; 118 ° 05 ′ 03 〃
四號錨地為五萬噸級以下船舶錨地,兼作檢疫、引航錨地,為以下六點順序連線圍成的范圍內:
北緯 24 ° 25 ′ 05 〃 ; 東經 118 ° 05 ′ 46 〃
24 ° 25 ′ 18 〃 ; 118 ° 06 ′ 10 〃
24 ° 24 ′ 37 〃 ; 118 ° 07 ′ 17 〃
24 ° 23 ′ 42 〃 ; 118 ° 08 ′ 07 〃
24 ° 23 ′ 08 〃 ; 118 ° 07 ′ 26 〃
24 ° 24 ′ 34 〃 ; 118 ° 06 ′ 02 〃
五號錨地為千噸級以下船舶錨地,為以下五點順序連線圍成的范圍內:
北緯 24 ° 25 ′ 58 〃 ; 東經 118 ° 02 ′ 32 〃
24 ° 25 ′ 54 〃 ; 118 ° 02 ′ 47 〃
24 ° 24 ′ 04 〃 ; 118 ° 04 ′ 14 〃
24 ° 23 ′ 54 〃 ; 118 ° 04 ′ 07 〃
24 ° 23 ′ 10 〃 ; 118 ° 02 ′ 32 〃
七號錨地為千噸級以下船舶錨地,為以下五點順序連線圍成的范圍內:
北緯 24 ° 25 ′ 54 〃 ; 東經 118 ° 01 ′ 07 〃
24 ° 25 ′ 24 〃 ; 118 ° 01 ′ 09 〃
24 ° 25 ′ 10 〃 ; 118 ° 02 ′ 29 〃
24 ° 25 ′ 59 〃 ; 118 ° 02 ′ 29 〃
24 ° 26 ′ 03 〃 ; 118 ° 02 ′ 10 〃
港區、碼頭泊位情況
2006年1月1日廈門灣實行一灣一港的管理體制。8港區合一,包括東渡港區、海滄港區、嵩嶼港區、劉五店港區、客運港區,漳州招銀、後石和石碼等港區,這意味著廈門港首次有了突破行政區劃發展的領域,廈門灣的港口資源將得到統一規劃、管理和合理利用,廈門港向台灣海峽區域性航運中心和國際集裝箱樞紐港發展的目標大大地邁進了一步。「十一五」期間,港口建設計劃總投資約120億元。預計至「十一五」末,廈門港綜合貨物吞吐能力達到1.2億噸以上,其中集裝箱吞吐能力接近800萬標箱。全港遠景發展目標為貨物吞吐能力2.6~2.9億噸,集裝箱吞吐能力1700~1900萬標箱,屆時,廈門港將一舉跨入世界強港行列。
東渡港區
東渡港區:以調整、完善既有設施的布局和功能為主,發展集裝箱運輸,發揮毗鄰保稅區的優勢,積極推進區港聯動,發展現代物流。
海滄港區
海滄港區:重點發展集裝箱中、遠洋干線運輸為主,與嵩嶼港區共同構成全港集裝箱干線運輸的主體港區,並為海滄台商投資區臨港工業發展服務,逐步成為發展現代物流的基礎平台。
嵩嶼港區
嵩嶼港區:在充分發揮現有煤炭、成品油碼頭作用的基礎上,重點發展集裝箱干線運輸,並成為全港集裝箱干線運輸的主體港區之一。
五店港區(東部港區)
劉五店港區:廈門港遠景重點發展的港區,將以集裝箱運輸、臨港工業開發為主,並為對台經貿合作和「三通」服務。
客運港區
客運港區:發展國際客運和海峽對台「三通」、海灣滾裝運輸以及沿海、本地區內的短途客運。包括廈門港國際旅遊客運碼頭與和平碼頭、廈門港國際旅遊客運碼頭設計范圍超過28公頃。其中,北段岸線建設大型國際郵輪泊位,碼頭前沿水深-12.4米,岸線長509.56米,可靠泊14萬噸級的大型郵輪。南段岸線規劃布置89米長的浮碼頭兩座和35米長的浮碼頭兩座,泊位功能分別為小型客輪碼頭及港口作業碼頭。規劃范圍包括旅遊客運大樓、酒店、人工運河、服務式公寓、展覽中心、休閑廣場等配套設施。
招銀港區
招銀港區:依託漳州開發區和廈門灣南岸地區經濟,以發展集裝箱和雜貨運輸為主,兼顧海灣、海峽客滾運輸。漳州港已建成7個泊位碼頭,生產能力達92萬標箱、700萬噸散雜貨的能力。
後石港區
後石港區:依託後方臨港重化工業區的大型臨港工業港區,重點發展大宗散貨碼頭。包括一個十噸級的碼頭和一個五千噸級的碼頭
石碼港區
石碼港區:主要為漳州市和龍海市地方物資運輸服務,並為九龍江兩岸及來往廈門的客運服務。石碼港區現已投產的客貨生產泊位有34座,大部分屬簡易小型生產泊位。最大的泊位是3000噸級,最小的只有2個200噸泊位。
碼頭泊位情況
作業區或裝卸公司名稱 泊位名稱 長度(米) 水深(米) 靠泊能力(噸級) 裝卸貨種 岸吊情況 備注
東渡作業區 1 號泊位 166 -7.69 10000 集裝箱 30.5 x 2 內貿運輸
東渡作業區 2 號泊位 254 -11.7 50,000 散糧 門機 4×10 噸
東渡作業區 3 號泊位 190 -11.7 50,000 散化肥 門機 3×10 噸
東渡作業區 4 號泊位 166 -9.5 10,000 件雜貨 門機 2×10 噸
東渡作業區 東鈴碼頭 200 -4 1000 件雜貨 16Tx1,5Tx3,8Tx2
海天裝卸公司 5 號泊位 260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 x 30.5T, 浮吊 1×60 噸、
海天裝卸公司 6 號泊位 170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35.6 噸
海天裝卸公司 7 號泊位 176.6 -12.2 50,000 件雜貨、集裝箱 橋吊 2×45 噸
海天裝卸公司 8 號泊位 303 -13.3 50,000 集裝箱 橋吊 1×40 噸
海天裝卸公司 9 號泊位 190 -13.3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50 噸
海天裝卸公司 10 號泊位 220 -13.8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50 噸
海天裝卸公司 11 號泊位 230 -13.8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55 噸
象嶼集團 12 號泊位 220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40 噸
象嶼集團 13 號泊位 250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40 噸
象嶼集團 14 號泊位 170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1×40 噸, 2x40 噸
象嶼集團 15/16 號泊位 336 -12.2 50,000 集裝箱 橋吊 2x45 噸
石湖山裝卸公司 18 號泊位 488 -15.3 50,000 多用途兼散雜貨滾裝、集裝箱 門機 7×15 噸 門機 1×40 噸
石湖山裝卸公司 19 號泊位 建設中
國貿集團 20 號泊位 355 -13.5 50,000 多用途
廈門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 海滄2號 278 -13.3 50,000 集裝箱 橋吊2×41噸 1×35噸 橋吊1×41噸
廈門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 海滄3號 493 -13.3 50,000 集裝箱 橋吊1×41噸 橋吊1×51噸、橋吊2×52噸
海潤貨櫃碼頭 海滄 4 號 385 -13.3 50,000 集裝箱 橋吊 4×55 噸
港務控股 海滄 7 號 330 -15.3 70,000 散雜貨
明達玻璃廠 海滄 8 號 258 -13.8 50,000 件雜貨 門機 3×20 噸
金鼎 海滄 9 號 233 -13.8 50,000 油品 , 化工品
翔鷺化工 海滄 10 號 271 -13.8 25,000 油品 , 化工品
馬鑾倉儲 馬鑾碼頭 80 -6 3,000 化工品 /PTA
博坦倉儲(外檔) 博坦油碼頭 268 -16.8 50,000 油品 , 化工品 靠退潮
博坦倉儲(內檔) 嵩嶼油碼頭 150 -10.5 3,000 油品 , 化工品 靠退潮
嵩嶼倉儲 嵩嶼油碼頭 110 -7 3,000 油品 , 化工品
和平碼頭 1 號泊位 100 -7.9 10,000 客輪 小型吊2
和平碼頭 2 號泊位 100 -8.4 5,000 客輪 小型吊2
和平碼頭 3 號泊位 120 -9.9 10,000 客輪 小型吊2
國際旅遊碼頭 國際旅遊碼頭 509.56 -12.4 140,000 客輪
拖輪船舶規范
拖輪名稱 主要尺寸 定額馬力 航速(節) 拖力
廈港拖一號 38.5 × 9.8 × 4.3 3600 11 42
廈港拖二號 32.8 × 9.5 × 4.3 3200 13 45
廈港拖三號 38 × 10.4 × 4.8 4900 13
廈港拖四號 38 × 10.4 × 4.8 5500 17
廈港拖五號 38 × 10.4 × 4.8 5500 17
廈港拖六號 37.65 × 10 × 4.5 4000 13.5 46
廈港拖八號 33.3 × 9.8 × 4.3 3500 13 42
廈港拖十號 33.3 × 9.8 × 4.3 3500 13 42
廈港拖十二號 37.65 × 10 × 4.5 4000 13.5 51
海聯 32.6 × 8.2 × 4.2 3200 11
未來港口規劃
廈門港海滄港區一期工程
(1號、5號、6號泊位)
港區一期工程1號泊位為10萬噸級集裝箱專用泊位,長443.5米,碼頭前沿水深-17.5米,停泊水域寬86米,5號、6號泊位均為2萬噸級多用途泊位,兩個泊位總長390米,碼頭前沿水深-15.3米,港池寬度86米。3個泊位近期設計年通過能力為集裝箱46萬標箱、雜貨40萬噸,預計2006年底可完工。
海滄西港區(海滄港14#~22#泊位)規劃建設六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和三個5萬噸級多用途碼頭,年集裝箱吞吐能力約400萬標箱、貨物吞吐能力約4000萬噸。海滄西港區14#~22#泊位地處九龍江出海口北岸,由廈門海滄投資總公司擔任該項目的組織開發建設。一期工程包括:14#~19#六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岸壁及後方陸域吹填、20#~22#泊位後方陸域吹填、港南路二期工程和海滄南部3#排洪渠(港區段),總投資估算約22.5億元人民幣。
嵩 嶼 港 區
嵩嶼港區將建設7個大型集裝箱泊位,可以靠駁第五、第六代10萬噸級以上的集裝箱船舶。其中,嵩嶼港區南岸將建3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和一小輪碼頭,岸線長1246米,前沿水深-17.00米。東岸則建2個10萬噸級和1個3萬噸級泊位。南岸一期工程投產後,集裝箱吞吐量一年可以達到120萬標箱。
東 部 港 區
該港區為廈門港遠期規劃發展的又一重要港區,將集裝箱運輸、臨港工業開發和港口物流為主,規劃岸線長1.9公里,建萬噸以上泊位5個,綜合貨物吞吐能力1600萬噸,集裝箱吞吐能力200萬噸標箱。
G. 1畝地是多少平方米
一畝地大約是666.67平方米。
一畝地等於十分地。分是農村常用的面積單位,如一畝三分地等,比分更小的單位是厘,一畝等於十分,一分等於十厘。一畝地等於666.67平方米,一分地等於66.667平方米,一厘地等於6.6667平方米。
畝和平方米計算技巧
1、平方米換為畝:平方米換為畝的計算口訣為「加半左移三」,如128平方米等於多少畝?計算方法是先用128加128的一半,即128+64=192,再把小數點左移3位,即得出128平方米的畝數為0.192。
2、畝換為平方米:畝換平方米計算口訣為「除以三加倍右移三」,如要計算24.6畝等於多少平方米,計算方法是24.6÷3=8.2,8.2加倍後為16.4,然後再將小數點右移3位,即得出平方米數為16400。
注意:中國規定的土地面積單位有平方公里(km2)、公頃(hm2)、平方米(m2)三個,應避免使用畝、公畝(a),公頃的符號為hm2,國內不推薦使用。
H. 老塘山五期碼頭面積
295平方公里。唐山港京唐港區錨地總面積將由原來的53平方公里增至295平方公里!從省交通運輸廳港航管理局獲悉,日前,唐山港京唐港區錨地選劃獲交通運輸部海事局批復。
近年來,隨著京唐港區貨物吞吐量的迅猛增長和新建泊位的陸續投產,到港船舶數量大幅增加,船舶噸級不斷加大,原有錨地無論水域面積還是水深條件均無法滿足需求,已嚴重製約港口的運營生產,並給船舶通航安全造成很大壓力,擴建或新建錨地迫在眉睫。據了解,獲批錨地共6個,包括散雜貨、化工危險品、大型散貨、超大型散貨、大型危險品等錨地,錨地總面積將由原來的52.8平方公里,增至294.63平方公里。新錨地規劃了20萬至30萬噸級大型散貨、危險品船舶錨地,將解決京唐港區船舶數量增多對錨泊水域的要求,充分適應船舶大型化的發展趨勢,為京唐港區貨物吞吐量增長、船舶通航安全及未來發展提供有力支持與保障。
I. 嵐山港錨地的坐標
東經119度22』17",北緯35度05'39"。
1 港口位置及交通
嵐山港位於黃海海州灣北岸,地處日照市嵐山鎮佛手灣。
水路距日照港22海里,連雲港24海里,青島港8l海里,煙台港209海里。
嵐山港陸路交通便利,鐵路直通港區,物資集疏運條件好。國家干線204(煙台一上
海)公路與省干線017(崗山頭~濟寧)公路在汾水交叉。1990年建成通車的坪(上)嵐
(山)鐵路與兗(州)石(臼)鐵路在坪上站接軌,全長31.32公里,通過兗石線可與京滬、隴
海等干線連網。公路距日照市區48/厶\里,臨沂市110公里,連雲港120公里。
1986年8月,嵐山港開始實行二類口岸開放,辦理外貿運輸業務,先後有多艘外輪經
特批進、出港口。1989年9月5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實行一類口岸開放。
2 自然條件
2.1 氣象
根據曰照市氣象站1955~1980年實測資料統計:
【氣溫】年平均氣溫J2.6~C,最熱月為8月,月平均氣溫25.8qC,歷年極端最高氣溫
38.3。C(1977年6月12日)。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一1.0℃,歷年極端最低氣溫一14.5℃
(1958年1月6日)。
【降水】年平均降水量915.7毫米,主要集中於6~9月,占年降水總量的73%。年最
多降水量1 426.2毫米(1964年)。日降水量≥25毫米,降水日數年平均10.5天。
【風況】常風向北,頻率10%,強風向北。年平均風速3.4米/秒,最大風速2()米/秒。
多年平均,全年≥6級風日數27.1天。
【霧】年平均霧日數26.7天,多集中在3~7月。
【冰況】嵐山港為不凍港。
2.2水文
【潮汐】嵐山港潮汐性質屬規則半日潮。嵐山港無長期驗潮資料,據青島海洋大學
1978年採用嵐山港1個月短期驗潮資料與連雲港長期驗潮資料進行同步相關分析得:
設計高水位5.12米 設計低水位0.56米
極端高水位6.32米 極端低水位一0.64米
以上潮位基準面為理論深度基準面(在1956年黃海平均海平面下2.847米)。
【潮流】潮流按時針方向旋轉。漲潮流主流向為西南,落潮流主流向為東北。漲潮流
速大於落潮流速,漲潮時間小於落潮時間。據1992年5月國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
流觀測資料,實測最大漲潮流速0.73米/秒,最大落潮流速0.55米/秒。
【波浪】據1960年1月至1961年12月,碼頭東南500米處實測波浪資料,嵐山港常浪
向為東南,次常浪向為東北;強浪向為東北,平均波高為0.7米,最大波高為3.5米;次強
浪向為東,平均波高0.5米,最大波高3.0米。嵐山港向外海敞開,無天然掩護,受北和東
南向波浪的影響較大。15米水深處50年一遇H,%東北向最大,其值為6.9米;其次為東、
東南、南,H1%分別為6.8米、5.8米、2.5米。
2.3地質及地震
【地質】嵐山港在地質構造上屬魯東地盾膠南隆起區的南端。港區水域中分布有第
四系鬆散沉積層和膠東群變質岩系地層。港區地層由上至下大致可分為:淤泥質粉砂或
粉砂質淤泥、粘土及亞粘土、強風化片麻岩層。
【地震】嵐山港地震基本烈度為6度。
2.4建港自然條件評價
嵐山港水域較寬闊,水深條件較好,2萬噸級泊位前沿自然水深可達10米。港區可利
用自然岸線約6公里。陸域有發展餘地,可填灘造陸。
3 經濟腹地
嵐山港的經濟腹地為魯南五地市(日照市、臨沂地區、濟寧市、棗庄市、荷澤地區)。
1996年末,魯南五地市耕地面積3 391.68萬畝,佔山東省耕地總面積的33%;總人口965.
75萬人,佔山東省總人口的34.9%;工農業總產值614.74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387.81
億元,佔全省的比例分別為21.6%和17.6%。據l 992年】O月《嵐山港吞吐量發展水平預
測報告》,嵐山港腹地礦產資源豐富,種類繁多,儲量大。其中礦建材料、非金屬礦藏在山
東省乃至全國都以其分布廣、質地優、易開采而聞名。僅臨沂地區已探明開發利用的礦藏
就達20餘種;煤炭、石油等都有進一步開採的前景;玉米、瓜乾等糧食作物在國內外擁有
廣闊的市場;油料作物、水產品、養殖和果品生產擁有良好的基礎條件。
嵐山港主要進口貨物為液體化工品、化肥,主要出口貨物為水泥、糧食、煤、農副產品、
礦建材料。進口貨物不足lO萬噸,出口貨物水泥為大宗,1991、1992兩年水泥占嵐山港吞
吐量的65%以上。流向主要為上海、青島、馬尾及廣州、海口、廈門、溫州、國際間為韓國的
仁川港、日本、孟加拉、東南亞、西歐等。
4 歷史沿革
嵐山港老碼頭在嵐山頭,解放前為一自然港口。解放後,1954年和1955年陸續在老
碼頭西部建了靠船架和木質躉船,供高潮時舢舨停靠裝卸。1957年建半斜坡式碼頭1座,
可供5隻駁船同時停靠,並建立航運站。1959年改斜坡碼頭為直立式,高潮時可停靠100
~200噸小輪。
1971年在老碼頭東側2.5公里處的佛手灣開辟了新港區。至1984年相繼建成防波
堤1 500米,300噸級港作泊位1個,5()0~20 000噸級生產泊位4個。1992年後相繼建成
5 000、10 000噸級泊位各1個。1993年開辟了嵐山至韓國、日本、香港的集裝箱航線。
5 港口現狀
1996年末,嵐山港共有泊位5個,最大靠泊能力2萬噸級。碼頭岸線總長822米,其
中生產用泊位4個,總長692米。有庫場192 954平方米,其中:倉庫8 000平方米,堆場
181 233平方米;生產用裝卸機73台,最大起重能力50噸;鐵路專用線3 613米,其中裝卸
線450米。
1996年末嵐山港在冊職工1 476人,其中裝卸工人及司機87人。
1996年核定通過能力165萬噸,實際完成163.01萬噸。
嵐山港航道長6 000米,寬600米,水深一10~一13米,底質為泥沙。
嵐山港錨地面積為2 144萬平方米,底質為泥沙。
6 存在問題
(1)深水泊位不足。
(2)港區陸域狹窄,碼頭前方庫場不足,港口作業直取比重較大,影響貨物集疏。
(3)氣象、水文資料欠缺,應盡快建立水文站,為港口建設提供必要的基礎資料。
J. 黃驊港的港口錨地
黃驊港現有錨地3處,分別為1#、2#、3#錨地,錨地面積53.41平方公里,錨地底標高為-9~-15米 。
1#錨地:以點(38°25′46.4″N/118°10′44.4″E)為圓心,4公里為直徑的圓形水域,底質為泥質,水深為-9米。
2#錨地:以點(38°28′32.7″N/118°18′18.6″E)為圓心,4公里為直徑的圓形水域,底質為泥質,水深為-12米。
3#錨地:以點(38°30′12″N/118°26′48″E)為圓心,6公里為直徑的圓形水域,底質為泥質,水深為-15米。
4#、5#、6#錨地正在進行選劃。同時煤炭港區根據實際情況對現有1#、2#、3#錨地重新進行選劃,初步方案為將原1#、2#錨地聯通,並適當擴建為近似梯形,成為新的1#錨地,專用於運煤船錨泊,邊界尺度分別為5.5km、21.29km、9.657km、24.5km,錨地面積168km,錨位數52~75個;維持現有3#錨地為危險品錨地,為直徑6km的圓形,錨地面積28.3km,錨位數6~8個;3#錨地東側重新選劃一處錨地作為2#錨地,專用於運煤船錨泊,錨地尺度為6km、10.8km、20km、17.681km,錨地面積140.4km,錨位數43~62個;在2#錨地東側再布置1處7#錨地,為通用散雜貨錨地,錨地尺寸為梯形,尺度為6.707km、7km、4km、12.4km,錨地面積為38.8km,錨位數12~17個。
黃驊港現有錨地水域界限控制點坐標統計表見附表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