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波長多少厘米
㈠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波長范圍
人耳能聽見的頻率范圍是20~20000赫。使人悅耳的樂音多在40~40000赫的頻率之間。⑤
㈡ 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波長范圍約為多少
人耳可聽聲音頻率范圍:20Hz(赫茲)~20000Hz(赫茲),即空氣每秒振動的次數在20次到20000次人耳能聽到,每秒振動次數低於20次以下稱為次聲波,每秒高於20000次稱為超聲波。
㈢ 人的聲音波長是多少
聲音其實是一種波,可以說是聲波,常溫下人耳能聽到的聲音波長范圍約是1.70mm~17.0m 字串9
㈣ 聲波的波長是多少
0.017--17米。
解析:
波長=波速/頻率,波速一般是340米/秒;,人耳聽到的聲音的頻率是20HZ--20KHZ,所以得出人耳聽到的聲音的波長:0.017--17米。
簡介:
發聲體的振動在空氣或其他物質中的傳播叫做聲波。聲波藉助各種介質向四面八方傳播。聲波是一種縱波,是彈性介質中傳播著的壓力振動。但在固體中傳播時,也可以同時有縱波及橫波。
拓展資料:
波長(wavelength)是指波在一個振動周期內傳播的距離。也就是沿著波的傳播方向,相鄰兩個振動位相相差2π的點之間的距離。波長λ等於波速v和周期T的乘積,即λ=vT。同一頻率的波在不同介質中以不同速度傳播,所以波長也不同。
參考資料:聲波
網路
㈤ 通常情況下,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波長范圍是米——米
人耳可聽聲音頻率范圍:20Hz(赫茲)~20000Hz(赫茲),聲速 = 340m / s
所以20Hz的波長為340m/20=17m,20000Hz時為:340m/20000=0.017m=17mm
所以人耳可以聽到的聲音的波長為17mm--17m.
㈥ 假設人的聲音頻率為3.4KHz,那麼,人類聲音的波長為多少毫米
解答:人類聲音頻率3.4KHz,聲音的的波長為100毫米。
詳細分析:
聲音的頻率(f):是指發聲物體每秒振動的次數。
波長(λ):是指聲音每振動一次傳播的距離。
振動一次傳播的距離乘以每秒振動的次數就是每秒傳播的距離,即波速(v)。因此,
v=λf
聲音在15℃的空氣中的波速為340m/s,計算出波長:
λ=v/f=0.1m=100mm。
㈦ 聲波的波長是多少
波速一般是340米/秒,人耳聽到的聲音的頻率是20HZ--20KHZ,根據公式波長=波速/頻率,得出人耳所能聽到的聲音的波長為0.017--17米。
㈧ 通常情況下,人耳能聽到的聲音的波長范圍是米——米
人耳可聽聲音頻率范圍:20Hz(赫茲)~20000Hz(赫茲),聲速
=
340m
/
s
所以20Hz的波長為340m/20=17m,20000Hz時為:340m/20000=0.017m=17mm
所以人耳可以聽到的聲音的波長為17mm--17m。
㈨ 人類聽覺的波長是多少
人類可聞聲波的范圍是20-20000hz,響度在0分貝----110分貝之間。但是波長沒有限定,和波速,也就是和介質的種類有關,不同種類的介質波速不同。波速等於頻率乘以波長,u=f*v。
聲波是聲音的傳播形式。聲波是一種機械波,由物體(聲源)振動產生,聲波傳播的空間就稱為聲場。在氣體和液體介質中傳播時是一種縱波,但在固體介質中傳播時可能混有橫波。人耳可以聽到的聲波的頻率一般在20赫茲至20000赫茲之間。按頻率分類,頻率低於20Hz的聲波稱為次聲波;頻率20Hz~20kHz的聲波稱為可聽波;頻率20kHz~1GHz的聲波稱為超聲波;頻率大於1GHz的聲波稱為特超聲或微波超聲。
㈩ 聲音快還是光快
光比聲音快。聲音的速度約為345米/秒,而光的速度約為300000千米/秒,可見,光速比聲速度要多出很多倍了。
光具有波粒二相性。也就是說光既是能量(波動性),也是物質(粒子性),所以這種能量可以在真空中傳遞而不需要載體,光速是不可逾越的。 聲音是一種能量,依靠物質的震動來傳播(能量擴散),其速度取決於載體的性質。
(10)聲音波長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真空中的光速(speed of light/ velocity of light)是自然界物體運動的最大速度。光速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物體的質量將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當物體的速度接近光速時,它的動質量將趨於無窮大,所以質量不為0的物體達到光速是不可能的。
只有靜質量為零的光子,才始終以光速運動著。光速與任何速度疊加,得到的仍然是光速。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