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面積多少厘米
⑴ 圓明園佔地面積為多少
圓明園佔地面積約350公頃。
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5200餘畝,150餘景。建築面積達到16萬平方米,也被稱為「萬園之園」。
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外海淀鎮的西北,歷史性的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萬春園)組成。被稱為園明園,佔地5200餘畝(約350公頃)。
明皇親武清侯李偉在這里興修了大規模的土木工程,首先規模宏大,建造了被稱為「京國第一名園」的清華園(古在北京大學的西牆外)。
嗣後米萬鍾又在清華園東圍牆外引導湖水,辟治了幽雅秀麗的「勺園」。取了「海淀一勺」的意思。
在空曠的郊外,亭台樓榭、湖光和山色交相輝映,成為京郊外一時著名的園林薈萃之地。到了清朝,皇帝也同樣注意到西郊最好的造園地。開始了大規模的造園。
圓明園不僅匯聚了江南一些著名園林的勝景,還創造性地移植了西方園林建築,匯聚了當時古今東西方的園林藝術大成。園中有絢麗的宮殿,有玲瓏的樓閣和亭台。
有象徵繁華街道的「商業街」,有象徵田園風景的山村村野。杭州西湖平湖秋月,模仿雷峰夕照,有蘇州獅子林、模仿海寧安瀾園建造的風景名勝。
⑵ 圓明園總面積多大
圓明園是清朝著名的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餘畝,一百五十餘景。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有「萬園之園」之稱。
⑶ 圓明園的面積是多少
圓明園始建於1707年,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
圓明園有一百五十餘景,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康熙為之題匾「圓明園」,「圓明」為雍正法號。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
資料:
圓明園是中國清代大型皇家園林,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始建於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改名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此避暑、聽政,故圓明園又稱「夏宮」。
⑷ 圓明園佔地面積多少
圓明園佔地面積:約 350公頃 。
圓明園是中國清代大型皇家園林,位於北京市海淀區,始建於1707年(清康熙四十六年),由圓明園及其附園長春園和綺春園(後改名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有「萬園之園」之稱。清帝每到盛夏就來此避暑、聽政,故圓明園又稱「夏宮」。
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圓明園遭英法聯軍洗劫為了銷毀證據而燒毀,故址現為圓明園遺址公園。
圓明園始建於1707年(康熙四十六年),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有一百五十餘景,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康熙為之題匾「圓明園」,「圓明」為雍正法號。
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
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至此,圓明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道光年間又進行多次修繕和拓建。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同治帝時欲修復,後因財政困難而被迫停止。八國聯軍之後,圓明園又遭受到軍閥破壞和匪盜打擊,終成一片廢墟。
圓明園在清室一百五十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⑸ 北京圓明園的面積有多大
北京圓明園的面積有:
340多公頃,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
圓明園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宮苑,坐落在北京西郊,與頤和園毗鄰,由圓明園、長春園和萬春園組成,所以也叫圓明三園。此外,還有許多小園,分布在東、西、南三面,眾星拱月般環繞周圍。
⑹ 圓明園有多大面積
圓明園總面積20萬平方米。
圓明園始建於1707年,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有一百五十餘景,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康熙為之題匾「圓明園」,「圓明」為雍正法號。
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
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至此,圓明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道光年間又進行多次修繕和拓建。
建築風格
圓明園還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大量仿建了中國各地特別是江南的許多名園勝景。乾隆皇帝弘歷曾經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東巡岱嶽,巡遊熱河、盛京(即沈陽)和盤山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勝水、名園勝景,就讓隨行畫師摹繪成圖。
回京後在園內仿建。據不完全統計,圓明園的園林風景,有直接摹本的不下四五十處。杭州西湖十景,連名稱也一字不改地在園內全部仿建。正所謂: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
⑺ 圓明園有多大
圓明園總面積20萬平方米。
圓明園始建於1707年,佔地面積3.5平方千米,建築面積達20萬平方米,有一百五十餘景,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康熙為之題匾「圓明園」,「圓明」為雍正法號。
建築風格
圓明園還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大量仿建了中國各地特別是江南的許多名園勝景。乾隆皇帝弘歷曾經六次南巡江浙,多次西巡五台,東巡岱嶽,巡遊熱河、盛京(即沈陽)和盤山等地。每至一地,凡他所中意的名山勝水、名園勝景,就讓隨行畫師摹繪成圖。
回京後在園內仿建。據不完全統計,圓明園的園林風景,有直接摹本的不下四五十處。杭州西湖十景,連名稱也一字不改地在園內全部仿建。正所謂:誰道江南風景佳,移天縮地在君懷。
⑻ 圓明園的資料圓明園被奪走的物品以後的資料,如香港拍賣的羊頭等相關資料。謝謝!
1、「金甌永固」杯
在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武備廳內收藏有一對「金甌永固」杯,一銅一金。銅杯高12.8厘米,口徑7.44厘米,最寬8.06厘米。金杯高12.6厘米,口徑7.71厘米,最寬8.18厘米。
「金甌永固杯」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權永固。「金甌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舉行開筆儀式時專用的酒杯。
杯口邊鑄有「金甌永固」、「乾隆年制」篆書,根據清「內務府活計檔」記載,乾隆對「金甌永固杯」的製作十分重視,不僅要領用內庫的黃金、珍珠、寶石等珍貴材料,而且在製作過程中的每道工序之前都要先精細地畫圖樣呈覽,直至皇帝十分滿意方可。
根據檔案記載,乾隆年間共製作了四件「金甌永固」杯,分別是乾隆四年一件,乾隆五年二件,乾隆六十二年(嘉慶二年)一件。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武備廳內收藏的銅杯應為乾隆四年所制,此杯夔龍頭頂未鑲珍珠。
乾隆五年下旨在夔龍頭頂鑲嵌珍珠,華萊士典藏博物館武備廳內收藏的金杯有珍珠,應為乾隆五年所制。另外一件制於乾隆五年的「金甌永固」杯現存「台北故宮博物院」,而製造於乾隆六十二年的「金甌永固」杯則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根據華萊士典藏博物館館方資料顯示:這對「金甌永固」杯為法軍上校杜潘(DuPin)於1860年從圓明園獲得(著名的《圓明園四十景圖詠》就是此人從圓明園掠奪走的)。華萊士爵士在1872年倫敦拍賣會上購得。
2、《歸去來辭圖卷》
宋代錢選的作品。此圖卷蓋有「淳化軒」和「淳化軒圖書珍秘寶」,《石渠寶笈-續編》淳化軒上有此圖卷的著錄,說明此圖卷為圓明園淳化軒舊藏。
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搶奪圓明園時,因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人並不認書畫作品,所以很少有聯軍軍官或士兵搶奪書畫作品。但此畫仍然沒有逃脫被盜搶的命運。
英法聯軍退兵後,清政府從咸豐十年(1860)十月初五開始,由勝保等人率軍隊在圓明園、三山附近地區挨家挨戶搜尋圓明園文物。
其中十月初五這天在昌平一個土匪窩中查到土匪趁英法聯軍搶奪時混亂而進入園中搶到的《歸去來辭圖卷》、《道光帝喜溢秋庭圖》軸、《浮玉山居圖卷》等書畫作品六幅。《歸去來辭圖卷》重新被收入大內。
此畫卷後又被匯文書院學長(南京大學前身)美國人福開森(JohnCalvinFerguson,1866~1945)得到。
福開森對中國文化特別是文物,興趣漸濃,辛亥革命以後,開始專心研究中國文化,特別熱衷鑒別與收藏中國古董字畫。福開森於1945年去世,終年79歲。1913年福開森將《歸去來辭圖卷》捐贈給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3、《駿骨圖》
《駿骨圖》是宋亡之後常見的遺民題材,但它以其動人的畫筆得以保留至今。畫面上一匹憔悴的駿馬緩慢前行,稀疏的鬃毛和馬尾被風吹向前方。作者是南宋畫家龔開。
圖右上角鈐有「淳化軒圖書珍秘寶」印和「淳化軒」朱文長方印,說明此軸原藏於圓明園淳化軒內。咸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此畫被人從圓明園掠出。
後輾轉到了日本,被阿部房次郎(1868~1937)家族收藏。阿部房次郎是20世紀初日本的紡織業巨子,他深受當時關西著名漢學家內藤湖南(1866~1934) 及長尾雨山(1864~1942)的影響,從日本和中國搜購書畫。
1937年5月,阿部房次郎因病去世,臨終囑托家人其收藏來於社會,當歸之社會。1943年,其長子阿部孝次郎將一百六十餘件中國古代書畫,捐贈給大阪市立美術館,成為該館早期的支柱館藏。此畫至今還保存在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4、十二獸首之馬首
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搶劫並焚燒後,馬首一直流落海外,最終在2007年被蘇富比拍賣公司拍賣。
午馬獸首建於清乾隆二十四年,是十二生肖獸首中最為獨特的一個,頭頂上雲朵一般的造型和捲曲的毛發,顯示這是一個典型的歐式白馬王子。
也許義大利設計師朗世寧在這件作品中,表達了對擁有3000佳麗的多情皇帝無比的艷羨之情。更為巧合的是中國的十二生肖也代表這十二個動物時辰,其中馬所代表的恰恰就是正午時分,所以,馬首噴水的時候,所有的動物都會一起噴水。
2007年10月何鴻燊以6910萬港元斥巨資購回,捐贈國家,在全世界引起轟動。目前馬首銅像正在澳門的新葡京賭場做長期的展覽,待時機成熟後將回歸圓明園。
5、十二獸首之龍首
1860年,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搶劫並焚燒後,龍首一直流落海外,未曾現身。龍首原是圓明園 西洋樓 海晏堂前大水法銅雕之一。
據2009年3月深圳衛視報道, 中國台灣收藏家王度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下落不明的圓明園獸首中的龍首,在台灣。王度說,台灣龍首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狀態良好。
當時價值就為四五百萬元台幣。其收藏者本計劃讓龍首現身拍賣,但鑒於鼠首和兔首遭遇的風波,收藏者估計短時間內不會讓龍首等下落不明的圓明園獸首現身。
法國時間2018年12月17日下午,疑似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之一的龍首出現在法國巴黎一場小型拍賣會上,並最終以2400萬元人民幣的價格被一華人買家購得。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圓明園里的文物:它們現在何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⑼ 圓明園佔地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總面積達340000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