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都城區多少平方公里
㈠ 成都市區市縣
成都共有23個區(市)縣,行政區劃共有20個區(市)縣,另外還有3個功能區。
成都市范圍內的行政區共有12個,分別是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新都區、郫都區、溫江區、雙流區、青白江區、新津區。
成都市代管有5個縣級市,分別是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崍市、崇州市、簡陽市,原則上也屬於成都市的范圍。另外,成都市范圍還有3個縣,分別金堂縣、大邑縣、蒲江縣。這些都是行政區劃上的區(市)縣。
除此之外,成都市還有3個功能區,分別是成都高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東部新區,雖然在行政區劃上不是的獨立區域,但在管理上已經屬於與區級相同單位,由各區的管委會管理各自的事務。
成都的中心城區是錦江區、青羊區、金牛區、武侯區、成華區、龍泉驛區、新都區、青白江區、郫都區、溫江區、雙流區,外加成都高新區、天府新區成都直管區兩個功能區(即11+2區)。
㈡ 成都市新都區城區面積
32.6平方公里
㈢ 新都區面積
新都區是成都市的市轄區,面積為497平方公里,地處成都市北部,四川盆地西部,下轄3個街道,10個鎮。
㈣ 成都三環以內的主城區的面積大概有多大
12390平方公里(中國直轄市和副省級城市第8名)。中心城區面積598平方公里。市轄區面積1418平方公里。
海拔:平均海拔500米。全市海拔最高處為大雪塘峰,海拔5364米。
人口 :全市戶籍人口1112.3萬人(2007年,比上一年末增加8.9萬人)。常住人口1257.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9.4萬人)。市區人口497.15萬。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
民族 :成都市擁有中國56個民族中的54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為漢族。少數民族總人口60538人。2/3的人居住在市區。
㈤ 新都離郫縣有多遠
成都郫縣和新都有46公里。
郫都區,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位於成都市西北部,東北與彭州市、新都區,東南與金牛區毗鄰,南面與青羊區相連,西南與溫江區、西北與都江堰市接壤。是四川農家樂旅遊發源地,有豆瓣之鄉、蜀綉之鄉、盆景之鄉之稱;是四川省成都市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重點打造的「電子信息和雙創產業基地、國際化都市新區」。
在郫都區有袁隆平雜交水稻科學園,且是全國唯一一個。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郫都區常住人口為1390913人。
郫都區總面積438平方千米,下轄9個街道、3個鎮,委託成都高新區管理2個街道,43平方公里。境內地處都江堰自流灌區之首,居四川成都上風上水。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柏條河等8河並。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
郫都區因「杜宇化鵑」傳說,而稱鵑城,既是望帝杜宇、叢帝鱉靈建都立國之地,又是古蜀文明發祥地;公元前314年,秦滅蜀後,以郫邑為郡縣,稱郫縣。造就出鵑城遺址、古城遺址、唐昌文廟等歷史遺跡,望叢祠世界蜀人祭祖聖地等。孕育嚴君平、揚雄、何武、張俞等歷史名人。「郫筒酒」,「郫縣豆瓣」,「郫縣女紅」等郫都區工藝三絕。
郫都區境內有西南交通大學、電子科大等大中專院校19所,國家級實驗室31個;擁有成都地鐵2號線、成都地鐵6號線,成都有軌電車蓉2號線,成灌快鐵,成都市四環路、成灌高速、317國道、沙西線、IT大道、溫彭快速通道等交通線。2020年,郫都區地區生產總值655.6億元,是2018年全國科技創新百強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郫縣
㈥ 成都新都區在哪裡
新都區是成都市市轄區,地處成都北門,主體位於成都市四環路以外,區域面積497平方公里,轄13個鎮(街道)、255個村(社區),人口84.86餘萬,是成都市八大新型衛星城之一。
新都區地處東徑103°54′02″~104°16′54″,北緯30°40′40″~30°57′58″。東南與成都市青白江區、龍泉驛區、成華區、金牛區接壤,西連郫都區[7] 、北鄰彭州市、廣漢市,距成都市中心16公里。
㈦ 成都市新都區是市區還是郊區,發展怎麼樣
成都新都區屬於市區,發展潛力很強。
1、成都新都區位於成都中心城區北部,成都市市轄區,2017年8月以前是郊區,8月後被列入成都市中心城區。
2、新都區舊稱新都縣,位於川西平原腹心地帶,是中國四川省省會城市成都市的北部主城區,其中32.6平方公里為都市區。
3、新都區同時被定位為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承擔成都市機械、IT、電子、食品、生物制葯、旅遊和物流基地的功能。新都鎮(現新都街道辦事處)、新繁鎮均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
4、新都區其城區所擁有的常住人口有常住人口90.1萬人,也是成德綿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區,而且其本身的位置就很突出,因為它是地處在成都城市發展北中軸線上,可以更好的與成都的發展相互協調與同步,所以在從未來的角度看,新都區則是成都未來最被看好的城區之一。
5、新都整體呈東西向,橫亘於成都北邊,是成都城北的門戶。新都離成都其實很近,比如西邊的大豐、東邊的木蘭,就在成都三環邊邊上。
新都與中心城區交通相當方便(雖然現在新都、龍泉、郫都等等也成為中心城區,但那隻是「名義」上的,要想真正「轉正」,路還很遠),從東往西,成金青快速路、蜀龍路、成綿高速、川陝路、貨運大道、成彭高速,可以說條條道路通新都。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新都區
㈧ 成都市20個區市縣包括哪些
截至2016年,成都市轄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龍泉驛、青白江、新都、溫江、雙流、郫都11個區,簡陽、都江堰、彭州、邛崍、崇州5個縣級市,金堂、大邑、蒲江、新津4個縣。
成都市有國家級新區——成都天府新區直管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成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
成都市位於四川省中部,四川盆地西部,介於東經102°54′~104°53′和北緯30°05 ′~31°26′之間,全市東西長192公里,南北寬166公里,總面積1239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648萬畝。
(8)新都城區多少平方公里擴展閱讀
成各轄區名字來源及面積排名
1:雙流區,雙流區原為雙流縣,長期排名西部第一縣,轄區主體由原雙流縣和原華陽縣部分合並而成。改區以後,雙流以1032平方公里的總面積雄據成都市轄區第一的位置,其面積超過郫都、溫江、成華、武侯、青羊、錦江6個市轄區的總和。
2:龍泉驛區,龍泉驛區是成都最早的城市郊區,由簡陽西部地區和原華陽縣部分區域整合而成,現面積558平方公里。
3:新都區,新都區是成都北門屏障,現轄區由原新都縣和原新繁縣合並而來,總面積497平方公里。
4:郫都區,郫都區原為郫縣,轄區主體主要由原郫縣和原崇寧縣合並而來。改區以後,郫都區以438平方公里的總面積位列成都市轄區第四。值得注意的是,郫都區面積和老成都(五城區)424平方公里的面積基本持平。
5:青白江區,青白江區是距離成都市中心最遠的市轄區,由金堂縣和原新都縣兩縣部分區域組合而來。目前青白江總面積約379平方公里。
6:溫江區,溫江區原為溫江縣,溫江縣曾經是四川最小的縣。溫江城市化較早,轄區各街道布局均衡,基本上可以當做一個單獨的城市看待。目前溫江區總面積227平方公里,是成都除五城區以外最小的市轄區。
7:成華區,成華區是成都老城區最大的區,名字取自成都縣、華陽縣的首字,命名「成華」,成華區總面積約110平方公里。
8:金牛區,金牛區是原成都縣的鄉鎮部分整合而來的區域,也是成都市最早的郊區之一,取名來自古老的金牛道。金牛區是成都北門發展最早的區域,是成都的商貿集散中心。現金牛區總面積約108平方公里。
9:武侯區,武侯區名字來源於境內的武侯祠,是原成都都市區的拓展區域。現武侯區面積接近77平方公里。
10:青羊區,青羊區名字來源於境內的青羊宮。和金牛區不同的是,青羊區是原成都縣的城區部分,也是成都市最早的城區西城區的主體。現青羊區面積約68平方公里。
11:錦江區,錦江區名字來源於流經轄區境內的錦江。錦江區是原華陽縣的城區部分,也是成都市最早的城區東城區的核心。現錦江區總面積約61平方公里,僅相當於周邊一些比較大的鎮的面積。
㈨ 成都新的行政區劃
截至2016年,成都市轄錦江、青羊、金牛、武侯、成華、龍泉驛、青白江、新都、溫江、雙流、郫都11個區,簡陽、都江堰、彭州、邛崍、崇州5個縣級市,金堂、大邑、蒲江、新津4個縣。共259個鄉鎮(205個鎮、54個鄉),116個街道。具體介紹以下幾個地區:
1、武侯區
武侯區於1991年1月1日正式成立。地處成都市西南部,因境內武侯祠而得名,武侯區與青羊區、錦江區、金牛區、成華區、雙流區接壤。
2、錦江區
錦江區是成都市11個市轄區之一,成立於1991年1月1日。錦江區命名源於「濯錦之江」(錦江)的歷史淵源,是成都市中心城區之一。區域范圍包括原東城區的大部分和原金牛區的琉璃場、三聖兩鄉。
3、青羊區
青羊區原名西城區,地處成都市核心區域,屬成都市中心城區,因區內著名道觀青羊宮而得名。轄區西南北三面分別與溫江區、雙流區、武侯區、金牛區接壤,東西面與錦江區、成華區毗鄰。面積67.78平方公里,2017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56.9億元。
4、新都區
新都區是成都市市轄區,地處成都北門,是成都市中心城區,區域面積497平方公里,轄13個鎮(街道)、255個村(社區)。
5、雙流區
雙流區是四川省成都市轄區,位於成都市四環路外西南,古稱廣都,西漢置廣都縣,隋改雙流縣,以《蜀都賦》中「帶二江之雙流」得名,2015年改置雙流區。東連龍泉驛區和簡陽市,南接眉山市仁壽縣和彭山區,西鄰新津縣和崇州市,北靠溫江區、青羊區、武侯區及錦江區。
6、溫江區
溫江區古稱「柳城」,被譽為天府之國的天府,是成都中心城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腹心,川派盆景發源地。
溫江區是全省縣(區)級經濟綜合評價十強之列,全國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區、四川省生產性服務業示範基地、天府新區現代服務業綜合功能區、四川省健康服務業集聚區;2017年,轄6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其中6個鎮同時掛「街辦」牌子),面積277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45平方公里。
㈩ 請問有多少人知道新都
新都區位於成都市北部,面積482平方公里,人口62萬。新都區是成都市科技·文化·旅遊衛星城,在成都市總體規劃中被確定為都市區,其中32.6平方公里為都市區。新都區同時被定位為成都市城北副中心,承擔成都市機械、電子、食品、生物制葯、旅遊和物流基地的功能。新都鎮、新繁鎮均為四川省歷史文化名城。 根據四川省優先發展"成都一個特大城市,綿陽一個大城市,德陽等10個中等城市"的平原都市群發展戰略,新都區處於中國西部最具活力的成都平原經濟圈的核心地帶,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成(都)-德(陽)-綿(陽)"高新技術產業帶的橋頭堡,在四川省經濟大盤上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新都區10餘項主要經濟指標名列前茅,自1994年起已連續8年被評為"四川省綜合實力十強區(縣)"。2002年全區國內生產總值達90.2億元,一、二、三產業的比例為11:54:35;全口徑財政收入5.89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83元,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70元。 現代工業 新都現代工業正在崛起。現有城鄉工業主業3000餘家,1999年 工業總產值達到77.8億元,工業增加值(90年不變價)達到18.38 億元。工業門類是本齊全,已形成了電子及信息、機械、建材、傢具、醫葯、食品、建築等優勢行業。「可口可樂」飲料、「華豐」 方便麵、豪特「恆熱」熱水器、「德道」集成材、「炬光牌」PS 版、「綠葉」啤酒、「大西洋」電焊條等30多個優勢名牌產品已達 到或接近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水平。涌現了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和高新 技術項目。新都環境工程專業設備廠與重慶建築大學共同研製的 「一體化氧化溝」城市污水處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成都市新都衛星城工業開發區是四川省5個重點開發區一,規 劃面積為18平方公里。區內基礎設施已投入3億多元,水、電、 氣、路、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健全。截止1999年,共引進各類項目 315個,累計投入38.05億元。國內外著名的香港嘉里飲料公司、澳 大利亞南方國際投資私營有限公司、台灣統一企業集團公司、珠海 華豐集團股份公司、珠海中富工業集團公司、山西運城製版有限公司和上海紫江企業集團股份有限么司等企業紛紛到新都投資建廠, 已成為省、市重要的電子及後息產業基地、重品及包裝工業是地和 環保設備製造工業基地。自 1994年被列為連級重點開發區以來, 連年被評為小、市優秀開發區。 現代農業 在農業產業化進程中,狠抓高新農業示範區、「四化」示範片、 生態觀光農業示範線的建設。現已形成了優質大米、蔬菜、魔芋、生豬、肉牛、畜禽、新都柚、種子等10個商品型農副產品基地和10個大 產加銷農業產業化集團。全縣17個鄉鎮結合大規模的農村水、電、 氣、路、信息「五網」建設,加快了小集鎮、中心村和農民聚居點規 劃建設步伐。 旅遊資源 新都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縣和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西蜀第一湖」之稱的升庵桂湖,有享譽中外的千年古剎寶光寺,特別是近年來新建的桂湖公園,面積200 多畝,園內亭台樓謝,碧桂丹荷,水闊天空,泛舟湖上,令人心曠神怡。每年到新都的遊客近300萬人次。其中外賓、華僑、港澳台同胞3萬餘人次。此外,還有許多潛在的旅遊資源,龍橋野生動物養殖場、泥巴沱和白鶴島風景區,植被完好,林木蔥蘢,蟬鳴鵲噪,風光旖旎,極具開發前景。 開發前景 隨著國家投資重點的西移和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為新都經濟的發 展提供了新的歷史機遇。新都縣為了在西部大開發中爭得先機,實現跨越 式發展,超前開始了新一輪大規模的規劃建設。計劃在3年時間內,投入 26.8億元,實施合美重點建設項目60個。其中:重點基礎設施項目40個, 投資21.4億元;重點基礎設施項目40個,投資21.4億元;重點工業性生產 項目20個,投資5.4億元。 1999年1月,成都市人民政府批准新都縣縣城向東、向南發展,形成以 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為主的新區。新城區與原舊城區形成雙中心東西 兩片的城區格局。劃定新區首期建設用地5.5平方公里。新區按照現代化中 等城市的發展規模進行建設。可以預料,經過幾年的努力,一座嶄新而美 麗的「新」新都將屹立在成都的北大門。
採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