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息肉一般多少厘米
Ⅰ 肝囊息肉.肝右葉囊腫 治療.注意方法
膽囊息肉是很常見的疾病,它的醫學名稱是「膽囊息肉樣病變」,它包含了20多種病變。其中最多的為膽固醇樣息肉,是膽固醇在膽囊黏膜固有層的堆積,大多有蒂,大小不等,常為多發,為良性病變。非膽固醇樣良性息肉病變包括腺瘤、腺肌瘤、腺瘤樣增生等。由此可見,絕大多數膽囊息肉是良性病變,尤其是膽固醇樣息肉是不會癌變的。
90%以上患膽囊息肉的病人沒有症狀,往往在體檢時才被B超發現。得了膽囊息肉既不要恐慌不安,如明確為膽固醇樣息肉,既不需手術,也不需葯物治療,因為目前尚無葯物可以抑制膽囊息肉的生長。當然,也不要掉以輕心,對於小於1.0厘米的息肉可每3 5月做一次B超檢查。
如果出現下列情況,則需手術治療:①B超下大於1.0厘米的息肉;②基底部較大並生長在膽囊頸部的息肉。③合並有膽囊結石的息肉;④合並膽囊炎的息肉。如增長較快,超過1.0厘米時發生膽囊癌的可能性就會增加,此時可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僅需在腹部切幾個很小的口,多數病人術後1 3天即可出院,具有疼痛輕、損傷小等優點,是目前國內外治療膽囊結石、膽囊息肉最主要的方法。
肝囊腫,通俗點說就是肝臟中的「水泡」。絕大多數的肝囊腫都是先天性的,即因先天發育的某些異常導致了肝囊腫形成。後天性的因素少有,如在牧區,如人們染上了包囊蟲病,在肝臟中便會產生寄生蟲性囊腫。外傷、炎症,甚至腫瘤也可以引起肝囊腫。囊腫可以是單發的,就只一個,小至0.2厘米;也可以多到十來個、幾十個,甚至也可有一個是大至幾十厘米的。多發性肝囊腫病人有時還合並其他內臟的囊腫,如伴發腎囊腫、肺囊腫及偶有胰囊腫、脾囊腫等。多囊肝的囊腫可滿布肝臟,有些病人常以上腹腫塊為首發症狀,終末期出現腹水,門脈高壓等肝功能不全的癥候。 肝囊腫一般是沒有症狀的。當囊腫長大到一定程度,可能會壓迫胃腸道而引起症狀,如上腹不適飽脹;也有因囊腫繼發細菌感染而有腹痛、發熱的。隨著影象診斷學的發展及普及,尤其是B超已列為人群體格檢查的常規之一,而B超對肝囊腫的檢出率可達98%,所以發現本症的不少。在人們的心目中,囊腫是在肝臟上面長出來的一個腫瘤,盡管沒有多大的症狀,也很不放心,會不會變肝癌呢?肝囊腫常見的並發症是破裂出血、細菌感染、瘺及穿透,而罕見癌變。先天性肝囊腫是絕對不會癌變的。
肝囊腫是一種較常見的肝臟良性疾病,可分為寄生蟲性、非寄生蟲性和先天遺傳性。
肝囊腫病因大多數系肝內小膽管發育障礙所致,單發性肝囊腫的發生是由於異位膽管造成。肝囊腫生長緩慢,所以可能長期或終生無症狀,其臨床表現也隨囊腫位置、大小、數目以及有無壓迫鄰近器官和有無並發症而異。
囊腫既不會影響肝功能,也不會發展為肝癌,所以這種囊腫通常不必理它,只要定期復查即可。但如果它長得實在太大,讓病人感覺不舒服時,可以進行治療。治療時也不必開刀,醫生可以在超聲波的引導下,將一根細細的針插入囊腫,用細針將囊腫內的液體抽出來,然後再注入純酒精,這樣囊腫才不會再次長大。如果囊腫長得很大(超過5cm以上),患者覺得很痛時,也可以考慮開刀治療,將囊腫連同囊腫的膜一起摘除,來解決病人的疼痛。你的囊腫可以暫時不必管它,建議半年到一年復查一次,看其有無長大,如果超過5cm以上再考慮治療
Ⅱ 肝膽疾病,我父親膽囊息肉二年了,有0.4、0.5厘米大..
你好,膽囊息肉病變臨床並不少見,手術是根治的方法,但並非所有膽囊息都需手術治療。因其病變類型不同,大小不一,疾病轉歸亦不盡相同,因此其手術適應症各家掌握也不一致。一般息肉超過1厘米才考慮手術。近幾年,非手術和中葯治療膽囊息肉病已引起醫療界的廣泛重視,各種偏方、配方、驗方等在消炎、利膽,控制膽囊炎、膽囊息肉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針對膽囊息肉的專科用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隨著中醫中葯研究的深入,非手術治療膽囊息肉的治癒率,也在迅速提高。
Ⅲ 肝臟上漲了一個小息肉要緊嗎
肝臟息肉這個說法我沒聽說過。如果是肝臟囊腫和血管瘤,除非大到產生壓迫症狀或者繼發感染一般是不需要處理。你所說的息肉是不是膽囊息肉,膽囊息肉分3種,膽固醇息肉、炎症息肉、瘤樣息肉。患者多是膽固醇息肉。膽固醇息肉和炎症息肉不會惡變。膽囊息肉主要表現在右上腹隱痛和右後背反射性疼痛。
目前沒有對膽囊息肉有效的葯物或者保膽手術。也沒有能給息肉定性的檢查方法。半年復查一次就可。單個直徑超過1公分的,或者並發結石、膽管阻塞的最好手術治療。手術就是切除膽囊,也不要緊張,沒有膽囊一切照常。
平時多注意飲食,宜清淡,禁大魚、大肉、大油、高脂、高膽固醇、油煎油炸食品及飲酒。
Ⅳ 問題: 肝息肉是什麼病,這種病嚴重么。怎...
病情分析:,意見建議:屬良性病灶,一般息肉最好不要超過8mm,如果達到10mm為了防止它惡變就要進行
腔鏡手術
。但必須提醒您的是,單發的息肉比多發的更要注意,它變化的幾率大於多發性的。每半年左右查一次B超,觀察大小變化。
Ⅳ 前幾個月超聲檢查顯示膽囊息肉大小是2*3mm,今天說長徑約0.5cm,到底是大了還是小了,不是同一個醫院超聲
指導意見:
你好,一般認為5mm以下可以每3個月做B超進行觀察;5mm以上,息肉內部會生成血管,息肉增長的速度加快,膽囊惡變的 可能性增大, 建議進行內鏡微創「保膽取息肉」手術。
Ⅵ 肝上長了顆息肉8厘米的,不痛是不是不要緊
你好這種情況發現後建議及時進行手術切除術後進行病理檢查,防止出現惡變的情況。
Ⅶ 肝上息肉兩年了1.5cm了怎麼辦
肝臟上是不會長息肉的,息肉一般只會長在有粘膜覆蓋的器官上,應該是別的東西把,比如說囊腫什麼的,平時盡量少做劇烈的運動,以免破裂引起大,禁用對肝有毒性的物,少食含高的食物
Ⅷ 我有息肉和肝內鈣化點,但很小,可以當兵嗎
肝內小鈣化點問題不大,可以當兵,息肉存在很多部位,不知道你的在什麼部位。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第十六條胃、十二指腸、肝臟、膽囊、脾臟、胰腺疾病,細菌性痢疾,慢性腸炎,內臟下垂,腹部包塊,不合格。
下列情況合格:
(一)仰卧位,平靜呼吸,在右鎖骨中線肋緣下捫到肝臟不超過1.5厘米(劍突下不超過3厘米),質軟,邊薄,平滑,無觸痛、叩擊痛,肝上界在正常范圍,無貧血,營養狀況良好
(二)五年前患過甲型病毒性肝炎,治癒後再未復發,無症狀和體征者。
(三)既往患過瘧疾、血吸蟲病、黑熱病引起的脾臟腫大,在左肋緣下不超過1厘米,無自覺症狀,無貧血,營養狀況良好。
(四)肝、脾同時觸及,符合上述(一)、(三)兩項,陸勤人員、空降兵合格。
第十七條肝功能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檢查,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合格。
(一)谷丙轉氨酶改良金氏法180單位以上或賴氏法40單位以上。
(二)谷丙轉氨酶改良金氏法130單位以上或賴氏法25單位以上,並伴有麝香草酚濁度試驗超過6單位或硫酸鋅濁度試驗超過12單位。
(三)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反向被動血凝法滴度大於1:16。
Ⅸ 肝臟長息肉怎麼辦
01:15
後退前進
91495
66
語音內容
對於患者所說的肝上長息肉,一般肝臟沒有黏膜,息肉的定義是在人體黏膜上長出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患者所指的應該是膽囊息肉,對於膽囊息肉,首先應該看膽囊息肉的直徑,如果膽囊息肉的直徑小於1cm,而且是單發,此時可以繼續觀察。每半年或一年復查彩超一次,看息肉直徑大小的變化。如果息肉直徑超過1cm,此時要積極考慮行腹腔鏡膽囊切除手術,並且在手術後,應將膽囊以及息肉送病理科行染色切片檢查,看到底是膽囊息肉還是已經發生惡變的可能,最終的診斷以病理診斷為主。病理診斷也可以提示是腺瘤性的膽囊息肉,還是膽固醇性膽囊息肉,以及是否是炎性的膽囊息肉,一般經過病理診斷多可以確診。
Ⅹ 膽囊息肉多大需要手術
一般膽囊息肉的尺寸超過1厘米,才需要考慮進行手術治療。一般膽囊息肉手術的費用差不多在三千元左右,不過,膽囊息肉手術的價格一般不是完全統一的,不同的地區不同的醫院以及患者不同的病情,都是決定膽囊息肉手術價格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養生專家指出,膽囊息肉嚴重時,大家千萬不要心疼錢不及時手術,這樣只會得不償失。不過一般的情況下都是不建議這樣子的,手術的危害畢竟還是比較大的,對人的健康是嚴重的損害。
膽囊切除術後飲食方面應注意
1、少吃多餐,飲食要營養豐富,少油膩,口味適當,容易消化。要鼓勵病人進食,只有營養補充進去,才能使病情恢復得更好更快,控制含膽固醇高的食物以減輕膽固醇代謝障礙,對於動物內臟、蛋黃、咸鴨蛋、松花蛋、魚籽、蟹黃等含膽固醇高的食物限量食用。
2、應該限量食用海藻,海鮮,可以適當喝些酸奶,可以適當運動,剛剛術後,建議多休息,具體疼痛的原因。
注意:可以復查咨詢一下您的診治醫生。手術後輔助德俌的力柦舒茶,增強機體免疫,避免二次復發使用,清潔肝臟,滋養膽囊,每天兩杯,清肝利膽。
3、必須忌煙酒,以免對病情不利,按一般的常規來講,膽囊切除術後半年之內,飲食應把握清淡、少油、高蛋白(不吃蛋黃)、高熱量為主的飲食原則,可以採取少量多餐的進食方法,尤其不宜一次吃太多的動物脂肪類食物,如:肥肉、豬蹄。術後經過一個階段(約半年時間),身體恢復較好的情況下,可以少量逐次添加脂肪食物,以不造成腹部不適和腹瀉等消化不良為標准。
4、合理安排膳食:以清淡為主,多進食粗纖維的食物,多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