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平方有多少竹子
Ⅰ 竹子每平方適宜種多少
每平米4-5叢,每叢3-4株,多採用分株、埋枝、移鞭、播種法繁殖。竹鞭萌芽力與叢生性都很強,早春發芽前剪斷竹鞭,連同竹竿分別栽種,當年夏季就可長出新竹,竹子開花後的種子也可以播種。
側枝育苗應用於叢生竹種,方法是從2年生以上的竹竿節上取下側枝(次生枝),剪掉過多的枝梢與竹葉,保留5~8個節,保護好基部的芽。將側枝插入苗床中並露出上半部枝葉,苗床架設蔭棚,並經常噴水保濕。
1~2周後次生枝基部長根,枝節上長新芽,逐漸發育成獨立竹株,在竹子生長最旺盛時期進行側枝扦插效果最佳。側枝苗經一年培育,分櫱成竹叢,即可進行造林。
(1)一平方有多少竹子擴展閱讀:
竹子通過任何一種無性繁殖方法都是一種突變,從而導致開花。栽種竹子宜選背風向陽、潮濕的環境,竹子生長快,生長量大,對水肥要求高;
要求有充足的水濕,但亦要排水良好。要求土質深厚肥沃,富含有機質和礦物元素的偏酸性土壤。常見的庭院栽種有毛竹、鳳尾竹、淡竹、旱園竹、剛竹等。
竹子對水分的要求,既要有充足的水分,又要排水良好。
Ⅱ 生產一平方米竹地板大約需要多少根竹子
生產一平方大概需要3根。
Ⅲ 一畝能產多少斤毛竹
有些竹子是按每根米計算價格的,不同的品種不同的價格,竹筍是按斤計算的,
竹筍每斤一元人民幣,一畝竹筍可收入1000多元
毛竹也有按斤計算,每50公斤30元,一畝毛竹能產200棵左右,300-400公斤
毛竹也有按棵賣的,幾元到十幾元一棵不等,
Ⅳ 一根竹種到30年現一平方米有多少根
你好,這個其實主要還是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因為不同的地方它的環境不一樣,所以有的如果長得旺盛的話,30年可能中途一大片的竹林,但是如果不是很好的話,可能30年也種不出多少竹子。
Ⅳ 一籠竹子是多少平方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8
Ⅵ 若1平方米的土地能種三棵竹子則1k㎡能種多少棵准確數
摘要 若1平方米的土地能種三棵竹子則1k㎡能種3000棵准確數
Ⅶ 中國竹子最多的地方在哪
湖州為「中國竹海」,首先是因為這里的竹子全國最多,全國1/10的竹子集聚於湖州;其次是因為湖州單位面積的竹子數量全國最多。安吉是湖州竹子的主要產地,全縣國土面積僅1886多平方公里,但目前擁有竹林面積100萬畝,立竹量2.4億株。計算下來,平均每平方公里有531畝竹子,有12萬7千多株竹子,這個密度是全國任何一個縣也比不上的。因為密度大,居高望遠,竹浪起伏,只有「竹海」一詞可以形容。這種壯觀,前人早有形象的描述:「入山不見寺,深在萬林中。遊人看不見,崗翠拔空濛。」安吉的竹海,現已成為著名的旅遊景觀,遊人留連於清翠之中,既能呼吸清新的空氣,吐掉塵世煩惱,又能感悟白居易「竹節心虛是吾師」的精神境界,洗去貪嗔痴,實為江南遊的極佳去處。獲得2001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卧虎藏龍》,想必許多人都很熟悉,影片中有一場經典的「竹林斗劍」,就是在安吉的竹海中拍攝的。
稱湖州為「中國竹海」,還因為這里是全國竹子品種最多的地方。我國共有22屬200多個品種,湖州安吉人納天下竹種於一隅,辦起了世界最大的竹種園和竹子博物館,有竹種近300個。被國際林業專家稱為「竹子王國」。現在,安吉竹種園也被聰明的當地人打造為旅遊景點,2002年被評定為湖州首家國家4A級景點。
稱湖州為「中國竹海」,另個重要原因就是湖州人對竹子的開發利用水平全國最高,普通的竹子在湖州人手上實現了最大的增值。先說直接的經濟效益:竹鄉安吉在發展竹產業過程中,初步形成了從竹根到竹葉的系列開發產業鏈,竹根做根雕,竹枝編花籃,竹干壓地板,竹葉煉黃酮,每株毛竹的平均加工值達70元,以1%的立竹量創造了佔全國20%的竹業產值。據筆者了解,安吉的竹產業產值比福建全省還多。安吉目前產品開發已形成5大系列700多個品種,遠銷歐美、東南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加工值居我國十大竹鄉之首。其中,筍竹的開發尤其引人注目,它已成為湖州農業的一大新興產業,全市有筍竹面積139萬畝,以筍竹加工為主的加工企業有2000多家,年產值10億元。
Ⅷ 竹子有多少種
竹子種類繁多,全球大約有1200多種,在我國就有250餘種。竹子依生長狀態可分三大類:散生型、叢生型和混生型。在我國較為有名的竹子有:翠竹、黃竹、紫竹。墨竹、斑竹(湘妃竹)、苦竹、甜竹、桂竹、龍竹、方竹、毛竹,、箬竹,、麻竹、剛竹、刺竹、羅漢竹(佛肚竹)、鳳尾竹、觀音竹、慈孝竹,、龜甲竹,、早園竹,、 孟宗竹、長枝竹、金鑲玉竹、玉鑲金竹、長舌巨竹、黃金間碧玉竹、,碧玉間黃金竹,等。
竹類屬單子葉禾本科植物,竹子的分布很廣,全球皆有生長,全世界約有65屬,1250多種,竹子喜愛生長在溫暖潮濕的氣候,因此,主要分布在低緯度的熱帶或亞熱帶季風氣候區,亞洲是竹子的生長中,竹類是東方的特產。台灣目前生長約有79種,其中固定種有17種。分布自北到南,從海平面到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皆可見其蹤影,竹子主要生長在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地區。 全球竹類計有65屬1250種,我國是竹類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素有「竹子王國」之稱,目前有竹子500多種,竹林面積720萬公頃,竹林種類、面積和蓄積量均居世界前列。中國工程院院士、竹炭研究專家張齊生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表示,竹炭產品代表了海內外目前消費的流行趨向,我國竹類資源十分豐富,竹炭產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目前台灣竹類可分5屬,共計約有170餘種。台灣常見的有六大類:桂竹、孟宗竹、刺竹、常枝竹、麻竹、綠竹。
依生長型態分類:
叢生竹 新的竹是從老竹子的稈根莖側芽長出來的,所以看起來都會聚在一起,一叢一叢的。 麻竹、綠竹、刺竹、長枝竹、蓬萊竹等。
散生竹 他們長長的地下莖匍匐於地下!新竹子再從這些地下莖冒出來,所以新的竹子會長在老竹子的附近,看起來一枝一枝獨立生長。 孟宗竹、桂竹、人面竹、墨竹、唐竹、四方竹、日本紅竹等。
竹類的生長快速,有的一天之內能長一公尺以上,在僅僅兩三個月內便可以完全發育,以後便不再長高或長粗,永遠保持這種大小一直到枯死。竹子的生命周期不長,數年之間而已,等到竹子老的時候,就會開花,然後枯死,這樣是為了要淘汰老竹子保存留新株,以促進竹林的成長生命力,但是竹子們常常一起開花枯死。
竹子和一般樹木有很大的差異。竹子地上部分是由有節的竹稈、竹枝和竹葉組成。竹稈的基部連接著地下莖,地下莖也分節。地下莖的節上的細長的根,稱為須根,才是真正的根部。千萬不可以以為竹筍是竹子的根喔!
竹子栽培後四年可以砍伐利,因取材容易,質輕而堅,自古以來一直被人類廣泛應用,從它的桿、枝、葉、籜、鞭根、幼芽,無一不被供作居屋、工具、器物、食物之用,因此,竹子是一項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
由於竹子材質優雅,製品結實耐用,坐卧舒適而價廉,並有濃厚的鄉土意味及民族氣息,在生活中則普遍被人類利用。竹製的藝術也隨之被保留、創造及延續。 </SPAN>、 竹子生長有其特殊性,它是依靠地下莖(俗稱竹鞭)上的筍芽發育長成竹筍,再長成新竹。新竹在1~4個月內即可完成高度、直徑生長,以後不再增加。竹子年年均會發筍長竹。因此,觀賞竹子種植技術也有別於其它苗木,現總結成文,供廣大園林工作者參考。 一、 種植時間 1.散生竹: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5月開始發筍,多數竹種6月份基本完成高生長,並抽枝長葉,8~9月大量長鞭,進入11月後,隨著氣溫的降低,生理活動逐漸緩慢,至翌年2月,伴隨氣溫回升,逐漸恢復生理活動。根據這一生長節律,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時節應該是在10 月至翌年2月,尤以10月份的「小陽春」最好。冬季11~ 12月種竹,盡管雨量少,天氣乾燥,但此時竹子的生理活動趨弱,蒸騰作用不強,栽竹成活率也較高。長江中下游地區,可在梅雨季節正常年份採用移竹造林。但只宜近距離移栽,且根盤帶土多方能保證高的成活率。北方地區由於冬季嚴寒,宜在秋季10月及早春2月栽竹。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筍期不宜栽竹。「種竹無時,雨後便移」。只要保證母竹質量,精心管理,保持水份平衡,一年中除炎熱的三伏天和嚴寒的三九天外,其餘時間均可栽種。如果採用容器竹苗,則南北地區均可四季種竹,保證成活。 2.叢生竹:一般3~5月竹稈發芽,6~8月發筍,且叢生竹不耐嚴寒。所以叢生竹種植最好在春季2月竹子芽眼尚未萌發、竹液開始流動前進行最好。同樣,如果管理條件好或採用容器竹苗,也可四季種竹。 3、混生竹:混生竹生長發育節律介於散生竹與叢生竹之間,5~7月發筍長竹,所以栽竹季節以秋冬季10~ 12月和春季2~3為宜。 二、 種植地整理 竹子生長要求土層深度50~100cm(中小徑竹50cm即可,大徑竹如毛竹則要求80~100cm),肥沃,濕潤,排水和透氣性能良好的砂質壤土,微酸性或中性,PH 4.5 ~7.0 為宜,地下水位1m以下(毛竹)或50cm以下(中小徑竹)。 整地是竹子種植前的重要環節,整地好壞直接影響到造竹質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整地方法採用全面整地最好,即對種植地進行全面耕翻,深度30cm,清除土壤中的石塊、雜草、樹根等雜物。如土壤過於粘重、鹽鹼土或建築垃圾太多,則應採用增施有機肥、換土或填客土等方法進行改良。 整好地後,即可挖種植穴。種植穴的密度和規格,根據不同的竹種、竹苗規格和工程要求具體而定。在園林綠化工程上,一般中小徑竹每平方米3~4株,株行距 50~60cm,種植穴的規格為長、寬各40cm、深30cm。 三、 母竹的要求 母竹質量對造竹質量影響很大。優質母竹種植容易成活和成林,劣質母竹不易栽活或難以成林。母竹質量主要反映在年齡、粗度、長勢及土球大小等方面。① 母竹年齡:最好是當年至2年生。因為當年至2年生母竹所連的竹鞭,一般處於壯齡階段,鞭芽飽滿,鞭根健全,因而容易栽活和長出新竹、新鞭,成林較快。老齡竹(3 年以上)不宜作母竹。② 母竹粗度:中徑竹(哺雞竹類、早園竹等)以胸徑2~3cm為宜,小徑竹(紫竹、金鑲玉竹、斑竹等)以胸徑1~2cm為宜。③ 母竹要求生長健壯、分枝較低、枝葉繁茂、無病蟲害及開花跡象為宜。④ 土球直徑以25~30cm為宜。土球過小,母竹易過度失水,降低成活,且竹鞭短,根系少,成林慢。土球過大,則不便運輸。 中小型觀賞竹,通常生長較密,因此,可將幾支一同挖起作為一「株」母竹。具體要求為:散生竹1~2支/ 株,混生竹2~4支/株,叢生竹可挖起後分成3~5支/ 叢。母竹挖起後,一般應砍去竹梢,保留4~5盤分枝,修剪過密枝葉,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種植成活率。 母竹遠距離運輸時,如果土球鬆散,則必須進行包紮,用稻草、編織袋等將土球包紮好。裝上車後,先在竹葉上噴上少量水,再用篷布將竹子全面覆蓋好,防止風吹,減少水分散失。母竹近距離運輸不必包紮,但必須防止鞭芽和「螺絲釘」受損及宿土震落。 四、 母竹的種植 母竹運到種植地後,應立即種植。竹子宜淺栽不可深栽,母竹根盤表面比種植穴面低3~5cm即可。首先,將表土或有機肥與表土拌勻後回填種植穴內,一般厚 10cm。然後解除母竹根盤的包紮物,將母竹放入穴內,根盤面與地表面保持平行,使鞭根舒展,下部與土壤密接,然後先填表土,後填心土,撿去石塊、樹根等雜物,分層踏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相接。填土踏實過程中注意勿傷鞭芽。然後澆足「定根水」,進一步使根土密接。待水全部滲入土中後再覆一層鬆土,在竹稈基部堆成饅頭形。最後可在饅頭形土堆上加蓋一層稻草,以防止種植穴水分蒸發。如果母竹高大或在風大的地方需加支護架,以防風吹竹稈搖晃,根土不能密接,降低成活率。
Ⅸ 竹子與竹子之間的距離是52厘米,一平方是多少顆竹子
每平方米最多六棵竹子
因為距離是52厘米,如下圖所示:
Ⅹ 中國有哪些竹子品種
竹子分布於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原產地就是中國。目前世界上竹子共有50多屬,1200多種,我國佔有25 屬,250多種。
最常見的有:
一、壽竹:筍味甜,較毛竹筍味美;竿供製作涼床、竹椅、灰板條、蒸籠和竹簾;竿稍可製作柴耙,枝作掃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