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多少厘米可以繁殖一天
⑴ 神仙魚怎麼繁殖
神仙魚繁殖技巧
說到神仙魚繁殖,許多朋友們會問到一些神仙魚繁殖技巧。其實,在神仙魚繁殖的文章板塊里,或多或少都接觸過神仙魚繁殖技巧的一些內容,接下來,我就所學習到和總結到的一些有關神仙魚繁殖的技巧給大家闡述一下,希望能夠對大家神仙魚的繁殖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
說到神仙魚繁殖技巧,首先,我們要從他的器材入手。
1、缸的選擇。繁殖缸作為單獨的缸,要有一定的規格,最少也得45*45*45以上,作用是給親魚足夠大的活動區間,同時也可以給小魚苗足夠大的空間。
2、繁殖桶。繁殖桶根據缸的大小選擇合適的比例,顏色選擇深一點的,有助於神仙魚對桶的契合度,使神仙魚能夠更容易產卵。
3、缸的消毒。神仙魚做繁殖,缸的消毒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同大缸一樣,繁殖缸可以用高錳酸鉀、硫酸銅或者專用的一些清理魚缸的葯劑來沖洗2-3次,確保魚缸經過完整的消毒。給親魚和魚卵創造一個比較好的魚缸環境。
4、水質的護理。無論是什麼魚,水質尤其重要,對於神仙魚更是如此。神仙魚比較喜歡老水,這就需要我們在做繁殖時,最好還是用原缸里的水,畢竟你的神仙魚已經適應了原缸里的水,硝化系統已經建立好。同時,水溫的變化最好控制在上下1°之間,過大的波動會使魚體產生不適,影響繁殖的進程。水中加個水妖精即可,沒必要弄泵。
5、一般神仙魚會在一周之內產卵繁殖,經過受精的魚卵是黃色的,白色的魚卵是死卵。快的話一周之內就可以孵化,在接下來的第二周之內會進行第二波繁殖。
6、換水。神仙魚產卵前可以適當換水,等到產卵後就不必刻意換水,減少餵食,避免影響水質。
以上就是總結的一些神仙魚繁殖技巧,大家可以借鑒一下,希望可以對大家有用。其實,有關神仙魚繁殖的技巧因人而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但是總結下來,其實還是水質最為重要,良好的水質是神仙魚繁殖的必備條件。
⑵ 七彩神仙魚養殖與繁殖問題
彩神仙魚的人工繁殖現在已不是什麼新鮮話題了,從以下幾個方面討論人工繁殖的工作:
魚缸的配置
魚缸的配置主要從兩個方面考慮,一是種魚繁殖時對魚缸的大小要求;二是飼育管理時的要求。
種魚繁殖時需要有較好較穩定的水質,魚缸的配置相對較大些。如果對水的處理和水質的穩定能有效的控制,那麼魚缸的配置也可相對小一些。我們現在大部分都採用45×45×45厘米的魚缸,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飼育種魚繁殖的過程中有大量的管理工作。魚缸的擺放、設置要盡量方便,以提高工作效率。上層缸與下層缸之間要留有不小於15厘米的間隔,每層配置有燈光照明,同一層的缸與缸之間要用不透明或半透明物相隔,如白紙、磨砂玻璃等,最好不帶色彩,也不要在後面貼水草裝飾畫,以免幼魚因識別能力差找不到親魚而掉隊,得不到親魚的「奶汁」而死亡。
對水質的要求
繁殖缸的配置工作完成後,就要注意種魚對水質的要求。我們有句行話:「養魚先養水」一點不假,水養好了,人工繁殖工作也就不難了。國內外有關這方面的資料大都是參照七彩原產地亞馬遜河的水質條件,如PH值3.5-6.5之間,電導率10 。而現在我們大部分養殖的七彩是經過人工培育的。它們的生活習性變化了許多,很多已適應了現有的水質條件(野生七彩除外)。
以我的自來水能繁殖七彩就是一個例證。
我的自來水的PH值在7.9-8.0之間,導電率在800 左右,我在這種水質條件下不做改變,就可以順利的進行七彩繁殖,幼魚產量也不小,這說明,七彩已在我們這安家落戶了,盡管如此,我們對水的其它指標還是很嚴格的,水溫在28℃--30℃之間,用的自來水要除氯、除葯等,如果有條件可配置水處理設備,其主要有初濾、活性炭、超濾組成,經處理的自來水可直接滿足七彩的繁殖需要,科學的看,這種處理是必要的。
種魚的選配
七彩幼魚經7—8個月的喂養,可長到10—13公分之間,盡管這時有些魚出現了配對現象,但選做繁殖用,不會有太好的效果,最好繼續喂養,加大換水量,至10個月後要控制餵食,換水尤其注意,喂牛心要減免一些,以免將七彩喂的太肥胖了,從而影響繁殖,待到12個月後,七彩會再次發情,這時就到了真正成熟階段(有些紅魚,成熟期不要長一些)。
進入繁殖期的七彩,色彩艷麗,性情兇狠,相互攻擊爭斗,後尾出現成熟的黑沙,在異性前搖頭擺尾的顯示自己的求偶之情。有的成雙成對停於一角,占據領域,不許其它魚*近。將這樣一對一對的魚撈入繁殖缸中,同時放入一個產卵筒。你也可以人工選配,一般是撈出一條雄魚,一條雌魚進入繁殖缸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感情交流就可以了,進入繁殖缸中的成魚一般可以用上一年以上,每次產卵在200—500粒之間。經過精心管理成活率可達90%以上。種魚選配好後,在使用會發現有的魚繁殖能力較差,應果斷將其淘汰。另外,體質較弱,多病七彩也不宜選做種魚。
產卵與孵化
以上三個方面都做好後,就可以做產卵前的准備工作。將種魚撈進繁殖缸後,每天餵食一次,鮮活的赤蟲為首選飼料,主要目的是防止水質的污染影響孵化成活率,從種魚產卵到幼魚起浮的一周時間,你也可以少量的換水,也要餵食,繁殖缸內的汽石也不要開得太大,產卵筒應剛在汽石的另一面,不影響種魚在不同方向產卵即可。光線要比正常飼養的暗一些,在今後繁殖過程中,光線不要在變化了。種魚在臨產前表現為:開始搖頭、相互擺尾、不停的用嘴清潔產卵筒。雌魚的輸卵管和雄魚的輸精管凸出約30分鍾後(第一次產卵前表現時間要長一些),雌魚沿著產卵筒自下而上的開始產卵,隨後雄魚同樣沿著產下的卵進行射精(又稱「點精」),有的雄魚還會重復進行,一對魚反反復產卵,射精的過程需要60分鍾左右的時間才能圓滿完成。從此,它們開始了6天辛苦的孵化歷程。產卵後55小時左右便孵化成幼魚,這時的種魚在幼魚的刺激下有分泌「奶汁」的表現,雙方不停的用嘴把遊走的幼魚吸到產卵筒上,或者吸到它認為安全的地方集中起來,並輪流不停的扇動水流,替幼魚換氣,照顧幼魚健康成長,就這樣再經過70個小時左右,幼魚開始三五成群的游到鍾魚身上,吸食父母身上分泌的「乳汁」,待到全部幼魚起飛,你還是依舊換水,換水量還是在三分之一左右,幼魚吸奶在七天以上,就可以從種魚身邊摘下來,單獨喂豐年蝦仔。
七彩人工繁殖的過程並非很難掌握,總結一下有幾點須注意:
1、所選種魚一定要具有較強的繁殖能力,否則會事倍功半;
2. 所選種魚要適應當地的水質,如果是從外地購入的,應考慮到種魚需要一個適應過程,使其適應當地自然環境後,才能在繁殖工作中做到順其自然;
3、卵孵化溫度在29℃左右;
4、種魚產卵筒應加網罩,以免種魚吃掉魚卵;
5、產卵後光線調暗;
6、產卵後汽石的氣量不要過大;
7、不要受外界的強烈干擾;
8、幼魚起浮「吃奶」後要換三分之一的新水,逐天加大換水量至二分之一;
小魚的養殖:
小魚的養殖技術非常重要,搞不好會將繁殖小魚的工作全功盡棄,所以要講述一下小魚的養殖要點:
1、准備好養小魚用的魚缸,尺寸是30×25×25厘米就可以,一對種魚繁殖成活的小魚一般為200多條,因此養小魚用的缸大小要合適,絕不能過大;
2、燈光稍微強一些,有助小魚捕食;
3、將原繁殖缸內的水吸入小魚缸內約有20厘米水深即可,並放入汽石,氣量調節適當,確保原水質不變;
4、以上准備完畢,即可將小魚從繁殖缸內的種魚身邊撈出;
5、小魚撈進小魚缸內當時可以餵食,可以喂剛孵化成活的「豐年蝦仔」。從此,小魚開始了飼養。
飼養小魚是件很辛苦的事,小魚的習慣就像小孩子一樣「吃得多,拉的多」,因此,就要勤餵食,每隔兩小時喂一次,每次喂的不要太多,夜間可以不喂。要經常注意觀察小魚缸的水質變化,通常每天換同溫水(28℃--30℃),早晚各一次,每次換二分之一水,另外,小魚分離種魚後,餵食不吃,起黃肚,就說明了它們患了腸胃病,這時要向缸內加兩片痢特靈,並將溫度提高30℃--31℃,在正常飼養下,一周後就可以喂水蟲(蛛蟲),到這七彩神仙魚的人工繁殖工作大功告成了。
七彩神仙的繁殖秘訣
把七彩神仙稱為自由戀愛倡導者一點都不為過。偌大的魚缸里飼養多條的七彩神仙,自會尋找它們的另一半。一旦碰上了,都會相伴終老。通常七彩神仙的尾和鰭會出現黑圈,是它們成熟的象徵。當兩條魚彼此看上對方時,身體會有觸電般抖動。然後就會一起游到一個角落,霸佔著那個地方,把自己和其它的魚隔開來,雄魚有時也會為了爭風吃醋而大打出手。當然,如果我們想要讓它們生出漂亮的下一代,就得稍微專制一些:幫它們挑選配偶。至於要如何作出選擇,這就得視你要配出怎樣的七彩神仙了。
通常繁殖者會按照心目中的理想,挑選一對年齡成熟,外形上最漂亮出眾的作為種魚,放在隔離的魚缸里,讓它們日久生情,繼而傳宗接代。
但是,也有很多時候優秀的雙親,不一定生得出沉魚落雁、閉月休花的下一代。怎麼辦呢?一個有水準、有經驗的七彩神仙繁殖專家是不會馬上失望的。他會把這窩魚的家庭背景做好記錄;如父母魚是哪兩條魚,這兩條美麗的種魚的父母、祖父母又是哪些魚等等。這對開不出美麗花朵的「霧水夫妻」,就會被分開,永遠不會在「發生關系」。他會挺有耐性的等這窩魚長大成熟,挑出其中他覺得最有潛質的魚(別忘了,這是所謂「失敗了」的作品,在外形上已找不到英俊漂亮的),去和別窩漂亮突出的七彩神仙配種,希望隱藏在這尾魚兒體內的優秀基因,會產生隔代遺傳作用,突然將所有優點全部展現在第三代身上,成為一批美艷天皇,艷驚四座。這種被繁殖家視為「頭獎彩票」傑作的仙魚,稱為「變異品種」。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時候同一窩魚里的兩條兄弟或姐妹魚,拿去和另一窩魚里的同一條魚先後交配,生下來的兩窩孩子,也不一定相同的,這有異於一些固定品種的魚類繁殖成果。
七彩神仙的另類哺乳方法
七彩神仙還有一個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它們會帶自己的孩子。不論雌雄神仙魚。它們的身體通常都會分泌出一些分泌物,剛出世的小魚就是以這些分泌物為食。所以,我們可以常看到成群小魚圍繞在父母身邊的溫馨畫面。大約兩個星期至三個星期,小魚有能力照顧自己後,養魚者就會把小魚和父母分開。因為,小魚是吮吸父母的表皮來攝食分泌物。因此,小魚留在父母的身邊越久,對父母造成的傷害就越深,甚者更會導致父母死亡。
好的七彩神仙魚父母,在哺育幼魚的階段,即使有東西吃,也不忘記照顧孩子,而會採取輪流攝食的方式,等它的伴侶吃完,回來帶孩子,才去進食,恩愛之情令人羨慕。
以上幾個方面,並不是七彩繁殖的全部過程和全部內容,不同種魚,有不同的習性,不同繁殖家,有不同的手法,要根據實際情況,努力改進,從而不斷提高七彩神仙魚的人工繁殖水平。
⑶ 燕魚怎麼繁殖
神仙魚的繁殖方法
在說繁殖之前,這里說一下雌雄魚的辨別方法。
一看頭,高的是雄魚。
二看上鰭,長的是雄魚,短的是雌魚。
三看體形,大的是雄魚,小的是雌魚。
四看肚,成魚的肚,大的是雌魚沒有變化的是雄魚(要在喂魚前看,不過有些好的雄魚的肚子也微微鼓起!但沒並不明顯!)。
還有就是看生殖器,在繁殖前,雌雄魚會伸出輸卵管與輸精管。雌魚的輸卵管長大約1~2MM。直徑約1MM。雄魚的是短而尖。其實最後一句是廢話,如果你能看到輸卵管與輸精管時,那就可以繁殖了,還有誰不知道哪個是雌魚,哪個是雄魚呢?
1、繁殖前的准備:
准備一個45*45*45厘米的繁殖缸,水位到40厘米(野生的神仙用60*35*50厘米水位到55厘米,因為野生的比家養的體形大一些。),用困過7天的水就行,但水溫一定要與養缸一樣。在放入親魚前加入50克食鹽。用一片26*13的毛玻璃或磨沙玻璃(就是普通玻璃用砂輪打一下)也可以,實在沒有,是玻璃就行!與缸壁成19~30度角都可以,我用的是25度左右(其實神仙魚在任何度數都可以,但以19~30度為佳!)。光照,用自然光就行了!最好是把繁殖缸放到北面,避免陽光照射。繁殖水溫以26度最好(紅眼鑽石、墨神仙與金頂玻璃神仙為28度,放魚後再調水溫。)。
2、繁殖中親魚的管理:
親魚入缸後,一天內就會開始啃板。如果是已經下臍的親魚,一到兩天內就會產卵。沒下臍的親魚就得慢慢的等了。在繁殖期的親魚是要餵食的,在網上有些文章說在繁殖期間的親魚不吃不喝那是錯誤的。但不要喂活紅蟲,因為活紅蟲會破壞受精卵,最好喂給血蟲或凍紅蟲。
產卵後,可以留下親魚,但如果親魚不護卵(我說的護卵是說親魚不吃沒受精的卵、死卵和發霉的卵),那就把親魚放回養缸。這時,就只能由你來代替親魚工作了,你要把沒受精的卵、死卵和發霉的卵用小鑷子等工具清出缸外。這里得說一點,在網上關於繁殖神仙的文章與生活中的魚友在繁殖神仙時都說要放一個氣泵或水妖精,這里,我是不推薦加水妖精的。因為那會把一些剛孵化的小魚吸進去。至於氣泵,加不加就看你的愛好和心情了。雖然氣泵對孵化有利,但那樣得到的小魚對氣泵的依賴性很強,一但停電,那就全沒了。不用氣泵,得到的小魚才是最健康的。卵經三天半左右孵化成小魚有的會達四天,這是正常的。(有的魚友說他的小魚三天就出來了,那是不可能的!一定是沒記好時間。不信你在魚缸上帖一個小紙條,記錄一下產卵與孵化的時間,就會知道到底用了多少時間了。)小魚或受精卵掉到缸底沒關系的。
3、小魚的管里
小魚孵化後,要很長的時間不會游動。當看到小魚開始游動並且腹下沒有卵黃時就要喂給洄水了,就是把洄水倒入魚群中。如果你沒有洄水,那也沒關系。我有一個方法,就是在小魚開始游動時喂給蛋黃水(蛋黃水的製作我的方法也是與他人不同的,有些人說把蛋黃在水中捏碎,但那樣得到的蛋黃水太粗,小魚吃起來不太好。我是把洄水網(240目紗網)放到水裡,然後把蛋黃放到網里捏碎並來回晃動,看到了吧,蛋黃漏到水中了。這樣的蛋黃水才是小魚喜歡吃的,因為它的粗細正好。),蛋黃水可以多給一點,沒事的。放完蛋黃水後,跟著就放入一些紅蟲。你會問魚這樣小,怎麼吃紅蟲啊?這些紅蟲不是給小魚吃的,是要它們產卵下小紅蟲的。這樣一來,你的缸就成了生態缸了,小魚現在只能吃蛋黃水,過一兩天就可以吃到小紅蟲了,再過一個星期小魚長到孔雀魚的仔魚一樣大時就可以吃紅蟲了。當吃完紅蟲時,以後就什麼都能吃了!嘻嘻,這是不是很好啊?它的原理是你放的蛋黃水太多,水會臭掉。小魚也就死了,這就是魚友們不推薦使用蛋黃水的原因。但用了這個方法就沒有那個問題了。紅蟲會同小魚一起吃蛋黃水的,並很快就能繁殖出小紅蟲,繁殖小紅蟲的時間,正好是小魚長大到可以吃小紅蟲的時間。我現在這窩小魚以到了吃紅蟲的時候了,死亡率比以前小多了!注意,從產卵起1個月內只,可少量換水,每5天換20分之一就可以了不可大最換水,不然小魚可大倒大霉了!產卵前可以每天換十分之一的水,這樣有助於水質的保持和親魚的產卵。還有,如果你用蛋黃水,那最好在用蛋黃水的同時加一個氣泵,以防因生物多而缺氧。
⑷ 神仙魚的飼養方法
神仙魚(詳情介紹)
淡水神仙魚性格溫順,習性好靜,從側面看像空中飛翔的燕子,故又稱其為燕魚。神仙魚具有艷麗的色彩,對水質沒有嚴格的要求。非常適合在家中飼養,但養淡水神仙魚雖然容易,想要真正養好它還是需要一定的方法的。
首先,我們從選魚開始,神仙魚的選擇對我們魚友來說極其重要,選擇一條好魚,為我們今後的飼養工作解決了不少的麻煩。那麼如何選擇一條好一點的神仙魚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第一,看魚的鱗片亮度,好魚的身體鱗片排列整齊,色澤艷麗,不好的魚的身體有斑點,色澤暗淡;
第二,看魚游動的靈活度。好魚好動活潑,喜歡在水中各種嬉戲,精力旺盛的還可能會打架。如果遇到這種魚就請廣大魚友帶回家吧。
其次,就是選缸,魚挑好之後,就得考慮為心愛的小魚選缸了,依據魚體的大小,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魚缸,我有10條10公分左右的埃及,我個人為愛魚精心置辦了一個規格為1m的缸,我是自己DIY的,大家可以考慮自己diy也可以直接購買現成的成品缸,寬松一點可以選擇鋪點底砂,弄點水草,搞點紅木造景,不過個人水平有限,只能給愛魚整點底砂,其他得也不敢太大折騰,怕影響水質。
再次,就是得看看過濾了。水質的好壞,過濾起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良好的過濾對於硝化系統的培育至關重要,因此我們大家一定要注重過濾系統的選擇。水泵要按照魚缸的容量和揚程來綜合考慮,以免影響水質,大量的濾材則是保證水質最最重要的部分,因此這塊大家更是不能忽視。有種說法十升水一公斤環按這個比例絕對是沒有問題。
最後是餵食,需要注意兩個方面,定時和定量。
1、定時:
早晨喂比晚上喂好,喂一次比喂多次好。養魚是為了觀賞,不是為經營,一天一次足以使魚良好生長。每天定時喂,魚吃食就勇躍,飢餓點,游動就增加。尋找食物,就是一種運動,自然界里,魚經常吃不飽,但活得好好的,就是這個道理。
2、定量:
其實魚一旦吃飽了想讓它再吃,它都不吃。初次定量的辦法是,先少喂一點,魚很快吃完了,再少給一點,直到有的魚出現出了吞吞吐吐的現象,那就是飽了。在不增加或減少魚兒數量的情況下,每次就掌握這個量或略少於此量即可。一旦魚在正常時間內吃不完或不吃食,就表明部分或全部的魚有病,應停食觀察,甚至治療。
以上是淡水神仙魚較初級的飼養方法,適合剛入門的新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⑸ 七彩神仙魚如何繁殖
一、親魚上缸繁殖的條件:
一般而言,雌魚性成熟時間為9個月,雄魚性成熟時間為14個月。繁殖的前提是挑選性成熟的、優良的神仙魚品種,繁殖缸和水都准備好,確定親魚健康無病,就可以配對了。當一對七彩魚在魚缸中霸佔地盤開始排卵,就要為繁殖做准備了。
二、繁殖缸器材的准備:
1、繁殖缸:尺寸以45*45*45為佳,一個繁殖缸只可以供一對親魚繁殖,有其他魚在會吃掉幼魚,相互攻擊。
2、氣泵:七彩魚繁殖需要安靜的環境,因此氣泵要選擇出氣較小的,避免對親魚造成驚嚇,降低繁殖成功率。
3、生化棉:繁殖缸中一般不設有過濾器,避免過濾器水流將幼魚吸走。因此選擇生化棉作為過濾器材使用。
4、產筒:產筒可以吸引雌魚排卵,最好放在魚缸中央。雌魚習慣將魚卵產在較隱蔽的地方,比如產筒背面。產筒應選擇闊底的,不宜選擇窄底的。不要使用半邊產筒,也不要把產筒翻轉平放,要豎立於缸中。
5、照明設備:親魚是忌諱有強光照射的,會導致魚兒缺乏安全感,降低繁殖成功率。
(5)神仙多少厘米可以繁殖一天擴展閱讀:
產卵與孵化 :
將親魚放入繁殖缸後,每天餵食1次,以鮮活的赤蟲為首選飼料。從親魚產卵到孵出幼魚約需一周時間,這期間要少量的換水和餵食,繁殖缸內汽石的汽量不要開得太大,產卵筒應放在汽石的另一邊,以不影響親魚在不同方向產卵為宜;光線要比正常飼養時的暗一些,且不宜再有變化。
親魚在臨產前表現為:開始搖頭、相互擺尾、不停的用嘴清潔產卵筒。雌魚的輸卵管和雄魚的輸精管凸出約30分鍾後,雌魚沿著產卵筒自下而上的開始產卵,隨後雄魚同樣沿著產下的卵進行射精,有的雄魚還會重復進行,射精的全過程約60分鍾左右。從此,它們開始了6天辛苦的孵化歷程。
產卵後55小時左右便孵化出幼魚,這時的親魚在幼魚的刺激下有分泌「奶汁」的表現,雌雄雙方不停地用嘴把遊走的幼魚吸到產卵筒上,或者吸到它認為安全的地方集中起來,並輪流不停的扇動水流,替幼魚換氣,照顧幼魚健康成長。
就這樣再經過70個小時左右,幼魚開始三五成群的游到親魚身上,吸食親魚身上分泌的「乳汁」。這期間你要注意換水,每天要換三分之一的新水,並逐天加大換水量至二分之一。幼魚「吸奶」可達七天以上,七天後就可以從親魚身邊移走幼魚,單獨喂豐年蝦仔。
⑹ 神仙魚繁殖
首先,神仙魚都是自行配對一夫一妻的,如果沒有發現它總是和另一條魚在一起游動,說明沒配對,那就肯定繁殖不成功了,等母魚產卵後如果魚不吃卵,就把卵老出來吧,沒受精的卵會腐爛,壞水。
其次,神仙魚容易的腸炎,腸炎腹水後看上去也是肚子鼓鼓的,建議你再觀察一下這條魚的狀態,比如是否吃食,排便是否正常,如果一起正常,那就是有卵了,按上面說的處理。如果不吃食,拖白便,縮鰭,游動不暢,那就是腸炎腹水了,需要馬上停食,老三樣加痢特靈、甲硝唑治療。希望對你有幫助。
⑺ 神仙魚繁殖的問題
燕魚
燕魚飼養到了一定程度,它就會進行繁殖,燕魚是卵生動物,因此在繁殖期它會不停的排卵,在燕魚的繁殖季節到來時,各位主人應充分把握燕魚繁殖的不同時期,為燕魚創造良好的環境。
燕魚繁殖選擇好的種魚是第一步,那麼選擇種魚首先要知道燕魚怎麼分公母,公魚頭部微微隆起,雌魚頭部平坦但肚子圓潤。燕子魚的魚齡達到十個月後就可以為繁殖做准備了。神仙魚的配對需要自願,通常是在一缸混養的神仙魚中挑選已經配對成功的,如果強硬配對,大多都是要失敗的。有了可以繁殖的親魚,就要留神觀察,如果兩條魚一起游來游去,並且肛門下垂突出,就要把兩條親魚移到繁殖缸里,准備好神仙魚繁殖桶,這時會看到兩只親魚開始清理繁殖的產地,48小時之後雌魚就會產卵,雄魚緊接著就會受精。產卵後的親魚會在魚卵上不停的游動,為魚卵提供氧氣,每條雌魚產卵的數量可以達到幾百到上千枚。沒有受精成功的白卵,雌雄魚就會吃掉,但是不會把受精成功的魚卵吃掉,這點可以放心。
對於燕魚的繁殖環境,在這里要強調的是——水,平時飼養用什麼水,繁殖就用什麼水,水溫比平時高1℃就可以了,並按正常換水。我平時養魚用的是自來水,所以繁殖也直接用自來水;換水時不加溫,讓繁殖缸的溫度產生波動,這樣對種魚有很好的刺激作用。但要特別注意加水的速度,一定要慢,應控制在排水速度的一半左右,不能直接沖到魚,可以加到上濾盒中緩沖一下。
最後到了孵化的過程時,我們可以採用自然孵化或者人工孵化這兩種辦法,自然孵化的情況下親魚會看護好魚卵,而雌雄魚會輪流進行扇水,直到幼魚孵化出膜。現在我們著重談談人工孵化,當親魚產完卵後,我們要立即把產卵板放在孵化箱裡面,並放入與水箱水溫相同的水,設置一個「水妖精」代替親魚,之後慢慢等待卵子孵化就可以了。在這里要十分留意孵化箱內水溫的異常,盡量保持水溫的恆定。
卵床用產板最好,用過盆、罐、筒等都可以,但燕魚還是更喜歡板,對板的材料並不苛求,只要平整光滑就行;最好是長20-25厘米、寬8-10厘米的綠色塑料板,10-20度傾斜放置(模仿水草葉片的自然角度),下面離開缸底,產板的上邊在水面下3厘米左右,燕魚的卵一般產在水面下5-20厘米范圍內。
此外,人工孵化的辦法畢竟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在整個孵化過程中一旦發現有顏色發白的死卵。要及時用吸管排走,以防整箱水的水黴菌感染哦!
⑻ 怎麼繁殖神仙魚
神仙魚是卵生魚類,繁殖卻比較簡單。仔細觀察配對成功的雙魚,如果肛門附近開始突起,即輸精管、產卵管開始下垂,這是產卵前的徵兆;
它們會在產卵前選擇一片認為安全的區域,共同保衛領土,驅趕無意間闖入的其他魚類。在確定了環境安全後,雌、雄魚會將產卵區域啄食干凈,而後雌魚開始產卵,而雄魚在雌魚產卵的同時進行受精。
整個產卵過程將持續數小時,產卵數量視成魚的大小,數量為400~1000不等。產卵結束後,雌、雄魚會共同守護魚卵,輪流用胸鰭扇動水流確保受精卵有充足的水溶氧,魚卵霉變時,它們會立即啄食,確保其他受精卵不受感染。
(8)神仙多少厘米可以繁殖一天擴展閱讀:
神仙魚的飼養水溫是控制在24~28℃之間,在這個溫度范圍內,神仙魚的食慾旺盛,生長迅速,它不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中。
神仙魚的餌料有魚蟲、水蚯蚓、纖蟲、顆粒飼料等。神仙魚品種繁多,大小懸殊,因此不同品種神仙魚的餌料選擇也不同。體長在3~12厘米的神仙魚,其餌料主要以龜蟲為主,以水蚯蚓、紅蟲、黃粉蟲為輔。
對於體長在12厘米以上的神仙魚,龜蟲個體小,應選擇個體略大的餌料,主要有紅蟲、水蚯蚓、黃粉蟲、小活魚等。神仙魚多數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小型品種也可馴化為以顆粒飼料為主,而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魚類很少。
⑼ 馬拉卡普魯燕魚怎麼打對,多少時間才能繁殖
摘要 親,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1、繁殖前的准備:
⑽ 燕魚怎麼分公母啊長多大能繁殖
燕魚分公母方法:雄魚的額頭較雌魚發達,顯得飽滿而高昂,腹部則不似雌魚那麼膨脹,而且雄魚的輸精管細而尖,雌魚的產卵管則是粗而圓。(但燕魚的雌雄鑒別在幼魚期比較困難,在經過8-10個月進入性成熟期的成魚,雌雄特性就會十分明顯)。
燕魚的繁殖條件:要等到親魚年齡達到6至8個月。
(10)神仙多少厘米可以繁殖一天擴展閱讀:
燕魚喂養要注意:
1、飼養水溫一般是控制在24~28℃之間,在這以溫度范圍內,燕魚的食慾旺盛,生長迅速,它不受外界氣溫變化影響,始終維持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中。
燕魚的餌料有魚蟲、水蚯蚓、纖蟲、黃粉蟲、小活魚、顆粒飼料等。燕魚品種繁多,大小懸殊,因此不同品種燕魚的餌料選擇也不同。對於體長在3~12厘米的燕魚,其餌料主要以龜蟲為主,以水蚯蚓、紅蟲、黃粉蟲為輔。
對於體長在12厘米以上的燕魚,龜蟲個體小,適口性差,應選擇個體略大的餌料,主要有紅蟲、水蚯蚓、黃粉蟲、小活魚等。燕魚多數以動物性餌料為主,小型品種也可馴化為以顆粒飼料為主,而以植物性餌料為主的魚類很少。
2、投餌量應根據魚體大小和數量多少來決定。家庭飼養燕魚,一般每天只需投餌1~2次,其投餌量以5~10分鍾內吃完為宜。大批量飼養燕魚時,每天需要投餌2~3次;繁殖時期的種魚,—般每天投餌3~4次。
由於燕魚體型較小,食量有限,每次投餌量以7~8成飽為宜,增加投餌次數以促進生長。燕魚的大部分品種,其餌料以龜蟲為主。當餌料以伍蟲為主時,其投餌量控制在10~30分鍾內吃完。當餌料以水蚯蚓為主時,其投餌量控制在5~10分鍾內吃完,每人投餌2~3次,投喂的水蚯蚓要漂洗干凈。
當餌料以小魚蝦為主時,原則上應多餐少喂,燕魚更換新餌料時,投餌量要由少逐漸增多。燕魚在運輸前,要停餌1~2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