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是多少厘米
A. 252厘米=多少米
1米=100厘米
250CM=2.52M
B. 25.2厘米等於多少都少毫米
25.2厘米相當於252毫米,因為一厘米就等於10毫米,所以25.2厘米就等於252毫米
C. 252mm等於多少cm
252mm等於多少cm
25.2(厘米)
分析:根據1厘米=10毫米進行換算即可
D. 252mm等於多少cm
10mm=1cm
252÷10=25.2cm
252mm等於25.2cm
E. 一個鋼絲長252cm把它圍成一個等邊三角形這個等邊三角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
252÷3=84厘米
答:這個等邊三角形的邊長是84厘米
F. 252厘米=多少米 我問錯了是等幾尺
1米=100厘米
250CM=2.52M
G. 2.54米還是252厘米大
米與厘米之間的進率是100,2.54米=254厘米
所以2.54米>252厘米
望採納。
H. 84mm,297mm,252mm,56mm各等於多少厘米
84mm、297mm、252mm與56mm分別等於8.4厘米、29.7厘米、25.2厘米與5.6厘米。
I. 一個長方形的周長是252厘米。長比寬多16厘米。長是多少厘米寬是多少厘米
解析:長方形周長=(長+寬)X2
根據題意,長比寬多16厘米,那麼長方形有兩個長和兩個寬,因此多出來的16也是多出來兩份。
解答如下:
J. 七尺男兒有多高
165-175cm。現在的一寸約等於3.3厘米,一尺就是33厘米左右,那麼7尺就是231厘米,這個答案我們現在人看了會大吃一驚,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古代的一尺相當與現在的7、8寸的樣子,這樣一來就清楚了,7尺就是現在的165-175左右。
很顯然古代的尺要短於今天的尺。最初的尺指男人伸展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大約是20厘米,所以周代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19.91厘米,之後尺大致都要加長一點,到戰國時一尺大致相當於現在的23厘米左右。但是當時各國也不完全一致,如出土的戰國楚尺長22.7厘米。鄒忌是戰國時齊國人,按一尺為23厘米算他的身高在1.84米以上,這即使在今天也算高個子了。
又《陳情表》有「內無應門五尺之僮"作者李密是西晉時人,當時的一尺相當於現在的24厘米。這樣「五尺之僮」也就是身高1.2米的小僮。「五尺」也可沿用前代的說法,而並不是嚴格按晉尺的。那麼,就要在1.2米的基礎上再縮短一點,也就是1.1米左右。
(10)252是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七尺古代指二十歲或身軀。
1、指二十歲。《周禮·地官·鄉大夫》:「國中自七尺以及六十,野自六尺以及六十有五,皆征之。」 賈公彥 疏:「七尺謂年二十知者,案《韓詩外傳》『二十行役』,與此國中七尺同,則知七尺謂年二十。」
2、指身軀。人身長約當古尺七尺,故稱。 南朝 梁 沉約 《齊太尉王儉碑銘》:「傾方寸以奉國,忘七尺以事君。」 唐 李頎 《古意》詩:「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清·田蘭芳《哀袁信菴(袁可立孫)》:「七尺桐棺停嘯史,一杯黃土瘞昂之。」 清 孫枝蔚 《黃河舟中》詩:「七尺雖無用,臨深亦可驚。」 阿英 《袁中郎做官》:「不肖雖愚,豈以七尺易一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