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多少厘米
『壹』 五升水等於多少厘米
容器底面積2×2=4平方分米
水深15厘米=1.5分米
所以石頭和水的總體積是4×1.5=6立方分米
誰體積是5升=5立方分米
所以石頭體積6-5=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貳』 3500ml水等於多少立方厘米
3500毫升水,等於3500立方厘米
一立方厘米等於一毫升
一立方厘米等於一升
『叄』 水深多少厘米
你這個問題沒法回答,你那個容器的底面積怎麼會是100立方厘米?你是幾年級的學生啊?面積的單位是平方厘米,而不是立方厘米。
如果底面積是100平方厘米,那就好算了,500ml水(標准狀態下)的體積是500立方厘米,再加80立方厘米的小鐵塊,容器內的混合物的總體積就是580立方厘米,那麼水深就是5.8厘米。
希望能幫到你。
『肆』 一方水等於多少立方水多少厘米方水
等於10立方水,等於100裡面方水。
一方水等於10立方水,因為根據單位換算就可以知道結果,等於100厘米方水,因為一立方等於100厘米,所以是100厘米。
『伍』 120ml水有多少厘米
120毫升=120立方厘米
所以水面高度是120÷8÷5=3厘米
4-3=1
答:水面離容器口還有1厘米
『陸』 請問水的密度是多少啊還有公分,厘米,尺,寸,米之間是怎麼換算的啊
蒸餾水在4℃時體積最小,密度最大,為1.0g/cm3 or 1000kg/m3
當水中溶有其他物質的時候,溶液的密度會相應地增高,濃度越大,密度越大。
當水的溫度比4攝氏度小(大於0攝氏度)或大於4攝氏度時,水的密度會減小。
1公分=1厘米=0.03尺=0.333...寸=0.01米
度--即長度,由於和生活密切相關,自人類有始就出現了,原始人布指為寸,布掌為尺,舒肘為丈,到秦始皇統一度量衡,直至今天的現代計量技術的出現,古代度制演變反映著歷史的變遷。
夏
1尺 = 10寸(1尺=24.9厘米)
商
1尺 = 10寸,1寸 = 10分(1尺=31.1厘米)
周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19.9厘米)
秦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漢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7.7厘米)
新莽;後漢
1引=10丈,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三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1厘米)
西晉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3厘米)
東晉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十六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
南北朝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24.5厘米;1尺=29.6厘米)
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前期:1尺=29.6厘米;後期:1尺=23.5厘米)
唐;
五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小尺:1尺=31.1厘米;大尺:1尺=36厘米)
宋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元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0.7厘米)
明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4厘米;量地尺:1尺=32.7厘米;營造尺:1尺=31.1厘米)
清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裁衣尺:1尺=35.5厘米;量地尺:1尺=34.5厘米;營造尺:1尺=32厘米)
現代
1丈=10尺, 1尺=10寸, 1寸=10分(1尺=33.33厘米)
一公頃等於15畝,一畝等於六十平方丈,十五畝等於一公畝,一畝約等於667平方米
畮,六尺為步,百步為畮。秦田二百四十步為畮。畮或從十久。——《說文》。字亦作畆、畒、畝、畞。如:畝制(以畝為單位劃分、計算土地面積的制度);畝級(田地土壤質量好壞的等級);畝積(每一畝田的面積)
咋樣?很全面吧~!
『柒』 1升水等於多少厘米
1升水=1立方分米的水=1000立方厘米的水,就是沒有你說的多少厘米,厘米是用來形容長度的單位的.
『捌』 一克水是多少立方厘米
當水以液體狀態出現,通常默認密度1g每立方厘米,所以1克的水,體積是1立方厘米。
『玖』 550ml的礦泉水大概有多長 多少厘米
人家就問多高,我豐富什麼?來來來你跟我講我豐富什麼?
連瓶蓋大概20-22cm
瓶身是18厘米,包裝箱是20厘米一箱。我剛剛量過了,比較准確的,
哈哈,我是親自測量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