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m瓦換熱機組能用多少平方
『壹』 光熱加取暖太陽能可否按在地面上
可以倒是可以的,但是放在地上會影響光的吸收的。
(1)9m瓦換熱機組能用多少平方擴展閱讀: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新能源利用的一個重要方向。主要形式有槽式、塔式,碟式(盤式)三種系統。光熱發電最大的優勢在於電力輸出平穩,可做基礎電力、可做調峰;另外其成熟可靠的儲能(儲熱)配置可以在夜間持續發電。
概述
太陽能光熱發電是指:利用大規模陣列拋物或碟形鏡面收集太陽熱能,通過換熱裝置提供蒸汽,結合傳統汽輪發電機的工藝,從而達到發電的目的。採用太陽能光熱發電技術,避免了昂貴的硅晶光電轉換工藝,可以大大降低太陽能發電的成本。而且,這種形式的太陽能利用還有一個其他形式的太陽能轉換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即太陽能所燒熱的水可以儲存在巨大的容器中,在太陽落山後幾個小時仍然能夠帶動汽輪發電。
槽式系統
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全稱為槽式拋物面反射鏡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是將多個槽型拋物面聚光集熱器經過串並聯的排列,加熱工質,產生高溫蒸 汽,驅動汽輪機發電機組發電。
20世紀80年代初期,以色列和美國聯合組建了LUZ太陽能熱發電國際有限公司。從成立開始,該公司集中力量研究開發槽式拋物面聚光反射鏡太陽能熱發電系統。從1985年-1991年的6年間,在美國加州沙漠相繼建成了9座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站,總裝機容量353.8MW,並投入網營運。經過努力,電站的初次投資由1號電站的4490美元/KW降到8號電站的2650美元/kW,發電成本從24美分/KWh降到8美分/KWh。
為繼續推動太陽能熱發電的發展,以色列、德國和美國幾家公司進行使用,他們計劃在美國內華達州建造兩座80MW槽式太陽能熱電站,兩座100MW太陽能與燃氣輪機聯合循環電站。在西班牙和摩洛哥分別建造135MW和18MW 太陽能熱發電站各一座。
建於西班牙的Acurex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藉助槽形拋物面聚光器將太陽光聚焦反射到接收聚熱管上,通過管內熱載體將太陽光聚焦反射到接收聚熱管上,通過管內熱載體將水加熱成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作為太陽能量不足時的備用,系統配備有一個輔助燃燒爐,用天然氣或燃油來產生蒸汽。
要提高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的效率與正常運行,涉及到兩個方面的控制問題,一個是自動跟蹤裝置,要求使得槽式聚光器時刻對准太陽,以保證從源頭上最大限度的吸收太陽能,據統計跟蹤比非跟蹤所獲得的能量要高出37.7%。另外一個是要控制傳熱液體迴路的溫度與壓力,滿足汽輪機的要求實現系統的正常發電。針對這兩個控制問題,國內外學者都展開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進展。
德州華園新能源應用技術研究所與中科院電工所、清華大學等科研單位聯手研製開發的槽式太陽能中高溫熱利用系統,設備結構簡單、而且安裝方便,整體使用壽命可達20年,可以很好的應用於槽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由於太陽能反射鏡是固定在地上的,所以不僅能更有效地抵禦風雨的侵蝕破壞,而且還大大降低了反射鏡支架的造價。更為重要的是,該設備技術突破了以往一套控制裝置只能控制一面反射鏡的限制。採用菲涅爾凸透鏡技術可以對數百面反射鏡進行同時跟蹤,將數百或數千平方米的陽光聚焦到光能轉換部件上(聚光度約50倍,可以產生三、四的高溫),改變了以往整個工程造價大部分為跟蹤控制系統成本的局面,使其在整個工程造價中只佔很小的一部分。同時對集熱核心部件鏡面反射材料,以及太陽能中高溫直通管採取國產化市場化生產,降低了成本,並且在運輸安裝費用上降低大量費用。 這兩項突破徹底克服了長期制約槽式太陽能在中高溫領域內大規模應用的技術障礙,為實現太陽能中高溫設備製造標准化和產業化規模化運作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貳』 空調的原理
一、中央空調製冷原理:有壓縮式、吸收式等;
二、中央空調制熱原理;
三、中央空調系統原理:有風系統工作原理、水系統工作原理、盤管系統工作原理等等。
1、製冷原理
液體汽化製冷是利用液體汽化時的吸熱、冷凝時的放熱效應來實現製冷的。液體汽化形成蒸汽。當液體(製冷工質)處在密閉的容器中時,此容器中除了液體及液體本身所產生的蒸汽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氣體,液體和蒸汽將在某一壓力下達到平衡,此時的氣體稱為飽和蒸汽,壓力稱為飽和壓力,溫度稱為飽和溫度。平衡時液體不再汽化,這時如果將一部分蒸汽從容器中抽走,液體必然要繼續汽化產生一部分蒸汽來維持這一平衡。 液體汽化時要吸收熱量,此熱量稱為汽化潛熱。
汽化潛熱來自被冷卻對象,使被冷卻對象變冷。為了使這一過程連續進行,就必須從容器中不斷地抽走蒸汽,並使其凝結成液體後再回到容器中去。從容器中抽出的蒸汽如直接冷凝成液體,則所需冷卻介質的溫度比液體的蒸發溫度還要低,我們希望蒸汽的冷凝是在常溫下進行,因此需要將蒸汽的壓力提高到常溫下的飽和壓力。
製冷工質將在低溫、低壓下蒸發,產生冷效應;並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向周圍環境或冷卻介質放出熱量。蒸汽在常溫、高壓下冷凝後變為高壓液體,還需要將其壓力降低到蒸發壓力後才能進入容器。
液體汽化製冷循環是由工質汽化、蒸汽升壓、高壓蒸汽冷凝、高壓液體降壓四個過程組成。
2、制熱原理
壓縮機吸入低壓氣體經過壓縮機壓縮變成高溫高壓氣體,高溫氣體通過換熱器把水溫提高,同時高溫氣體會冷凝變成液體。液體在進入蒸發器進行蒸發,(蒸發器蒸發的同時也要有換熱媒體,根據換熱的媒體不同機器的型號結構也不同,常用的有風冷和地源。)液體經過蒸發器後變成低壓低溫氣體,低溫氣體再次被壓縮機吸入進行壓縮。
就這樣循環下去,空調側循環水就變成45-55度左右的熱水了。熱水經過管道送到需要採暖的房間,房間安裝有風機盤管把熱水和空氣進行熱交換實現制熱目的。
3、系統原理
水系統工作原理
水冷中央空調包含四大部件,壓縮機、冷凝器、節流裝置、蒸發器,製冷劑依次在上述四大部件循環,壓縮機出來的冷媒(製冷劑)高溫高壓的氣體,流經冷凝器,降溫降壓,冷凝器通過冷卻水系統將熱量帶到冷卻塔排出,冷媒繼續流動經過節流裝置,成低溫低壓液體,流經蒸發器,吸熱,再經壓縮。
在蒸發器的兩端接有冷凍水循環系統,製冷劑在此次吸的熱量將冷凍水溫度降低,使低溫的水流到用戶端,再經過風機盤管進行熱交換,將冷風吹出。
風系統工作原理
新風的傳輸方式採用置換式,而非空調氣體的內循環原理和新舊氣體混合的不健康做法,戶外的新穎空氣經過負壓方式會自動吸入室內,經過安裝在卧室、室廳或起居室窗戶上的新風口進入室內時,會自動除塵和過濾。同時,再由對應的室內管路與數個功用房間內的排風口相連,構成的循環系統將帶走室內廢氣,集中在排風口「呼出」,而排出的廢氣不再做循環運用,新舊風形良好的循環。
盤管系統工作原理
風機盤管空調系統的工作原理,就是藉助風機盤管機組不斷地循環室內空氣,使之通過盤管而被冷卻或加熱,以保持房間要求的溫度和一定的相對濕度。
盤管使用的冷水或熱水,由集中冷源和熱源供應。與此同時,由新風空調機房集中處理後的新風,通過專門的新風管道分別送入各空調房間,以滿足空調房間的衛生要求。
風機盤管空調系統與集中式系統相比,沒有大風道,只有水管和較小的新風管,具有布置和安裝方便、佔用建築空間小、單獨調節好等優點,廣泛用於溫、濕度精度要求不高、房間數多、房間較小、需要單獨控制的舒適性空調中。 在空調器設計與製造中,一般允許將溫度控制在16~32℃之間。如若溫度設定過低時,一方面增加不必要的電力消耗,另一方面造成室內外溫差偏大時,人們進出房間不能很快適應溫度變化,容易患感冒。
除濕
空調器在製冷過程中伴有除濕作用。人們感覺舒適的環境相對濕度應在40~60%左右,當相對濕度過大如在90%以上,即使溫度在舒適范圍內,人的感覺仍然不佳。
升溫
熱泵型與電熱型空調器都有升溫功能。升溫能力隨室外環境溫度下降逐步變小,若溫度在-5℃時幾乎不能滿足供熱要求。
凈化空氣
空氣中含一定量有害氣體如NH3、SO2等,以及各種汗臭、體臭和浴廁臭等臭氣。
空調器凈化方法有:換新風、過濾、利用活性碳或光觸媒吸附和吸收等。
A、換新風:利用風機系統將室內潮濕空氣往室外排,使室內形成一定程度負壓,新鮮空氣從四周門縫、窗縫進入室內,改善室內空氣質量。
B、光觸媒:在光的照射下可以再生,將吸附(收)的氨氣、尼古丁、醋酸、硫化氫等有害物質釋放掉,可重新使用。 現代技術發展有時還要求對空氣的壓力、成分、氣味及雜訊等進行調節與控制。因此,空氣調節的任務就是採用技術手段創造並保持滿足一定要求的空氣環境。
銘牌意義
例如型號:KFR-26GW
K:代表家用空調
F:分體式空調 (C:代表窗式空調)
R:代表熱泵加熱功能(沒有R則代表單冷功能的空調,D代表有輔助電加熱功能)
26:這個數字代表額定製冷量
G:壁掛型空調(L代表落地式空調,也就是通常所說的櫃機)
W:表示分體式的室外機
能效比:2.99
能效比就是額定製冷量與額定功率的比值,越大越好。國家規定的家用定速空調能效比3.2-3.6(製冷量CC<=4500W),共分為三級,一級是最好的,也就是能效比在3.6以上的屬於最節能的一級空調產品(舊標准分五級,新標準定速空調分三級,變頻空調分五級3.0-5.2,新標准從2010-6-1起執行,詳見:GB12021.3-2010)。
額定製冷量:2700W
我們通常所說的1匹空調的額定製冷量約在2200W-2600W左右。
額定製熱量:3000W(3600W)
額定的制熱瓦數,括弧里表示最大的制熱瓦數。
額定功率:製冷903W
制熱920W(1520W)
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耗電量,即千瓦/小時。制熱功率括弧里表示的是最大額定功率,也就是說一小時制熱最大耗電量是1.5個字左右。
外形尺寸:(室內/室外)(mm)寬x高x深
表示空調室內機和室外機的尺寸大小,通常用毫米表示,大家在購買前最好測量一下室內外安裝的位置是否合適。
質量:室內12kg/室外35kg
空調室內外機的凈重,通常空調稍微重一些代表所用材料相對比較實在。
運行噪音:
室內機:低-高檔:26—35db
室外機:小於等於51db
市場上大部分的空調噪音值都在國家標准范圍以內,一些變頻機的噪音值可能相對較低。另外空調安裝時規范與否,以及使用中的保養清洗也會對噪音產生一些影響。
適用面積:12—18平米
這是廠家給出的空調參考適用面積,我們也可根據普通房間115W-145W,客廳145W-175W的參數來自己計算一下。以避免製冷效果不夠,或者過大引起的浪費。
循環風量:420平米/h
這表示一小時內,空調送風面積的大小。通常在額定製冷量相近的情況下,立式櫃機要比壁掛式空調的循環風量大一些。
型號意義 結構分類代號
整體式:
窗機--C
落地式--L
分體式--F
分體式的室內機組:
吊頂式--D
壁掛式--G
嵌入式--Q
台式--T
分體式的室外機組:W
功能分類代號
熱泵式--R
電熱式--D
熱泵電熱混合式--Rd
變頻技術--BP KF:分體壁掛單冷式空調
KFR:分體壁掛冷暖式空調
KFRD:分體壁掛電輔助加熱冷暖式空調
KC:窗式空調
LW:落地式空調(櫃機)
舉例:KFR-25GW 表示該款空調為分體壁掛冷暖式空調,它的額定製冷制熱量為2500W。 (註:國產品牌型號標識基本一致,型號中其它標識為各企業對自身技術性能、特點的標志,為非正規標識。進口品牌標識各有不同,具體含義請參閱具體品牌。) 型號命名的表示
( K )( × )( × ) - ( × )( × )( × )
(房間空調器專門代號)(結構代號)(功能代號) - (製冷量:用兩位阿拉伯數字表示)( 分體式室內機組代號)(分體式室外機組代號)
製冷量的分檔系列:1250,1400,1600,1800,2000,2250,2500,2800,3150, 3500,4000,4500,5000,5600,6300,7100,8000,9000
特殊命名的表示
( M )( S ) - ( 0 )( 9 )( B )( V )
(MITSIBISH:三菱電機株式會社 )(結構代號:S-分體W-窗式 ) -
(功能代號:空-製冷H-供暖X-一拖二 )( 製冷量)(序號)(電源電壓:V:198-242 S:180-220C:180-242 ) 第一代格柵式面板家用空調器
1988年,第一台國產分體壁掛機KF-19G1A在華寶空調器廠誕生,當時華寶還給它取了個很有詩意的名字——雪蓮。雪蓮的誕生開啟了我國家用空調器行業的一個新時代,此後,春蘭也擁有了自己的掛機生產線。
第二代格柵式面板家用空調器
當家用空調器漸漸普及,其外觀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首先是從進口機市場開始萌芽。
20世紀80年代中國空調市場是進口機一統天下,甚至在1991-1995年,進口機仍然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進口機為中國家用空調行業的發展起到了啟蒙作用,許多國產品牌的生產就是引進配件加以組裝,這種啟蒙作用也包括對我國家用空調器產品室內機外觀的改變。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三菱電機、日立、松下等為代表的進口空調器出現了一種小型室內機,這種室內機一改以往那種龐大敦重的形象,外觀精巧整潔,與家居環境融為一體,深受消費者的青睞。隨著國內眾多空調工廠對此類產品的普及生產,第二代格柵式面板空調器主導了空調市場並流行至今。
從第一代格柵式面板到第二代格柵式面板是家用空調器產品外觀的一種進步,這種進步不僅表現體積的變小、外觀的美化上,更體現對室內機蒸發器折式的改變和空調器系統能力的提升上。從這方面也可以看出,蒸發器折式的改變是兩代格柵式面板能夠轉變的一個關鍵因素。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時,許多企業在蒸發器的折式研究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美的還在1998年申請了多折式蒸發器的專利,其許多產品採用的是四折式蒸發器,而行業的另一個主導品牌格力則普遍採用五折式蒸發器。
但是,從第一代格柵式面板到第二代格柵式面板在進風模式上並沒有發生大的轉變,依然採用正面進風下出風的循環風路,當然,這也是格柵式面板之所以是格柵式面板的根本所在,技術特色決定其外觀。
光面板時代的來臨
翻開2005年度國內各個工廠的新產品彩頁,一種嶄新的氣象躍然紙上。與往年格柵式面板佔主流相比,絕大多數品牌在2005年度推出了光面板系列的空調產品,如格力的天麗系列、海爾的高效氧吧系列、美的的Q2系列和V系列等等。
空調行業各廠家的這種集體行為將我國家用空調產品推至光面板時代。
光面板系列的家用空調器產品並非在2005年度首次出現,國內空調器廠家最早推出光面板系列產品的品牌是TCL。
彩色面板的異軍突起
在國內空調市場,將彩色引入空調面板設計並形成一種傳統風格是韓國品牌三星和LG的創舉。在2002年度,三星空調當年度的新品櫃機「氣派」系列中,多彩面板讓整個空調行業為之眼前一亮,特別是在其他品牌無一例外的「白色」籠罩下,三星的彩板櫃機格外引人注目。
選購要點
好空調可以用十年之久,價格也不低。因此,買空調決不能貪便宜,買空調要看產品的質量:
1.是否使用名牌壓縮機,壓縮機是空調器 的心臟,好的心臟當然重要。
2.是否使用優質高效熱交換器,如親水膜梯形鋁片、內螺紋銅管等。
3.是否採用不等距貫流風葉大風輪和步進電機驅動風擺,實現超靜音設計。
4.是否是超強製冷(熱),快速達到設定溫度。
5.產品的外形是否美觀,是否同家居環境和諧統一。
6.產品的製冷(熱)量,根據房間的面積選擇合適的製冷(熱)量。
7.產品是否省電,一般來說,製冷(熱)量越高,輸入功率越低的產品越省電。
8.壽命的長短。是否採用微電腦模糊控制,實現不停機運轉,是否能自動除霜。
9.看產品的噪音指標。
10.是否有低電壓自動補償功能、有寬電壓工作范圍。
另外購買空調時要看蒸發器、冷凝器的肋片排列整齊,翻片無破損,肋片與紫銅管聯結緊密,不松動。檢查空調運行情況,啟動空調器看壓縮機運行中有無異常雜音;風扇運轉正常,高、中、低速有明顯區別,雜訊小;還有外觀平整、美觀、鍍件質量好。
11、盡量選擇低碳空調減低碳排放,實行低碳環保,保護地球。 看準品牌
市場上的空調品牌較多,有國內的,有國外的,大都有自己獨特的廣告宣傳,讓消費者難以抉擇。建議在選購空調時,要選那些企業實力強,品牌知名度高,售後服務完善的產品。這是基於兩種考慮,首先是可保證售後服務的落實,因為空調是一種大型家用電器,售後服務十分重要。按國家有關規定,壓縮機應保修3年,而家電市場的競爭幾近白熱化,一些生產廠家往往存活期較短,有的三五年就倒下了。 企業倒了,其承諾自然也就難以落實。如果一味貪便宜,購買企業實力較弱、品牌知名度不高的產品,則後患無窮。其次是從質量上考慮,因為企業實力強、品牌知名度高的空調,相對而言,質量比較穩定。這樣的企業不僅技術力量雄厚,而且本身也特別重視質量,買這樣的產品質量是有保障的。
挑好商家
消費者在選定空調品牌之後,還要決定在哪裡購買。在買空調時,選擇商家尤為重要。因為嚴格說空調是一種半成品,不是從商店裡買回來就能使用,而是要經過專業隊伍安裝、調試之後,方可使用。如果安裝、調試不好,會帶來一系列毛病,譬如,空氣排不凈、管道連接處泄漏、調試中人為造成故障。這些不僅會影響使用效果,更會平添許多煩惱。與此同時,廠家的許多售後服務措施也需要商家去執行、落實。因此選好商家至關重要。在對商家的選擇中,業內人士建議,首先要選擇那些實力雄厚,在當地有影響的大商家,因為這些商家經營品種多、銷售多,一般都有專業安裝、調試隊伍,其安裝、調試質量有保障,售後服務也較完善。其次是選擇那些長期經銷空調的商家,盡量不要到短期經銷商那裡去買,因為這樣的經銷商售後服務將會大打折扣。
量房購買
空調是一種消費大的家用電器,如果選擇的功率太小,起不了作用;如果功率太大,又浪費。所以消費者在選擇空調功率時,要量房購買。一是不要貪大,有的消費者喜歡購買大空調,這是不可取的,因為除了一些特殊因素外,家用空調都有它的使用范圍。消費者在選購時要根據自己居室的面積來選擇空調的型號,一般可按下面的公式計算房間所需的製冷量、制熱量。製冷量房間面積×140W至180W;制熱量房間面積×180W至240W。此外還應根據房間的朝向、樓層高低及密封程度做適當增減。二是要根據房間的設計情況,靈活購買。不要像有的家庭那樣,買一台大空調放在客廳,以保全室,這樣不僅難保全室,還會造成浪費。合理的做法是,應根據房型,買些小功率空調,各管各房。這樣,表面看來,首期投入多,但長期看來,還是合算的。譬如一套110平方米的三室二廳,可買一台櫃式2匹空調放在客廳,既可保客廳又可保餐廳,卧室可分裝1匹的小空調。這樣要比只買一台3匹的大空調放在客廳要合理一些。
製冷量
市場上有關空調器製冷量的大小應以W(瓦)來表示,而市場上常用匹來描述空調器製冷量的大小。這二者之間的換算關系為:1匹的製冷量大約為2000大卡,換算成國際單位瓦應乘以1.162,這樣,1匹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162=2324W。這里的W(瓦)即表示製冷量,而1.5匹的製冷量應為2000大卡×1.5×1.162=3486W。
通常情況下,家庭普通房間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15-145W,客廳、飯廳每平方米所需的製冷量為145-175W。
比如,某家庭客廳使用面積為15平方米,若按每平方米所需製冷量160W考慮,則所需空調製冷量為:160W×15=2400W。
這樣,就可根據所需2400W的製冷量對應選購具有2500W製冷量的KF-25GW型分體壁掛式空調器。
所謂能效比也稱性能系數,就是一台空調器的製冷量與其耗電功率的比值。通常,空調器的能效比接近3或大於3為佳,就屬於節能型空調器。
比如,一台空調器的製冷量是2000W,額定耗電功率為640W,另一台空調器的製冷量為2500W,額定耗電功率為970W。則兩台空調器的能效比值分別為:第一台空調器的能效比:2000W/640W=3.125,第二台空調器的能效比:2500W/970W=2.58。這樣,通過兩台空調器能效比值的比較,可看出,第一台空調器即為節能型空調器。
『叄』 熱交換器的家用類
家用熱交換器解決了集體供暖家庭和冬天用熱水的難題。它的工作原理跟集體供熱的熱交換器原理相同。只是大小和樣式不同而已。
可分為鑄鐵式,筒式,鋼制式,儲水式,板式。
效果都不錯。 渦流熱膜換熱器採用最新渦流熱膜傳熱技術的不銹鋼換熱器,通過改變流體運動狀態來增加傳熱效果,當介質經過渦流管表面時,強力沖刷管子表面,從而提高換熱效率。最高可達10000W/m2℃。
這種結構實現了耐腐蝕、耐高溫、耐高壓、防結垢功能。其它類型的換熱器的流體通道為固定方向流形式,在換熱管表面形成繞流,對流換熱系數降低。
渦流熱膜換熱器的最大特點在於經濟性和安全性統一。由於考慮了換熱管之間,換熱管和殼體之間流動關系,不再使用折流板強行阻擋的方式逼出湍流,而是靠換熱管之間自然誘導形成交替漩渦流,並在保證換熱管不互相摩擦的前提下保持應有的顫動力度。換熱管的剛性和柔性配置良好,不會彼此碰撞,既克服了浮動盤管換熱器之間相互碰撞造成損傷的問題,又避免了普通管殼式換熱器易結垢的問題。
性能特點
1.高效節能,該換熱器傳熱系數為6000-8000W/m2.0C。
2.全不銹鋼製作,使用壽命長,可達20年以上。
3.改層流為湍流,提高了換熱效率,降低了熱阻。
4.換熱速度快,耐高溫(400℃),耐高壓(2.5Mpa)。
5.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節約土建投資。
6.設計靈活,規格齊全,實用針對性強,節約資金。
7.應用條件廣泛,適用較大的壓力、溫度范圍和多種介質熱交換。
8.維護費用低,易操作,清垢周期長,清洗方便。
9.採用納米熱膜技術,顯著增大傳熱系數。
10.應用領域廣闊,可廣泛用於熱電、廠礦、石油化工、城市集中供熱、食品醫葯、能源電子、機械輕工等領域。 該換熱機組採用不銹鋼材質,以高效熱敏感測換熱器為主機,將通用換熱站內循穩壓系統、控制系統等高度集成於一體,充分利用了當代流量變頻控制、熱量自動監測控制、遠傳網路通信控制等先進技術,使機組最大限度的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整個機組統籌兼顧組合精良,量身定做,機組整機出廠,安裝快捷方便,安裝費用極低。
熱敏感測換熱機組特點
1、傳熱迅捷、換熱高效、換熱效率可達100%。
2、冷凝水充分回收,循環利用,整個系統水自潔防垢,換熱器、散熱器及換熱系統可保持長效穩定高效的熱交換性能,最大限度降低系統結垢現象,不會因難以克服的結垢弊端而降低系統換熱效率。
3、換熱器採用全不銹鋼製作,產品結構設計科學,工藝製作精良,使用壽命長,可達20年以上。
4、關鍵部件採用德國先進工藝技術及訂單加工,因而主機不受蒸汽壓力及系統壓力影響,有效消除噪音、汽擊現象,整機運行平穩。
5、冷凝水被完全吸收和利用,系統沒有特殊原因,無需設置補水裝置,大大節約了系統用水及運行費用。
6、整套機組結構緊湊,佔地面積小,大大節省土建投資,同時,由於換熱效率極高,運行中系統又無需補水,整個機組節汽、節電、節水三位一體,為用戶創造可觀的節能效益。
7、機組具備高智能自動化控制功能,可實現超壓、超溫保護,斷電蒸汽自動切斷及室外溫度自動補償功能並可實現遠程監控,為用戶提供高枕無憂的運行平台。
8、應用領域廣闊,可廣泛用於熱電、廠礦、食品醫療、機械輕工、民用建築等領域的採暖、熱水洗浴及其他用途。
9、應用條件寬泛,可用於較大壓力、溫度范圍的熱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