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計量單位 » 東錢湖一圈多少公里

東錢湖一圈多少公里

發布時間: 2022-05-18 10:08:09

㈠ 東錢湖屬於鄞州區嗎

東錢湖屬於鄞州區。

東錢湖位於寧波市東南,距市中心十五公里,因其地承錢埭之水,故稱東錢湖,是浙江最大的淡水湖。全湖由穀子湖、南湖和北湖組成,其東西寬6.5公里,南北長8.5公里,環湖一周達45公里,面積有20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四倍,可稱「華夏沿海第一湖」。

(1)東錢湖一圈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東錢湖全湖可分為三個部分:西湖以師姑山、笠大山為界,稱"穀子湖";東北以湖裡為界,稱"梅湖",此湖已於1961年廢湖,建立梅湖農場,其餘湖面稱為"外湖",外湖自1976年建成湖塘邊後,又分為南、北二部分。三者合起來統稱為"東錢湖"。

東錢湖周圍山並列、秀峰崢嶸,千姿百態;它的東南方雄峙著福泉山,西北方橫亘著月波山;東北方則圍以龍蜷山和梨花山,前對白雲後忱目塔,陶公山巍峨地虎踞其北,百步尖屹立於遇,二靈與霞嶼遙對,大慈共隱學相望。

四周有七十二條溪匯流於湖;三峽溪傾於東,泉月溪灌於西,郭童溪流於北,象坎溪注於南,其餘如上水、下水、韓嶺、青山、黃菊、紫場,大慈等溪 ,縱橫貫注,匯成煙波浩淼的東錢湖。因而素有"西子風光,太湖氣魄"之稱。

㈡ 寧波東錢湖有多大,比西湖如何

東錢湖是中國浙江省寧波市境內的一個湖泊,南北長8.5公里,東西寬4.5公里,水域面積19.14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湖泊。

西湖,南北長約3.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面積約6.39平方公里,繞湖一周近15千米。
東錢湖比西湖大,約三個西湖抵一個東錢湖。

㈢ 東錢湖簡介

浙東明珠

東錢湖位於寧波市東側,距市中心十五公里,湖的東南背依青山,湖的西北緊依平原,即東徑121°34′,北緯28°52′,是閩浙地質的一部分,系遠古時期地質運動形成的開然瀉湖。東錢湖作為海跡湖泊,是浙江省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南北長8.5公里,東西寬6.5公里,環湖一周約45公里,全湖面積為20平方公里左右,比杭州西湖大四倍。

東錢湖全湖可分為三個部分:西湖以師姑山、笠大山為界,稱"穀子湖";東北以湖裡為界,稱"梅湖",此湖已於1961年廢湖,建立梅湖農場,其餘湖面稱為"外湖",外湖自1976年建成湖塘邊後,又分為南、北二部分。三者合起來統稱為"東錢湖"。東錢湖周圍山並列、秀峰崢嶸,千姿百態;它的東南方雄峙著福泉山,西北方橫亘著月波山;東北方則圍以龍蜷山和梨花山,前對白雲後忱目塔,陶公山巍峨地虎踞其北,百步尖屹立於遇,二靈與霞嶼遙對,大慈共隱學相望。四周有七十二條溪匯流於湖;三峽溪傾於東,泉月溪灌於西,郭童溪流於北,象坎溪注於南,其餘如上水、下水、韓嶺、青山、黃菊、紫場,大慈等溪 ,縱橫貫注,匯成煙波浩淼的東錢湖。因而素有"西子風光,太湖氣魄"之稱。

東錢湖又是寧波重要的水利工程。環湖有七堰九塘其布四周。七堰是:錢堰、梅湖堰(廢)、粟木堰(廢)、莫枝堰、平水堰、大堰、高秋堰。九塘為梅湖塘、梅湖堰塘、粟木塘、莫枝堰塘、大堰塘、平水塘、錢堰塘、方家塘、高湫塘。東錢湖一帶屬亞南帶季風氣了候,年平均降水量約1374毫米,最低氣溫零下8.3°C,最高氣溫38.5°C,年平均所溫為16.2°C。由於湖水調節氣溫,既宜於農業精耕細作,旱澇保收,也利一航和消暑避寒。東錢湖水灌溉鄞縣、奉化、鎮海八個鄉五十餘萬傾農田,使環湖農田歲歲豐登。寧波過去有句俗話:"田要東鄉,兒要親生"。東鄉的田,年年高產,靠的就是東錢湖水寄生蟲 。而且,寧波市區大部分食用水也賴此湖供給。

二、歲月滄桑

東錢湖一帶地域,在整個古生代的漫長時期中,除緩慢升降運動和局部性海侵外,沒有較大的變。第四紀末,有明顯的下沉,沉積了大批厚層沖積物,而外圍則發展成為沙洲,由於沿海岸流和潮汐的作用,沙洲之外便逐漸形成了淤積地,東錢湖就成了眾多的海跡湖泊中的一個。

東錢湖早在晉的時候就有記載。西晉著名學者陸雲,(士龍)在《答車茂安書》中稱,貿縣"西有大湖,北有名山,南有林澤,東臨巨海"。當時貿縣縣治在貿山,湖在縣治之西。可見晉朝時東錢湖已稱為大湖了。

東錢湖古時候稱"錢湖",以其上承錢埭之水而得名;又稱"萬金湖"以其利溥而言,唐代時稱"西湖",當時縣治在貿山,湖在縣治之西故名;宋代時稱"東湖",因宋代時縣治在三江口,湖居其東故名。

詔天寶年間,陸南金出任貿縣令,於天寶三年(公元744年)相度地勢開而廣之,將湖西北部幾個山間缺口,築堤連接,形成了人工湖泊,據李墩《修東錢湖議》記載,當時共廢田121213畝(《甬上水利志》稱,廢田21213),築八塘四堰,蓄水三河半,灌七鄉十餘萬傾之田,廢去湖田的賦稅分攤給受益田畝,每畝加米0.376。

宋天禧元年(公元1048年)王安石任鄞縣令後,又組織民眾,補廢完因,訂建湖界,疏浚水道,"起堤堰、決陂塘、為水陸之利"經過苦營,把東錢湖治理得清波浩淼,若大鏡懸空。自此,七鄉之民,雖天氣乾旱而無凶年之憂。

宋嘉祜中(公元1056-1063年),主薄呂獻之重修六堤,即令之方家塘、高湫塘、梅湖塘、粟木塘、平水堰及錢堰塘。

南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因東錢湖葑草為患,淤塞達二萬余畝,蓄水銳減,民不敷用、守臣張津向朝遷首議清葑之策,趙伯圭踵其後,得到朝廷允准,遣知縣楊鞭某詳細丈量,除葑浚湖需用錢165888貫,米27678石,因工程耗費巨大,無法籌措面未能實施。南宋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知縣姚柘復清開湖。當時皇子魏王越愷,鎮守明州,人轉清於朝,出內帑金5萬,義倉米1萬石,並按受益田畝出人役、工具,又差撥水軍搬運葑積、遣長史莫濟、司馬陳延年往來監督施工,歷時半年,闖葑21213畝。可異當時所除茭葑多數未搬出湖外,水位上升後又回填湖中,功圮虧一簣。

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提刑程覃代理縣令,籌撥府錢32000貫,設立開湖局,欲買田1000畝,以每歲收租谷2400石,招暮農民閑時采葑,每船按照所采多寡、路途無近,酬以穀子。每年估計能去葑二萬船。可惜他的除葑良策,由於後任知縣奉行不力。已買之田,收租谷被移作它用,未買之錢則被裁留府庫,致使湖中葑茭日生月長,侵吞水域。

寶慶二年(公元1226年)、沿書胡榘守郡,當時葑草淤塞甚。他籌措大米15000石,並令水軍協助,農家則接受益田畝出入役,清除無以為繼,便奏明朝廷,將工程結餘下來的錢糧置田,每年所收租谷,令錢鳳鄉鄉長顧詠之主其事,分漁戶500人為四隅,每贈給谷六石,隨葑草一絕其種,經過這次大模清除,整整十六年未見鞋草為患,東錢湖千頃草萊荒翳之場,恢復澄泓如鏡之舊貌。只是,所除葑劃草、不能挑出湖外,大雨大水之後,又淤寒於湖。

淳祜二年(公元1242年)秘書修撰郡守陳愷,見農作豐收,推行買葑之策。他清理過去湖田的收入,委派制干林元晉、簽判石孝廣實施,乘農民紛紛響應,駕船取葑,秀棹往來,少時數百多至千餘。對去除葑草產生了很好作用。

元、明兩代、東錢湖不曾大舉疏浚,尤其是明嘉靖以後,農民發現葑草可以肥田,便竟相採取,使葑草不致為患。

清光緒十八年(公無1892年),因東錢湖淤積,由鄞縣人張祖銜發起,但事未成而率,而後由其弟子忻錦崖繼承先師遺志,奔走呼號,歷二十年之久,直至民國二年(公元1913年)由鎮海富商陳協中捐以巨資,於青山寺成立湖工局,先浚梅湖,後及全湖,歷時三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1951年至1976年,多次整治東錢湖,發數以千計人力,投入巨資、清除葑草,全面修理湖塘、堰壩、矸閘,清理湖界,興建了銅盆大閘、邱洪閘、界牌閘、加高湖塘,大大增加了東錢湖的蓄水量。

1961在建成三溪浦水庫同時,廢除了淤積嚴重的梅湖1976年又建成湖心塘,以利輪流疏挖。

東錢湖既具灌溉航行之利,又有淤積之弊,因而捍湖與廢湖之爭歷代甚烈。無大德年間(公元1297年-1307年),當地誼民以湖向淤汪為由,請周田若干畝,以其租交官。經都水營田分司追斷復湖。明宣德年間(公元1426-1435年),參政王士華,家居東錢湖下水,持其勢務,開湖為田,七鄉之民訴訟監司,才得認中止。正德年間和嘉靖九年,寧波屯軍履請廢湖為田,由於郡守寇天敘、縣令黃仁山的阻止,才沒有廢湖。明未,魯王監國,總兵王之仁和營弁周某以兵餉不足,又欲廢湖屯田,經知縣袁州佐申投阻止,加上戶部主事董守諭以死力爭,湖終於沒有廢成。然而,侵湖田者與日俱增,清順治中,經陸宇鼎言於朝,才得申明嚴禁。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胡柢等請於劍河漕鑿山開河,引湖水灌鎮海太丘等鄉,巡道史致派人前往查勘,認為鎮海地勢高,工程艱巨,湖水不足,加上鄞縣農民竭力反對,經總督左宗棠批示,並勤石永禁碑,立於府城隍廟。解放以前富戶、豪紳霸佔了梅湖刻湖為田,引起了許多水利糾紛,還發生過爭水械鬥。

東錢湖迭經滄桑,屢起興廢,終於歷2000年而碩果依舊。以此,亦可告慰為這顆浙東明珠魚米之鄉費盡心力的歷代仁人志士了。當地百姓為了 激和紀念為疏浚大湖有功於民的地方官,在東錢湖的青山嶴建起了"李、陸二公祠";

㈣ 東錢湖風景區的基本介紹


東錢湖在寧波市東南,距市區僅7.8公里,「其湖承錢埭之水」,故稱東錢湖,是浙江最大的淡水湖。全湖由穀子湖、南湖和北湖組成,其東西寬6.5公里,南北長8.5公里,環湖一周達45公里,面積有20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四倍,可稱「華夏沿海第一湖」。
東錢湖是上古時期形成的海跡天然瀉湖,經歷代開浚更具風采。唐天寶年間(744年)鄮縣縣令陸南金率眾修築壩堤,這以後王安石、李夷庚、呂獻之等歷代地方官除葑清界、增築設施,使之成為綜合利用的水域。
東錢湖風光旖旎,身臨其境,令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而這里地靈人傑,也有其悠久的歷史、絢麗的文化,也是個人文薈萃之地。
主要景點有陶公釣磯、霞嶼鎖嵐(俗稱小普陀)、南宋石刻遺址博物館、蘆汀景區、二靈夕照、王安石紀念館(即忠應廟)、沙孟海書學院、夢幻錢湖等。

㈤ 寧波東錢湖必去的景點

主要景點有陶公釣磯、霞嶼鎖嵐(俗稱小普陀)、南宋石刻遺址博物館、蘆汀景區、二靈夕照、王安石紀念館(即忠應廟)、沙孟海書學院、夢幻錢湖等。

東錢湖在寧波市東南,距市區僅7.8公里,「其湖承錢埭之水」,故稱東錢湖,是浙江最大的淡水湖。全湖由穀子湖、南湖和北湖組成,其東西寬6.5公里,南北長8.5公里,環湖一周達45公里,面積有20公里,相當於杭州西湖的四倍,可稱「華夏沿海第一湖」。

東錢湖是上古時期形成的海跡天然瀉湖,經歷代開浚更具風采。唐天寶年間(744年)鄮縣縣令陸南金率眾修築壩堤,這以後王安石、李夷庚、呂獻之等歷代地方官除葑清界、增築設施,使之成為綜合利用的水域。

東錢湖風光旖旎,身臨其境,令人心曠神怡,寵辱皆忘。而這里地靈人傑,也有其悠久的歷史、絢麗的文化,也是個人文薈萃之地。

東錢湖

東錢湖是浙江第一大淡水湖,有「西子風韻、太湖氣魄」之稱,經歷千年滄桑留下了眾多的歷史文化遺產,飽含歷史文化氣息,湖邊風景秀麗,可以騎車環湖,十分愜意。

寧波東錢湖又稱錢湖、萬金湖,是浙江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距寧波城東15公里,湖的東南背依青山,湖的西北緊依平原,系遠古時期地質運動形成的天然瀉湖。被郭沫若先生譽為「西湖風光,太湖氣魄」。東錢湖由穀子湖、梅湖和外湖三部分組成,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積為杭州西湖的3倍。

㈥ 寧波東錢湖的面積有多大

20平方公里。

東錢湖又是寧波重要的水利工程。環湖有七堰九塘其布四周。七堰是:錢堰、梅湖堰(廢)、粟木(廢)、莫枝堰、平水堰、大堰、高秋堰。九塘為梅湖塘、梅湖堰塘、粟木塘、莫枝堰塘、大堰塘、平水塘、錢堰塘、方家塘、高湫塘。東錢湖一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降水量約1374毫米,最低氣溫零下8.3°C,最高氣溫38.5°C,年平均水溫為16.2°C。

由於湖水調節氣溫,既宜於農業精耕細作,旱澇保收,也利於航運和消暑避寒。東錢湖水灌溉鄞縣、奉化、鎮海八個鄉五十餘萬頃農田,使環湖農田歲歲豐登。寧波過去有句俗話:"田要東鄉,兒要親生"。東鄉的田,年年高產,靠的就是東錢湖水 。而且,寧波市區大部分食用水也賴此湖供給。

(6)東錢湖一圈多少公里擴展閱讀:

東錢湖風景:

東錢湖開鑿至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歷史遺跡星羅棋布,留下陶公釣磯、霞嶼鎖嵐、二靈夕照、白石仙坪等十大勝景以及南宋石窟「補陀洞天」,元塔二靈塔,王安石廟等70餘處古跡,21處文物保護點和200餘具南宋時期石雕。

目前已形成霞嶼二靈、平水蘆汀、名人景區、度假休閑區四個游覽區域。主要景點有:補陀洞天、二靈塔、王安石紀念館、岳鄂王廟以及台灣文獻初祖沈光文塑像、書法泰斗沙孟海書畫院、世界昆蟲分類學專家周堯昆蟲博物館、國防教育中心、蝴蝶閣、湖濱公園等。

㈦ 寧波東錢湖環湖公路有多少公里

35公里,從雅戈爾動物園到下水、上水到韓嶺,到陶公山,到岳王廟,大概35公里

㈧ 寧波東錢湖有多大

東錢湖又稱錢湖、萬金湖,是浙江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距寧波城東15公里,湖的東南背依青山,湖的西北緊依平原,即東經121°34′,北緯28°52′,是閩浙地質的一部分,系遠古時期地質運動形成的天然瀉湖。被郭沫若先生譽為「西湖風光,太湖氣魄」。東錢湖由穀子湖、梅湖和外湖三部分組成,南北長8.5公里,東西寬6.5公里,環湖周長45公里,面積22平方公里,是浙江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面積為杭州西湖的3倍,平均水深2.2米,總蓄水量3390萬立方米。

㈨ 用走路繞東錢湖一圈要多久

走路環湖東錢湖的話大約需要4,5個小時了,有30公里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70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638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936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200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66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89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228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69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72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