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米7的腳長多少厘米
❶ 請問男生凈身高一米七三左右,鞋碼40.5算大腳么有沒有什麼標准
摘要 你好成人的身高:腳長=7:1,如果以這個比例,1米5的身高,腳長約為21.4厘米,對應鞋碼為35;1米6的身高,腳長約為22.9厘米,對應鞋碼為36。
❷ 1米7標准腿長多少,足底到肚臍的。我只知道黃金比例是106.76cm。標准腿長是多少。
一米左右就很好了,一般不會有標準的黃金比例
❸ 1米7的人腿一般多長
根據身高、性別不同,1米7的人腿一般在86至89厘米。
嚴格定義的腿長學名全腿長,是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包括股骨與脛骨的長度,系指下肢除去足以外的長度;等於大腿長加小腿長,或下肢全長減內踝高。
而近幾十年來,受娛樂時尚、大眾傳媒、明星效應、商業營銷等深刻影響,美腿、長腿反而成為女性性感及美麗的代名詞,這也導致了女人對美腿、長腿的審美偏好和執著追求。
現代時尚同時影響了服裝設計和穿衣打扮。女性上衣設計較短,腰節高褲子設計較長;穿高腰裙、高腰褲、高跟鞋,整體顯腿長。而男性上衣設計較長,生理因素導致褲子穿得低,整體顯腿短。
❹ 身高一米七,鞋碼應該是多少
身高170的男生,一般穿41碼的鞋碼。
鞋子的尺碼換算公式:
1、厘米數×2-10=歐制
2、厘米數-18+0.5=美製
3、厘米數-18=英制
鞋子的碼數與單位米的換算:
1、(歐制+10)÷2=厘米數
2、美製+18-0.5=厘米數
3、英制+18=厘米數
腳寬測量
腳長指最長腳趾頂點到腳後跟突點間的水平直線距離。 注意不要直接量腳,直接量會出現很大的誤差,而要使用白紙,把腳踩在白紙上,沿著腳用筆在白紙上畫出腳的四周,或者在腳的前端和後端分別做標記;根據所畫的腳圖測量長度,便是腳長。
腳寬測量:腳圍指的是腳的寬度,是指拇指球到尾趾根部的垂直距離。將腳輕踩在紙上描出輪廓形狀(筆呈90度垂直),再量腳型的長與寬,對照以下的數據表一般來說都是以腳長為主來判斷尺寸。
❺ 鞋碼與腳長對照表
中國鞋號cm,比如中國鞋號24cm=老式鞋號(24-5)*2=38
就鞋的尺碼而言,不同國家由於採取的是不同的度量衡,所以數值都是不同的。在中國製造和銷售的鞋子,尺碼換算公式為:鞋長(腳長)=(標注數字+10)/2,單位是我們熟悉的國際標準度量衡(長度)--厘米
例如:
男鞋尺碼對照表(標准通用)
尺碼39=腳長(cm)24.1-24.5
尺碼40=腳長(cm)24.6-25.0
尺碼41=腳長(cm)25.1-25.5
尺碼42=腳長(cm)25.6-26.0
(5)1米7的腳長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腳長測量注意事項:
1、用戶在測量的過程中盡量不要踮起腳,這是因為人腳在受力不同的情況下會有所改變;也最好讓身體保持直立的狀態,這樣才能把我們的體重均勻地分布在雙腳上,得出的數據也才會准確。
2、有時候左右腳的大小可能會存在偏差,此時最好以偏大腳的腳長作為挑選鞋碼的依據。
3、建議在下午時分測量腳的尺寸。因為足部在午後會稍微膨脹,以此時所得出的數據作為尺碼依據比較合適。
❻ 男生1米7的個子,腳應該是多大
38-42碼的鞋子比較正常
至於具體多大
每個人都有差異
沒得一概而論
❼ 1米7腿有多長
1米7腿長:
亞洲男性平均為:77.69cm
亞洲女性平均為:76.33cm
歐美男性平均為:81.06cm
歐美女性平均為:80.53cm
根據腿身比公式:(腿長即全腿長,即會陰高)
會陰高與身高比例=(會陰高/身高)×100
亞洲男性平均為45.70,亞洲女性平均為44.90;歐美男性平均為47.68,歐美女性平均為47.34
腿長
真正的腿長-全腿長
體質人類學、人體測量學上嚴格定義的腿長學名為全腿長,是狹義的腿長、真正的腿長;下肢全長是狹義的下肢長、真正的下肢長。
全腿長等於大腿長加小腿長,或下肢全長減內踝高。但由於股骨頭深嵌於髖臼內,其頂端不能捫及,故大腿的上端無法准確確定。
由於全腿長不易測量,實際工作中通常使用一些更易測量的數據表示腿長,即廣義的腿長,從大到小依次為髂嵴高、臍高、髂後上棘高、髂前上棘點高、大轉子點高、恥骨聯合高、臀峰點高、會陰高、身高減坐高、臀溝高。
也有用上述各種立姿高度減去內踝高或外踝高表示腿長的,如臍高減內踝高,髂前上棘點高減內踝高,大轉子點高減外踝高,會陰高減內踝高等。
學術上一般採用身高減坐高表示腿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標准腿型
❽ 身高一米七腳多大
要看各個部位的比例,在人體軀乾和身高的比例上,肚臍是黃金分割點,人體下半身(腳底到肚臍的長度)與身高的比例越接近0.618,越給人美感。
也就是說1米7身高,從腳底到肚臍的長度在1.05米左右被稱為黃金分割
另一種講法:
標准美腿要求五處緊貼、四處分開,意思是在腳尖與腳跟貼緊的狀態下立正站好時,大腿、膝蓋、小腿、內側腳踝、腳趾尖等五點,必須貼緊,而這五個地方之間則必須有四處是呈現分開的狀態。
如果大腿貼近,但是膝蓋無法靠攏則為「O型腿」;而如果只有膝蓋能貼緊,兩側膝關節碰在一起則為「X型腿」;大腿間毫無縫隙則可視為「脂肪型肥胖」。
這里有一些「標准腿」的數據,可以供大家參考:
註:腿長:站直時,從足跟到跨下的長度。
大腿:大腿最粗部位的周長。
小腿:小腿最粗部位的周長。
腳踝:腳踝上方最細部位的周長。
看看你的身高和腿圍是否標准測量時允許有正負0.5厘米的餘量
❾ 一米七女生腳多大
一米七女生腳多大一米七女生腳應該在40號左右一米七的女生給人的感覺也是非常修長標志型的
❿ 男性腳碼跟身高大概標準是怎樣的
成人的身高:腳長=7:1,如果以這個比例,1米5的身高,腳長約為21.4厘米,對應鞋碼為35;1米6的身高,腳長約為22.9厘米,對應鞋碼為36。
身高與腳的大小有一定的關系。人的身高是腳長的 7~7.5 倍。當然,這是一般性的結論,是排除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的結論。就和人的遺傳身高計算公式一樣,是參考理論,實際幾乎很難准確。這是因為,身體骨骼的增長與身高的增長有關。當腿部骨骼增長的情況下,腳部骨骼、手指骨骼都會有不同程度的增長。所以在身體長高的情況下,四肢、腳掌、手掌都會「長大」。
此外,遺傳因素、種族、性別都會影響腳的大小。而且,對於身高的影響,遺傳因素更是佔到了60%~70%的影響比例。
身高與腳的大小沒有絕對性的關系:
生活環境、生活習慣會影響腳的大小,比如習慣穿松大一碼的鞋子或緊一點的鞋子,都會影響腳的生長。
後天因素也會影響身高的增長,比如,飲食營養、運動習慣、生長激素分泌、睡眠因素、精神心理因素、疾病因素等等。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腳的尺寸大,但身材中等或嬌小;有的人腳的尺寸不大,但身材卻高大;而在身高相同的人群中,腳的碼數相差3~4碼的人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