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正常是多少厘米
㈠ 大腿腿圍標準是什麼
大腿腿圍標准達標值:46厘米~60厘米。一般大腿和小腿的粗細沒有統一的健康標准,只要與整體身材勻稱即可,但大腿要比小腿粗一些。
測量是主要用皮尺水平圍繞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進行測量。大腿圍的長度可能和心肌的重量成正比,大腿越細,心肌重量也較輕。研究同時發現,大腿圍太粗,肥胖的幾率會增加。因此研究人員給出了參考建議——理想的大腿圍應為60厘米,不要低於46厘米。
腿圍分析
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圍/身高)×100,大腿長圍度指數=(大腿圍/大腿長)×100;這兩項指數女性均大於男性,差異顯著。也就是說,同身高女性大腿更粗;女性腿相對粗短,男性相對細長。
腿圍與體脂分布的性別差異有關,雌激素抑制脂肪在上腹部的囤積,增加脂肪在臀部和大腿的囤積。跳高、長跑運動員等大腿圍和大腿圍指數較小,因此,男人腿細腎虛的說法是不妥的。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腿圍
㈡ 普通女生大腿圍一般多少厘米
大腿圍:在大腿的最上部位,臀折線下。大腿圍較腰圍小10厘米。
小腿圍:在小腿最豐滿處。小腿圍較大腿圍小20厘米。
這是魔鬼腿的腿圍~
希望採納
㈢ 女生162cm 腿多少cm才算長,多少厘米算正常,具體是從哪裡到哪裡
女生162cm,腿55cm才算長。
上、下身比例:以肚臍為界,上下身比例應為5比8,符合「黃金分割」定律 比例是黃金分割點的那個是最好的,比較完美的比例是下半身和上半身相差17厘米,93到95厘米的腿是標準的了。
正常人大腿,小腿的比例:大腿的長度大於小腿的長度。大腿的理想長度=身高(厘米)乘以0.341,小腿的理想長度=身高(厘米)乘以0.21。
通過計算就能得到大腿和小腿的理想長度,骨骺的生長與大腿,小腿長度有直接關系,骨骺的作用是使大腿的股骨和小腿的脛腓骨變粗變長,通常情況下,大腿的生長速度要比小腿的生長速度稍快,這是由於生理結構決定的。
㈣ 大腿多少厘米算正常
70~140cm都是正常的
㈤ 標准腿是多少厘米
身高160厘米的標准體重50千克,胸圍86厘米,腰圍63厘米,臀圍87厘米,大腿47厘米,小腿33厘米,腳踝21厘米
身高165厘米的標准體重55千克,胸圍89厘米,腰圍64厘米,臀圍91厘米,大腿49厘米,小腿34厘米,腳踝21厘米
㈥ 大腿圍多少標准
大腿圍的標准與性別,年齡,身高相關,每一個階段都有不同的標准,
我國7-21歲青少年大腿圍和小腿圍(腿肚圍)平均值如下表:
經過研究得出,我國18~25歲成年男子,大腿圍度48-52厘米為中等,52厘米以上為較粗或粗,48厘米以下為較細或細
大腿圍女性始終大於男性,這與體脂分布的性別差異有關。
身高大腿圍指數=(大腿圍/身高)×100,大腿長圍度指數=(大腿圍/大腿長)×100;這兩項指數女性均大於男性,差異顯著;也就是說,女性腿相對粗短,男性相對細長 [1-2] ;這與體脂分布的性別差異有關
(6)大腿正常是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也可以自己測量身體的各個圍度:
身高=
@
cm
手腕=
&
cm
胸部=
@
x0.52=
cm
腰圍=
@
x0.37=
cm腹圍=
@
x0.46=
cm
腳踝=
@
x0.2x0.58=
cm
手臂=
&
x1.7=
cm
胸部下圍=
@
x0.44=
cm
臀部=
@
x0.54=
cm
大腿=
@
x0.3=
cm
小腿=
@
x0.2=
cm
要判斷自己是太胖或太瘦,可以將全身正確的做測量,做下記錄,合乎標准當然是理想的,如果不合標准,就要及時地尋找方法採取措施,但最重要的還是健康
參考資料:網路-腿圍
㈦ 身高165 CM 的女生,腿長多少才算標准
101.97厘米是黃金比例,比例值是0.618,達到比例值0.6就算標准了。
大腿長是股骨長;小腿有脛骨和腓骨,小腿長指脛骨長。國人股骨長於脛骨7-10cm,脛骨長加足高才接近或超過股骨長。Crural指數=(脛骨長/股骨長)×100,人類平均80多,指數高利於跳躍。
大腿圍是經臀股溝點的大腿最大圍,絕非大腿中部圍。身高大腿圍指數平均值女性大於男性 。雌激素抑制脂肪在上腹部囤積,增加其在臀部大腿囤積;腰細臀寬大腿粗的女性更健康長壽 。女性肌肉更傾向分布於下肢,下肢肌肉質量佔全身比例更高。
身高減坐高
測量時必須大腿與地面平行並與小腿間呈直角。
坐高是頭頂點(v)至椅面的垂直距離,是頭頂到坐骨結節的長度, 即頭頂點至左右兩側坐骨結節最下點所在平面的垂距。
坐骨結節在大腿伸直時不易摸到,因為它被臀大肌下緣所覆蓋。需用手指沿臀溝向上重按,方可摸到。坐時,臀大肌下緣上移,坐骨結節移至皮下,與凳面接觸故易摸到。當人採取坐位姿勢時,坐骨結節恰好與凳面接觸。
㈧ 大腿標准尺寸是多少
美腿的理想標准尺寸
(量腿部最粗部位的圍度)
大腿的理想尺寸=身高×(0.29-0.3)cm
小腿的理想尺寸=身高×(0.2-0.21)cm
腳踝的理想尺寸=身高×0.118 cm
美麗的標准: 小腿與腳踝約差距15公分左右,這是標准勻稱的小腿。
以身高162cm的我為例:
大腿理想尺寸:46.98~48.6
小腿理想尺寸:32.4~34(這個小腿尺寸我覺得有點胖,目標是29~30之間)
腳踝理想尺寸:19.116(好像還是有點偏胖的尺寸)
1、膝間節與腳踝的肌肉根部更結實。
坐於椅子上,單腿屈放於另一腳大腿上並伸直。小腿的肌肉必須緊張。單腳進行10~20次,反復練習。可自行在辦公室或住家內練習。
2、運動腳踝關節,輕易去除皮下脂肪
單手雙撐腳踝,另一雙手握住腳尖使其旋轉。右轉10次,左轉10次,交替進行。經常做此運動,則間節活動靈敏,同時腳步也有輕快感。
3、緊縮小腿肌肉。
握住椅把或桌角,進行腳踝伸直運動。對小腿上較發達的肌肉有緊縮效果。肌肉結實後則可預防皮下脂防生成。反復做10~20次。(這個比較適合肌肉型MM)
體重和身高的比例公式:
BMI 法
體重指數 = 體重(公斤) 除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 - 25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40
㈨ 女生腿長標准對照表
腿長並沒有明確的標准。一般按長身體比例來算達到總身高的50%以上就算腿長了,最諧調的比例為黃金比例,即腳跟到肚臍與肚臍以上比例為黃金比例,一般人根本達不到,所以模特基本上都穿高跟鞋來調和。一般人腿長占總身高的的40%到50%都是非常正常的,50%以上就是很好的身材比例了。
大腿的理想尺寸=身高×(0.29-0.3)cm。
小腿的理想尺寸=身高×(0.2-0.21)cm。
腳踝的理想尺寸=身高×0.118 cm。
跟身材一樣,美腿也有它的比例和尺寸,它的計算方式是這樣的:
1. 小腿長度:大於身高的26.3%。
2. 最大圓周:大約是小腿長度的3/4。
3. 三圍尺寸:上圍等於最大圓周,中圍是上圍加下圍除以2,下圍是上圍的63%。
4. 以此為標准,如果你的身高為160公分,那麼你的小腿標准長度應該是42公分上下,最大圓周應該在32公分左右,上圍32公分,中圍26.5公分,下圍20公分左右。 從側面看,理想小腿曲線的前緣應該是一條垂直線,後緣略微弓曲;從正面看,不論前面還是後面,內緣應該是一條垂直線,而外緣要體現一定的弧度。小腿曲線的比例還需考慮到身體線條。
㈩ 大腿的正常圍度是多少
以中國人為例,大腿的正常圍度(男/女)標准如下:
(10)大腿正常是多少厘米擴展閱讀:
大腿圍標準的幾個要點:
要點一:當從正面觀察雙腿的時候,大腿、小腿以及腳踝最寬位置的比例應為5:3:2。按照這個比例最理想的腿部尺寸應該是:大腿最寬處(45-50cm),小腿肚最寬處(28-33cm),腳踝(10-20cm)。
要點二:從形態上來說,當直立並自然合攏雙腿的時候,兩腿的大腿根、膝蓋、小腿肚、腳踝這四點能相互觸及是最理想的狀態。
要點三:從腿的長度上來講,從側面觀察腿部時,從屁股微笑線的位置到膝蓋,再從膝蓋到腳底的長度比例應為3:5,這樣的長度看起來最美。
要點四:當然一雙完美的腿不僅要具有最佳比例還應該整體勻稱並同時擁有緊致而有彈性的肌膚,質感水潤光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腿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