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溫度調節 » 豬苓湯用量多少合適

豬苓湯用量多少合適

發布時間: 2023-02-10 07:07:23

1. 通脈四逆湯、四逆散、豬苓湯

通脈四逆湯

少陰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嘔,或咽痛,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

甘草二兩(炙)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薑三兩  人參二兩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其脈即出者,愈。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葯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葯,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從「脈微欲絕」,感覺這個病人的生命垂危了。標準的打法還是通脈四逆湯,因為遇到這樣疾病的人啊,他差不多就要心臟衰竭了,而通脈四逆湯的葯物組合,以今天的臨床來講,就是用來救心臟衰竭的方子。

「手足厥逆,脈微欲絕」,一邊頭上在發燒一邊手腳是冷的,而脈沒有力到極點,幾乎都把不到了,這樣的狀況。那當然,也很可能有下利。那我們今天如果要看通脈四逆湯證的話,你說他是不是一定「手足厥逆」?也不一定哦。

「脈微欲絕」,當一個人陽虛到極點,脈反而是代償性的跳得特別地快。跳的超過了,也是脫陽的表現。

獨參湯還蠻能凸顯出《神農本草經》裡面說的人參的葯性,也就是他拿人參來「復脈」,恢復你的脈搏。人生是屬於陰性的葯,如果身體很缺陽,不能單獨的補人參。

厥陰病跟少陰病,到底哪一種病的人,身體比較虛啊?虛在不一樣的地方。就像拉肚子拉了十天,跟不小心被夾斷兩根手指,這哪一個比較虛?不一樣的向度

如果一個人的體質是寒到極點的時候,乃至於他大小便都不通的時候,那是用通脈四逆湯。當然也可以說「關格」,就是這個人吃不下去拉不出來的時候,也有可能用到通脈四逆湯的。而另外,這人有天發不出聲音了,寒而失聲的,這種情況也是用通脈四逆湯。那麼四逆湯這個家族,我們之前有介紹過茯苓四逆湯,一個人亡陽之後如果又煩躁的話,那你要採取茯苓四逆湯的法,在里頭再加一點茯苓,這也是可以的。

四逆散

少陰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方(宋本)

甘草炙枳實破,水漬炙乾柴胡芍葯

右四味各十分,擣篩,白飲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內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四逆散方(桂本)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乾薑一兩半人參二兩

右四味,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匙。

咳者,去人參,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兩,取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匙納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有人是可以用四逆散的手腳冰冷,比如說氣到昏倒、氣到手腳冰冷,這種時候的手腳冰冷就是肝氣郁結的,所以用宋本四逆散是對的,這樣也沒有錯啦。劉渡舟教授,我覺得他講話雖然是偏袒張仲景的,但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他說:肝氣郁結的手腳冰冷,你如果吃了宋本四逆散,肝氣通暢了,病人本人在手腳暖回來的時候,常常會感覺到關元、小腹有熱氣在跳動出來,小腹關元到底是跟少陰區塊是比較靠近,少陽區塊的氣如果郁結不通,是可以壓到少陰去的,所以通了少陽,少陰就通了。

四逆散,是所謂的「氣機不調」。

如果我們現在如果看回桂林本的四逆散的話,好像是一種成葯葯粉,它的主證並沒有限定得很嚴格的,它的主證是什麼?「少陰病手腳冰冷」,這樣就用了。當你手腳開始冰冷的時候,這四味葯就可以磨成粉待命了。那如果這個人有咳嗽的話呢,那就不要用人參了,因為人參會束住肺,然後用五味子跟乾薑,來鎮咳化痰,把痰給弄乾。如果是心悸的話,那就加一些桂枝來補充心陽,加了五味子、乾薑的,它寫說「並主下利」,乾薑更多了是可以治下利。小便不利的話,就加茯苓幫助氣化,是「泄利下重」:如果這個人拉肚子,而覺得好像拉完了之後,屁股那裡還塞塞的、沒有拉干凈,那種感覺的時候,要加一味什麼葯呢?那味葯叫薤白。

薤白的葯性

《神農本草經》薤:味辛,主金瘡瘡敗;輕身不飢,耐老。生平澤。

病是偏寒的,所以腸胃的蠕動、消化都很慢,可能腸子裡面真的有變成類似太陰宿食類的東西放太久壞掉了,那太陰病要好的時候,要拉肚子把臟東西排掉嘛,太陰病有這個「腐穢當去」。薤白這味葯是「辛滑通陽」的葯,那它就可以把這些類似「濁痰」的這種肚子裡面不幹凈的陰邪,順著腸胃道把它滑出去,所以是最後一點點清掃的工作,用一點薤白湯來幫忙。

我們講到胸痹——心臟病的這個胸口絞痛、悶塞的感覺,這是寒的痰飲悶在胸口,要用「溫開」的「滑」葯。當然你可以說瓜蔞實本身就是專門把胸腔的痰抓下來的,那加薤白做什麼呢?一方面比較通,比較暖;一方而好像加一點潤滑油一樣,有了薤加進來,痰就更留不住,這樣子一個通陽的葯。

薤白是有作用在大腸的,在大腸有這樣的作用,那代表它對肺也會有類似的作用,也會有用哦,擠鼻涕的話,就是用薤白了,就是從肺的角度往上擠,用薤白治氣喘的方子也有。

豬苓湯證

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

豬苓一兩(去皮)  茯苓一兩(去皮)  阿膠一兩  澤瀉一兩  滑石一兩

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納膠烊盡,溫服七合,日三服。

少陰病豬苓湯的症狀,在上焦是咳嗽,好像是肺里頭有積水;在中焦是嘔吐,好像胃裡頭有積水。就是肺跟胃的水都太多了,自體吸收不掉,下焦是下利的,所以前面兩個地方是又熱,可是又沒有能力吸水;到下面是下利,並且通常會有小便不利。下利加嘔、咳、渴,這些都可以標示豬苓湯的需要的地方。

另一個症就是「心煩」以及「不得眠」,就這個病人很煩躁、又不愛睡覺。

豬苓湯也有可能治到失眠。人水的不平衡的時候,有可能會變成焦慮跟失眠。當然以中醫的講法,就是「水熱互結」,人的下焦有這種狀況。

豬苓湯有阿膠,也可以說它是比較補血的。尿路感染的患者,也有可能掛到豬苓湯證,如果小便有帶血、尿很黃,也是有可能是的。

這是本人學習今天的摘要。通脈四逆湯是亡陽陰虛體質,可以治療心臟病,四逆散主治陰虛導致的重度拉肚子,豬苓湯調理身體的水循環功能,甚至還可以治療失眠。

2. 倪海廈傷寒論筆記(八六)

傷寒論第72條辨: 發汗已,脈浮數,煩渴者,五苓散主之。

汗發了以後,病人口渴,脈浮數,病人就是五苓散證,因為水都在皮膚表面上,中焦沒有水了,所以病人會煩躁。

成無己說:發汗己解,胃中干,煩躁不得眠,欲飲水者,少少與之,胃氣潤則愈。若脈浮者, 表未解也,飲水多而小便少者,謂之消渴,里熱甚實也,微熱成實,上焦燥也,與五苓散生津液,和表裡。

五苓散證的消渴還算不嚴重,如果口很渴,並沒有小便不利,皮膚上並沒有腫,五苓散就去不掉了,大部份是白虎湯或承氣湯。五苓散沒那麼強。 五苓散在過去是出門在外隨身攜帶的葯,用來預防疫病,也就是瘟疫;如果遇到病人有表證,但是又不能用發汗來解的時候,病人已經胃中干、煩躁不得眠了,這種不能發汗的情況,就要想到五苓散,把病毒從小便排出。五苓散的主證是小便不利而且口渴。

五苓散中的豬苓,茯苓,澤瀉這三味葯主要就是利水的,用量: 豬苓三,茯苓三,澤瀉六,白術三,桂枝二 ,澤瀉的功能利全身的水,不管水積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用澤瀉,澤瀉本身是很苦寒的葯,所有苦寒的葯都有消炎的作用,澤瀉它還入肝經,所以,有肝炎的病人可以用澤瀉。澤瀉通利的力量很強,有的人得了脂肪肝,就堅持吃一味澤瀉,就把脂肪肝吃好了,所以,在處理肝病的時候,像肝積水,用澤瀉把水從小便利出來,澤瀉不但可以清肝,把肝里的病毒清出來,還可以把臟的東西排掉,把新的東西留下。

茯苓專門是利中焦的水,也就是鳩尾至肚臍這個地方,豬苓是利下焦的水,也就是肚臍以下有積水,我們都會開豬苓,後面,我們會講到豬苓湯,有好多的處方也會開到豬苓,什麼時候用豬苓,我們知道豬苓是利下焦的水,例如,有的病人不能排小便,或者是腎臟有問題不能排小便,或者是膀胱結石或者是腎結石堵到了,這種情況,我們都應該想到會用豬苓。

那麼,當豬苓,茯苓,澤瀉這三味葯加在一起,就可以利全身的表水,我們怎麼知道是排表水,我們看這個五苓散的搭配,桂枝的量是最少的,不用太多,如果桂枝用得多,那就是發表了,所以,用少量的桂枝,把澤瀉推到皮膚表面,就相當於桂枝是馬,澤瀉騎在桂枝上,所以,桂枝就能把澤瀉帶到皮膚表面,把皮膚表面的水利掉。中焦有濕,那麼白術就是專門去濕的,茯苓再把水導到下焦,到了下焦以後,這個時候豬苓就把下焦的水從小便利掉。所以,五苓散這五味葯就可以把皮膚表面的水從小便利掉。

打個比方,有一個人吃了麻黃湯或者是桂枝湯,沒有得汗,沒有流汗,由於汗沒有透發,皮膚身上會發癢,這種情況就可以用五苓散把皮膚表面的水利掉,把水利掉,皮膚就不會癢了。

關於這個五苓散,為什麼是五苓,這個李陽波老師解釋得很清楚,他說五苓散通四時之氣,所謂「苓」就是「令」也,白術性溫,行東方春令之氣,桂枝性熱,行南方夏令之氣,茯苓性平,淡滲利濕,濕屬於中央土,因此行長夏之氣,兌為澤,兌位在西方,所以,澤瀉行秋令之氣,北方坎水,其畜,豬為水畜,因此豬苓行北方冬令之氣,五味葯行東南西北中五令之氣,「令」命令,發號司令的意思,這五味葯都草本植物,於是在「令」字頭上加草頭就是苓,所以叫五苓。大家對此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劉力紅老師,也就是李陽波老師的弟子,整理的《李陽波五運六氣講記》和《李陽波傷寒論壇講記》,這兩本書值得一讀。

五苓散,為什麼要用散而不是湯?所謂散就是粉劑,粉劑的速度會慢一些,那麼「湯」字加一個草頭就是掃盪的「盪」,用湯劑的話速度會很快,皮膚表面的水會來不及被帶走,就沒有辦法把表水從小便利掉。所以,要用散劑,慢慢吸收,把皮膚表水或者是病毒從小便利掉。

茯苓,豬苓,澤瀉,白術,桂枝這五味葯做成粉劑,每次用白開水服一勺,這一勺原文是寫「方寸匕」,也就是長寬高都是一寸的小匕。每天服三次,多喝熱水,只要汗一出來,病就好了。

五苓散主要是利尿,臨床上有好多皮膚病常會用到五苓散,還有在三因方卷六《料簡諸疫證治》里,溫疫用五苓散,原文是這樣說的:「如己未年,京師大疫,汗之死,下之死,服五苓散遂愈,此無他,濕疫也。」平常我們到外地去旅遊,水土不服,適合帶一點五苓散。還有像是暈車,暈車一般橫膈膜有積水,苓桂術甘湯都好用,五苓散與苓桂術甘湯的差異就是苓桂術甘湯中多了一味甘草。

病人有口渴,脈浮數,都可以用五苓散,有的人早上起來,臉和手都腫,只要問他有沒有口渴,他說有,而且喝水還不能止渴,這種就是五苓散證。如果口很渴,小便還正常,皮膚也沒有腫,這種就不是五苓散證了,有可能是白虎湯證或者是承氣湯證。如果病人有表證,但是又不能用發汗來解,病人胃中已經很乾,煩躁,這種情況就要想到五苓散,把病毒從小便排掉。

五苓散方劑組成簡單記憶法:豬苓茯苓白術三,澤瀉用六桂二煎。方歌:五苓散治太陽府,澤瀉白術與二苓,溫陽化氣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3. 豬苓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豬苓為我國常用的菌類葯材,已有2000多年的葯用歷史,性味甘淡平,淡能滲利,偏於利水滲濕,下面和我具體了解下豬苓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 方法 。

豬苓的功效與作用:

(一)豬苓的作用

豬苓,性味甘淡平,淡能滲利,偏於利水滲濕。又《本草匯言》雲:“(豬苓)開達腠理,分明陰陽之妙用也。”故豬岺還具有泄熱止渴,治瘧止痢之功。

利水滲濕。

《葯品化義》曰:“豬苓味淡,淡主於參,入脾以通水道,用治水瀉濕瀉,通淋除濕,消水腫,療黃疸。獨此為最捷。”臨床多用之治療小便不利,水腫脹病,濕濁帶下,黃疸,腳氣等。

泄熱止渴。

《本草綱目》雲:“豬苓淡滲,氣升雨又能降,故能開腠理,利小便。”《葯性論》也記載說:“(豬苓) 解傷寒溫疫大熱,發汗。”張仲景在《傷寒論》中也提到: “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治瘧止瀉。

《本草匯言》記載:“此葯味甘淡微苦,苦雖下降,而甘淡又能滲利走散,升而能降,降而能升,故善開腠理分理表陽里陰之氣利小便,故前古主主痎瘧。”《方脈家寶》中就記載有用豬苓配柴胡、茯苓、半夏、生薑等治療新久痎瘧。又《時病論·濕瀉》雲:“泄瀉之病,屬濕為多。濕浸於脾,脾失健運,不能滲化,致闌門不克泌清別濁,水谷入大腸而成泄瀉矣”。治瀉之法,《醫學入門.泄瀉》中雲:“初宜分理中焦,滲利下焦。”故用豬苓治瀉,可以分便小便,從而使濕去瀉自止。

抗菌作用。

豬苓的醇提取液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有抑製作用。

鑒別應用。

豬苓與茯苓:二葯都能利水滲濕,對於小便不利、淋痛、水腫等證,常相須為用,協同利水效果。但豬苓淡重於甘,主入腎與膀胱經,只能滲濕利尿,無補脾益中之效,且利水作用較茯苓強;茯苓則利中有補,甘則補中,淡則能滲,即胃落滋補心脾而益肺,寧心安神。又能利水通竅除邪熱。補而不峻,利而不猛。

利尿。

動物實驗證明豬苓的利尿作用強大。人每次口服8克,葯後6小時內的排尿量和尿中氯化鈉的量分別增加62%和45 %。比對照葯卡非因強,其利尿作用主要是由於抑制腎小管對水和電解質,特別是鈉、鉀、氯的重吸收所致。

對免疫系統。

本品提取物可以增加小鼠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使脾臟抗體細胞形成增多,T 淋巴細胞轉化率上升。豬苓多醣腹腔注射,能使小鼠胸腺細胞中3H—TdR的摻入量明顯增加,同時加速胸腺細胞的釋放。能使荷瘤小鼠脾臟抗體形成細胞明顯增多,提高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能力,促進IgM抗體的生成。對分散型的ANAF陽性淋巴細胞有明顯增加,對抗腫瘤化學葯物所致的免疫系統抑制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提高 T淋巴細胞的轉化率和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

抗腫瘤。

豬苓能增加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激活腹腔巨噬細胞內酸性磷酸酶活性。提高荷瘤小鼠6一磷酸葡萄糖磷酸酶和 1.6一磷醉果糖磷酸酶等糖異生酶的活性。對癌細胞線粒體有明顯的抑製作用。

對內分泌系統。

豬苓多糖能使動物血漿中的皮質醇含量明顯增高,切除腎上腺後的動物則不出現變化,故認為其是通過腎上腺而發揮的作用。

抗輻射作用。

豬苓多糖具有防治小鼠急性放射病的明顯效果,有效劑量和時間都比較寬。初步認為豬苓多糖的抗輻射作用可能是通過調節垂體-腎上腺系統的功能,使機體處於應激狀態,從而增強了抗輻射損傷的能力。

其它 作用。

豬苓還有抗菌,抗放射作用。對肝臟和肝糖元的消耗有保護作用,能降低氨甲喋呤引起的致死毒。對肝炎患者有使GPT和TTT下降和HBsA9轉陰的作用。

豬苓的食用方法:

老冬瓜鮮荷葉豬苓澤瀉鯽魚湯

材料:

老冬瓜800克,豬瘦肉100克,鯽魚1條,鮮荷葉1/2塊,苡米80克,豬苓12克,澤瀉12克,生薑3片。

做法:

(1)各物洗凈,冬瓜連皮、籽切塊;中葯和苡米稍浸泡;鯽魚宰洗凈,煎至微黃,濺入少許清水。

(2)一起下瓦煲,加清水3000毫升(12碗量),武火滾沸後以文火煲兩個半小時,下鹽便可。

豬苓湯

【來源】《傷寒論》

【組成】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9克。

【用法】以水800毫升,先煮四味,取400毫升,去津,入阿膠烊消,分二次溫服。

【功用】滋陰清熱利水。

【主治】水熱互結,邪熱傷陰所致的發熱,渴欲引水,或下利,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

【方論】方中以豬苓,茯苓滲濕利水為君;滑石,澤瀉通利小便,泄熱於下為臣,君臣相配,既能分捎水氣,又可疏泄熱邪,使水熱不致互結;更以阿膠滋陰為佐,滋養內虧之陰液。諸葯合用,利水而不傷陰,滋陰而不戀邪,使水氣去,邪熱清,陰液復而諸症自除。

食用保健。

可單味研末服,健康人經常食用可以提高體質,防病延年,又可以抗癌,年老體虛偏肥胖者服之更好。

4. 中葯里的豬苓湯如何食用,功效與作用又是什麼

豬苓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漢《傷寒論》。為祛濕劑,具有利水,養陰,清熱之功效。主治水熱互結證。小便不利,發熱,口渴欲飲,或心煩不寐,或兼有咳嗽、嘔惡、下利,舌紅苔白或微黃,脈細數。又治血淋,小便澀痛,點滴難出,小腹滿痛者。臨床常用於治療泌尿系感染、腎炎、膀胱炎、產後尿瀦留等屬水熱互結兼陰虛者。

【歌訣】豬苓湯用豬茯苓,澤瀉滑石阿膠並,小便不利兼煩渴,利水養陰熱亦平。

【組成】豬苓、茯苓、澤瀉、阿膠、滑石。

【用量】豬苓(去皮)、茯苓、澤瀉、阿膠、滑石(碎)各10g。

【用法】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兩升,去滓,內阿膠烊消,溫服七合,日三服。現代用法:水煎服,阿膠分二次烊化。

【功用】利水,養陰,清熱。

【主治】水熱互結證。小便不利,發熱,口渴欲飲,或心煩不寐,或兼有咳嗽、嘔惡、下利,舌紅苔白或微黃,脈細數。又治血淋,小便澀痛,點滴難出,小腹滿痛者。

【方義】傷寒之邪傳入於里,化而為熱,與水相搏,遂成水熱互結,熱傷陰津之證。水熱互結,氣化不利,熱灼陰津,津不上承,故小便不利、發熱、口渴欲飲;陰虛生熱,內擾心神,則心煩不寐;水氣上逆於肺則為咳嗽,流於胃脘則為嘔惡,注於大腸則為下利;舌紅苔白或微黃、脈細數為里熱陰虛之徵。治宜利水清熱養陰。方中以豬苓為君,取其歸腎、膀胱經,專以淡滲利水。臣以澤瀉、茯苓之甘淡,益豬苓利水滲濕之力,且澤瀉性寒兼可泄熱,茯苓尚可健脾以助運濕。佐入滑石之甘寒,利水、清熱兩彰其功;阿膠滋陰潤燥,既益已傷之陰,又防諸葯滲利重傷陰血。

配伍特點

五葯合方,利水滲濕為主,清熱養陰為輔,體現了利水而不傷陰、滋陰而不礙濕的配伍特點。水濕去,邪熱清,陰津復,諸症自除。

運用

本方以利水為主,兼以養陰清熱,主治水熱互結而兼陰虛之證。臨床應用以小便不利,口渴,身熱,舌紅,脈細數為辨證要點。

加減化裁

本方可用於熱淋、血淋、尿血之屬於水熱互結而兼陰虛者。用治熱淋,可加梔子、車前子,以清熱利水通淋;用治血淋、尿血,可加白茅根、大薊、小薊以涼血止血。

禁忌

因本方為滲利之劑,若內熱盛,汗出多而渴者忌用。

【重要文獻摘要】

1.原書主治

①《傷寒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②《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渴,心煩不得眠者,豬苓湯主之。」

2.方論選錄羅美《古今名醫方論》卷3錄趙羽皇:「仲景制豬苓一湯,以行陽明、少陰二經水熱,然其旨全在益陰,不專利水。蓋傷寒在表,最忌亡陽,而里虛又患亡陰。亡陰者,亡腎中之陰與胃中之津液也。故陰虛之人,不但大便不可輕動,即小水亦忌下通,倘陰虛過於滲利,津液不致耗竭乎?方中阿膠養陰,生新祛瘀,於腎中利水,即於腎中養陰。滑石甘滑而寒,於胃中去熱,亦於胃家養陰。佐以二苓之淡滲者行之,既疏濁熱,而又不留其瘀壅,亦潤真陰,而不苦其枯燥,源清而流有不清者乎?顧太陽利水用五苓者,以太陽職司寒水,故急加桂以溫之,是暖腎以行水也。陽明、少陰之用豬苓,以二經兩關津液,特用阿膠、滑石以潤之,是滋養無形以行有形也。利水雖同,寒溫迥別,惟明者知之。

5. 《傷寒論·陽明篇》筆記14| 腎結石—豬苓湯

二四〇、「陽明病」,心中懊惱,舌上胎者,宜「梔子豉湯」主之。若渴欲飲水,口乾舌燥者,「白虎加人參湯」主之。若脈浮發熱,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 心中懊惱 」胃裡很難過,《傷寒論》中心就是胃,胃就是腸,梔子專去胃裡虛熱。

病人大渴欲喝水,「 口乾舌燥 」,就是白虎加人參湯,吃了味精就是口乾舌燥,直接進入白虎湯證,白虎加人參湯就是熱傷上焦,對上焦的熱。

「 若脈浮發熱 」,熱除了傷寒發高燒外,還有發炎,以為是傷寒表證,結果不是,「 渴欲飲水,小便不利 」,喝了水小便不下來,滴滴答答的,用豬苓湯。白虎加人參湯是喝一碗水小便一碗。

這一條辯總結為:上焦熱是白虎加人參湯,中焦熱是梔子豆豉湯,下焦熱是豬苓湯。

豬苓湯方

豬苓一兩去皮,茯苓二兩,阿膠一兩,滑石一兩碎,澤瀉一兩。

把豬苓、茯苓、澤瀉三味葯拿岀來,放上桂枝、白術,就是五苓散,放上阿膠、滑石就是豬苓湯。

用豬苓湯時,一定小便痛,有尿道炎或腎結石。滑石攻堅,把石頭打碎滑出來,當通利時,從腎臟到膀胱,中間要過輸尿管,石頭很利,會把尿道刮破出血,所以加阿膠止血。

澤瀉把全身的水導到下焦,茯苓利中焦的水,豬苓利下焦的水,滑石把石頭打下來,阿膠止血,這就是豬苓湯的設計,此方用於結石、膀胱炎等,只要病人出現渴欲飲水、小便不利的,通通可用。

【神農本草】滑石味甘、性寒、無毒,主身熱泄澼,女子乳難癃閉,為去濕熱利小便要葯。

五苓散也是利尿劑,區別在於:當傷寒汗不透發停在肌表時,用五苓散收表水導下排出,所以以五散苓中桂枝強心陽,把葯帶到四肢,白術收斂濕,豬苓湯則直接攻下。故五苓散重用澤瀉利水,豬苓湯等量。

用量及煎煮法:

胖子各3錢,普通人各2錢,先煮四味,四碗煮兩碗,去滓,阿膠最後放入,烊消,分三次吃,中葯沒有說飯前飯後的,一律飯前吃。

如何知道腹痛是便秘還是結石?腎結石的壓痛點在腎經太溪至復溜間,非常痛。一針下去病人會感覺很舒服,然後服豬苓湯,急診用湯劑,一般的可用丸劑。豬苓湯排出石頭時不流一滴血,不愧為絕對處方。

6. 豬苓湯的製作方法 豬苓鯽魚湯的做法

1、主料:鯽魚500克。輔料:豬苓30克,冬瓜皮30克。調料:姜5克,鹽5克,味精2克。

2、將鯽魚活殺,去磷,鰓及內臟,洗凈;

3、豬苓、冬瓜皮、生薑洗凈;

4、把全部用料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三小時,調

5、味即可。

7. 少陰病方劑總結

附子湯

古代劑量

附子(二枚,炮,去皮,破八片) 茯苓(三兩) 人參(二兩) 白術(四兩) 芍葯(三兩)

現代劑量(僅供參考)

附子(15g,炮,去皮) 茯苓(9g) 人參(6g) 白術(12g) 芍葯(9g)

麻附辛

麻黃10—15克,細辛5—10克,炮附子10—30克,水煎分三次熱服,取微汗為止。

作用:精神委靡,全身倦怠感,極度惡寒,四肢冷,脈沉細者。

現代應用:

1,流行性感冒,老人或虛弱者的普通感冒。

2,竇性心動過緩,房室傳導阻滯,病態竇房結綜合症。

3,暴盲,暴聾,暴啞失音,咽喉暴痛者。

4,過敏性鼻炎,上頜竇炎,支氣管哮喘,腺病毒肺炎。

5,三叉神經痛,偏頭痛,坐骨神經痛,牙痛,腎結石造成的腎絞痛等。6,空調病。

7,低血壓症。

8,疲勞綜合症。

9,關節炎。

10,蕁麻疹。

11,嗜睡症。

當歸四逆湯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芍葯三兩,細辛三兩,炙甘草二兩,木通三兩,紅棗25枚(劈),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現代劑量(僅供參考)

當歸(9g) 桂枝(9g,去皮) 芍葯(9g) 細辛(9g) 甘草(6g,炙) 通草(6g) 大棗(5枚,擘)

作用:手足厥寒,脈細欲絕,或腹痛或頭痛或腰痛,腿痛。

現代應用:

1,雷諾氏病;

2,血栓閉塞型脈管炎;

3,凍瘡;

4,紅斑性肢痛;

5,大動脈炎(無脈症);

6,基底動脈供血不足;

7,血管神經性頭痛;

8,慢性蕁麻疹;9,坐骨神經痛;

10,縮陰症;

11,子宮脫垂,子宮附件炎;

12,慢性腹!膜炎;

13,精索靜脈曲張;

14,痛經。

當歸四逆加人參附子湯方

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葯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木通二兩,大棗25枚(劈),人參三兩,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上九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人參附子湯方是《傷寒論》桂林本所獨有,它的用法與宋本的當歸四逆湯相同。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附子湯

吳茱萸二升,生薑半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當歸三兩,桂枝三兩(去皮),芍葯三兩,細辛三兩,甘草二兩(炙),木通二兩,大棗25枚(劈),上十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合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附子湯,主要用於當歸四逆湯證有久寒,煩躁,嘔吐,頭痛者。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篩末),乾薑一兩,梗米一升,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渣,溫服七合,納赤石脂方寸匙,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現代劑量(僅供參考)

赤石脂(48g,一半全用,一半篩末) 乾薑(3g) 粳米(35g)

作用:桃花湯的腹痛,是喜溫喜按的,少陰病,下利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

甘草湯

生甘草二兩,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渣,溫服七合,日二服。

現代劑量:生甘草6-10克,水煎服。

現代運用:急性咽炎、急性喉炎、急性扁桃體炎。胃炎、胃潰瘍表現為痙攣性疼痛者。

桔梗湯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溫分再服。

現代劑量(僅供參考)

桔梗(3g) 甘草(6g

方症:咽痛、咳吐膿痰、粘痰

現代應用:1、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體炎。

              2、肺膿腫、支氣管擴張、慢性支氣管炎、大葉性肺炎。

苦酒湯

半夏14枚(洗,破如棗核)。雞子一枚,(去黃,納上苦酒著雞子殼中),右二味,納半夏,著苦酒中,以雞子殼置刀環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渣,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劑。苦酒是醋。

現代劑量(僅供參考)

半夏(洗、破如棗核,12g) 雞子(1枚,去黃,內上苦酒,著雞子殼中)

方症: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酒湯主之。

現代應用:很多感冒後期出現的喉嚨痛,反復的喉嚨痛,

半夏散方

半夏(洗),桂枝,甘草(炙),右三味,等分,各別搗篩已,合治之,白飲和服方寸匙,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煮七沸,納散兩方寸匙,更煎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半夏散方,治咽中痛,脈反浮者。

現代應用:

1,急慢性咽炎,咽喉炎,扁桃體及周圍炎;

2,聲帶小結;

3,感冒所致的聲帶水腫等。

白通湯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渣,分溫再服。

白通湯,主治少陰病,下利。

白通加豬膽汁湯

蔥白四莖,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人尿五合,豬膽汁一合,右五味,以水三升,先煮三物,取一升,去渣,納人尿豬膽汁和令相得,分溫再服,若無膽汁亦可用。

現代劑量(僅供參考)

蔥白(4莖) 乾薑(3g) 附子(10g,生,去皮) 人尿(20g) 豬膽汁(4g)

白通湯治少陰寒,陽虛下利非等閑。蔥白四莖姜附一,加入膽尿治嘔煩。——劉渡舟

真武湯

茯苓三兩,白術二兩,芍葯三兩,生薑三兩(切),炮附子一枚,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七合,日三服。

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細辛乾薑各一兩;若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兩;若下利者,去芍葯,加乾薑二兩;若嘔者,去附子加重姜足前成半斤。

現代劑量(僅供參考)

茯苓 芍葯 生薑(切)(各9g) 白術(6g) 附子(9g,炮,去皮)

主治:全身倦怠感,四肢冷,體力下降,脈沉弱或浮弱,或發熱,或頭眩,或腹痛,或腹瀉,或心悸,或小便不利等。

現代應用:

1,遷延性感冒;

2,慢性胃腸炎;

3,闌尾炎;

4,低血壓;

5,慢性腎炎,腎病綜合症;

6,胃下垂;

7,前列腺增生症,遺尿症;

8,充血性心力衰竭;

9,中風後遺症;

10,老年性瘙癢症;

11,過敏性腸徵候群;

12,坐骨神經痛;

13,慢性盆腔炎;

14,癔病性癱瘓;

15,術後尿閉症。

通脈四逆湯

甘草二兩(炙),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乾薑三兩,人參二兩,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渣,分溫再服。

現代劑量(僅供參考)

甘草(6g,炙) 附子(20g,生用,去皮,破八片) 乾薑(9g,強人可12g

面色赤者,加蔥九莖;腹中痛者,去蔥加芍葯二兩;嘔者,加生薑二兩;咽痛者,去芍葯,加桔梗一兩;利止脈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參二兩。

四逆散

柴胡,芍葯,枳實(破),甘草(炙)各十分,搗篩白飲和服,方寸匙,日三服。

咳者,加五味子,乾薑各五分;並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拆);瀉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煮取三升,去渣,以散三方寸匙內湯中,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現代劑量(僅供參考)

甘草(7.5g,炙) 枳實(7.5g,炙) 柴胡(7.5g) 芍葯(7.5g)

四逆散主治:

胸肋,腹部等疼痛,緊張,脹滿,或四逆者。

現代應用:

1,慢性腹膜炎,粘連性腸梗阻;

2,膽囊炎,膽石症,膽道蛔蟲症;3,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壅積症;

4,過敏性腸炎,痢疾,闌尾炎;

5,泌尿性結石;6,痛經,經前緊張綜合症;

7,神經性官能症;

8,遺尿,尿失禁;

9,心因性陽痿,睾丸炎;

10,肋間神經痛,非化膿性肋軟骨炎;

11鼻竇炎;

12,胃下垂,子宮下垂;

13,習慣性便秘。

豬苓湯

豬苓一兩(去皮),茯苓一兩(去皮),澤瀉一兩,滑石一兩,阿膠一兩,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渣,納膠烊盡,溫服七合。

現代劑量(僅供參考)

豬苓(去皮) 茯苓 澤瀉 阿膠 滑石(碎)(各3g)





豬苓湯主治:

小便不利,淋漓澀痛,心煩不得眠,舌質紅,脈浮。

現代應用:

1,膀胱炎,尿道炎,淋病,腎結核,急慢性腎盂腎炎等必尿系統感染性疾病;

2,乳糜尿,泌尿系結石;

3,急性腸炎,痢疾,五更瀉,直腸潰瘍,慢性潰瘍性結腸炎;

4,濕熱黃疸,口渴溺赤;

5,肝硬化腹水;6,失眠。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16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58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86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95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10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38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183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17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10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