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幾何比例多少合適
『壹』 素描中人各部分的比例是多少
1、身高:以人的頭長為基本單位,測量身體其他部分的長度與頭之比,若定頭長為1,中國成年人身高約為頭長的7.5倍,即頭與身高的比例為1:7.5。但畫單線圖時,採用8:1的比例,即身高為頭長的8倍,這主要是為畫起來方便,另外,用這種比例畫出來的身材,既苗條也好看。
2、張開雙臂,兩個中指之間的長度大約等於這個人的身高。
3、手臂的長度為兩個頭長(腋窩-胳膊肘-手腕各位為一個頭長)。
4、手掌為三分之二頭長。
5、當舉起胳膊時胳膊肘剛好到頭頂。
6、肩寬為兩個頭寬。
7、腳掌為一個頭長。
8、男人肩比胯寬,而女人跨比肩寬。
(1)素描幾何比例多少合適擴展閱讀
(1)毛筆畫法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使用毛筆畫法,因為毛筆能發揮筆觸的寬度和筆調的強度並且能增加空間感和立體感。
(2)藝術性的加強
素描也可用多色畫筆作為基本材料,用來加強素描效果以及素描的藝術性。
(3)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
在素描中可以用線條區分立體與平面,至於色彩明暗是為了加強和分清整體與部分的關系。我們可以運用線條的開始,消失和中斷來畫出邊界,並且形成平面,也可使色彩至邊界而上。線條的粗細能表現物體的變化,甚至光和影也可用線條的筆觸變化表現出來。
(4)平面技法的輔助
素描的線條技法還需要平面技法的輔助。平面技法在使用炭粉筆時,在明暗對照上可用擦筆法。
『貳』 幾何素描,上留多大距離下留多大距離
幾何素描中圖的左右留下位置相同,上下留下的位置相同。
我告訴你一個秘訣:你把紙對折,不要壓緊,稍微按一下中間留下一點痕跡,這樣就好找中間的位置了。長寬高不用去量,按照比例去畫就可以了。
首先要定點,上下左右,四邊的最高點定下來,這個時候就要考慮好整幅畫大的比例,一般最上面和左右兩邊留兩厘米,下面留3厘米。必須知道,構圖是寧上勿下,不然畫面會很不舒服。
『叄』 素描構圖的比例你還不會來看看這個吧
比 例
比例是物體造型特徵之一。在素描中,比例也是素描造型不可忽視的一個要素。
比例主要是指物體與物體,或物體本身各部分的大小、長短、高低、寬窄、多少、厚薄、深淺等諸方面的比較,藉助這些比例求得物體造型的准確性。
1.比例與形態
物體都有自身的比例,它的某一方面起了變化,會引起身比例的變化,因而會改變自身的形態。
①同樣是三角形,因邊長的比例不同而千姿百態。
②物體各邊的外輪廓形狀相同,比例不等,物體的形象不同。
③外輪廓的比例相同,位置不同而形態各異。
以上種種類型說明,在畫素描的時候,為把形表達得准確,既要注意物體各部分長短的比例,又要注意它們的形狀的比例,還要注意這些部分比例已經准確後的位置。
2.標准比例
在實際生活中,物體與物體的比例是千差萬別的,人物的比例也是這樣。為了便於觀察和區分各個基本的部分,畫家們將人物的比例定出一個標准比例。然後以這個標准比例為依據,定出每個人的比例特徵。
人的身高比例是以頭高為尺度的,以頭頂到腳跟分成若乾等分。每個畫家對人的身高概念和作畫習慣都不一樣,這個標准比例就有不同。米開朗琪羅把成人分成8個頭高,絕大多數畫家都採用這個標准。採用這個比例來畫人物畫是比較理想的,不但造型美,而且易畫易記。在男女的身高比例看,這個比較的中高點(即全身的一半)正好是在恥骨。從恥骨往下看,雙膝正好在全身的1/4稍上。以恥骨往上看,恥骨到臍,臍到乳頭,乳頭到下頜正好各是一個頭高。兩手向左右平伸時從左指端到右指端的長度等於全身的長度。我國古代畫家將人的全身比例分成7.5個頭高,即是:立七、坐五、盤三半。有些人還把人分成8.5個頭高,甚至9個頭高。所以這個標准比例是相對的。
人身比例
在頭部的標准比例中,畫家們的比例標準是統一的。把這個標准比例稱為三庭、五眼。即自發際線起至下分成三等分,稱為三亭,發際至眉,眉至鼻底,鼻底至下頜剛好相等。從左至右分成5等份,每等份正好等於眼的寬度稱五眼。眼恰好在頭高的1/2線上。
有了以上這些標准比例然後按照每個人的具體特點進行作畫,就容易得多了。
3.感覺比例
標准比例只是測量部分與整體,部分與部分比例的依據,但這些是畫家平視和正面觀察模特兒時的比例情況。往往畫者與模特兒會形成一定的角度,以致會產生一定的透視現象。這時,比例也跟著起了透視變化,如果還是採用標准比例畫出來的形象必然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下就要採用感覺比例。
在採用感覺比例時,會發生下列的錯覺:
①兩根同樣長短的線,橫線似乎比豎線長些。
②同樣大小的兩個物體,明的總是似乎比暗的大些。
③同樣大小的物體,其中一個含有細節,另一個沒有細節,有細節的物體似乎比沒有細節的物體大些重些。
④同樣大小的兩個物體,其中一個遠些,一個近些,遠的物體似乎比近的物體小些。
⑤兩對大的物體的距離和兩對小的物體的距離相同,但總是感到大的一對物體距離近些,而另一對小的物體的距離要遠些。
4.明暗調子比例
有些人相信素描中,那些感到明亮的調子,是由於與明亮調子相反的暗調子的對照而已。於是為了襯托亮調而將暗調畫得很黑,而又將反光部分畫得很亮,這是因為不懂得調子的比例所致。在素描中用明暗調子進行造型的時候,明暗調子也是以比例關系作為基礎的。但必須認識到,自然界中的明暗調子比繪畫中的明暗調子要豐富得多。因此,在素描中,不應用絕對的調子比例來表現明暗,而只能保持預先計劃好的調子比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往往要縮小物體自然中的調子,減少物體層次比例,使鄰近的調子接近。如果可以用三個調子的話就不要用四個調子,然後在規定調子的范圍內,在亮調子中添上高光,在暗調子中添上反光,嚴格其間的比例關系。採用有限的調子表現物體,這樣不但易畫,而且也不至於破壞整個調子的關系。
當一個物體受到較強的光線照射時,這時每一個部分,由於明暗分明,也就是受光的亮調子與背光的暗調子繪畫反差大,而能清楚地辨別出它的輪廓和形狀,給人們以清晰的印象。反過來,這個物體受光較弱,它的各個面的調子比例也應縮小,物體的形狀也顯得不很清楚。如果這個物體全部處在投影之中,它的各個面的調子比例會更接近而沒多大的差距,這個物體的形狀就會被隱藏起來。
如果在一個或一組物體中,企圖突出主要的東西,可以用這種比例調子來布置光線,在主要的地方使用較強的光線,而次要的地方布置微弱的光線或讓它們處在背光或者處於投影之中,這樣在視覺上主要的東西便能突出,並且整體感也很強。
5.比例的方法
在作畫的時候,如何確定比例,這是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如果將一個物體或者一個畫面分成零零碎碎的小塊,是無法確定比例的。要確定比例,必須有一個連貫性,那就是從整體到局部,再由局部回到完善的、內容充實的整體。因此,首先目測或筆測它的整個高度與整個寬度的比例後恰當地安在圖畫中;第二是從中找出大的體塊部分與總體基本形體的比較,大的體塊部分與另一些大體塊部分的比較,然後逐漸從這些大的體塊中找出一些有關的小體塊。假如從局部開始,就無法確定比例。比例不準,就不可能畫得准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