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溫度正常多少
⑴ 用脖子測體溫標準是多少
幼兒因體溫調節中樞功能不穩定,新陳代謝較旺盛,體溫較成年人稍高。一天中的體溫也有波動,安靜時體溫較低,活動時體溫較高,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午2~8時體溫最高,波動幅度約為0.6℃左右.
測量體溫一般常用3個部位,即口腔、腋窩及肛門。正常體溫在肛門處為36.5℃~37.5℃之間;在口腔處為36.2℃~37.3℃之間;在腋窩處為35.9℃~37.2℃之間。通過測量後,凡超過正常范圍0.5℃以上時,稱為發熱。不超過38℃稱為低熱,超過39℃者為高熱。
⑵ 給寶寶量脖子溫度在多少度為正常
我們測溫度不測脖子處,很不準的,一般以腋窩溫度為主,正常體溫在36.3-37.3度,低燒是37.4-38度,中度發燒是38.1-39度,高燒是39.1-39.9度超高熱是體溫超過或達到40度。
⑶ 測人體額頭溫度正常范圍是多少多少屬低燒多少屬高燒
在25℃的室內測試額頭正常體溫一般在36℃到37℃左右是比較准確的。低燒37.3℃到38.5℃,高燒38.5℃到40℃。
人的正常體溫為36℃~37℃(腋窩)。日本自然養生專家石原結實博士則提出了更精確的范圍:理想體溫是36.5℃~36.8℃。體溫在24小時內略有波動,凌晨2~6時體溫最低,午後1~6時最高,波動一般不超過1℃。體溫超過38.5℃(成年人)或39℃(小孩)視為高燒。
雖然紅外測溫儀能夠快速測溫,但是會受外部環境影響,比如溫度較低,測試額頭的話,測出來的體溫就會有偏差,一般來說,偏差溫度會在0.2~0.5℃,如果是溫度過低,可能偏差還會在1℃左右。一般情況下,在25℃的室內,測試額頭的結果是比較准確的。
(3)脖子溫度正常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額頭體溫槍測溫的相關因素:
1、冬季溫度低,人員長時間在寒冷環境下,額頭熱量損失較多,測出來的溫度偏低;
2、紅外體溫槍對環境要求較高,例如其要求的使用環境為16℃—35℃,而當前室外比較寒冷,各疫情防控監測點又均在室外,長時間暴露在外的體溫槍,易出現偏差;
3、測量方法不當,如緊貼著額頭,反而會測不準。
4、在室外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額頭長時間暴露在外,溫度偏低,測量的溫度一般比正常體溫低,這個時候可以選擇對衣物覆蓋的地方進行測量,比如手腕、耳後、脖子等。
⑷ 嬰兒脖子溫度多少正常
般友好,每個人都是那般熱情,每個人都是那般善良. 愛,使我們心靈相通;愛,使世界不再孤單.讓你我伸出溫暖之手,讓世界充滿愛.
一把斷尺
人與人之間本來就有一種隔閡,但是有些人互相關愛,讓他們更加親近、和諧、還記得那一天發生的事……
那天,要數學考試.離考試還有五分鍾的時候,我再一次檢查我的文具盒,看看文具准備好了沒.中性筆,好好地躺在文具盒中;鉛筆,乖乖地趴在文具盒裡內;橡皮,安靜地坐在文具盒裡;尺子,咦?尺子跑哪去了?我再一次檢查,嘴裡還喃喃自語「中性筆,鉛筆,橡皮
⑸ 正常人身體的溫度是多少
正常人身體的溫度是37攝氏度。
37℃只是體溫的一個大概數字,人體各個部位、每日早晚及男女之間的體溫均存在著差異。正常人口腔溫度為36.3℃~37.2℃,腋窩溫度較口腔溫度低0 . 3℃~0.6℃,直腸溫度較口腔溫度高0.3℃~0.5℃。
人體的溫度是相對恆定的,但是24小時的一天內也會有波動,一般相差不超過1度。早晨體度略低,下午略高。運動、進食後體溫稍高,而老年人體溫偏低。兒童正常體溫36.5-37.5之間。體溫的幅度增長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5)脖子溫度正常多少擴展閱讀
影響體溫因素
體溫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可隨性別、年齡、晝夜、運動和情緒的變化等因素而有所波動,但這種改變經常在正常范圍內。
1、性別因素
一般女性較男性稍高,女性在月經前期和妊娠早期輕度升高,排卵期較低,這種波動主要與孕激素分泌周期有關, 女性的體內脂肪較男性為高這也應該是一個原因。
2、年齡因素
新生兒體溫易受外界溫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因為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皮膚汗腺發育又不完全,從而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容易波動。兒童代謝率高,體溫可略高於成人。老年人由於代謝率低,故體溫偏低。
3、晝夜因素
一般清晨2-6時體溫最低,下4-8時體溫最高,其變動范圍約在0.5-1℃之間。這種晝夜有規律的波動,是由於人們長期的生活方式如活動、代謝、血液循環等相應的周期性變化所形成的。而長期從事夜間工作者,周期性波動則出現夜間體溫升高,日間體溫下降的情況。
4、情緒與運動
情緒激動時交感神經興奮,運動時骨骼肌收縮,均可使體溫略有升高。
⑹ 嬰兒脖子的溫度多少算正常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38度5以下不吃葯,多給寶寶喝水.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
⑺ 脖子的溫度是多少,就是感冒
量肚子的溫度是不準確的。
關於寶寶的正常體溫, 一般來說:
(1)口腔測溫37.5攝氏度以下為正常;
(2)肛門內測溫36.5~37.5攝氏度為正常;
(3)腋下測溫36~37攝氏度為正常.
寶寶體內的溫度調節器尚未發育完善,汗腺也不夠發達,所以,寶寶的體溫會時高時低。小兒體溫在正常情況下,也可以有波動,如餵奶,飯後,活動、哭鬧、衣服過厚、室溫過高等都可使小兒的體溫有暫時性的增高,達到37.5度左右。相反如果飢餓,保暖條件差等也可使小兒體溫降到36度以下。
下面再幫你介紹幾種為寶寶測量體溫的方法:
寶寶發燒、發熱是經常的事,但寶寶運動、洗澡後也會由短暫的體溫升高,如果動不動就去醫院檢查會嫌麻煩,因此媽媽們就要親自動手為寶寶量體溫。寶寶年紀小不懂事,所以在測量體溫時,往往因為害怕或不舒服而無法安靜下來,很難量到准確的體溫。給不同大小的寶寶量體溫應選擇不同的方式,只要方法正確,不論是測腋溫、肛溫或口腔溫度,只要密閉夾緊,測出的溫度應該准確。
肛溫的測量方法:嬰幼兒一般使用有著短圓水銀泡的肛溫表測肛溫比較合適。在測量寶寶體溫前首先要檢查體溫表的水銀柱是否在35℃以下。將體溫表拿起,置於兩眼水平線前方,使不透明的水銀柱正對雙眼讀出刻度,如在35℃以上,應用手腕力甩動使其下降。然後塗一點凡士林潤滑油在體溫計的球狀頂端以保持潤滑,防止損傷直腸粘膜。最後將寶寶側身抱坐在大人一條腿上,大人兩大腿夾住孩子兩下肢,暴露肛門,把體溫計輕輕插入肛門不超過5厘米深,手扶體溫計使其在肛門適當位置停留2~3分鍾,取出體溫計,用紙巾擦乾凈然後讀數。
腋溫的測量方法:測腋溫比較溫和,新生兒或幼兒在病中最好在他的腋下測得體溫,肛溫表或一般家庭用的體溫計就可以測量。按上文介紹的方法檢查體溫計的讀數是否在35℃以下,接著把寶寶的腋下的汗擦感,然後將有水銀頭一端由前方斜向後上方插入腋窩正中,緊貼皮膚,手臂緊靠胸廓,給孩子披上衣服,盡量使腋窩形成封閉的腔,3~4分鍾後可取出體溫計讀數,通常腋溫超過36.6℃就是發熱。
口腔溫的測量方法:當寶寶長到四五歲時,就會很合作讓你測得他的口溫了。在寶寶清醒、合作狀態下,將家用體溫計清潔干凈並將水銀柱刻度甩至35℃以下,將有水銀球的一端斜放於舌下熱窩(舌系帶兩測)處,囑咐他緊閉口唇,勿用牙咬,3分鍾後取出,通常口腔溫超過37.2℃就是發熱了。
耳溫的測量方法:耳溫槍以紅外線偵測,快速、溫和、准確,是新手媽媽給寶寶測體溫時最方便的幫手。使用耳溫槍時,將寶寶耳廓往後上方拉,順著耳道方向將它插入外耳道入口,探頭對准耳朵內的鼓膜,獲得溫度。由於耳溫槍操作方便、容易攜帶,免除了玻璃體溫計破碎之虞,因此受到不少家長的青睞。
用體溫計給寶寶測完體溫取出後,只要不再甩動,水銀柱就不會因外界溫度變化而變化。把體溫計放在眼前平視觀看,可稍微轉動體溫表,即可看見裡面銀灰色水銀柱,水銀柱的頂端對照刻度既是此次所測得溫度。媽媽們在測量寶寶體溫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以便測量出正確的溫度:
1、測量前不進食熱的食物,寶寶在剛剛進食比較熱的食物後,體溫會有短暫的升高,如這時測量體溫會有一定的偏差。
2、嬰幼兒在劇烈活動後體溫偏高,會影響測量結果,所以不宜在活動後量體溫。
3、下午寶寶有正常的體溫偏高,如測出的讀數不正常,只要沒有超過37.5℃,就不必太過緊張。
4、寶寶洗澡後體溫會應洗澡水溫變化而有些微的升高或降低,盡量避免在寶寶洗澡後量體溫。
5、測量的部位不同,其溫度℃高低也各有標准。嬰幼兒正常體溫在37℃以上,正常情況下腋溫較口腔溫低0.3℃~0.5,肛溫比口腔溫高0.5℃。如以口腔溫度為准,口腔溫高於37.5℃就是發燒,37℃~38℃是低燒,38℃~39℃是中度發燒,39℃~41℃是高燒,41℃以上為超高燒。
如果家裡一時找不到體溫計,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判斷孩子是否有發熱:
觸覺測試法:家長在自己沒有發熱的情況下,用額頭輕觸孩子的額頭,如有熱感,表明孩子可能有發熱。
乳頭測試法:母乳喂養的孩子如果發熱,哺乳時母親的乳頭會有灼熱感
心率估計法:孩子在安靜的情況下,體溫每升高1度,每分鍾心率加快10~12次。當孩子安靜時並排除心臟疾患,可與正常時的心率像相比,大致估計孩子的體溫。
外表特徵觀測法:寶寶發燒時臉部會潮紅,嘴唇乾熱,並顯現哭鬧不安,若寶寶已發燒一二個小時,通常會食慾不佳。
尿液觀察法:通常寶寶發燒後,其尿量較少且顏色較深。
體溫是身體健康的警鈴,寶寶體溫升高表明體內有了變化。對低燒和中度發熱,一般不要立即用退燒葯,要請醫生查清原因。對高熱和超高熱,立即採取物理和葯物降溫,並盡快送醫院診治。
⑻ 寶寶頸部體溫多少正常
這是低體溫,也沒大事,一般正常體溫是36.3至37.5,這種情況少活動,少喝水,然後多穿一點,等溫度恢復正常再減少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