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電腦文件移到新硬碟
① 怎麼把舊硬碟里的數據傳到新電腦硬碟上
說明一下:
1、新的電腦硬碟是多大的,3TB的?
2、新電腦硬碟用數據線連接到主板的SATA0,其餘兩個舊硬碟,數據線連接到SATA1、2位置。
3、開機啟動,默認SATA0的硬碟為第一啟動,進入系統;轉移文件即可。
註:主板上SATA復制轉移的速度較快,用USB易驅線速度會降低太多。
4、復制完成後,再格式化兩個硬碟;並將其中一個硬碟分區(可以用DiskGen軟體)。
5、如果是用GHOST系統,可以在當前狀態下,運行GHOST32程序(DOS界面),如圖:
6、再選擇GHO文件,指定對應的硬碟和分區(這個不會的最好學一下。)
② 電腦想更換主硬碟,只有一個槽,怎麼把東西保留到新的主硬碟里
電腦更換硬碟方法:
1、把兩台硬碟同時安裝到電腦,把原來的硬碟上的數據拷貝到新硬碟上!2、在換新硬碟之前,用U盤把原來硬碟上的資料備份到U盤,然後再復制到新硬碟上!3、如果有刻錄機,可以先把舊硬碟的資料刻錄到光碟上,然後再復制到新硬碟上就可以!
③ 怎樣把硬碟里的文件傳到另一個硬碟
把硬碟里的文件傳到另一個硬碟步驟:
1、第一步,打開轉移文件所在的硬碟。請參考下圖操作:
④ 如何把電腦系統文件從C盤轉到別的盤
可以使用第三方軟體進行文件搬家。
工具/材料:電腦、電腦管家
1、首先,打開電腦管家,在工來具箱里找到軟體搬家。
⑤ 我電腦換了硬碟,我怎麼把以前硬碟的數據轉移到新硬碟里。
電腦換了硬碟,把以前硬碟的數據轉移到新硬碟里的步驟如下:
1、將新硬碟跳線跳為MASTER模式
2、將舊硬碟跳線跳為SLAVE模式
4、開啟電腦,之後就可以倒數據文件了。
拓展資料: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SSD採用快閃記憶體顆粒來存儲,HDD採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碟(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碟。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磁頭復位節能技術:通過在閑時對磁頭的復位來節能。
多磁頭技術:通過在同一碟片上增加多個磁頭同時的讀或寫來為硬碟提速,或同時在多碟片同時利用磁頭來讀或寫來為磁碟提速,多用於伺服器和資料庫中心。
1、保持電腦工作環境清潔
硬碟已帶有超精過濾紙的呼吸孔與外界相通,它可以在普通無凈化裝置的室內環境中使用,若在灰塵嚴重的環境下,會被吸附到PCBA的表面、主軸電機的內部以及堵塞呼吸過濾器,因此必須防塵。還有環境潮濕、電壓不穩定都可能導致硬碟損壞。
2、養成正確關機的習慣
硬碟在工作時突然關閉電源,可能會導致磁頭與碟片猛烈磨擦而損壞硬碟,還會使磁頭不能正確復位而造成硬碟的劃傷。關機時一定要注意麵板上的硬碟指示燈是否還在閃爍,只有當硬碟指示燈停止閃爍、硬碟結束讀寫後方可關機。
3、正確移動硬碟,注意防震
移動硬碟時最好等待關機十幾秒硬碟完全停轉後再進行。在開機時硬碟高速轉動,輕輕的震動都可能碟片與讀寫頭相互磨擦而產生磁片壞軌或讀寫頭毀損。所以在開機的狀態下,千萬不要移動硬碟或機箱,最好等待關機十幾秒硬碟完全停轉後再移動主機或重新啟動電源,可避免電源因瞬間突波對硬碟造成傷害。在硬碟的安裝、拆卸過程中應多加小心,硬碟移動、運輸時嚴禁磕碰,最好用泡沫或海綿包裝保護一下,盡量減少震動。
注意:硬碟廠商所謂的「抗撞能力」或「防震系統」等,指在硬碟在未啟動狀態下的防震、抗撞能力,而非開機狀態。
⑥ 如何將電腦舊硬碟資料無損轉移到新的硬碟上
由於電腦電源功率不足,把舊硬碟資料轉到新硬碟上去時,可能會出現問題。
筆者前些日子對所用的電腦進行了一次升級,本次升級還算順利,待所有配件換完後啟動,一切正常,但為穩重起見我還是將裝操作系統的硬碟進行了格式化並重新安裝上系統及各種驅動程序。待一切完成後,我便迫不及待地運行了程序數小時,結果讓人比較滿意,各方面表現均不錯,當然速度不會太快。不過用不多的錢就能換得這樣的效果我還是心滿意足了。
可我高興得太早了,正當我要將電腦關閉時,問題出現了,硬碟吱吱的響了足有三分鍾才停止,這聲音不同於以往硬碟讀寫數據時所發滴滴嗒嗒聲,聽起來就像是讀到某處數據時突然被停止操作而反復進行的聲音。我想有可能硬碟出了壞道,也有可能是病毒作祟,否則便是硬碟控制電路出了問題,當然最好別是第三種。
所以我決定先查壞道,再找病毒。當我想移動滑鼠關閉電腦時,才發現原來死機了,隨後重新啟動電腦查找壞道,聽著硬碟辛苦地轉著,眼看壞道列表裡的壞道一條條地增加,那感覺可真不舒服。最終檢查結束,共在硬碟上檢查出來很多條壞道,這個硬碟我用了三年多,而且我每天開機時間都在5小時以上,所以出壞道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所以就沒太在意(現在電腦就算是強行關機也不會出現壞道),刪掉壞道照用不誤,好在那個小硬碟是個備份盤不太重要。於是就將壞道刪掉並重啟動電腦,果然一切正常並沒感覺到有什麼不對。用殺毒軟體查了半天病毒,一個病毒也沒發現。
可好景不長,半小時後當我從D盤(即出現壞道的那個小的硬碟)調一個文件時,那可怕的吱吱聲再次響起,我在等待了近15分鍾後,終於不耐煩地按下了重啟鍵。在隨後的磁碟檢查中,我足足等了1個多小時,最終的結果是發現壞道有312條。這時我便覺得有些不對,原來一直用得好好的,怎麼幾小時內出了這么多壞道,會不會是新換主板的那個介面有問題,不過又不太可能,因為我所用的兩個硬碟是用一根數據線接在一個介面上的,怎麼那個大的硬碟沒問題?這時我能想到的唯一原因就是硬碟本身問題了,於是便找出了有DM的軟盤,准備低格。可是當我重新啟動電腦時,更慘的一幕發生了:當電腦啟動檢測到硬碟時,硬碟指示燈閃個不停,隨後死機。很明顯,硬碟出大問題了,於是重啟動,在檢測硬碟前進入BIOS自動偵測硬碟,結果沒發現小硬碟,也就是說那個小硬碟死掉了。此後我又重啟動幾次機器,結果一樣。於是我便將小的硬碟卸了下來,就在此時我還在慶幸壞的是小的而不是大的。
不過我的慶幸也只維持了兩天,因為幾天後我的大的硬碟也發出了同樣的吱吱聲。這聲音無異於晴天霹靂,因為這時我已知道了它的結果註定和那個小硬碟是同樣悲慘的。又過了一天,我的這個大硬碟終於也死掉了。我看著這個「殘疾電腦」,百思不得其解,怎麼好好的兩個硬碟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出現同樣的故障呢? 一定有其他原因導致硬碟損壞。
我便將電腦抱到朋友家,逐個更換硬體檢測,結果出人意料,這兩個硬碟居然在朋友的電腦上「復活」了,而且很正常,看樣子就像什麼都沒發生一樣,而再將硬碟放回我的電腦上時,它們又開始「裝死」了。難道是我的主板有問題,為了確定主板是否真的有問題,筆者將我的主板移到了朋友的電腦上,奇怪的是一切又都正常, 這可真是莫名其妙,到底是哪裡的問題,為什麼一裝回我的電腦上,硬碟就出故障呢?會不會是我的電源功率不足?有此可能,我的電源還是三年前的電源,而現在我機箱里的東西都是升級了的;看來還是電源問題!於是筆者就將朋友的電源卸下,接在了我的電腦上。
哈!問題解決了。辛苦了幾天終於有了結果,電源就是罪魁禍首!於是我們兩人就交換了電源,他的機器配的都是些省電的東西,所以用我那個電源也沒有問題。
希望我能幫助你解疑釋惑。
⑦ 筆記本電腦怎麼把硬碟的數據移動到另一個硬碟
方法/步驟
首先,准備一個移動硬碟盒,用於把新的硬碟,裝入移動硬碟盒中。
筆記本硬碟拆下後,把周圍的托架取下,對准硬碟盒的SATA介面插進去,一個移動硬碟就安裝完成了,如果僅僅是臨時拷貝數據用,那麼外殼可以不裝。
卸下硬碟托架
接下來就把硬碟裝在移動硬碟盒上,背後擰一個螺絲以暫時固定。
做好了准備工作後,可以對筆記本上的大容量的數據轉移了。
准備好硬體基礎後,可以開始動手轉移數據了。
把新買的硬碟插在硬碟盒上再接到筆記本上。
把舊的硬碟放進移動硬碟盒裡插在筆記本的USB介面上,再把新硬碟裝到筆記本里去,用事先准備好的U盤啟動或者Windows PE光碟啟動並引導至PE系統。
進入大白菜PE系統後,進入GHOST 11.2,選擇DISK TO DISK。
選擇好源盤、目錄盤,可根據硬碟容量來判斷新老硬碟。
回車確定之後,泡上一杯茶,耐心等待, 大約1個小時左右,完成,拆掉USB老硬碟,啟動系統,你會發展,所有的內容包括系統都和原來一模一樣,沒有絲毫變化,邊重新系統的時間都省了,里的分區盤區和原來的一樣,相當省心,是不是很方便。